标准解读

GB 478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针对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方法。这项标准旨在确保食品工业中使用的微生物源酶制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来评估这些酶制剂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标准内容概览:

  1. 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食品及其原料中添加的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不包括非微生物源的酶制剂。

  2. 术语和定义:详细界定了与抗菌活性测定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最低抑制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等,为标准的准确执行提供语言基础。

  3. 试剂与材料:列出了进行抗菌活性测定所需的各种试剂、培养基、标准菌株及实验器材的具体要求,确保测试条件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4. 样品准备:规范了待测酶制剂的预处理步骤,包括稀释、溶解等,确保样品能够均匀且有效地应用于后续试验。

  5. 检测方法

    • 平板扩散法:在固体培养基上,通过酶制剂的扩散作用观察其对测试菌株生长的抑制圈大小,以此评估抗菌活性。
    • 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通过系列稀释法确定能够完全抑制测试菌株生长的酶制剂最低浓度。
    • 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进一步确定能够杀灭99.9%测试菌株的酶制剂最低浓度。
  6. 结果判断与报告:规定了如何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判断酶制剂的抗菌活性,并要求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复核和追踪。

  7. 精密度与准确度:提供了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包括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计算方法,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

  8. 质量控制:强调了实验过程中应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使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06-23 实施
©正版授权
GB 478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_第1页
GB 4789.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43—201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2016-12-23发布2017-06-2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GB478943—201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微生物生产的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

21生物安全柜

.。

22冰箱

.:2℃~5℃。

23恒温培养箱

.:36℃±1℃。

24恒温水浴箱

.:46℃±1℃。

25天平感量为

.:0.1g。

26振荡器

.。

27无菌吸管具刻度具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mL(0.01mL)、10mL(0.1mL)。

28无菌培养皿直径

.:90mm。

29无菌锥形瓶容量

.:250mL、500mL。

210计或精密试纸

.pHpH。

211无菌纸片见

.:A.8。

212无菌镊子

.。

213游标卡尺刻度为

.:0.1mm。

3培养基和试剂

31胰蛋白胨大豆琼脂见

.(TryptoneSoyAgar,TSA):A.1。

32胰蛋白胨大豆肉汤见

.(TryptoneSoyBroth,TSB):A.2。

33平板计数琼脂见

.(PlateCountAgar):A.3。

34见

.0.1mol/LHCl:A.4。

35无菌生理盐水见

.:A.5。

36环丙沙星溶液见

.50.0μg/mL(Ciprofloxacin,CIP):A.6。

37片环丙沙星纸片见

.5.0μg/:A.7。

4试验菌株

4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