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事件的处置_第1页
群体事件的处置_第2页
群体事件的处置_第3页
群体事件的处置_第4页
群体事件的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与企业维护稳定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敖带芽教授引子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对,不断提高政府和公务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要问责第十条: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失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一)采取违法措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二)处置方法失当或者不作为,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问责后果一律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一年后如要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按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要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意见群体性事件类型维权行为社会泄愤社会骚乱社会纠纷有组织犯罪当前维稳形势特点农民维权焦点问题仍然是土地问题,中心议题是征地和拆迁80后和90后工人成长为维权主体社会泄愤事件时有发生个体极端事件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网络在民众维权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运动式的维稳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社会认同难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原因贫富加剧机会不均140万“考碗大军”:过度求稳,对创业信心不足,高端工业化进程必定受阻表现:无直接利益相关者、泄愤、愤青(三本院校生)……群体性事件生成

发作期

延续期

痊愈期

孕育期

危机预防危机决策秩序复原孕育成长诞生死亡危机处置危机管理战略生命周期图解“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的启示①危机是有迹可寻的,但不一定是线性发展的;②危机处理的最适时间点,越早越好且让危机永远无法形成,或一形成就被处理掉;③不同的危机阶段有其不同特征,能辨识端倪才能处理危机进而掌握管理;④危机生命期中,危机扩散最具破坏力,甚至会造成连锁反应产生另外的危机。预警信息来源

报告:基层单位的巡查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和组织传递的信息

举报:1)热线受理的举报投诉

2)专家群众来信来访

3)报刊、互联网登载的信息新疆

"7.5"打砸抢烧事件

中国社会进入高风险期

社会运行中潜伏着危机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累积化解社会问题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我国进入国家安全问题和国内矛盾的多发阶段,光签定责任状不能缓解矛盾多发态势.

危机决策案例:重庆万州假公务员打挑夫

引发罕见群体事件

2005年6月26日的安徽池洲事件群众围攻派出所打砸抢烧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社会风险理论的主要观点:

(1)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的社会风险。(2)风险来自各个方面。(3)风险有浅层和深层之分。源于社会结构方面的风险则属于基础性的、深层的风险。(4)社会风险一旦演化为突发性事件,那么其扩散性极强。(5)社会风险在政治上是对现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一个极大的挑战。(6)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社会风险种类按其威胁的严重性程度排序是:生态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恐怖主义袭击风险。

基本的判断:

第一,中国在保证社会的安全运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二,同经济发展的幅度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问题很多、很严重。社会风险在迅速而且是加速度地积累。中国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前景。

第三,现在已经到了从长计议、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第四,关键是要解决“一大,二难,三高问题”

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

政治制度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评价积极因素:经济高速发展维持了社会稳定社会在急遽转型中平稳过度强大的政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政治秩序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制度建设促改革)消极因素: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民生型问题是公众关注焦点,也是引发社会冲突的导火索缺乏对政治稳定的评价机制和危机预警系统从两首民谣看民风民意1980年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县里是好人乡里是恶人村里是仇人1990年中央满天晴省里起乌云县里下大雨基层淹死人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下岗工人闹事群众游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因各种原因导致安置不满结论:都与利益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我国危机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级别:1级(特别重大),2级(重大),3级(较大),4级(一般)目前发生的大量群体性事件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防止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

突发群体性事件应对四个步骤1预警阶段

危机管理的前提。发现危机存在,为防范

危机提供依据。

需要政府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危机事件的

前兆进行监测。

美国的国家威胁预警系统:

绿——蓝——黄——橙——红

2预防阶段

危机管理的关键。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作预

先的控制和防范。

需要编制各类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3.应急处理阶段

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必须按照应急预案,

展开救援行动。

应急指挥体系的协调和高效是这个阶段的关键

政府应急救援的最高目标: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损失

4.评估、恢复与社会安抚阶段

政府危机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危机事

件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

政府的理赔——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

渎职官员辞职、政府赔偿

我国SARS事件几百名官员被免职,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环保总局解振华辞职.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一.突发事件定性:看规模,必须要影响社会的生态看性质,综合因素作用二.突发事件发生后绝对不允许瞒报突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从社会运行系统来看:分为关键政策失误型,政策执行阻滞型,政策执行扭曲型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自然灾害型,利益受损型,仇视报复型由于我国社会监管水平较低,有机社会还未构成,所以自然灾害型和利益受损型的突发事件较多,而西方发达国家近年出现的仇视报复型的突发事件较多

工人和农民的相对地位明显下降。

群体性事件频发

从1993年到2010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9万起:

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400万。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我国社会已进入到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社会治安形势的新变化丹东7、31袭警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急处置程序的启动启动预案果断决策现场勘察事件控制以人为本慎用武力依法处理尽早化解目标现场指挥部的位置封锁线出入口现场指挥部

封锁线出入口近距离封锁线外围内围禁区严重案件(事件)的现场封控

何时决定使用武装力量?

