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十三章_第1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十三章_第2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十三章_第3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十三章_第4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十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四节尤涅斯库第七节博尔赫斯第二节萨特第五节海勒第八节米兰·昆德拉第三节加缪第六节加西亚·马尔克斯第九节略萨第一节

概述一、西方文学这一时期文学的理论基础: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新特点:对现实的否定更加彻底,但并未放弃走出困境的努力;从内向化、梦幻化的神秘倾向,转为直面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悲观色彩更加浓郁,哲理思考也更加深入;对形式的追求更加热衷,认为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二者为一有机整体。这些特点,在各流派中表现不尽相同。主要流派: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存在主义文学狭义的存在主义文学,是指由存在主义哲学家创作的、直接体现存在主义观点的文学。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法国,随后日渐流行于欧美。它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异化、孤独、焦虑等情绪,较准确地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时,它也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着力于开掘哲理的深度。这一派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等。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法国女作家,是萨特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她著述甚丰,且涉及面极广。她的女权主义论著《第二性》(1949)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她的主要文学作品如小说《女宾》(1943)、《他人的血》(1945)、《人都是要死的》(1946)和《官员》(1954)等,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选择”的重要。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又称“新戏剧”、“先锋派”、“反戏剧”等,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发表讨论该派戏剧特色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因而定名。荒诞派戏剧在思想上直接师承了存在主义的“荒诞”观念,艺术上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文学手法,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意识,实现他们对“荒诞真实”的追求。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是尤涅斯库和贝克特。此外,还有俄裔法籍作家阿达莫夫(1908—1970),主要作品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和《弹子球机器》(1955)等;让·热内(1910—1986),作品有《女仆》(1951)、《阳台》(1956)和《黑人》(1957)等。50年代后期,荒诞派戏剧流传欧美各国,形成为国际现象。英国的品特(1930—2008)写有《一间屋》(1957)、《升降机》(1957)、《生日晚会》(1958)、《看守人》(1960)和《昔日》(1970)等;美国的阿尔比(1928—)著有《动物园的故事》(1958)、《美国之梦》(1962)等。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是爱尔兰裔的小说家、剧作家。曾任乔伊斯的秘书,小说创作深受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影响。他用英、法两种语言写作,较有影响的小说是三部曲《马洛伊》(1951)、《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1951)。但真正为他带来声誉的是他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1952)、《剧终》(1957)、《啊,美好的日子!》(1961)等,其中《等待戈多》最负盛名。剧本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中“等待戈多”的情景。他们在荒诞无聊中等待,而等待本身同样荒诞无聊——等待什么、为什么等待、等待的结果是什么,统统是不可知的。该剧充分揭示了人在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地位。贝克特的剧本具有丰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哲理。由于“他那传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贝克特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等待戈多新小说派“反”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他们认为,20世纪的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巴尔扎克式的小说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当代现实,必须以“新小说”取而代之。“非意义化”、“非情节化”、“非人物化”,是新小说派三个最基本的论点。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娜塔丽·萨洛特(1902—1999)的《马尔特罗》(1953)、《天象仪》(1959)、《黄金果》(1963),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2008)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嫉妒》(1957)、《在迷宫中》(1959),米歇尔·布托尔(1926—)的《米兰巷》(1954)、《日程表》(1956)、《变》(1957)、《度》(1960),克洛德·西蒙(1913—2005)的《风》(1957)、《草》(1958)、《佛兰德公路》等等。