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法律知识竞赛单选目录:1、法律知识竞赛单选2、法律知识竞赛阅读材料31、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选项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选项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选项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选项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答案正确32、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责任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情形不适用用人单位责任?选项1:国家机关责任选项2:劳务派遣责任选项3:雇主责任选项4:法人责任答案正确33、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哪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选项1:乡(镇)级选项2:县级选项3:市级选项4:省级答案正确34、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现行规定,对人事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选项1:一年选项2:60日选项3:90日选项4:半年答案错误35、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的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人身权,不具有不可剥夺性、永久性:选项1:发表权选项2:发行权选项3:署名权选项4:修改权答案正确36、题型:单选题分值:2过错相抵是下列哪种责任的承担形式?选项1:共同责任选项2:混合过错责任选项3:校外第三人责任选项4:监护人责任答案正确37、题型:单选题分值:2目前,教师职务纠纷主要通过()解决。选项1:行政复议选项2:行政诉讼选项3:仲裁选项4:行政申诉答案错误38、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责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选项1:过错原则选项2:无过错原则选项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选项4:公平原则答案正确39、题型:单选题分值: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里“引人误解”应当以()为主要判断标准。选项1:法官的认识选项2:消费者自身的认识选项3:相关公众的一般认识选项4:专业人士的认识答案正确40、题型:单选题分值:2学生受到处分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应当在接到申诉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决定?选项1:5选项2:10选项3:15选项4:30答案错误41、题型:单选题分值:2以下哪一项不是著作权的内容:选项1:表演权选项2:修改权选项3:发表权选项4:实施许可权答案正确42、题型:单选题分值:2当事人在收到《教育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天内,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以书面方式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选项1:一个月选项2:15日选项3:10日选项4:7日答案错误43、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受教育权所包含的学习机会权?选项1:教育选择权选项2: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选项3:教育条件利用权选项4:获得教育资助权答案正确4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项不是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选项1:协商选项2:诉讼选项3:人事仲裁选项4:调解答案正确45、题型:单选题分值:2高等学校的纪律处分不包括以下哪种形式?选项1:严重警告选项2:勒令退学选项3:开除学籍选项4:留校察看答案正确46、题型:单选题分值:2各级评审委员会在评审教师任职条件时,出席的人数应不少于全体委员的选项1:五分之四选项2:二分之一选项3:三分之二选项4:五分之三答案正确47、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虚假宣传行为?选项1: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选项2: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选项3: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选项4: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答案正确48、题型:单选题分值:2《学位条例》第8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3条都规定,学士学位,由()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选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项3:国务院选项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答案正确49、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法上所保护的作品不包含以下条件:选项1:须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选项2:形成于创作,具有独创性,而并非抄袭、剽窃得来选项3: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存在,并能复制,可再现选项4:须为首创,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答案错误50、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教师法》相关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选项1: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2: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3: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4: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答案正确31、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行政处罚的原则选项1:公序良俗原则选项2:处罚法定原则选项3: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选项4:一事不再罚原则答案正确32、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选项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选项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选项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选项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答案正确33、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责任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情形不适用用人单位责任?选项1:国家机关责任选项2:劳务派遣责任选项3:雇主责任选项4:法人责任答案正确3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中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分为省、地、县三级,由()批准选项1:同级政府选项2: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选项3:上一级政府选项4: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答案正确35、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选项1: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选项2: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选项3: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选项4:学生自杀、自伤的答案正确36、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哪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选项1:乡(镇)级选项2:县级选项3:市级选项4:省级答案正确37、题型:单选题分值:2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第19条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的情形:选项1: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选项2: