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刚要_第1页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刚要_第2页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刚要_第3页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刚要_第4页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刚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刚要

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98方案);05新方案:高校两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关于本课程1、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性5-162、“纲要”课程教学的目的17-22下一页二、开设和学习“纲要”课程目的以史为鉴1、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人类史和自然史。狭义上讲,是指与自然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自文明社会以来,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史学视为“鉴往知来”的工具,这是因为历史具有借、鉴、启、导四个方面的功能。借:历史经验可供后人吸取。鉴:历史的教训可鉴戒后人。启:历史可以教育后人、启迪人生。导:历史是认识现在和预知未来的基础。

对于当代——第一,治史、资政★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唐太宗:“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刘知几:“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龚自珍:“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第二:警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培养忧患意识★西方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话语霸权:软实力)★前苏联解体的教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毛泽东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邓小平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

——江泽民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胡锦涛第三,释疑、解惑★如何看待殖民主义的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何在中国行不通?★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四,育人★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培养学生珍惜历史、尊重历史的意识,从中感悟历史的魅力,汲取历史的智慧。

几年前,18岁的杨丞琳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吴宗宪向杨丞琳快速提问:“对日抗战多少年?”杨不确定地猜测:“11年?”吴宗宪告知8年,杨接话说:“啊,才8年而已!”

2007年杨丞琳解释说:“我说才8年不是因为认为抗战不辛苦、不漫长,而是印象中它应该比11年更辛苦、更漫长。”2006,《墨攻》在京举行首版海报发布会,范冰冰扮演的仪仗队队长逸悦在乱世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生命,堪称是国产版“贞德”。范冰冰在采访时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赶上抗日战争时代,我一定会成为刘胡兰式的人物,拼死保卫国家。”

质疑:“刘胡兰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吗?”

刘胡兰生于1932年,曾任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干部,积极领导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的革命活动。1947年1月12日,军阀阎锡山所在部队发动袭击,刘胡兰被捕后就义,时年仅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影迷称范冰冰可能是因为中学没念完,“知道还有刘胡兰就算对得起老师,就是把刘胡兰放错了年代,太丢人了。”

早前,蔡依林被问“三国”时,竟然不知三国是哪三国.2005年,台北,车上。李玟听到一首《满江红》,马上问索尼唱片主管何先生:“我很喜欢《满江红》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岳飞!”何先生一说完,李玟很兴奋地接道:“那我可不可以请岳飞帮我写歌?”2006年4月,林俊杰宣传专辑《曹操》时,竟以为貂蝉制服过曹操。重庆大学文史专家黄中模建议,“其实就像普通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一样,明星也是如此。但是否应该了解一点起码的中国历史。”第五,正误

消除“左”的痕迹:由于“左”的干扰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评价简单化、片面化。(如:胡适曾国藩)澄清“右”的影响: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路;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它的本质和主流,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等。

一、“近代”一词的含义和中国近代史的社会属性:1、“近代”的含义:思考:“近代”是一个历史科学名词吗?你是怎样理解“近代”一词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

“近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指资本主义时代。

绪论“近代”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应有三种互相联系、明确而严格的含义: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看,应是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劳动;二是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统治阶级的高度;三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国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度国家。

严格说来,中国近代史的“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它仅仅是一时间概念。结论2、社会属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历史不是社会历史自然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其社会属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上限:国外学者的观点:宋代;明清之际;1644年清军入关或康熙时期。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1839年说”;“1840年说”;“1861年说”;“1905年说”等。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断限断限:1840――1949年(2)下限:学界主流是1949年说;传统与习惯说法1919年。“两个过程论”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1](p632),原则上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应该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这一观点,史学界称之为“两个过程论”。

三、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和发展线索三次革命高潮说

1954年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文章中,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

两种趋向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史学界又一次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说法,如“两种趋向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这种认识史学界称之为“两种趋向论”。

三个阶梯说”或“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文章中指出,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与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强调要重视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意义,给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应有的政治地位,强调要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一些学者把这种提法概括为“三个阶梯说”。如果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中的最初一阶,则称为“四个阶梯说”。

两个任务论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据此,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斗争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并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称之为“两个任务论”。

陈旭麓的新陈代谢论

陈旭麓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一文中,把1840—1949年11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建构了其“新陈代谢”为旨趣的近代史新架构。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一步步有限地推向近代化,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行民主主义(资本主义)之新。在19世纪中晚期,中国在推动变革的道路上有三次革命高潮(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1927年的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胜利)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或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陈旭麓的“新陈代谢论”自成一家之说。

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史学者以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和华中师大的章开沅教授为代表,开始参与现代化研究,他们在介绍、评论国外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力图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作了大量的艰苦探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得到学界同仁的首肯和响应。目前,许多学者跟着提出了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现代化视角”和“现代化主线”等论点,均可称为“现代化论”。

“两个过程论”与“三次革命高潮说”侧重从阶级斗争和民族运动的角度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这一内容较为单一,它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中国近代政治史或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基本线索,很难说它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两种趋向论”与“三个阶梯说”或“四个阶梯说”侧重从社会性质的演变角度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它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运动(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因为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是极其有限,很难说资本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刻影响和主导着中国近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从而构成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如果把1840年—1949年确定为中国近代史的时间区间,“趋向论”和“阶梯说”的局限性就更为明显。而以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较为科学合理,更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而“新陈代谢论”和“两个任务论”,均可以看作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现代化论”的解读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二种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强调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如“一个主流论”、“四个阶梯论”;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强调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内容,如“两个过程论”、“三次革命高潮论”;三种是将二者并列,提出三条线索,即: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前两条线索是前提,后一条是基础。

2、发展线索: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