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_第1页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_第2页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_第3页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结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统选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立体地展现父母之爱。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新选课文《父爱之舟》塑造了一个既当爹又当妈,对孩子充满怜爱且关怀备至的柔情慈父形象,一改我们头脑中“父爱如山”的刻板印象,在故事的真实性、情感的细腻性、形象的丰富性等方面比原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进步许多。《父爱之舟》原文3100余字,19个自然段,选为课文时改编为1500余字,10个自然段,改动75处(含标点、词语、段落,下同),其中增加17处,删减25处,改写33处。既有对难懂词语的必要改换,如原文“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改为“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报考”在现代汉语中比“投考”常用,“和”比“以及”通俗。「口也有对重复表达的改换,如原文“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改为“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规避两个“同”字的出现。也有对歧义表述的改换,如原文“父亲从家里带来粽子,找个偏僻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改为“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带来”变成“带了”,表示“带”这个动作已经完成,粽子就在身边,用“带来”易产生歧义。还有对一些含有封建观念表述的删减,等等。编者为更切合儿童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在“原生文本”向“教材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做了大量有益且必要的工作。然而,有些改动仍值得商榷。—、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叶圣陶指出,“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⑴,也就是说,教材选文要注重典范性。课文《父爱之舟》在这方面还有改进空间。一是用词的精准上。语言天生存在局限性,所谓“言不尽意”,但我们要尽可能精准地用词,以精准地展现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思想。课文《父爱之舟》第三自然段有如下句子: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这里“换房子”在上文则是“换个较好的房间”。到底是“换房子”还是“换房间”呢?“房子”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整栋的建筑物,而“房间”指的则是整栋房子中的一间。父亲要换而“我”坚持不换的应该是一个房间,而不是一栋房子。“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或为编者所加,原文并无此句。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原文是:我挎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背包何时在中国流行还有待相关领域专家考证,就笔者所在地区而言,20世纪70年代,读书仍使用挎包。吴冠中1919年出生,他读书使用挎包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处还是尊重原文为好。第六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原文是:那天,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后,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时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吵架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我是在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的滋味了。二者的重要差别有三。第一,“我”哭的时间到底是“他回家后”还是“他回家时”。“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应该不会在父亲离开时,冒着被父亲看到的风险哭。第二,“我”打架、吵架是“在家时”还是“在家里”。“在家时”指“我”在家的这个时间段,地点则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外面。因为“打架吵架”不一定是“在家里”,“我”可能也很少在家里“打架吵架”。第三,也是课后习题要求学生重点理解的句子一“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哭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意思虽能理解,但表达拗口。原文“我是在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的滋味了”“我品尝到新滋味了”则通顺得多。第八自然段有如下句子: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令人费解。“夜晚便开船”即夜晚出发,这只能保证出发当天避免炎热。接下来,白天摇橹依然炎热,如何避免炎热?查原文则是: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便在夜晚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不是“夜晚便开船”而是“便在夜晚开船”,即夜行昼歇。以上是删改造成客观事实上的不精准,课文还有一些删改导致主观情感上的变化。朱光潜曾提到:“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⑴第三自然段的这句话: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原文是: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投考”“以及”前已述及,此不赘言,这里讨论一下“小小渔船”和“这只”。原文对姑爹的渔船多次用“小小渔船”来称呼,“小”字叠用一则凸显姑爹的渔船确实狭小,二则这“小小渔船”上承载许多亲情和回忆,“我”对它充满怜爱之情,因而用叠词“小小”形容。课文一律改为“小渔船”,在情感上略显单薄。作者第一次指代“小小渔船”用的是“那只”,第二次用“这只”,课文一律改为“那只”,这样处理既丧失了情感的细腻性,同时也弱化了文章梦境与现实相交织的叙事结构。