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四、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20世纪初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20世纪初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914.8——1918.11

战争的概况

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之间展开。

但是,它席卷了世界上的30多个国家,卷入人口15亿,伤亡总人数超过2800多万。

战争的性质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之战。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2)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兴起。(3)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4)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的概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月8日凌晨两点,冬宫被攻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第一,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第二,给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第三,他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中国革命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五四运动(四)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主要内容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科学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

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立“西洋式的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2、新文化运动深远意义是继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再一次猛烈的抨击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封建的纲常名教,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两千多年来统治中国人思想的孔学,动摇了这个一向被视为神圣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权威,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他们大张旗鼓的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观念,再一次启蒙了中国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观念。所有这些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条件。中国首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为只要文化发展了,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因此,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他们认为,只要西方思想文化在国民中普及了,民主共和制度就自然能够实现了。他们不懂得,思想文化归根到底要受经济政治条件制约。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根本不可能真正普及。企图靠文化宣传来完成政治革命所未能完成的改造中国的任务,是脱离实际的幻想。

(2)新文化运动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圈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所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主观性和片面性。好的就是绝对的好,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如他们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表明他们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批判精神。

总之,新文化运动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参加者仍然把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当做他们追求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中间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已经开始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文化思想有了某种怀疑和保留了。

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可行性的怀疑,使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另辟蹊径去探索挽救中国危亡的新方案,从而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做了准备。

(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摸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之所以成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推动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因素:(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通过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种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是采这个恐怖的方法。”“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道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2)新生的苏联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近百年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催凌的中国人民,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3)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这个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由此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这个群众运动向全国推广,使“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由此使我们认识到,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十月革命的方法是“可以去普及于全世界”的,我们“应该起而仿效,我们应该进行我们的大联合”。“五四”时期出版的主要进步报刊

“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然喷味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仿佛在沉沉的深夜中的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一九一八年十月,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

(三)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及其与工人运

动的结合。(四)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是董必武等。

陈独秀1919年1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本志宣言》,指出“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的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1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一文中,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指出劳动者“不能不组成一个阶级”,不能不用革命的手段去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

毛泽东1918年,和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8年8月,他为了组织留法勤工俭学到北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1919年7月,他主编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出版的《湘江评论》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宣传社会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1919年冬天,他为了扩大湖南各阶层人民反封建军阀的斗争,第二次到北京,进一步研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杨匏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前的一套老办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但是我们应该依靠什么力量呢?究竟怎样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呢?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的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董必武吴玉章

林伯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几乎没有例外的都曾经是热忱的民主主义者。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信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抛弃这种信念,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走的一条共同的道路。在当时流行的众多学说中,他们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只是因为他作为一种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比之其他任何一种学说都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首先,是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奠定了阶级基础。其次,是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最后,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建党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巴黎8个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三次论战

张东荪梁启超

区声白

李大钊组织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合影第二,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第三,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维经斯基会见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一大”会址(今上海兴业路76号)和出席会议的代表。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过程。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学西方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都失败了。1917年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时,“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1)

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以及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二)国共合作的形成

1、国民党一大召开

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下,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孙中山陈独秀马林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1)北伐战争的基本口号是反帝反封建。提出这个口号的是中国共产党。(2)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