1985年,西蒙获诺贝尔文学奖。新小说是“怀疑的时代”的“怀疑”精神的产物;信仰的丧失导致对作品意义的否定,对世界真实性的质疑导致对稳定的传统形式的否定,人的失落导致对人物形象的否定。像许多流派一样,他们对传统的否定是基于对现实的否定。作家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艺术技巧的层面,对小说叙述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垮掉的一代”与黑色幽默在美国“寂静的50年代”中期(1955),“垮掉的一代”首先冲破沉寂,发出了愤怒的“嚎叫”。他们自称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集中体现了战后一代青年人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精神。艾伦·金斯堡(1926—1997)的诗集《嚎叫及其他》(1955)和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小说《在路上》(1957),被视为这一派文学的经典。与“垮掉一代”声气相通的一部重要作品是大卫·塞林格(1919—2010)的《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作品主人公是一个不守规矩、屡遭开除的中学生。他拒绝与成人的世界同流合污,但他逃避和宣泄的方式也不过是抽烟、喝酒、说粗话、召妓女……而他的理想却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嬉戏的孩子们不要跌落到悬崖下。主人公的悲剧意味在于,他痛恨周围的一切,但他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他所痛恨的一切。小说因其传达了当代青年的苦闷情绪而风靡全国。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开始被称为“荒诞小说”、“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等等。1965年3月,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2位作家的作品,取名为《黑色幽默文集》,因此定名。“黑色幽默”一语,最早为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所用,他在1939年还出版了《黑色幽默文选》。在60年代这派小说中,“黑色”意味着阴郁、悲观、冷酷、苦涩,因而,有论者认为可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库尔特·冯尼古特(1922—2007)的《第五号屠场》(1969)、《冠军牌早餐》(1973)、《没有国家的人》(2005);约翰·巴斯(1930—)的《烟草经纪人》(1960)、《信件》(1979),托马斯·品钦(1937—)的《V》、《万有引力之虹》(1973)等等。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给拉丁美洲文学带来世界性声誉的重要流派,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该流派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形成高潮。在文学发展史上,魔幻现实主义堪称是“移植”与“寻根”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开掘,又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既有对本大陆传统文化的寻本探源,又有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广泛吸收。因而构成了它独特而斑斓的色彩。在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拉美意识”,是拉美文学崛起的前提。而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复杂的文化结构,则是魔幻现实主义得以产生的沃土。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和蒙昧混沌的落后状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印第安人、黑人、白人以及混血人,他们的宗教、习俗、观念等等的交叉渗透,形成极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撞击交融,直接促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诞生。许多作家,在“拉美意识”的影响下,深入研究印第安人文化和黑人文化,同时又广泛吸收欧美现代主义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这才使他们创造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独特文学。重要作家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他在1946年发表的《总统先生》使他一举成名。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是古巴作家,他的“神奇现实”的代表作是《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五六十年代登上文坛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1918—1986),他的名著《佩德罗·巴拉莫》(1955)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真正成熟的标志。另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则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杰作《百年孤独》,毫无争议地成为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阿根廷的路易斯·博尔赫斯(详见本章第七节)是位谜一样的学者型作家。讲究神奇构思和技巧,用以深刻表现作者自己深层思考的当代作家中有两位值得一提,一位是捷克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另一位是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的巴尔加斯·略萨,他们都对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艺术,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二、苏联文学进入20世纪下半期的俄苏文学除肯定的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继续发展外,受政治氛围和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倾向。