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_第1页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_第2页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_第3页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_第4页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

学术批评规范9.1学术批评含义及概述学术批评(academiccriticism)是指遵循一定学术规范,分析、议论研究成果的得与失、长处与不足。通俗地讲,就是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间的讨论、商榷、评析、赞同、表扬、批评与反批评。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规范》肯定了学术批评的重要作用,对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均提出了一些底线要求,诸如“应大力倡导学术批评”,批评者应“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这些规定吸收了学者的合理意见,对规范学术批评行为有积极作用。学术批评的出路在于坚持⑴坚持学术批评规范及其理论的研究理论不清,认识模糊是造成批评实践成效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能从理论上说清,批评可分为打假批评和切磋批评(质疑探讨性批评)两种类型,前者需旗帜鲜明,否则不足于压制歪风邪气,后者则需和风细雨,微风拂面,那么针对不同的对象讲究批评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宽松的学术批评环境呢?学术批评只是不同的学术观念之间的质疑、争辩、互补而已。换言之,只要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差错总是难免的,有错就必然会批人或被批,因此学界对这种批评应有正常心态,对批人和被批不要太过于敏感。又由于人们一般认为批评就是对缺点、不足或错误提出意见,忽视或不知批评的另一含义是对优点、缺点的分析和评论,加上人的本性可能都倾向于表扬、激励,因此对学术批评存在认识上的误区。⑵坚持体制内与体制外、学界与官方(管理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要尽可能快地解决学术制度建设问题,多一方的参与总是有利的。《规范》的起草与出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开始学界首先提出学术规范问题,尔后教育部主动加入,并牵头出资聘请学者研究、起草,将草案发至全国学者征求意见,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讨论、修改通过,《规范》向全国颁布后,全国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学者纷纷发表意见,教育部及时吸收了合理建议,如教育部开始制定惩罚措施,成立学风监督机构,起草规范实施细则。只要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坚持良性互动,学术批评界的问题也不难解决。(3)坚持学术自主意识说到底,学术批评毕竟是学术界自己的事情,学界必须从自身做起,学术带头人应做表率。只要这样,学术批评才能更具成效,良好的学术环境的营造才有可能。学术界搞好了,才有可能抵御外部系统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外部系统。如果说,近来学术批评规范还有一些成效的话,那也是与学界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密切相关。为了增强学术自主意识,凝聚学术批评的力量,为坚持努力提供平台,可以在适当时候成立全国性的学术批评或学术规范专业团体。中国现代学术历史不长,学术批评规范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系统的建设。不管是从表面上看还是从实际上看,目前应该是建设学术批评规范的极好时机。9.2学术批评的构成要素及流程从本质上讲,学术批评是批评主体之间就某一理论学说、学术思想或学术方法而展开的互动的质疑或答辩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评价活动。它的主体是学者,批评的对象是学术思想等,批评方法是在一定的学术标准下进行的。因此,学术批评主体、学术批评对象、学术批评方法就构成学术批评活动的三个要素。学术批评的主体是以学术批评者、学者为代表的有学问的人,学术批评对象是以学术著作、学术思想为代表,学术批评方法是指体现了辩证法和形式逻辑成就在内的认识方法或准则,三者有机结合组成了学术批评活动。著名学者卡尔·R·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性的、猜测性的,而且永远是试探性的假说或真理的近似,因此,学术批评是以探求真理为惟一目的,运用创造性的假设对理论、学术思想或学术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检验,辨析其合理成分,识别其不合理成分,并进一步提出修正意见或对经验现象做出新的解释,从而推进科学理论的发展,由此可见,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图9.1某一问题研究及学术批评过程的示意图从上面的示意图中,可以发现,甲通过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得出结论A,这个过程是甲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乙对甲的学术研究过程开展研究,也就是当乙对甲研究的问题、或是对甲的研究方法、或者是同时对甲研究的问题、方法等依据一定的理论分析、验证时,得出结论B,这个过程是乙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当结论B与结论A相同时,进一步证实了甲对某一问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一结论是成立的;当两者的结论发生偏差时,即结论B与结论A不相同,说明甲乙双方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商榷的过程就是学术批评过程。事例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马尔萨斯两位是19世纪的伟大经济学家。他们都是亚当·斯密以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生在同一时代,而且都以政治经济学见长,但两人在学术见解上却存在分歧。在经济学方面,马尔萨斯是提出“普遍过剩”学说的第一人,他并认为这种“普遍过剩”会颠覆社会,但李嘉图则证明这个说法是荒唐的。他们之间的争执、讨论无休无止。