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选项3: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选项4: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答案正确38、题型:单选题分值:2适用简易程序的处罚一般当场执行,对于处以()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选项1:50选项2:30选项3:20选项4:100答案正确39、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聘用单位不得解除教师人事聘用合同的情形:选项1: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选项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选项3: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选项4:因工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5级丧失劳动能力的答案正确40、题型:单选题分值:2依据《教育法》和《行政复议法》的精神,教育行政复议的参加人不包括选项1:教育行政复议申请人选项2:教育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选项3: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选项4:教育行政复议第三人答案正确41、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受教育权所包含的学习机会权?选项1:教育选择权选项2: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选项3:教育条件利用权选项4:获得教育资助权答案正确42、题型:单选题分值:2()是确定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选项1:教师资格选项2:教师职务选项3:教师学历选项4:教师学术水平答案正确43、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选项1:学校解聘教师选项2: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学校四星级称号选项3:教育行政部门吊销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选项4:学校开除学生答案正确44、题型:单选题分值:2申请教育行政许可应当以()形式提出。选项1:口头选项2:书面选项3:口头或书面选项4:口头和书面答案错误45、题型:单选题分值:2各级评审委员会在评审教师任职条件时,出席的人数应不少于全体委员的选项1:五分之四选项2:二分之一选项3:三分之二选项4:五分之三答案正确46、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的范围?选项1:课间休息选项2:学校安排的自由活动选项3:课外活动期间选项4: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答案正确47、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法上所保护的作品不包含以下条件:选项1:须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选项2:形成于创作,具有独创性,而并非抄袭、剽窃得来选项3: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存在,并能复制,可再现选项4:须为首创,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答案正确48、题型:单选题分值:2()是衡量是否为作品的核心要件。选项1:独创性选项2:新颖性选项3:首创性选项4:价值性答案正确49、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选项1:一般程序选项2:简易程序选项3:听证程序选项4:特别程序答案正确50、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教师法》相关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选项1: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2: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3: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选项4: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答案正确31、题型:单选题分值:2目前,教师职务纠纷主要通过()解决。选项1:行政复议选项2:行政诉讼选项3:仲裁选项4:行政申诉答案正确32、题型:单选题分值:2过错相抵是下列哪种责任的承担形式?选项1:共同责任选项2:混合过错责任选项3:校外第三人责任选项4:监护人责任答案正确33、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是高等学校()的职权之一。选项1:教务处选项2:学生工作处选项3:校长选项4:人事处答案错误3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项权利既属于权利又属于义务?选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项2:言论自由权选项3:教育权选项4:人身权答案正确35、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现行规定,对人事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选项1:一年选项2:60日选项3:90日选项4:半年答案错误36、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选项1: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选项2: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选项3: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选项4:学生自杀、自伤的答案正确37、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行政处罚的原则选项1:公序良俗原则选项2:处罚法定原则选项3: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选项4:一事不再罚原则答案正确38、题型:单选题分值:2中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分为省、地、县三级,由()批准选项1:同级政府选项2: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选项3:上一级政府选项4: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答案正确39、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哪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选项1:乡(镇)级选项2:县级选项3:市级选项4:省级答案正确40、题型:单选题分值:2侮辱、殴打教师侵犯的具体人身权主要是:选项1:生命健康权选项2:名誉权选项3:一般人格权选项4:荣誉权答案正确41、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聘用单位不得解除教师人事聘用合同的情形:选项1: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选项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选项3: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选项4:因工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5级丧失劳动能力的答案正确42、题型:单选题分值:2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资格。选项1:社会团体选项2:事业单位选项3:企业选项4:法人答案正确43、题型:单选题分值: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适用的归责原则是选项1:过错原则选项2:无过错原则选项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选项4:公平原则答案正确44、题型:单选题分值:2当事人在收到《教育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天内,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以书面方式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选项1:一个月选项2:15日选项3:10日选项4:7日答案正确45、题型:单选题分值:2行政部门评审组织为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领导。选项1:国务院选项2:地级选项3:县级以上选项4:省级答案错误46、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2条,劳动合同不包括下面哪种类型:选项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项2:长期劳动合同选项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项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答案正确47、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适用的归责原则是选项1:过错原则选项2:无过错原则选项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选项4:公平原则答案正确48、题型:单选题分值:2教育服务合同是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学校)与接收方(学生)之间订立的有关教育服务的提供与接收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关于这一合同的特点,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选项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教育服务合同是有名合同。