对这多元的现象,我们拟统称为“非主潮文学”。非主潮文学自然是一个笼统而宽泛的概念,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侨民文学、“异样文学”(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形态。俄国作家侨居国外的三次浪潮第一浪潮在十月革命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时间长,人数多,在西方先后形成一个个侨民文学中心。代表:伊凡·布宁、茨维塔耶娃第二次浪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代表:尔盖·马克西莫夫、鲍·希里亚耶夫、纳博科夫第三次浪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为持不同政见而被驱逐出境的人士。代表:索尔仁尼琴、约瑟夫·布罗茨基、阿克肖诺夫“异样文学”“异样文学”是借鉴西欧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包括意识流等而在当时的苏联文坛显出“异样”,被视为另类的文学。从其出现就引人注意的有维·叶罗菲耶夫(1947—)的小说《莫斯科——别图什基》(1989)、塔·托尔斯泰娅(1951—)的小说《彼得斯》(1986)、皮耶楚赫(1946—)的小说《彩票》(1987)等。其实,考察这类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还可追溯到60年代早就闻名的阿克肖诺夫的长篇小说《带星星的火车票》(1961),当年它被认为是苏联出现“垮掉的一代”的标志。到七八十年代这类作品日见增多。著名的如安·比托夫的长篇小说《普希金之家》(1971)和萨沙·索科洛夫的长篇小说《傻瓜学校》(1971)。这类作品往往以冷漠的态度、平静的笔调来调侃人生,反映平庸琐碎的生活百态和孤独厌世的“小人物”,被认为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仿之作。它们在苏联解体之前被文坛视为“异样”,受到压抑。在解体之后,便大大地发展起来,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体现。第二节

萨特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代表人物,他辛勤耕耘,著述甚丰,涉猎面极广,在西方当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早已跨越国界,波及全球。“我的生活是从书开始的,它无疑也将以书结束。”这是萨特对自己作为一个执著的知识分子的生平概括。生平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早年丧父后,即随任德语教师的外祖父生活。1924年,他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五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哲学教师学衔考试,遂任中学哲学教师多年。1929年,与波伏娃相识并相爱,共同的志趣使他们相伴终生。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研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形成其存在主义的哲学体系。30年代中期,萨特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哲学著作《影像论》(1936)、短篇小说《墙》(1937)和著名的中篇小说《恶心》(1938),标志着他写作生涯的开端,而且是起点很高的一个开端。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9月,从小就患有眼疾的萨特也被迫应征入伍,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社会动物”,被送到了他“并不想去的地方”。次年5月,恰在他35岁生日那天,萨特在洛林被俘,在集中营关了10个月后因视力不佳获释。1943年,萨特开始专事写作。战后,萨特著述日增,名声日隆,1945年创办的《现代》杂志,成为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60年代,他反对美国的侵越战争,反对法国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也反对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64年,他以“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他积极支持学生的造反行动,直至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叫卖报纸。70年代,由于健康原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但仍参与过为救济越南的请愿活动和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萨特光明磊落的政治态度,受到多数人的赞许,但也招致各种政治派别的指责。1980年4月15日萨特病逝。数十万人沿街伫立为他送葬。哲学文学主要哲学论著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唯物主义与革命》、《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问题》他是文艺理论家,虽不能说他建构了一个理论体系,但从其哲学出发观察文艺问题,使他的文艺批评中确有不少真知灼见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反映了战后西方人日益深重的危机感、失落感、惶惑感,又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出发,推导出“自我选择”的结论,为现代西方个人摆脱生存困境指出了一条出路他是小说家,写过长、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的文学随笔,数量不多,却大多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这种返回自我寻找力量的哲学,在“改变世界”的任务面前毕竟是软弱无力的。他是剧作家,不仅创作戏剧剧本,还写过电影剧本,一般认为,其戏剧的成就高于小说。《恶心》1938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为萨特带来极大声誉。这是一部第一人称、非情节性的“哲学日记”,几乎没有什么外在的“事件”,主要写主人公的“恶心”感。《恶心》“在很大程度上是攻击资产阶级的”,萨特曾如是说。当战争的阴影笼罩欧洲的时候,当第二年萨特就被像“动物”一样送上前线的时候,作家细腻地写出了“我”对周围一切的恶心感,这不能不说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大胆而彻底的否定。小说的题旨从社会层面进入了哲学的层面。在作家笔下,洛根丁的恶心感是无根无由的,它产生于“打水漂”那样一个纯然无意义的动作之中,但却迅速蔓延,无限膨胀。无法解析的荒诞的世界,无法超越的荒诞的存在,被萨特用一种人人都体验过的直感(恶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一份真正的哲学宣言”,小说的主题是:“一旦我失去了目的,世界便没有意义可言了。”第三节