1815年李嘉图出版了《论谷物低价格对资本利润的影响:证明限制进口的不适宜——兼评马尔萨斯最近两本著作《地租的性质和发展的研究》和《对限制外国谷物进口政策的看法的根据》一书,就是自1814年初以来与马尔萨斯争论的一个结果。在该书中,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批驳。但是此书写得很仓猝,因此马尔萨斯劝他重新写。李嘉图接受了这一建议,在1816年致信马尔萨斯,说:“即使仅仅是为了我自己的满足,我也将继续工作,直到使我的理论达到前后一贯的形式。”于是导致了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问世。1820年马尔萨斯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后,李嘉图不惜用220页的篇幅,摘录了马尔萨斯在论证上的瑕疵,而马尔萨斯则坚决认为这类谬误在李嘉图的著作上也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的。在李嘉图逝世前的一年中,他们一直为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相交换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等重大理论问题争论不休,写了许多长信相互讨论辩驳。他们之间无休止的讨论,持续到1823年李嘉图去世为止。正是因为对真理的追求,学术上的争执、讨论不仅没有影响这两位学者之间的友谊,反而使得他们的争论成为了浇灌友谊之花的甘霖。而他们的友谊又使得他们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人格上也成为伟人。由此可见,真正的学术批评不仅不会影响学者间的友谊,相反倒会使彼此的学问和人格在这种批评中得以提升,最后臻于化境。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十多年的争论和友谊造就了经济学说史上的两位大师,而这正是学术批评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9.3学术批评的类型9.3.1书评式批评书评是常见的一种学术批评形式,许多专业期刊都设有书评专栏。高质量的书评,不仅要求评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并对所评书籍的内容有透彻的了解,而且对所评书籍的优点、缺点都要说得清清楚楚,不能作模棱两可之言。此外,书评不应仅仅局限于原书的具体内容,有时应就原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问题引向深处,比单纯的就事论事更能引人深思。事例“美籍华人史学家杨联先生的书评在国际上是有名的,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明确、绝不模糊。他对吉川幸次郎等人所著的《元曲选释》一书的评价,举两例以说明作者的博雅,又举八例,以补正作者的失误,全篇没有空话。评者没有高水平,是不敢这样做的,否则就要露出自己的马脚。”此外,书评不应仅仅局限于原书的具体内容,有时应就原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问题引向深处。

事例陈寅恪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所作的审查报告,认为冯书“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为什么写中国哲学史的人必须对古人的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呢?陈寅恪就这个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接着,陈寅恪对于什么是“真了解”讲了一段话,这段话常常被人引用。“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时间距离和人情距离时间距离是指许多著述需经过一段时间(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考察才可发现其价值或无价值。书评来得太快,一些经时间洗涤逐步显露光泽,当时并未被充分注意的书就可能被长久掩埋,难为人们汲取营养。而一些初粗看来还过得去的东西,保不准几个月后便会销声匿迹,这种情况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事例尤其见得多。人情距离是个很难判断的问题。倘若朋友同行一部书写得的确很好,书评者在喜欢书的前提下予以评述,这亦无可厚非;倘若纯出于友情,失却评判标准,叙说一番作者的生活情况或彼此友情等书内容以外的话题,或干脆当个吹鼓手,“经典”、“传世”、“深刻”……一阵乱喷,设一个被人称为美丽的“文字陷阱”,成为促销广告,把读者引个懵头转向,使他们在破费了时间金钱后,才发现自己买的不过是一堆文字垃圾。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为书评事业作出很大努力的萧乾先生,当年就订下一个原则:坚持自己花钱买书来评,不评赠书。这样就自觉拉开了人情距离,使书评多了可靠不欺骗的学术分量。至于时间距离,报刊编辑们也当有意识关注一些已经过往但仍有意义、价值的书,或约请一些作者,写一些在他们阅历中发挥大作用的书的评论,将那些真正饱含人类精神精粹的作品张扬出来,这样不仅传递了文化的文明火种,也可挽救眼下书评声誉下滑的颓势。9.3.2切磋争鸣式批评切磋争鸣式批评是指通过对学术流派、作品和观点的批评、讨论、商榷、回应、争鸣,在学者之间互相砥砺,共同撞击中拼发思想火花,点燃智慧之光,提炼思想精品,推动学术发展。切磋争鸣式批评是学术批评的主流,是学术批评的重心所在。事例: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争论

关于量子力学的所谓正统的解释是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统计解释、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三部理论。他们认为:微观粒子的各种力学量的出现都是几率性的;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运动的几率性描述是完备的,对几率性的原因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更深的解释;决定论不适用于量子力学领域;仪器的作用同观察对象具有不可分割性,量子力学取消了主客观之间的区别。在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解释得到多数人的承认,但也有若干人对此提出了异议。爱因斯坦是反对哥本哈根学派观点的主要代表。他认为量子力学无疑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说,但他并没有接触到事物的本质。按照量子理论,所有物理定律都同几率有关,同客观实体无关。爱因斯坦指出,物理规律是精确的,微观世界的规律也不例外。