第一次用“那只”指代,是因“小小渔船”离作者时日久远且未在上文出现,故用远指代词“那”。但第二次用近指代词“这”,不仅仅是因为上文已出现“小小渔船”字眼,更是因为“小小渔船”仿佛已经出现在作者眼前,虽然在时空距离上仍然遥远,但在心理距离上却近在咫尺。我们也可以猜测“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是“我”梦中所见,“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和后面住旅店的情景等都是作者梦醒以后的喃喃自语。这点从下文“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得到验证。“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是一处梦境,下文关于庙会的叙述则又是作者醒时的回忆。作者就是这样以梦境过渡,穿插回忆,从而推动文章的发展,并且作者由梦境引发的回忆越多,其情感就越醇厚。课文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我”和父亲逛庙会,却因家贫只能吃从家里带的凉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里“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的“吃”也不准确。“吃”的后面有一个表示“完成”的助词“了”。此处的“我”并不像前面住客栈时所说的“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而是随随便便就把父亲买的豆腐脑吃了,甚至还叫父亲也买一碗来吃。查原文,实际上是“领我到小摊上买了碗热豆腐脑”,一字之别,效果迥异。父子二人只买一碗,足见家贫。买来之后,“我叫父亲吃”,方显子孝,“父亲就是不吃”,乃见父慈,读来不禁令人泪目。顺便提及,“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改成“父亲觉得太委屈我了”更贴切,“觉得我太委屈了”是客观现象,是第三方的冷眼直观,且有歧义;“觉得太委屈我了”蕴含父亲自责的意味。第四自然段还有这样一句话: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原文是: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同情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最珍贵的玩具了。“唯一”“惟一”二者属于异形词,改换有必要。课文在“最珍贵”的前面加一个“是”无可厚非。但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后面加一个“等”,则大可不必。虽加上“等”给人一种父亲制作万花筒极为用心,准备很多材料的感觉,但不加“等”则说明制作材料简单,与“我”并不富裕的家境相符,且用简陋材料制成的万花筒被“我”视若珍宝,更能表现出“我”的孝顺和懂事。因此,还是尊重原作,不作增补为好。课文将“父亲很同情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改为“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则是不必要的。“理解”是懂得、了解,相对理性,而“同情”是对他人的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相对感性。文中的父亲为“我”换房间、买豆腐脑、铺床、缝补棉被,是典型的慈父。“同情”比“理解”更为符合文中父亲的细腻情感和真实形象。课文第六自然段中的这几句话: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原文是:因此要上鹅山高小极不容易,必须通过入学的竞争考试。我考取了。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小的钱。原文中“我考取了”后面跟的是两个“要”,也就是说这些是外在对“我”的要求,即“我考取了”给“我”带来三大挑战一“当寄宿生”“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当寄宿生”意味着“我”要离开家,离开父母的关怀,忍受想家的苦楚,所以父亲从鹅山高小离开后“我偷偷哭了”。而课文中“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把“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这一挑战弱化,相反变成“我”内心的渴求,“我”唯一担心的只是“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从情感上来看,课文不如原文准确、细腻。二是表达的准确性上。课文中至少有两处存在歧义。第三自然段“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一句,单凭此无法知道到底是谁去“报考学校和上学”,联系下文才知道,“报考学校和上学”的是“我”而不是父亲。如果说这句话通过联系下文还可理解的话,那么第四自然段“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则无论如何也无法知道到底是谁“边走边唱”。查原文,前者与课文一致,后者则是“我看各样彩装的戏剧在边走边唱”(广东版)“我看各样彩装的戏子在边走边唱”(华夏版)。无论是广东版还是华夏版,在“边走边唱”前都有一个“在”字。这个“在”字告诉我们是“戏人”而不是“我”在边走边唱,消除了歧义。另外,课文“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中的“彩排着”也令人费解。戏人应提前彩排(甚至因熟悉而不用彩排),在庙会上抓紧时间演出以谋生计,而非在庙会上彩排。原文“彩装着”表明戏人是“粉墨登场”,有扮相,有行头,已经正式开演,这样才合理。三是句子有硬伤。病句是我们在说话、作文时应极力避免的,更是教材选文的大忌。前已提及的此不赘述,单看课文第九自然段中的这句话: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一般而言,只能说“我对鲁迅笔底的乌篷船永远感到那么亲切”,或“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而言永远是那么亲切”。作为物的乌篷船无法对我“亲切”。原文则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我也感到分外亲切。如果说教材是运用拟人或移情于物的写法,似也无此必要。因为这既不是本学段、单元的学习要点,又易给学生的语感带来消极影响,还是采取通用的说法为好。二、构篇特征不够鲜明《父爱之舟》是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梦境与现实相交织的课文,也是不常见的以具体意象为行文线索的课文。前已顺带讨论,这里再稍作分析。课文以“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开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结尾,中间部分的段首也多次出现与梦幻、梦境相关的语句,如第二自然段的“朦胧中”,第三自然段的“我又见到了”,第四自然段的“恍恍惚惚”等。与原文比照,编者还删除了原文中与此类似的语段,如原文第十自然段开头有“恍惚之间,我又清清楚楚地看见河里往返的帆船”这个句子。这里不仅使用“恍惚之间”这个跟梦境相关的表达,而且出现“帆船”这个意象,与标题“父爱之舟”照应。笔者认为《父爱之舟》就是用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