加缪一、生平与创作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常被人们与萨特相提并论的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他出生,并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直至40年代,才移居巴黎,参加抵抗运动,后专事创作。生平加缪出身贫寒。父亲是名看酒窖的农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伍,不久即战死沙场,当时加缪还未满周岁。西班牙裔的母亲是位女佣,丈夫上前线后,她便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阿尔及尔的贫民区。贫困的生活、因贫困而受到的歧视以及17岁时染上的肺结核,使加缪形成了孤独而内向的性格。1930年,加缪入阿尔及利亚大学,主修哲学。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长于思考,使他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得到了博学多才的教师的赏识和指点,这对他思想的成长和学识的增长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加缪于1935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但由于与法共在阿尔及利亚的政策相左,1937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8年,他成为激进的《阿尔及尔共和报》记者,曾以一篇反映北部山区贫困状况的《卡比利亚调查》引起强烈反响。《阿尔及尔共和报》被禁后,改版为《共和晚报》,加缪出任主编。1940年,《共和晚报》又被查封,加缪被逐,来到巴黎。巴黎陷落后,加缪回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市。1943年,他返回巴黎参与地下抵抗运动的报纸《战斗报》的编辑工作。1944年,巴黎解放,《战斗报》公开出版,加缪出任主编,他在该报上发表的大量社论、文章,后收入三卷本的《时文集》。1947年,他辞去主编职务,专心从事写作,直至1960年不幸死于车祸,年仅47岁。加缪是哲学型的作家,也是政治型的作家。对这部完成于二战后的作品,作家却特别强调,“它最明显的内容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加缪以一个庞大的象征体,融进了对现实灾难的抨击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二者相互交织,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因此,当人们欢庆胜利时,作为最清醒的反抗者的里厄医生却并不乐观,他并不认为这就是彻底的“胜利”,他警惕地意识到灾难还会“卷土重来”。1951年的政治哲学随笔《反抗者》,是一部涉及历史、文学、艺术、哲学诸多领域的著作,是加缪对“荒诞—反抗”这一命题思考的总结,也是引起最多争论、并导致与友人萨特决裂的一部作品。“我反抗,故我们在”,加缪以“反抗”抗争“荒诞”的自觉可谓与日俱增,至此,他已将反抗提升为人的本质。但是,非党派的政治立场,使他在刚刚开始的冷战时代陷入了困境。他给反抗规定了人性的尺度,从而对法西斯的“不合理的杀戮”和苏联大清洗中的“合理的杀戮”均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自然招致了壁垒分明的左右两派势力的严重不满。1957年,“因为他杰出的文学作品阐明了当今时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各种问题”,“一种真正的道义的介入推动他大胆地、以全部身心谋求解决生活上的各种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加缪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二、《局外人》《局外人》是加缪的第一部小说,它最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人生思考和艺术风格。书名是平淡的,情节是平淡的,叙述是平淡的,但却“平淡有奇”,读来十分耐人寻味,且引发许多歧义。情节主人公默尔索是阿尔及尔的一个小职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母亲死在养老院,他去奔丧,但没有流泪,还在守灵时抽烟、喝咖啡。母亲下葬的第二天,他就去游泳,看滑稽电影,和女友鬼混。他似乎对一切都漠然视之,调任巴黎、女友求婚,他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以同样无所谓的态度,帮助邻居对付他的情人,从而引发了一场斗殴,直到默尔索无缘无故地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由此他被捕、被审讯、被判处死刑。杀人偿命,无可厚非。但离奇的是,人们判决他的理由竟是他在母亲葬礼前后的表现,由此推断出他是个没有人性的杀人犯。默尔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同样淡然处之,但他却坚决拒绝向神父作最后的忏悔。“荒诞的证明”萨特独具慧眼地指出,这部作品是“荒诞的证明”,是一本“关于荒诞和反对荒诞的书”,并认为荒诞即是脱节、差距。《局外人》因此是一部关于差距、脱节,置身异域他乡之感的小说。而加缪在《西西福斯神话》中强调,“荒诞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二者的共存,二者的关系。人与世界的“脱节”、无法沟通,就形成了荒诞。西西福斯被罚将巨石推上山顶,巨石从山顶又滚落下来,他再接着推上去,如此往返,永无休止。这是永恒的荒诞,正如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加缪称西西福斯是“荒诞的英雄”,由于他承受着无尽的痛苦,也由于他面对现实的激情。默尔索不是反抗者,也不是顺从者,而只是一个一心只想按自己意愿生活的人。但这个“本色”的人,却最终为社会所不容;这个被人视为极端冷漠的人,作家却认为“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着一种执著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并称他为“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人物的核心是“不耍花招”、“拒绝撒谎”,正由此,他与为虚伪的习俗、法律、道德所笼罩的社会形成互不见容的隔阂,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第四节

