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启蒙主义文论一启蒙运动二启蒙主义文论概述三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四德国启蒙主义文论第一节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何谓“启蒙”“启蒙”(Enlightenment)的本意是“光明”、“照亮”或“启迪”。启蒙运动即“光明观念”的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康德:何谓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从他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中摆脱出来。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人就不会使用他自己的理解力。要是这当中的原因不是因为缺少理解力,而是离开他人指导就缺乏果断和勇气来运用它,这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人加诸自身的了。故而,启蒙运动的座右铭就是:敢于聪明!勇于使用你自己的理解力!(见《绪论》19页)二、启蒙运动的背景1.政治背景(荷英法德)2.哲学背景(培根、洛克)3.科学背景(伽利略、牛顿)三、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出于人的本性,是合乎理性的人道主义,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和自然规律后,不再干涉世界上的事物,而让自然规律来支配一切,实际上是以理性为基础,避免了教会的束缚。理性对权威的反叛“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四、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法国: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德国:鲍姆嘉通、莱辛、赫尔德、歌德、席勒意大利:维柯第二节法国启蒙主义文论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否定绝对君权;2.思想文化上,提倡科学,反对宗教愚昧;3.文学艺术上,批评古典主义,要求文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生活,为宣传启蒙思想服务一、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言论与宗教自由,提倡自然权利说。代表作:《穆罕默德》《亨利亚特》《老实人》《天真汉》《论史诗》《哲学通信》《风俗论》1.艺术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标准
“既然自然事物本身变化多端,它又怎么能受制于一种完全受习惯支配的共同的艺术法则呢?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易变而不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透彻地理解艺术,首先必须了解艺术在不同国家发展的方式。”——《论史诗》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我们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顾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然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和自然遭受损失吧。”——《论史诗》3.肯定和强调各民族艺术的独立性与差异性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的柔和,前者在他们看来显得凶猛粗暴,后者在他们看来又未免缺乏须眉气概。”——《论史诗》4.古典主义趣味的囚徒——伏尔泰文艺思想的二重性“我是有一个把莎士比亚的大粪堆里所发现的珍珠指给法国人看,真料想不到有一天我竟帮助了人们把高乃依和拉辛的桂冠放在脚下践踏,来替一位野蛮的戏子贴金抹粉。”——《英国通信》二、卢梭的文艺思想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和伏尔泰、狄德罗并称为启蒙运动的三大领袖,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前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生平及代表作品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在人民中,纯朴的感情到处有,而在上等阶级里,只有利害与虚荣。”《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依丝》《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1.批评和否定科学艺术“艺术还没有能塑造我们的风格,没有教导我们的感情使用一种造作的语言之前,人类的风尚是粗朴的、自然的。”“我们的灵魂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科学艺术的罪状种种:1.科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罪恶和虚荣;2.科学艺术的发展伤风败俗;3.科学和艺术是闲暇的产物,反过来又滋长闲逸,造成时间的浪费;4.文艺消弱勇敢和尚武德行;5.科学艺术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2.返回自然,重视真情实感
——浪漫主义的先声“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上一切都变坏了。”
——《爱弥儿》三、狄德罗的文艺思想狄德罗(1713-1784),法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作家和评论家,法国启蒙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主持编纂《科学、艺术与手工业百科全书》。狄德罗的生平及代表作学术著作:《哲学沉思录》、《盲人书简》、《论戏剧艺术》、《论绘画》、《论天才》等。文学创作:《私生子》《一家之主》《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恩格斯
梳妆台风波:几位近臣向国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在每一位夫人、小姐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
1766年,对于《百科全书》作者们的迫害达到了顶点。一位高等法院大法官狂叫着:“哲学家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