选项2:教育服务合同是双务合同。选项3:教育服务合同都是格式合同,当事双方不能对合同做任何更改选项4:在教育服务合同中,合同一方可以明显享有更多权利,而不用承担相应义务。答案错误49、题型:单选题分值:2以下哪一项不是侵犯名誉权和侵犯隐私权的区别选项1:前者需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后者是对事实的真实披露选项2:前者是通过作为实现,后者通过不作为实现选项3:前者是通过捏造行为实现,后者通过披露行为实现选项4:前者往往与事实不符,后者往往与事实相符答案正确50、题型:单选题分值:2《学位条例》第8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3条都规定,学士学位,由()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选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项3:国务院选项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答案正确31、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规定,哪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督职责。选项1:乡(镇)级选项2:县级选项3:市级选项4:省级答案正确32、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现行规定,对人事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选项1:一年选项2:60日选项3:90日选项4:半年答案错误33、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的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人身权,不具有不可剥夺性、永久性:选项1:发表权选项2:发行权选项3:署名权选项4:修改权答案正确3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行政处罚的原则选项1:公序良俗原则选项2:处罚法定原则选项3: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选项4:一事不再罚原则答案正确35、题型:单选题分值:2过错相抵是下列哪种责任的承担形式?选项1:共同责任选项2:混合过错责任选项3:校外第三人责任选项4:监护人责任答案正确36、题型:单选题分值: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里“引人误解”应当以()为主要判断标准。选项1:法官的认识选项2:消费者自身的认识选项3:相关公众的一般认识选项4:专业人士的认识答案正确37、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赔偿误工费时,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一般按照其最近()年的平均收入计算。选项1:2选项2:3选项3:5选项4:6答案正确38、题型:单选题分值:2高校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应当报学校所在地哪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选项1:乡(镇)级选项2:县级选项3:市级选项4:省级答案错误39、题型:单选题分值:2学校授予学生学位的行为属于选项1:教育行政确认选项2:教育行政许可选项3:教育行政命令选项4:教育行政指导答案错误40、题型:单选题分值: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适用的归责原则是选项1:过错原则选项2:无过错原则选项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选项4:公平原则答案正确41、题型:单选题分值:2依据《教育法》和《行政复议法》的精神,教育行政复议的参加人不包括选项1:教育行政复议申请人选项2:教育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选项3: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选项4:教育行政复议第三人答案正确42、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保障相对人的权利中不包括选项1:陈述权选项2:抗辩权选项3:申请复议权选项4:请求国家赔偿权答案正确43、题型:单选题分值:2虚假宣传行为属于下列哪种行为?选项1:行为选项2:不当得利行为选项3:不正当竞争行为选项4:违约行为答案正确4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选项1:中小学校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根据其所犯错误的程度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选项2: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选项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选项4: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答案正确45、题型:单选题分值:2行政部门评审组织为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领导。选项1:国务院选项2:地级选项3:县级以上选项4:省级答案错误46、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虚假宣传行为?选项1: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选项2: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选项3: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选项4: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答案正确47、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的范围?选项1:课间休息选项2:学校安排的自由活动选项3:课外活动期间选项4: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答案正确48、题型:单选题分值:2()是衡量是否为作品的核心要件。选项1:独创性选项2:新颖性选项3:首创性选项4:价值性答案正确49、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选项1:一般程序选项2:简易程序选项3:听证程序选项4:特别程序答案正确50、题型:单选题分值:2高等学校的纪律处分不包括以下哪种形式?选项1:严重警告选项2:勒令退学选项3:开除学籍选项4:留校察看答案正确31、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项权利既属于权利又属于义务?选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项2:言论自由权选项3:教育权选项4:人身权答案错误32、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现行规定,对人事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选项1:一年选项2:60日选项3:90日选项4:半年答案正确33、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的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人身权,不具有不可剥夺性、永久性:选项1:发表权选项2:发行权选项3:署名权选项4:修改权答案正确34、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行政处罚的原则选项1:公序良俗原则选项2:处罚法定原则选项3: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选项4:一事不再罚原则答案正确35、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选项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选项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选项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选项4: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答案正确36、题型:单选题分值:2侮辱、殴打教师侵犯的具体人身权主要是:选项1:生命健康权选项2:名誉权选项3:一般人格权选项4:荣誉权答案正确37、题型:单选题分值:2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第19条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不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的情形:选项1: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选项2: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选项3: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选项4: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答案正确38、题型:单选题分值:2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资格。