尤涅斯库一、生平与创作欧仁·尤涅斯库(1909—1994),罗马尼亚裔法国作家,荒诞派戏剧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之一。他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都对荒诞派戏剧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生平尤涅斯库的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法国人。他出生在罗马尼亚,幼年随母迁居巴黎。在法国乡间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使他终生难忘,被他视为“失去的天堂”。14岁时回到罗马尼亚,与先期回国、另组家庭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后又离开父亲投奔母亲。家庭的破裂,给作家的精神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日后的创作中常以夫妻间的隔阂为题材,当与此不无联系。尤涅斯库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1929年,他进入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法国语言文学,毕业后任中学法语教师。1938年,获奖学金赴法攻读博士,从此定居法国。创作1949年创作、1950年5月11日首演的《秃头歌女》,令观众瞠目,纷纷退场,最后只有三个人坚持看完。这个剧本,是尤涅斯库的戏剧处女作,也是荒诞派戏剧诞生的标志。此后,尤涅斯库不为舆论所动,继续着他的大胆探索,相继写出了《上课》(1950)、《雅克或顺从》(1950)、《未来在鸡蛋里》(1951)、《椅子》(1952)等十多部剧作,逐渐确立了他在剧坛上的地位。从1957年起,尤涅斯库的创作进入第二个高潮。《非雇佣的杀人者》(1957)、《犀牛》(1959)、《空中行人》(1962)、《国王正在死去》(1962)、《提旅行箱的男人》(1975)等一批剧作,涉及主题更加多样,艺术手法也更为丰富。二、《秃头歌女》《秃头歌女》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反戏剧”。“反情节”——它没有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更没有步步展开的戏剧矛盾;“反人物”——剧中人虽有名有姓,但既无明确的身份,更无鲜明的性格;“反语言”——全剧充斥的是空洞、无聊、紊乱、自相矛盾的台词;甚至连剧名都具有“反”的色彩——剧中并无“秃头歌女”出现,并无关于“秃头歌女”的任何事情,只是在排练时一名演员偶然把“金发女教师”一词错说成了“秃头歌女”,剧作家便拍案叫绝,当即决定以此作为剧名,以更突出其“不知所云”的荒诞色彩。《秃头歌女》剧照节选马丁先生:请原谅,夫人,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马丁夫人:我也是,先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马丁先生:夫人,我会不会在曼彻斯特碰巧见到过您?马丁夫人:这很可能。我就是曼彻斯特人!可我记不很清楚,先生,我不敢说是不是在那里见到您的。马丁先生:我的天!这太奇怪了!我也是曼彻斯特人,夫人!马丁夫人:这太奇怪了!……马丁先生:哦,亲爱的夫人,我看我们肯定已经见过面了,您就是我妻子……[……他们拥抱,毫无表情。……]第五节

海勒一、生平与创作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重要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勒在美国空军服役,战后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几所大学上过学,1950年以后在《时代》和《展望》等杂志任编辑。1958年海勒开始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教,讲授小说和戏剧创作。1961年,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引起极大反响,成为畅销小说,作家因此一举成名。《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整部小说充满作家特有的机智和幽默,但也让人感到心酸和恐惧。这个作品被看做是黑色幽默的代表性作品,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经典名作。创作海勒的第二部小说是《出了毛病》(1974)。这部作品以公司的高级职员作为主人公,是一部独白型小说。

1979年海勒创作了小说《像高尔德一样好》。这是一部以犹太人的“异化”作为主题的小说。这部作品以海勒特有的方式充满夸张和讽刺地抨击了美国政治,表现了水门事件后美国人对政治的幻灭感。海勒后来又写了四部长篇小说:《天晓得》(1984)、《可不是闹着玩的》(与斯皮德·沃格尔合著,1986)、《给他拍张照》(1988)和《最后一幕》(1994)。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最后一幕》实际上是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写,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出现过的,例如尤索林、迈洛、希普曼牧师等等,但是背景已是今天的美国社会,而这些人物都是儿孙成群的老头子了,然而这部作品仍旧保持了黑色幽默的风格。该小说的主旨是讽刺当今美国社会(或推而广之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荒唐可笑、腐败透顶以至于无可救药的问题。二、《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最为成功的作品。虽然《第二十二条军规》没有一个井然有序的、符合发展逻辑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传统小说中那样的一个主人公,但是它却有一个基本的故事框架和一个主要的人物。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意大利皮亚诺扎岛上的一支美国空军轰炸机联队的作战经历,主要人物是这支联队的中尉飞行员尤索林。尤索林已经执行了40次飞行任务,按联队的规定飞行50次以后可以停止飞行而回国,但是上司却想方设法让每一个飞行员更多地执行飞行任务,不让他们回国。尤索林不是一个英雄主义者,他对战争的目的并不理解,更不热衷于去无端杀人。于是他从开始的装疯逃避发展到公开反抗,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在正直的希普曼牧师和丹比少校的帮助下,搭乘一架飞机飞到了中立国瑞典,终于逃离了这场卑鄙的战争。艺术特色其一,将深刻的讽刺隐藏在看似荒唐的幽默之中。