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腧穴概论)1_第1页
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腧穴概论)1_第2页
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腧穴概论)1_第3页
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腧穴概论)1_第4页
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腧穴概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针灸与推拿疗法第一节腧穴概论概念:“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是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它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和推拿施术的部位。一、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一、腧穴的分类:(一)十四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共361个穴名,670个穴位。“双穴”(十二经脉上的腧穴):309个,一名两穴,共618穴“单穴”(任、督脉上的穴):52个一、腧穴的分类:(一)十四经穴特点:有固定穴名(腧穴名称)、穴位(腧穴位置)、归经(归属经脉),是腧穴的主要部分。一、腧穴的分类:(二)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特点:主治范围较单纯,对某些病症有特异的疗效。如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定喘穴治疗哮喘等。一、腧穴的分类:(三)阿是穴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的穴位。特点:无固定名称,无固定位置,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的病变。一、腧穴的分类:鉴别归

经定

位定

名主治作用十四经穴有归经有固定位置有专用穴名本经本脏腑器官病变局部病变奇穴无归经有固定位置有专用穴名对某病有特效局部病变阿是穴无无无局部病变二、腧穴的作用:(一)近治作用:近治作用是指所有腧穴能主治所在部位和临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即“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如,睛明穴、攒竹穴位于眼眶周围,它们都可以治疗眼部的病症和前额疼痛。二、腧穴的作用:(二)远治作用:是指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腧穴,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病证,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远端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如:足三里二、腧穴的作用:(三)特殊作用:是指某些穴位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以起到双向的调节作用或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如:天枢穴——便秘或止泻三、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三、腧穴的定位方法:(二)指寸定位法:又称手指同身寸法。该法是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1、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三、腧穴的定位方法:2、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用于四肢部取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3、横指同身寸法: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夫法”。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三、腧穴的定位方法:(四)简便取穴法:列缺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四)简便取穴法:合谷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尖下即为该穴。四、常用腧穴: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齿痛、口眼歪斜。【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四、常用腧穴:少商【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操作】直刺0.1寸,或向腕平刺0.2~0.3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四、常用腧穴:合谷【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痛经、滞产。【操作】直刺0.5~1寸四、常用腧穴:足三里【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保健要穴)【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1~3寸。四、常用腧穴: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肠鸣腹胀、大便溏泻、完谷不化、月经不调、带下、阴廷、不孕、滞产、遗精、阳痿。【操作】直刺0.5~1寸。四、常用腧穴:血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

【操作】直刺1~1.2寸;可灸。四、常用腧穴:听宫【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查、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牙痛、癔病幻听、癫、狂等。【操作】张口直刺0.5~1寸,不留针;可灸。四、常用腧穴:睛明【定位】目内眦向鼻侧旁开0.5寸。【主治】目赤肿痛,流泪,目眩,胬肉攀睛,视物不清等。【操作】嘱患者闭眼,医者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针尖沿鼻侧眶缘缓慢刺入0.5寸,不宜提插捻转,出针后压迫局部1~2分钟,以防出血。禁灸。四、常用腧穴: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四、常用腧穴:涌泉:【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症、昏厥。【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四、常用腧穴:太冲【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喎、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四、常用腧穴:大椎【定位】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四、常用腧穴:人中【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痫、中暑、小儿惊风、口眼斜等,(急救要穴)【操作】针尖向上斜刺0.5寸,或用指甲掐按。四、常用腧穴:(十五)常用经外奇穴:印堂【定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头额痛,眩晕,鼻衄,面瘫,小儿惊厥等。【操作】向下沿皮刺0.3~0.5寸。

四、常用腧穴:(十五)常用经外奇穴:太阳【定位】眉外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偏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