量子力学在说明微观粒子时采用了统计规律,这并不因为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本身具有统计性质,而是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还不完备。爱因斯坦从1927年直到逝世,提出各种思想实验,想以此来揭露哥本哈根学派观点在逻辑上的矛盾,但都被玻尔等人一一驳回。量子力学初步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并涉及科学认识中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它的精髓在于强调自然的不确定性和微观世界不同于宏观世界的特殊性。爱因斯坦强调的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统一性,哥本哈根学派强调的是微观世界的特殊性。两位大师的思想始终未能相互接近,但在争论中,人们提高了对量子力学的认识,量子力学使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量子力学的理论得以进一步的拓展。9.3.3打假式批评打假式批评就是通过揭露典型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假冒伪劣之作,警示学术腐败的危害性,呼吁学人守住底线,阻止道德的进一步滑坡,其侧重点是揭示科学研究中的故意越轨行为。在科学史中,对故意越轨行为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事。西方学者研究之初,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为经常被描述成科研中的“弄虚作假”、“欺骗行为”、“剽窃行为”等。“1988年,美国政府发布的《联邦登记手册》(FederalRegister)提出了”MisconductinScience“这一概念,并定义为“编造、伪造、剽窃或其他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中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1992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科学院和国家医学研究院组成的22位科学家小组,分析了美国科研中越轨行为的特点后,将此定义具体化为“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或报告结果中出现的编造数据、伪造数据和剽窃行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学术界(自然科学界和人文科学界)越轨行为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心,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欺骗伪造等学术腐败现象不断出现,科学研究的净土已不复存在,学术腐败在滋长。其一,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急功近利、惟利是图、浮躁等因素,使得一些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最根本的严谨、求实的作风抛之脑后,导致了在学术研究中出现了不踏实、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行为和心态。其二,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人们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忽视论文的质量。混水摸鱼、蒙混过关、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者不乏其人,科学研究沦为他们掌中玩物,成为他们谋取权和利的工具。其三,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应用,客观上为抄袭者提供了捷径。学术打假式批评的主要内容是在揭露学术造假事实的基础上,用一种被事实证明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学术造假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治理学术越轨的对策等。没有对学术造假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就失去了学术打假的工具和手段。学术打假是为了净化学术环境,促进中国学术发展,对学术造假者揭露一番批判一通,是可以解气消怨、警醒他人的,从而对中国学术建设发挥其作用,但是仅仅停留于此,就会使学术打假走向误区。因此,在进行学术打假时,一定要对学术造假者和造假行为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找出造假行为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以及解决此类事件的正确方式。9.4学术批评的作用9.4.1学术批评有利于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对于批评者,在批评时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就有关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的看法和认识。批评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批评者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过程,批评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要与人为善,要尊重个性,要坚持平等。只有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对方才能洗耳恭听,才能让对方认真领会你的声音,才能体现出批评的价值。对于被批评者,要有一个“虚怀若谷”的胸怀,要有宽宏的气度,要能正确接受来自于“论敌”的批评。要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声音。健康的学术批评对其他学者学术道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学术上不规范、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可以在全社会造成一种舆论氛围,通过舆论、媒体,把这种不规范的、不良的学术道德公之于众,不仅是对被批评者的警示,而且其他学者也会充分认识到违反学术道德、违反学术规范的严重程度,并引以为戒,不断地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9.4.2学术批评有利于建立与遵循学术规范导致“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其二是因为学者不明白应该遵守的学术纪律,其三是由于某些违反规范的人不仅没有被阻止,反而因此得益,从而树立了一种“负面的榜样”,被大家所效仿,此外,一些不太科学的评价机制传递给学者一种错误的信号,使他们钻了“学术规范”的空子。