其二,放射状的结构和无主角的人物世界。其三,荒唐的逻辑和荒诞的情节。第六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平与创作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镇,父亲原来学医,后来成了当地邮电所报务员。外祖父尼可拉斯·马尔克斯是受人尊敬的老自由党人。阿拉卡塔卡镇过去是美国公司的香蕉种植园,在“香蕉热”时期有过繁荣的阶段,后来,国际市场上香蕉的价格暴跌,美国公司撤离,阿拉卡塔卡立即衰落下来,社会矛盾随之恶化。生平时间事件1928年出生12岁时来到首都波哥大教会学校读书18岁时在波哥大大学读法律,参加了自由党1948年内战爆发时中途辍学,不久进报界工作1954年任《观察家报》记者兼电影专栏负责人。此后,他从事新闻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59年回国担任古巴“拉丁社”驻哥伦比亚办事处的负责人。1961年任该社驻联合国记者,后迁居墨西哥,至1976年才返回哥伦比亚1981年受军政府迫害而流亡墨西哥1982年哥伦比亚新政府成立,作家才得以返回故土,从事文学创作。当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担任法国—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从1947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他学习创作的阶段。此时,他在《观察家报》上先后发表过14篇短篇小说,模仿海明威、福克纳、卡夫卡的手法进行写作,主要内容是写个人对死亡的忧虑。1955年后,他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如《伊莎白尔在马孔多的观雨独白》、《枯枝败叶》等。这些作品以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和深刻的寓意,表现了处于深重灾难之中的拉美人民的独特感受。进入20世纪60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达到成熟时期。1961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恶时辰》,获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在波哥大举办的埃索文学奖。同年,他发表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小说”——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7年,作家发表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达到了他的创作的高峰,而且也奠定了他在拉美文学界的重要地位。70年代以后,作家的创作虽然没有离开魔幻现实主义的轨道,然而现实主义成分显著增强。1975年发表的《族长的没落》是他用八年时间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976年就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这是一部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反独裁统治的小说。198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结束了“文学罢工”,重新开始文学创作。这一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描写青年人圣地亚哥·纳赛尔无辜被杀的故事。小说以采访式的纪实手法,深刻分析了产生悲剧的原因,揭露哥伦比亚的落后现实,批判封建观念和仇杀行为。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的成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发表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力作。作品以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在青年时期未能成功而到老年才接续旧情的故事为主线,引出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批判了拉美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拜金主义。1989年,他又出版了长篇小说《迷宫中的将军》,写19世纪拉丁美洲解放者玻利瓦尔的斗争事迹。作品写的是伟人及其光辉业绩,但并不加以神化。二、《百年孤独》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一部难得的杰作。它的发表,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现在,人们公认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是现代西班牙语文学的最好的作品,是当代的《堂吉诃德》。情节《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马孔多(这是作家多次写过的地方),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历史。第一代何塞·阿卡蒂奥与他的表妹乌苏拉私自结婚,离家出走。他们带着一批人来到了马孔多,垦荒耕种,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后来,大批外来移民迁来,外国资本侵入,政府派人来掌权,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人便灾难不绝。他们的第六代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婴儿,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把它拖进了蚁穴。马孔多也被一阵飓风刮得无影无踪。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缩影。书中写从它的建立、发展,一直到它消亡的百年间的历史,其中处处包含着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历史的影子。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马孔多的历史,就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拉丁美洲的历史。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描写这百年历史,是为了让人们看到拉丁美洲百年沧桑中经历过的种种苦难和灾祸,痛恨造成这些灾难的外来入侵势力和内部的反动统治。创作特色1、它的重点不在交代事件,叙述过程,而在塑造人物,更确切地讲,是在描写人物的心灵,刻画人物群体中的不同个性以及他们的总体特征——孤独。2、魔幻无疑是这部小说的又一重要特征。构成其中魔幻特色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写出马孔多人的迷信和落后,作品中大量借用印第安人的信仰。作家把古代神话和印第安神话互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现代神话的开放体系。在这里,神话作为一种隐喻,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思维,扩大了作品的时空范围。3、小说的魔幻因素也来源于作者的独创以及所采用的象征手法。第七节