1784年7月30日,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年71岁。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他女儿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1.艺术创作论艺术的本质:摹仿摹仿的对象:自然——广阔的社会生活摹仿的方式:服从自然,忠实自然,表现自然摹仿的要求:逼真反对消积摹仿,提倡积极创造——想象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2.“严肃喜剧”理论“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极端剧种,那就是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总是在悲哀里或喜乐里,所以应该有一个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剧种。”狄德罗在此提出了怎样一种新的戏剧样式?此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戏剧?何谓“严肃喜剧”?“只要题材重要,诗人格调严肃认真,剧情发展复杂,那么即使没有诗人发噱的笑料和令人战栗的危险,也一定有引起兴趣的东西。而且,据我看来,由于这些行动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行动,以这些行动为对象的剧种应该是最有益、最具普遍性的剧种。我把这种戏剧叫做严肃戏剧。”“严肃喜剧”又称“市民剧”,即今天的正剧或悲喜剧“严肃喜剧”的特点(1)主题的严肃性,具有道德教化的积极作用;(2)题材的现实性,重在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3)兼有悲剧和喜剧的某些特点,既有严肃的场面,又有逗笑的因素,是一种悲喜剧混合体。倡导“严肃喜剧”的意义狄德罗的戏剧改革主张,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瓜里尼的悲喜混杂剧的理论,冲破了古希腊以来的戏剧传统,批判了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适应了资产阶级对艺术的要求,是西方戏剧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戏剧的“情境”说情境,即指人物性格所处的境遇和生存的环境。知识回顾:亚里士多德对情节与性格的认识“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来性格喜剧的弊端:“到目前为止,在喜剧里,性格是主要对象,处境只是次要的。……过去,人们从性格引出情节线索,一般是找些能烘托性格的场合,然后把这些情景串起来。……只要人物性格渲染过分些,观众心里就会想这人物不是我。”弊端:人物性格的类型化、简单化、夸张化;剧中情境远离观众现实处境,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如果人物的处境愈棘手愈不幸,他们的性格就愈容易决定。试想你的人物所要度过的二十四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颠沛的时刻,你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之中。”
在与普遍性情境的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人物的处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成为对比,同时使人物的利益互相对立。应该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计划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使大家关心同一事件,然而每个人希望这事件按照他的想法发展。”思考讨论:伏尔泰、卢梭、狄德罗文论的启蒙意义分别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第三节德国启蒙主义文论一莱辛二赫尔德16世纪以后的德国,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造成经济落后和资本主义发展迟缓。直到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才逐渐展开。德国启蒙运动的兴起首先是由于法影响,法国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思潮直接刺激了德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深感只有法国样的思文化运动,才能促成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进步,摆脱落后的状况。德国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是争取实现民族的统一。
18世纪70年代以前,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以后又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斗争。代表著作是莱辛的《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18世纪70年代发生的“狂飙突进”运动标志着德国启蒙运动的深入,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精神领袖,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文学作出了理论贡献。
德国启蒙主义文论的特点1.启蒙运动的任务:不像法国那样制造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舆论,而是首先以统一国家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2.文艺领域:运动前期(70年代前)表现为对法国古典主义的摹仿,后期表现为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为发展统一的民族文学而斗争。一、莱辛的文艺思想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优秀剧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萨克森一个牧师家庭,广泛涉猎神学、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学识渊博。1766年,莱辛出版的美学著作《拉奥孔》,是德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拉奥孔》表面上看来讨论的是一个抽象的学术问题,实际上接触到当时审美趣味转化这样重要的理论问题。它的写作有其深广的时代背景。18世纪是现代艺术体系建立的时期,鲍姆加登以“美学”为这门专门研究感性尤其是艺术的学科命名,夏尔·巴图将所有美的艺术归结为“模仿”;这些都标志着一个统一的美学时代的来临。这样,艺术门类间的共同规律成为成为当时的理论家瞩目的焦点。但是反对艺术一元论的观点的呼声即使在其如日中天之时也没有停息,莱辛的《拉奥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他坚决地反对温克尔曼将诗画混淆的观点,因为这种观念横行的后果是导致将两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引入歧途,在诗中追求更直观的描绘,在画中强行塞入“寓意”和“历史”,这种权贵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就会使艺术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回避社会矛盾。莱辛要扭转艺术创作的这种不良风气,使文学艺术回归现实。莱辛代表作文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剧本:《萨姆逊小姐》、《明娜·封·巴尔赫姆》、《艾米莉雅·迦洛蒂》作为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莱辛于1765年写成的美学名著《拉奥孔》。《拉奥孔》和《汉堡剧评》代表了莱辛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重大成就,表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
1.反对新古典主义,建立民族文艺“莱比锡与苏黎世之争”1741年莱比锡大学教授高特舍特主张走法国新古典主义之路苏黎世大学教授波特马和布莱丁格提倡英国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道路莱辛明确反对高特舍特,支持苏黎世派,在论争中脱颖而出。盛赞莎士比亚
“就是在按照古人的标准来判断这件事,莎士比亚也是一位远比高乃依伟大的多的悲剧诗人,尽管高乃依很了解古人,而莎士比亚几乎全不知道他们。”——《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走德国民族自己的文艺之路寓言《猴子和狐狸》猴子吹牛皮:“你说说看,有哪一种动物的动作灵巧得我无法模仿!”狐狸:“那么请你告诉我,有哪种动物下贱得会想起来要模仿你?”