选项1:社会团体选项2:事业单位选项3:企业选项4:法人答案正确39、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时间的范围?选项1:课间休息选项2:学校安排的自由活动选项3:课外活动期间选项4: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答案正确40、题型:单选题分值:2高等学校的纪律处分不包括以下哪种形式?选项1:严重警告选项2:勒令退学选项3:开除学籍选项4:留校察看答案正确41、题型:单选题分值:2行政部门评审组织为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领导。选项1:国务院选项2:地级选项3:县级以上选项4:省级答案错误42、题型:单选题分值:2()是确定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选项1:教师资格选项2:教师职务选项3:教师学历选项4:教师学术水平答案正确43、题型:单选题分值:2根据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校行使公权力的行为?选项1:招生选项2:颁布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选项3: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选项4:作出导致学生丧失学籍等对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的行为答案错误44、题型:单选题分值:2依据《教育法》和《行政复议法》的精神,教育行政复议的参加人不包括选项1:教育行政复议申请人选项2:教育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选项3: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选项4:教育行政复议第三人答案错误45、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选项1:中小学校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根据其所犯错误的程度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选项2: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选项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选项4: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答案正确46、题型:单选题分值:2当事人在收到《教育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天内,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以书面方式提出陈述、申辩意见。选项1:一个月选项2:15日选项3:10日选项4:7日答案错误47、题型:单选题分值:2下面哪一项不是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选项1:一般程序选项2:简易程序选项3:听证程序选项4:特别程序答案正确48、题型:单选题分值:2教育服务合同是教育服务的提供方(学校)与接收方(学生)之间订立的有关教育服务的提供与接收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关于这一合同的特点,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选项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教育服务合同是有名合同。选项2:教育服务合同是双务合同。选项3:教育服务合同都是格式合同,当事双方不能对合同做任何更改选项4:在教育服务合同中,合同一方可以明显享有更多权利,而不用承担相应义务。答案正确49、题型:单选题分值:2《学位条例》第8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3条都规定,学士学位,由()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选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项3:国务院选项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答案正确50、题型:单选题分值:2著作权法上所保护的作品不包含以下条件:选项1:须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选项2:形成于创作,具有独创性,而并非抄袭、剽窃得来选项3: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存在,并能复制,可再现选项4:须为首创,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答案错误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精品文档法律知识竞赛阅读材料\模拟试题一、宪法1.当今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首都是北京。2.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民族一律平等。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国旗法1.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2.国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业制作。3.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4.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5.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6.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7.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格的国旗。8.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9.依照国旗法规定升挂国旗的,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遇有恶劣天气,可以不升挂。10.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旗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三、教育法1.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3.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5.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6.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7.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8.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四、义务教育法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4.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5.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6.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10.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五、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义务教育法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2.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3.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4.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为:全日制小学、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盲童、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5.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6.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7.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始业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8.
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9.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完成义务教育证书的格式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10.
