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_第1页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_第2页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_第3页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_第4页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收集气体的方法:教材实验中使用

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2.实验原理(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

。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排水法变浑浊(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浓度越大。(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3.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复燃二氧化碳较少例1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操作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盛满水,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先放在水里,等用的时候再从水中取出C【解析】应将集气瓶盛满水后,先盖住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片平推过去,故A选项说法错误;收集好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故B选项说法错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由于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故C选项说法正确;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应立即从水中取出,故D选项说法错误。【答案】C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方法是() A.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B.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放在桌上

C.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正放在桌上

D.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倒立放在桌上C2.下列步骤为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①将吸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②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③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④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③②④① 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C例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2-3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解析】要审好题,步骤是:(1)先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与两瓶空气做对比实验;(2)①把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收集呼出气体的瓶中和盛空气的瓶中,观察现象有何不同;②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收集呼出气体的瓶中和盛有空气的瓶中,观察现象有何不同;③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观察是否有水珠出现。【答案】(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①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③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蒸气含量不同【点评】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图示)进行实验方法描述。3.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是() A.吸入的空气全部是氧气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吸入的空气中不含水蒸气

D.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D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2-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导管口

吸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从导管口

吹气约3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

。A无变化低B变浑浊高高1.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前,甲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可能比空气中的多。”那么,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过程()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订计划 D.作出结论A2.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3.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BC4.区别集气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

D.观察颜色C5.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先向玻璃上“哈气”再擦,这样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C6.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气体少了

C.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D.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D7.在下列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④氧气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A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①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②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③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④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B9.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C10.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气体;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再酥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水蒸气11.某同学为了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1-2-5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向左移动。说明动物呼吸吸进

,呼出

气体。空气二氧化碳12.下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其他少量气体忽略不计),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少部分被消耗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C13.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D14.小明用如图1-2-6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2-6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15.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如图1-2-7),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 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1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1-2-8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打开

(选填“活塞A”或“活塞B”,下同),关闭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