要解决“学术规范”需要多方努力,对于学术界而言,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则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人将学术批评与学术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学术批评会妨碍学术建设。然而事实是:由于这些年我国学术批评疲软,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正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一样,学术建设和学风建设也必须两手抓,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9.4.3学术批评有利于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与学术“泡沫化”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与学术“泡沫化”已相当严重。利用学术批评这个锐器,明确地指出这一问题的危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拿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绝不仅仅是几篇、几十篇论文的简单拼凑,一部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更不应该东挪西借草草而就。真正的学问是学者们“坐”出来的,是长期学术积累和对问题锲而不舍研究的结果。要想从前人或同行的成果中真正找到突破口、创新点,就必须端正做学问的心态,做学问不是为了评职称、长工资、求名利而去“疯狂”地简单制造,也不是单纯地通过一些报刊、杂志、书籍中的内容来闭门造车,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真正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只有明确做学问的目的,才能使学术成果成为知识的传承、学术的积累,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9.4.4学术批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者间相互交流与创新

利用学术批评的方式来对一些观点、思想以及方法进行探讨、商榷,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从而推动学术的发展。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学术争论实际上是同行或同类研究之间的对话,是双方在共同关心的问题、论点上的相互讨论、争执,通过这种方式,学术得以充分交流、学术观点理论得以升华,最终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定律的发现,科学理论的修正、深化和完善。学术批评与争论有利于学术繁荣,可以推进科学目的的实现,能鞭策科学工作者群体向科学的理性前进。学术批评和争论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启发思考,取长补短,克服偏见,使科学工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和发现真理。9.4.5学术批评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评价主要是对学术成果及学者的一种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评价,它可以从比较中找出优秀的成果,可以对学者的辛勤工作进行外在的认可。然而在实践的评价过程中,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局限,评价还不一定总是能令人满意。学术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难度大的工作。有些部门或单位为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往往是采用一些不太科学的方法来对学术成果和学者进行评价,常常引来很大的争议。如以单纯SCI、“核心期刊”上发文数量的多少来对学者进行衡量,而忽视对学术成果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还有的仅仅是采用照搬一些现成的评价指标来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通过学术批评,可以鼓励广大同行积极参与,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和各个学科的特点来考虑学术评价问题,显然这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建立评价体系。9.5学术批评的规范在学术批评的认识上,存在几大误区。误区之一:学术批评是一种为难被批评者、对被批评者不利的行为。这种看法,与“文革”期间“无限上纲”的“大批判”有很大关系。误区之二:学者一旦受到批评,就意味着他的研究有错误、有问题,其研究水平不高。实际上,任何研究都受到当时研究条件、研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在经过批评后加以修正、改进,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况且,批评者的意见同样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未必就正确,因此,在分清良莠和真伪之前,大可不必对新出现的或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妄加评说,否则,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将无法估量。误区之三:批评者一定比被批评者高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批评者往往盛气凌人,而被批评者也是反唇相讥,结果学术批评不仅没有成为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催化剂,反而成为引起法律纠纷的导火索。9.5.1学术批评的原则其一,学术性原则。无论是批评者、被批评者,还是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应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问题,以学术的眼光,对待学术批评与反批评,所有的非学术性的个人动机应排除在外。其二,平等性原则。