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11.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选用经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或者其授权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科书。非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使用。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1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13.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14.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15.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16.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款项,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7.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18.扰乱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秩序,侮辱、殴打教师、学生,体罚学生情节严重,侵占或者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设备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以新学年始业前达到的实足年龄为准。
六、道路交通安全法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4.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6.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7.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8.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9.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10.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11.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12.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13.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14.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15.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16.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17.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七、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1.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车辆驾驶室两侧喷涂车属单位名称、核载人数,车身按规定喷涂统一颜色,车身后部喷涂“校车”字样、高速公路最高行驶限速。2.二轮摩托车只允许在后座位置搭载一人。3.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得进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4.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通行宽度从道路(不含路肩)右侧边缘线算起,行人不得超过一米,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不得超过一点五米。
八、治安管理处罚法1.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4.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从重处罚。5.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等,处警告或者罚款。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6.下列行为处警告或者罚款:(1)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对沟井坎穴不设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或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2)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2)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3)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4)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抢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5)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7.饲养动物,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罚款。8.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拘留或警告。9.下列行为处拘留:(1)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的;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猥亵他人,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10.下列行为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2)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3)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4)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活动;(5)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6)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7)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8)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9)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情节严重的;(10)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11)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12)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13)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11.下列行为处拘留并罚款:向他人提供毒品,吸食、注射毒品,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
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2.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3.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4.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5.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6.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3)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4)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5)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7.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十、未成年人保护法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3.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4.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5.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6.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8.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1)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10.学校应当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11.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1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13.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1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1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16.国家鼓励研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17.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以上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18.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1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20.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21.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22.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23.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2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十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4.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6.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8.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9.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10.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十一、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参加爱国卫生活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和卫生设施,做好各自的环境卫生和保洁工作。2.任何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口香糖、废电池、各种食品包装物等废弃物;(二)乱倒垃圾、粪便和污水等;(三)携带犬、猫等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和未经许可的室外公共场所。携带犬、猫等宠物外出的,携带者应当负起监管责任,不得让宠物伤害他人、污染环境。3.公民应当不吃吃野生动物,不吃法律法规保护、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4.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经常清除积水、垃圾,密封粪池并定期清理,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5.禁止在医院、影剧院、公共交通场所、大中型商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会议厅、体育场馆、学校和专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吸烟。禁止吸烟的场所应当设置禁止吸烟标志。
十二、民法通则1.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2.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3.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4.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十三、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1.不得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2.不得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3.不得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4.不得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5.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十四、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设立审批,并负责对依法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并依法查处无照经营活动;电信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分别实施有关监督管理。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
2.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利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4.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职责,并遵守下列规定: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烟并悬挂禁止吸烟标志;禁止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安装固定的封闭门窗栅栏;营业期间禁止封堵或者锁闭门窗、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5.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经营非网络游戏的;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未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的;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或者在保存期内修改、删除登记内容、记录备份的;利用明火照明或者发现吸烟不予制止,或者未悬挂禁止吸烟标志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
十五、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1.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秘密。2.国家对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的电子邮件服务器IP地址实行登记管理,对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负有保密的义务。
3.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经其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或者接收的互联网电子邮件的发送或者接收时间、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互联网电子邮件地址及IP地址。上述记录应当保存六十日,并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未经授权利用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发送互联网电子邮件;未经互联网电子邮件接收者明确同意,向其发送包含商业广告内容的电子邮件。
十六、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十七、环境保护法1.国家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2.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3.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4.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5.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做出决定。6.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十八、著作权法1.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法享有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及其他应当由著作人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2.我国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不适用于我国的著作权法。3.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则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4.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5.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或使用作品未按规定支付报酬的,或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其作品的;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其表演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的图书的;未经表演者许可,对其表演制作录音录像出版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未经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还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7.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必须: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十九、商标法1.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2.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或申请服务商标注册。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3.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同我国(外国)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外国政府同意的除外),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该组织同意的除外);带有民族歧视性的;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有害于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4.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5.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7.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8.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9.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10.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对上述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除赔偿被人的损失外,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十、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1.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工会、共青团,应当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3.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权利。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4.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5.学校应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二十一、青春期心理健康1.不论男女都有青春期。一个人的成长与青春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有重要关系。2.青春期最大的变化是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一般从12岁到20岁。3.青春期有许多心里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跨境贸易专用全新抵押合同版本3篇
- 2025年度公厕智能厕所设备研发与生产承包施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众筹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典当行业务培训与人才培养合同3篇
- 2025年度公司代个人缴纳社保及补充养老保险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现实体验公司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中心冷库租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寄养宠物医疗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职务秘密及竞业限制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内江资中县融媒体中心招考聘用新媒体工作人员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装修材料合同范例
- 【7地RJ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 共用线路三方协议合同范例
- 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点
- 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冬季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 食品买卖合同范本
- 心脏病专病中心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