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10)_第1页
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10)_第2页
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10)_第3页
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10)_第4页
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教案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3.2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订3.3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3.2.5切削用量的选择

铣削的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如图3-23所示。背吃刀量ap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端铣时,ap为切削层深度;而圆周铣时,ap为被加工表面的宽度。侧吃刀量ae为垂直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端铣时,ae为被加工表面宽度;而圆周铣削时,ae为切削层深度。图3-23铣削切削用量(a)

圆周铣

(b)

端铣

1.选择背吃刀量(端铣)或侧吃刀量(圆周铣)(1)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2.5~25μm时,如果圆周铣削的加工余量小于5mm,端铣的加工余量小于6mm,则粗铣一次进给就可以达到要求。但在余量较大、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或机床动力不足时,

可分两次走刀完成。

(2)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12.5μm时,铣削可分粗铣和半精铣两个阶段进行。粗铣时背吃刀量或侧吃刀量选取同前。粗铣时留0.5~1.0mm余量,在半精铣时切除。(3)当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为Ra0.8~3.2μm时,铣削可分粗铣、半精铣、精铣三个阶段进行。半精铣时背吃刀量或侧吃刀量取1.5~2.0mm;精铣时圆周铣的侧吃刀量取0.3~0.5mm,

面铣刀的背吃刀量取0.5~1.0mm。

2.选择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分快进(空行程进给速度)、工进(包括切入、切出和切削时的工作进给速度)的进给速度。为提高工效,减少空行程时间,快进的进给速度尽可能高一些,一般为机床允许的最大进给速度。工进的进给速度vf与铣刀转速n、铣刀齿数z及每齿进给量fz(单位为mm/齿)的关系为vf=fzzn

(3-1)在确定工作进给速度时,要注意下面这些特殊情况。(1)在高速进给的轮廓加工中,由于工艺系统的惯性,在轮廓的拐角处易产生“超程”(即切外凸表面时在拐角处少切了一些余量)和“过切”(即切内凹表面时在拐角处多切了一些金属而损伤了零件的表面)现象,如图3-24所示。避免“超程”和“过切”的办法是在接近拐角时减速,过了拐角后再加速,

即在拐角处前后采用变化的进给速度。

图3-24拐角处的超程和过切(a)

超程

(b)

过切

图3-25切削圆弧的进给速度

(2)加工圆弧段时,由于圆弧半径的影响,切削点的实际进给速度vT并不等于选定的刀具中心进给速度vf。由图3-25可知,加工外圆弧时,切削点的实际进给速度为即vT<vf。

而加工内圆弧时,

由于

即vT>vf,如果R≈r,则切削点的实际进给速度将变得非常大,有可能损伤刀具或工件。因此,这时要考虑到圆弧半径对工作进给速度的影响。

3.选择切削速度vc

单从理论上讲,确定背吃刀量、进给量后,为提高生产率,切削速度应该是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开积屑瘤生成的速度,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但实际上,由于机床、刀具等的限制,切削速度一般只能控制在100~200m/min的范围内。铣削的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3-2)

从式(3-2)可以看出,铣削的切削速度与刀具耐用度T、每齿进给量fz、背吃刀量ap、侧吃刀量ae以及铣刀齿数z成反比,而与铣刀直径d成正比。这是因为:(1)当fz、ap、ae和z增大时,刀刃负荷增加,同时工作齿数也增多,使切削热增加,刀具磨损就会加快,从而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2)刀具耐用度的提高使允许使用的切削速度降低,但是加大铣刀直径d则可改善散热条件,

因而可提高切削速度。

4.选择主轴转速n

主轴转速n可根据选取的切削速度vc通过式求得,得到的主轴转速n应圆整到机床说明书中的标准值。3.3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3.3.1样板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图3-26所示的样板零件,其材料为45钢。该样板零件在数控铣削加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加工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因此不一定全部都由数控机床加工,简单的表面应该由普通机床来完成。下面说明其加工工艺。

图3-26样板零件图

1.零件图工艺分析

对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主要从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定位基准及毛坯等方面进行。该零件形状较简单,为轴对称图形;零件尺寸标注齐全、无误;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均在IT11~IT10级内,全部表面粗糙度均为Ra6.3μm,无热处理要求。但该零件轮廓有多处要换向进给,每当坐标移动换向时(由正→负或由负→正),都可能带入因机床磨损而产生的机械间隙,加工中要注意反向间隙补偿。

2.确定加工方案

该零件结构形状简单,尺寸精度要求不高,除外形轮廓由数控铣床完成外,其余前、后平面及¢15+0.070mm孔均用普通机床加工。无论是普通机床加工还是数控铣床加工,由于表面粗糙度均为Ra6.3μm,因而都需要通过粗、精加工来完成。

3.确定装夹方案

在普通铣床上加工时,可采用划线找正的方法定位,用机用平口钳装夹。在数控铣床上加工时,单件生产可以¢15+0.070mm孔作为定位基准,配以带螺纹的定位销进行定位和压紧。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更换压紧部位及装卡的位置,以保证加工过程稳定进行。若为批量生产,可以采用专用夹具,即以¢15+0.070mm孔定位兼压紧,且在零件下部分的负y轴上选择适当的位置钻一个工艺孔(图3-27中的虚线孔),并将该工艺孔作为第二个定位孔,以满足准确而可靠的定位。

4.确定加工顺序按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其加工顺序为在普通铣床上完成前后平面、定位孔¢15+0.070mm的加工;然后在数控铣床上粗、精加工外形轮廓。详细加工顺序见表。

5.确定走刀路线

如图3-27所示,精铣轮廓时,以O点为坐标系原点和对刀点,起刀点和终刀点为P0(-65,-95)。刀具从P1点切入零件,然后沿着点划线上箭头的方向进行加工,最后回到P0点。图3-27精铣样板轮廓的走刀路线

6.选择刀具

虽然该零件的尖角处允许留有刀具半径圆角,但仍应尽量减小刀具半径对尖角的影响。因此,在精铣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