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帮助小学生建立基本的语文逻辑结构,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探讨。国外母语学习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考,它将思维可视化,运用一系列图示工具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路径呈现出来,再现其生成过程和方法。这种清晰可见的思维工具比文字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能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下面结合案例谈谈思维工具在小学语文图1故事山(抽象与概括)教学中的运用。一、情节类工具:动态立体推演,揭示情节脉络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等叙事性作品比较多,故事类的思维工具会经常用到。如“故事山”学习工具(图1)形象地显示了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情节的演进过程。它与我们通常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相似,也与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相近。不同的是,从文字表述来看发展”“经过”更着意“事情的变化、过程、经历”,是一种线性平面的描述,不如“冲突”更能体现故事的核心要义:以冲突吸引读者,展示故事的惊心动魄、生动鲜活。既然有“冲突”,必然有“解决措施”,这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在逻辑的推演过程,是一种动态立体的表述。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围绕此语文要素,《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普罗米修斯》要求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女蜗补天》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后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过程说具体生动。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如果仅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划分结构,理出层次,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教学方法恐怕会因太常规而流于平淡。三篇课文几乎是开头第一至第二段为起因,中间大多数段落为经过,最后一段是结果。学生如此总结故事情节,会忽略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即中间的“经过”是如何构思神奇的情节,如何谋篇布局的。教师出示“故事山”工具,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学生通过理解、分析、交流、梳理、规整、概括,填写两篇精读课文的“故事山”。《盘古开天地》:盘古在混沌中沉睡(开头)一盘古开天辟地(冲突)一盘古撑住天地(高潮)——盘古化为万物(解决方法)——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结尾);《普罗米修斯》:人类没有火,普罗米修斯决心拿取火种(开头)一拿到火种,宙斯让火神惩罚普罗米修斯(冲突)一普罗米修斯拒绝认错,被锁在悬崖上,风吹雨淋,被鹫鹰啄食(高潮)——大力神解救普罗米修斯(解决方法)一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结尾)。学生通过这个工具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抽离出情节的几个重要节点,落实本文的语文要素,进而了解情节中“冲突——高潮——解决方法”至关重要,它是情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故事的精彩程度,也决定了是否能将故事复述清楚、完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略读《女蜗补天》,填写“故事山”,完成本文的学习任务“将女蜗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说具体、说生动”。学生在完成第五单元的习作“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时,也会注重故事情节的波澜和起伏,设计冲突和高潮,避免平铺直叙现象的发生。思维工具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故事山”显示的是故事情节的一般演进规律,但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情节的处理非常灵活。有时作者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读者,开篇矛盾便一触即发,有时还会设置多个冲突、若干个高峰,一个比一个紧张,直至达到高潮,最后冲突解决,故事进入尾声。它的逻辑线路不再是最基本的单峰曲线,而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但不管哪种形式,故事始终朝着一个合乎逻辑的结局稳步推进。这在故事类整本书阅读中经常遇到,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设计自己的“故事山”。另外,教师要先于学生提前阅读大量书籍,游刃有余地使用思维工具,避免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二、人物类思维工具:聚焦描写方法,感知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叙事性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对人物的外貌神情、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如何让小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需要教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低年段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五感图”工具,让学生读完某段文字后,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故事情景,用感官来体会文中的人和事,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的、说的、闻到的等,进行口头叙述。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学生通过阅读和回忆,说说小毛虫五官分别感知到了什么,了解小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及描写手段,体会“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中高年段感知人物形象,教师可以使用较为复杂的“性格特征模板图”(图2),带领学生梳理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外表、他人感受等,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如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学生使用“性格特征模板”,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课文如何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将“我”被鹅追赶、袭击而吓得惊慌失措的心情生动地展示出来。图2性格特征模板图(分析与综合)课标要求小学高年段学生“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并有自己的思考和评价”。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安排了外国文学名著单元,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语句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意识到经典作品中人物的多面性。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必然具有一定的依据,这时就用到“追逐角色特征”工具(见图3)。如《骑鹅旅行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梳理,从动物的言行感受动物的表现。鸡对尼尔斯十分痛恨,语言依据是三处“他活该……”“他活该……”“咕咕咕,你活该……”;猫对尼尔斯的仇恨,动作依据是“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抓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牛对尼尔斯的愤恨,语言依据是“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图3“追逐角色特征”工具(归纳与演绎)三、思辨类工具:厘清思路,发展思维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除叙事类文学作品外,还有许多科技类、抒情类、说明类文体。对于这类文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思辨类思维工具,如因果关系图、事实与观点图,培养学生“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学生通过梳理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揭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科学家通过三次科学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为此,学生应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事实指事情的真实情况,观点是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可以运用“事实和看法”工具,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如文中“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是事实,“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是观点。以上所列举思维工具,既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符,也避免了语言表述的含混不清。它们以清晰可见的图框边界界定前后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