1、出警决定;

由县(市、区)以上党委、政府决定。出警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2、出警条件:

·发生严重暴力行为并在继续进行;

·虽无暴力行为但已造成重要影响;

·若不果断制止就会发展为更大事件。不宜出动大量警力的情形:

A、集体上访尚未影响社会治安和公共交通秩序的

B、发生在校园、单位内部的罢课、罢工或者表达共同意愿的小范围集聚事件,尚未发生行凶伤人、扣押人质或者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的。

C、其它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矛盾尚未激化、可以化解的群体性行为。3、出警审批:

○调动警力50(含)人以下的,须报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调动50人以上的200(含)人以下的,须报经地(市)公安机关批准;○调动200人以上的,须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批准;○跨地区调动的,应当报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批准。批准机关和调动机关应当分别及时把批准情况和警力调动部署情况向各自的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4、出警单位:

○一般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由事件发生地的县(市)公安机关负责;○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由事件发生地的地(市)公安机关负责;○上级公安机关在必要时可以直接负责现场处置工作或派人到现场指导、协调工作。○跨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由双方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也可以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的下级公安机关负责,有关的公安机关积极配合。群体性事件应对过程中常犯的错误不公开资料,封锁消息对风险避重就轻不考虑解决的成本直接做决定开空头支票不承认错误装做不知情不愿意花时间和受害者家属沟通危害:失去信赖,难以开展合作,贻误抢救时机,扩大损失.地方政府处理危机事件中常见错误

事件发生---隐瞒---瞒不住---虚报---谣言四起---被迫公布真相---民众谴责信息公开改变观念,不把信息当特权,主动公开提高公开的技术,及时,真实,准确。避免谣言产生。设立发言人制度。(别人来说不如自己来说,大家来说不如专人来说,外行来说不如内行来说,被动去说不如主动去说,以其晚说不如早说。)突发公共事件在第一时间公开(两个小时)

制定处理与媒体关系的工作计划;了解新闻采编标准,掌握主动;设立新闻发言人,专人负责与媒体的互动;控制媒体的现场活动范围;主动及时地向媒体透露可发布的信息,控制主流信息;

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策略群体性事件新闻发布十不原则:

1、不阐述个人观点。

2、永不能说无可奉告。

3、永不说谎,即使是善意的谎言。

4、不要被记者牵着鼻子走。

5、不要被记者激怒,尤其是电视媒体。群体性事件新闻发布十不原则:6、不评价其他岗位、部门、地方的负面问题。7、不要指望记者为我们保守秘密。8、不要把记者当干部招待,尤其是境外记者。9、不要有不恰当的服饰,言谈举止符合礼仪。10、永远不打无准备之战。如何利用传媒的力量传媒要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全部信息真实信息的公布对人们的心理冲击非常大,可能是集体心理受感染每个人对全部信息的解读能力都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解读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传媒报道的基调是要控制恐慌情绪,让人们在报道中看到力量,重塑信心.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原则效率原则协同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程序原则合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原则突发事件的社会动员运用恰当的社会动员方式做好社会动员要注重两个方面讲究运用社会动员的策略和艺术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方法危机应对是对政府的责任能力的最高考验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政府领导力:1、具备核心价值观2、对待危机要有正确的态度,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3、具有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4、立即沟通,坦城沟通,5、全面布局,注意细节.

处理群体性事件应具备的能力要有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能力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必要的知识储备要有通观全局的大局意识和协调整合能力要善于疏通公共联系渠道,消除公众疑虑危机管理系统的建立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训练系统危机指挥系统危机反馈系统危机计划系统(预警,预测,评价)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局限性1.由于这些信号是非常微弱的,政府常常容易忽视它,缺少危机意识的敏感性;2.没有专门的人员监测并记录这些信号;即使记录了这些信号,但记录者由于主观判断、能力素质和价值取向的原因,没有及时报告,甚至过滤或删除了这些信号;3.信号分析人员只孤立地探测信号,不善于对信号进行综合分析,那么单个信号无论多么强烈,都不足以说明必定发生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