博尔赫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富裕家庭,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英语文学经典。1914年全家侨居瑞士日内瓦,他在那儿读完中学,之后去了西班牙。在西班牙期间,参与了以西班牙诗人拉斐尔·坎西诺斯·阿森斯为首创立的极端主义流派,博尔赫斯便是极端主义文学运动五位发起者中的一员。创作1923年,博尔赫斯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之后又出版了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散文集《探询集》(1925)、《我的巨大希望》(1926)和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1935)、《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后者为博尔赫斯带来了声誉。20世纪50年代后,作家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的报告》(1970)、《沙之书》(1975)等。一切墓碑上的铭文博尔赫斯不要让鲁莽的大理石喋喋不休,冒险地违背遗忘的全能,没玩没了地回忆名字,声誉,事件,出生地。这么多玻璃珠宝最好由黑暗评判人既沉默,大理石也无需开口。逝去的生命的本质——颤抖的希望,悲痛的无情奇迹和物欲的惊奇——将长存不灭。专横的灵魂盲目地追求永生,这时他在别的生命中得到了保证,这时候你自己就是那些不曾生活在你的时代的人们具体的延续而别人将是(现在也是)你在尘世的不死。《小径分岔的花园》在博尔赫斯众多的短篇小说中最能反映他的时间观的是《小径分岔的花园》。在这篇小说里,博尔赫斯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衍生、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如果不从全书的内容去琢磨,合逻辑地去推理,这种表述就使人难以理解。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一个点。时间是无限连续的,又是永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一条时间线,三者同时并存。这是博尔赫斯迷宫时间结构的另一层面。博尔赫斯迷宫时间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时间的循环,他认为时间是一个圆,在圆的轨道上,现在重复着过去,永无止境。“历史是个圆圈,天下无新事,过去发生的一切将来还会发生。”(《神学家》)《阿莱夫》何谓阿莱夫?博尔赫斯解释说它是希伯来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它也是一个点,一个包罗万象的点,它还是直径大约为两三厘米的、闪烁的小圆球,通过这个小圆球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我看到浩瀚的海洋、黎明和黄昏,看到美洲的人群、一座黑金字塔中心、一张银光闪闪的蜘蛛网,看到了残破的迷宫(那是伦敦)……”《阿莱夫》便是作者想象的展现,他把希伯来的第一个字母衍化为一个点、一个球、一个宇宙,借此敷衍出一篇幻想的杰作。博尔赫斯在《阿莱夫》的1943年3月1日后记中写道“我认为加拉伊街的阿莱夫是假的”,一语道破《阿莱夫》的虚构性。第八节

米兰·昆德拉原籍捷克斯洛伐克的法国籍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是当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评论家,曾获得过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奖、耶路撒冷文学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多项重要奖项,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一、生平与创作米兰·昆德拉生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路德维克·昆德拉是捷克一位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和钢琴家。大约在25岁以前,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音乐、电影等艺术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曾成为一名爵士音乐家。年仅17岁的他就加入了共产党。1948年他从文科中学毕业以后,到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学习文学和美学,但在两个学期以后就转到了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的电影系。他在大学期间有一个插曲,就是他因所谓的“个人主义倾向”和“反党活动”被清除出党,这件事情激发了他后来写小说《玩笑》(1967)的灵感。他于1952年完成学业,被电影系任命为讲授世界文学的讲师。他于1953年发表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从1954年开始,他的主要兴趣开始转移到文学和电影剧本的创作上,于1955年发表了叙事长诗《最后的五月》和文论《关于遗产的辩论》。1956年,他被恢复党籍。1957年,他发表第三部诗集《独白》。1958年他被晋升为表演艺术学院的副教授,并开始写短篇小说《我,悲哀的上帝》,这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开始,接下来他又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后来收在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1969)中发表。1959年,他开始写长篇小说《玩笑》,于1967年由法国著名作家阿拉贡作序后发表,受到广泛好评。这一年,38岁的他和薇拉结婚,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由于他积极参与了要求改革的运动,并对苏联的专制和霸权有所批评,1968年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他受到了惩罚,他的作品遭到封杀,他在196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也被拒绝出版。