莱辛在反对搬用古典主义戏剧,主张学习莎士比亚,借鉴英国的市民剧和感伤小说。适合德国人民的心理。莱辛与高特舍特的斗争,其实质涉及到如何建立德国民族文学的问题,是启蒙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斗争。
2.诗画之辨:肃清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兼论<古代艺术史>的若干观点》重点区分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引导德国艺术走上现实主义道路。《拉奥孔》是针对自古希腊以来混淆诗与画的美学特征,片面强调“诗如画”的错误观点而写的。它的目的旨在批判以温克尔曼所宣扬“静穆美”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艺术趣味,探讨诗与画,尤其是诗与雕塑的不同的艺术特征,为文学的发展开拓道路。知识背景介绍1:“诗如画”理论传统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贺拉斯:“诗犹如画。”达·芬奇《画论》、《笔记》对诗画的区分17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人们在诗中追求画意,在画中追求诗意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诗与曲没有明显的界限,在描写无形的对象方面,诗与画对以并驾齐驱。知识背景介绍2:雕塑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阿典诺多罗斯三人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1506年出土于罗马,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拉奥孔》局部为什么拉奥孔及其儿子在极端痛苦之中不是放声哀嚎,而仅仅是微张嘴巴叹息?知识背景介绍3:温克尔曼及其《古代艺术史》温克尔曼(1717-1768),卓越的艺术史家和文艺理论家。近代欧洲第一个对古希腊艺术进行全面、彻底、认真、细致研究的人,影响深远。代表作《对各系列绘画和雕刻的反思》(1755)、《古代艺术史》(1764)“诗画一致”“有一点似乎无可否认,绘画可以和诗有同样宽广的界限,因此画家可以追随诗人,正如音乐家可以跟随诗人一样。”“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对《拉奥孔》的解读“无论是就姿势还是就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情感里面;正如海面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
莱辛的《拉奥孔》旨在纠正温克尔曼所谓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以及诗画一致理论,辨析诗与画的不同审美特征,引导艺术遵循自身的特征去反映现实生活。
拉奥孔在身体上的极端痛苦“表现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并不显出激烈情感”;“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衡地分布于全体结构”。化激情为静穆莱辛的反驳1:诗与画之间的界限A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为符号(空间艺术),诗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时间艺术);“一门给定的艺术能够模仿什么,以及它最能成功的模仿什么。”莱辛的反驳1:诗与画之间的界限B摹仿的对象(即题材)不同:画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静态美—人体美和精神美),诗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再时间中持续的事物(动态美—思想感情和故事情节)。C艺术作品的效果或者说摹仿所达到的机制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诗作用于人的听觉(联想)。D诗画所实现的艺术理想相异。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为什么雕刻中腿部缠绕的是一条蛇,而诗中是三条蛇?这是当时的理论家热烈探讨的问题。温克尔曼认为,这是因为希腊人要在艺术中保持理性的节制,来显示单纯和静穆的境界。而莱辛用自己独特的回答,直接回应了保守的古典主义者。他提出:画的最高原则在于美,诗的最高原则在于真。莱辛的反驳2: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最高原则——美诗的最高原则——真雕塑《拉奥孔》把人物的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并非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有违形体美。莱辛的反驳3:造型艺术应表现包孕性的顷刻包孕性的顷刻——事物发展即将抵达而又尚未到达激情顶点的瞬间。选取拉奥孔叹息的瞬间进行表现,更能引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如《美狄亚》结论“最能产生个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如果选择激情的顶点,“想象就不能往上面升一步,也不能往下面降一步;如果上升或下降,所看到的拉奥孔就会处于一种比较平凡的因而是比较乏味的状态了。”思考讨论:莱辛对诗画界限的区分有什么重大意义?