对批评对象展开的商榷、讨论、质疑,是学术批评主体的权利,是批评方与被批评方都拥有的权利,因此,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批评与反批评,是学术研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批评主体应以坦然豁达的心态相对待,正如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所说的:“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维护你发表意见的权利。”其三,客观性原则。无论是批评主体、其他的学术研究人员,还是新闻媒体,都应本着尊重原意、尊重他人、以理服人的原则开展学术批评活动,既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和互相揭短,也不能搞文字游戏、虚张声势。9.5.2对批评者的要求对批评者来说,应敢于对他人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提出批评性意见,既要有较大的学术勇气,同时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因此,这样的学者应该予以鼓励。作为批评者,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他人学术思想、学术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展开的学术批评,本身就是一件严肃而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作为批评者,应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批评的对象所作的“批”与“评”,才是有的放矢,才会令人信服,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氛围。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批评与介绍不同。介绍只把这书的要点标好提挈出来便够了;批评,不单是如此,要对原书别有贡献。”第二,无论是对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肯定还是批评,都应该是以促进学术发展为惟一目的,都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一些非学术因素,如私人恩怨、人身攻击、打击他人以抬高自己以及随意上升到政治高度等,都已超出了学术批评的范畴,应该在学术批评时剔除,否则只会制造一系列的矛盾,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第三,开展学术批评所用的词语,不宜过于尖刻激烈,当然对明知故犯者除外。学术批评是对学术问题展开“批”与“评”,关键是以充分的论据,指出学术上的分歧所在,以理说服他人,而不是以尖刻激烈词语损伤他人。否则,即使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也未必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造成某些误解而带来消极影响,事与愿违。事例我国已故著名目录学家余嘉锡先生有一部名著《四库提要辨证》,这部书纠正了《提要》中的不少错误。但是,他认为从总体上说来,他的水平还是赶不上主持撰写《提要》的纪昀。他说:“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体现了一个大学者的风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9.5.3对被批评者的要求被批评者对待学术批评也应有正确的态度,要以平常之心对待批评,只有胸怀虚心学习、从善如流、知错必改的姿态,才能从学术争鸣中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活力。首先,被批评者要调整心态。不要因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遭到其他人的批评,就暴跳如雷,认为批评者是在刁难自己,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其实,真理和错误是人类认识的两个不同方面,共同存在于人们的认识思维之中。黑格尔曾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被批评者应该从批评中汲取有益的学术营养,从而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理论水平以及研究能力。9.5.3对被批评者的要求其次,被批评者不要认为受到他人的批评都是坏事,并由此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如果是纯学术上的批评,从一个侧面表明你的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受到同行的关注,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再次,被批评者应根据学术研究规范的要求,认真阅读完整并理解批评文章,虚心接受正确的批评,并且向批评者表示感谢。如有不同的看法,则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逐条进行解释或反驳。通过争鸣,各抒己见,共同商榷,相互砥砺,取长补短,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成为矛盾的双方。9.5.4对学术媒体的要求第一,明确学术批评的目的,把握学术批评的方向。学术批评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新闻炒作,也不是为了扩大发行量,而仅仅是就学术问题展开的讨论与商榷,是对真理的进一步的探求。因此,媒体应该提倡这样的学术批评:有利于调动学者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风的根本好转,有利于学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为此,要避免为扩大发行量,对一些学术界的新闻事件大肆渲染,使得舆论升温,甚至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不能正确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第二,坚持平等原则。媒体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应该平等地对待各种针对某一主题的学术批评,提供充分展示、交流和争鸣的机会,着眼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因此,对人身攻击、“上纲上线”之类的非学术性批评应予以取消;有过激而使人难以接受的用词,应与作者商量予以删改。对所报导的学术批评事实要确凿,对被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