他还被“双开”,再次失去了他的党籍,也失去了他的教师资格。他坚持自己关于创作自由的主张,但是他在国内遇到了很大困难。1975年,在法国议会主席埃德加·伏奥雷斡旋下,他和妻子一起来到法国,先住在法国西北部的雷恩,在当地大学任教,于1978年移居巴黎,任职于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他于1981年正式加入法国国籍。这期间,他继续创作长篇小说,发表了《告别圆舞曲》(1976)、《笑忘录》(1979)等,直至1984年,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获得巨大成功。在发表了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的作品《不朽》(1990)以后,他便从此改用法语创作,发表了《慢》(1995)、《身份》(1996)、《认》(2000)、《无知》(2000)等小说。除了诗和小说外,他还发表过《谬误》(1969)等剧本和《小说的艺术》(1960)等文论。2013年,米兰·昆德拉以84岁高龄写出新作《庆祝无意义》,低调出版仍引起轰动。米兰·昆德拉在作品中通过艺术手段来探讨“人的存在被遗忘”这样一个在20世纪意义特别深远的哲学问题。他说:“哲学与科学忘记了人的存在,如果这是事实,那么更为明显的事实是,随着塞万提斯而形成的一个欧洲的伟大艺术不是别的,正是对这个被人遗忘的存在所进行的勘探。”所以,他要接过塞万提斯的遗产,用小说来追回历史,追回被遗忘的人的存在。米兰·昆德拉在谈到他的小说如何对待历史时,提起过他的四个原则:第一,对于所有的历史背景,“在处理上都尽可能简练”;第二,“只抓住那些能给他的人物创造一个有揭示意义的存在境况的历史背景”;第三,避免“历史的编纂只写社会的历史”的倾向,选择人的历史中根本不可能进入历史学家历史的事件作为描写对象;第四,“历史背景不仅应当为小说的人物创造一种新的存在境况,而且历史本身应当作为存在境况而被理解和分析”小说艺术在小说艺术上,米兰·昆德拉有很深的造诣。他得益于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广泛深入的阅读和思考,尤其得益于诺瓦利斯、斯特恩、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普鲁斯特、乔伊斯、布洛赫、卡夫卡等小说家的艺术创新。他特别欣赏卡夫卡小说艺术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美学革命。他认为诺瓦利斯在梦所特有的“想象技巧”的启示下对小说艺术做出了新的尝试,这种尝试在卡夫卡手中得到了完善,实现了“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卡夫卡小说创作中特有的“卡夫卡现象”被米兰·昆德拉十分巧妙地搬到了他自己的作品中。他吸取了卡夫卡朴实无华、深邃而明晰的风格,他从中发展出一种小说对位式的新艺术,把哲学、叙事与梦合为一支音乐,也就是用简洁凝练的技巧来抓住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所以他的小说既是复调式的、各部分相对独立的,又是整体不可分的;既是客观叙事式的、完全没有内心独白的,又是主题倾向明确、逻辑严密的论文式的;既是流畅的文字,又是包含着不同节拍速度的音乐。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发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认为是米兰·昆德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代表了作者的基本思想探索和艺术追求。小说一开始就谈到了尼采提出的“永恒轮回”学说。尼采站在哲学家的立场上认为,一切都在无休止地变化,所以只有生成而没有存在。当人们意识到某物的存在时,实际上它继续在发生变化,因而人们认定的某物,转瞬之间便不再是同一物了。所以,一切都只有一次。小说中一再提到的那个德国谚语“Einmalistkeinmal”(一次即一次没有)的意思是说,只有一次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一切本无意义。但是,即使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承受这样的无意义,人也不能承受。由于人特有的记忆而形成的历史意识和人的感官尤其是视觉所具有的局限性,人需要确认“同一物”的存在,从而使没有“同一物”的世界从无意义变为有意义。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就是针对人的这些特点所做的一种观念假设。有了“同一物”,人才能感受到逝去者再度回来,人才能感受到“同一物”的存在。“永恒轮回”就是指这样的存在。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万物皆去,万物皆回,存在之轮永恒转动。”特点米兰·昆德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整部小说,使他的小说像是一篇逻辑严密的论文,他所讲述的故事则不过是说明论文观点和逻辑的案例而已。这种论文式的小说,正是米兰·昆德拉自己所总结的小说艺术之一。他讲述的故事结构上比较松散,故事和故事之间关联不是很紧密,尤其是他运用对位、复调等手法,往往打乱了情节进展的时间顺序、情节结构的有机性以及传统叙事对轻重缓急的要求。但是,他强调主题的统一,他认为这是保证小说的连贯性的一种更深的东西。他这部小说的主题就统一在“不可承受的存在之轻”这一问题上。在这样的主题统摄之下,小说讲述了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托马斯和萨比娜的情人关系故事,以及萨比娜和弗兰茨之间的情人关系故事。作者把这些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放在苏联入侵捷克的背景下,更加突出了人的存在中轻与重、灵与肉的冲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剧照第九节

略萨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是一位同时拥有西班牙国籍的秘鲁作家、政治家、新闻记者、大学教授。他是一名多产作家,除了小说、诗歌以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政论杂文等。由于他在小说技巧上的独特创新和不同凡俗的艺术家眼光,他被赞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并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终于在2010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皇家学院宣告的颁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的解析和对个体反抗、反叛和失败的犀利描写”。一、生平与创作生平略萨出生于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