诗画一致说的弊端:在诗中求画,只注重描写外表,以美为尚;在画中求诗,往往忽视现实美的刻画,走向抽象和寓言化。《拉奥孔》用细致深入的比较的方法,论述了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独特功能及其之间的界限,揭示了这些艺术门类自身的性质和表现规律。莱辛否定诗画一致说的目的是要引导德国文学艺术走向现实主义道路。3.市民剧理论“就喜剧来说,人们想到对滑稽玩意的喜笑和对可笑的罪行的讥讽已经使人腻味了,倒不如让人轮换一下,在喜剧里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乐;”“就悲剧来说,过去认为只有君主和上层人物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人们也觉得不合理,所以要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让他们穿上悲剧角色的高底靴,而在过去唯一的目的是把这些人描写得很可笑。”市民剧对传统戏剧的变革a.表现市民和市民生活;b.艺术家脱离宫廷,走向民间,真实描写现实c.用单纯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取代华而不实的贵族语言d.宣传平民道德,发挥戏剧的道德教育功能e.批判三一律f.主张戏剧以性格为中心二、赫尔德的文论(1744-1803)出身于纺织手工业者家庭,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理论纲领的制定者。代表作有《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段》、《批评之林》、《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等。他的理论研究的范围包括:对古代和当代民歌民谣的搜集研究对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关系的考察,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启蒙学者如菜辛等人文艺观的辨析。他的理论工作对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德国18世纪70至80年代中叶的“狂飙突进”运动,是一次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与深入。运动初期带有改革性质,主要表现在他们既不满封建专制,却又企图通过公侯贵族来改变社会现实,带有明显的妥协性。随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发展与深入,他们明确提出废除封建专制,消除分裂状况,争取德国民族的统一的目标。在文学上,他们要求作家摆脱宫廷约束,不受教会干扰,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赫尔德认为文学尤其是民歌民谣是普通人民的生活思想的反映,是人民的心声;文学与人民具有深厚的联系,没有普通人民,也就没有德国的民族文学。
赫尔德认识到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对诗的影响,例如自然气候、风光景物、民风民俗、政治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诗的发展。赫尔德还用历史主义观点允析希腊神话,指出希腊长期神话中的神的形象往往带有某种抽象的属性,到后期便更富于个性和人间味,这正是诗人们面对社会,从中吸取素材,从现实中寻找想象的依据而造成的。
赫尔德通过对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民歌民谣的考察,认为各民族文学都有自己国独创性名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决不都是“希腊文学的奴隶和殖民地。各民族文学的独创性来自各民族自身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各民族的特征、情感在文学中的反映。“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精神1.唤醒民族意识,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2、反对封建束缚,崇拜天才,强烈要求个性解放;3、受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代表作品: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1.反对新古典主义趣味,重视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各民族文学决不是“希腊文学的奴隶和殖民地”。“一个民族越是粗犷,这就是说,它越是活泼,就越富于创作的自由;它如果有歌谣的话,那么它的歌谣也就必然越粗犷,这就是说,它的歌谣越活泼,越奔放,越具体,越富于抒情意味。”不能以古希腊文学抹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和独创性。
2.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文学与普通人民的血脉联系赫尔德第一个使用“民歌”概念的人,也是最早搜集民间文学的学者之一。“民歌是各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心声。”
“我们如果没有普通人民,我们也就没有自己的群众、民族、语言和文学,它们将不会活在我们心中,不会对我们起作用。……诗人一向是人民的创造者;诗人为人们创造喜悦,教育,工作,宗教,语言。”
3.诗的魅力在于感人肺腑
——诗力说“艺术家是通过形象来感染我们的,他企图以艺术的幻象直接诉诸我们的视觉,使我们一下子便能领会整个画面;诗人却要感动我们的心灵,他利用语言和精神力量逐渐地感染我们,逐渐地展开他所构想的画景。”诗人是第二造物主——诗歌是对“那创造万物并予以命名的上帝”的摹仿。4.文学史观念——将社会学、生物学等理论引入文学史研究
5.“移情的批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办公复印机买卖协议详细范本
- 2024年白字黑字无中介借款协议样例
- GF2024年工程设计服务协议
- 2024年初级水产批发销售协议样本
- 2024员工加入协议详细规定
- 2024年架子工承包协议
- 二手摩托车交易协议范本2024
- DB11∕T 1668-2019 轻钢现浇轻质内隔墙技术规程
- 2024年医疗器械试验协议模板
- 2024年企业股权奖励实施细则协议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疾病学基础》课程标准
- 视频制作保密协议版
- 幼儿园中班语言《有趣的象形字》课件
-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度健康体检告知书
- 国培计划培训成果汇报
- 医疗废物泄露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制订研学课程目标
- 基于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研究以小学为例
- 2023版(五级)脊柱按摩师技能认定考试题库(单选题部分)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