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①社会性质:②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不同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前途旧阶级(农、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平等、自由和民主共和观念等思想相同点:都发生在
社会。都
。都属于
的范畴。半殖民地半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是领导阶级不同第二阶段: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第四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革命探索
(1921——1923年)
备注:五四运动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成立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革命探索
(1921——1923年)划书P81划书P812、诞生标志:
3、意义:
1921年7月“一大”的召开(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奋斗目标的局限:脱离当时的国情,说明中共尚未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思想仍比较幼稚。划书P81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陈公博周佛海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3、1923年6月“
”召开,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2、1922年7月召开“
”,制定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决定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并加入共产国际。1、1921年8月,成立
,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但均遭镇压而告结束。二、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探索修正了“一大”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它意味着党的革命探索开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二大三大划书一、国共合作的建立
1、建立条件:(1)、第一次工运高潮被镇压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国民党是当时国内各政党中最好的合作对象。(2)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捍卫民主共和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相继失败,深感国民党的涣散,应当改组,并产生了“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的信念。(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和帮助。
2、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广州、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第二阶段: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划书二、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B、工农运动迅速高涨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如: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先后歼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使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目标: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独立的民主的共和国。2、表现:
A、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编建国民革命军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广州长沙武汉福州南昌南京上海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进军图三、国共合作的破裂——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反共的“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四、国民革命的失败及其意义:尽管没有完成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但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和实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五、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④D.④③B2.1922年6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以上材料表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
A.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放弃了“一大”时制定的中心任务
D.受到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影响B3.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这个“现阶段”指
A.国共合作时期B.进行武装斗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4.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
A.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B.中共的最高纲领
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和阶级性
D.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A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D.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提出6.之所以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C.创建了革命的武装
D.明确了斗争的目标B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B8.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③群众基础的扩大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D9.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D一、武装起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南昌起义
(1927、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军队的开始。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划书
2、“八七”会议(1)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决定开展秋收起义党工作重心第一次转移认识3、秋收起义(1927年9月)
进攻长沙的原计划受挫,向山区进军。10月起义队伍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划书4、“井冈山道路”和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在农村积累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井冈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
国情决定——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敌强我弱,农村环境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存、发展、壮大和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二、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根本原因:“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1、长征的原因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勿忘国耻2、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4、长征的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内容:意义: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纠正……,改组……,确立……3《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遵义金沙江★陕北★瑞金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会宁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爬雪山过草地会宁会师楼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有235天在白天行军,18天夜间行军,71天打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年仅休息44天。翻过大小1000座山,其中18座山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5座大山终年白雪皑皑;渡过24条大河。突破60余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占领62座大小城市,顺利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经过12个省份,行程25000里。最终到达陕北。
艰难的红军长征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学习提升参考内容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A、背景日本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与张学良的东北军及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解停战。蒋介石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B、结果:和平解决?张学良杨虎城C、和平解决的意义扭转时局十年内战结束1.上图是江泽民同志参观某一纪念馆时的题词。你认为这一题词应该出现在A.井冈山纪念馆 B.南昌起义纪念馆C.遵义会议纪念馆D.秋收起义纪念馆B2.下列对1927年8月~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B.表明中共中央基本上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均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实践
D.在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受到“左”倾情绪的影响。3.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突出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将斗争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D.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B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策略发生转变,“转变”是指
A.改变武装斗争的方针
B.走和一平夺权之路
C.以农村包围城市
D.通过上地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5.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A.中国农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CC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西北的国民党军队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7.说1935年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C.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C8.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是在
A.长征途中B.瓦窑堡会议上
C.西安事变后D.七七事变后A9、1935年,长征途中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充分说明A.国共两党的矛盾已趋于缓和B.中共修改了民主革命纲领C.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0.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实行退让政策
C.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D.张学良、杨虎城要蒋介石联共抗日1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CC12.西安事变对时局发展产生最主要的影响是
A.国共两党关系变化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十年内战结束13.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最早的侵华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DA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罪行(1)日军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
——成为日本
,也是中国
。(2)日军的滔天罪行:①南京大屠杀
(12月13日纪念日)②细菌战(“七三一部队”)③“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④“三光”政策第四阶段: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划书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全面抗战的开始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①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1936年底,和平解决
,国共由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③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讲话(1937年9月22日)——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
的正式建立。3、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三个阶段、两个战场)
以国民党为主导的
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
的抗战情况:
——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划书(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迫使日军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①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②
中,八路军取得的的
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③
中,李宗仁指挥的
取得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④
大大消耗了日军,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划书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是在敌人战略进攻的后方,同敌人作战的场所。1940年
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3)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划书④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中国收回了被日本占领长达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3)战后成立了联合国,中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从而提高了国际威望;划书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时,重庆举行盛大的庆祝酒会,各界名流应邀前往。觥筹交错之间,有位记者出了一个谜语: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我国古代历史人物。名流们纷纷猜谜,谜底五花入门。有的说是蒋干,有的说是毛遂,有的说是屈原,有的说是苏武,有的说是共工。你认为哪一谜底最符合谜面?谈谈你选择此谜底的理由。抗战胜利的原因抗战胜利的原因:
(1)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两个战场)对夺取抗战的胜利决定性作用。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援,以及海外华侨同胞们的大力援助,对抗战的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国共两党实现了军队的合并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发表《八一宣言》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表现是:A、“攘外必先安内”B、积极抗日C、积极抗日,积极反共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B3.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A.平型关之战B.台儿庄之战
C.凇沪战役D.百团大战4.从事实上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的战役是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
C.凇沪战役D.武汉会战AC5.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凇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D6.对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形成极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B.敌后战场作战方式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
C.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同时并存是二战中国战场的特色C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包括①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是中国战场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C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有效抵抗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④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D9、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应主要归功于:A、共产党的抗战B、国民党的抗战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D、世界其它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C中共“七大”:
提出民主、和平、成立联合政府的建国方针国民党“六大”:
同意实施宪政,但坚持国民党独揽大权结果:签定《双十协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③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1月)1、两种命运的较量:①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1945年夏)②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的目的?。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睹的?(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划书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2-7):全面进攻失败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解放军仍坚持运动战的作战方针,诱敌深入后集中优势兵力歼敌。7月,在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后,开始调整战略部署,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①中共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7):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1947.2):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全国规模的内战就此爆发。划书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②中共战略反攻阶段(1947.7-1948.9):“三军配合,两翼牵制”③中共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3日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22年的统治彻底结束.百万雄师过长江划书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取得基本胜利。1)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和
;2)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
;3)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
;4)使中国
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伟大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的结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笔记1.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B2、重庆谈判对中共而言,最大的意义是:A、赢得政治上的主动,赢得民心B、识破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获得了应对内战的时间D、团结教育了其他党派和群众3.在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的分歧较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问题
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问题4.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民主化成为泡影主要是由于
A.美国坚持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B.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C.人民军队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
D.民主党派的政治力量相对弱小AB6、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B.《双十协定》的签定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5、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A、陕北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东北解放区7.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即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8.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
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DC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①渡江战役②挺进大别山③三大战役④解放南京
A.①③B.①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B10.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结束了。”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家蚕遗传育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阳泉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德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市蛟河市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湖南文理学院《近代生物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现代数学选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等电磁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软件验证报告模板参考(完整版)资料
- 杂质研究课件
- 输液港的植入和并发症处理课件
- 世界史知识点总结
- 公司IPQC巡检记录表
-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专项方案
- 环形锻件的轧制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 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服务转介工作制度和流程
- 监察机关执法工作规定学习测试
- 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施工质量记录表格
- 2022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