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课件(精)_第1页
第九章课件(精)_第2页
第九章课件(精)_第3页
第九章课件(精)_第4页
第九章课件(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需要有原则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教学目的2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教学重点和难点3本章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4(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5(二)人民民主专政1.国体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掌握。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6联合专政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阶段7领导力量相同相同点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相同专政职能相同历史使命相同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8

1.政体(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0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形成发展过程参议会和其他政权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正式建立)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和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1吴邦国12-45678910-1112

讨论: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13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

优点:民主和有效率表现:直选面宽;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职权扩大;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相应职权;推进了立法体系的健全。14

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5第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第二,制定和修改其他的基本法律第三,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第四,决定国家重大问题.第五,最高监督权。第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中华人民共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7(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18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产物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现实的客观要求219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简介20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征3台盟致公党九三学社农工民主党民进会民主建国会民革委员会民主同盟21

“我们国家也是多党,但是,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22

特征二特征一特征三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政治基础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2412-45678-910-11贾庆林历任全国政协主席如下:25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5、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参政议政。26

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的前提和基本方针27(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和核心涵义: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9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内容30

第一,实行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祖国而独立或半独立。第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国家政策。第三,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在中央和上级国家机关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内部事务,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313、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32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33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村民选举村官(六)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4

虽然,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但是,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实践,实际上是与新中国相随相伴的。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范畴,其意义重大。35第一,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理应重点推进。1、基层民主建设的必要性36

第二,它表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和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从而为从多方面真正保障基层群众自治提供了更权威的依据。372、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形式农村基层民主建设(1)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2)村民自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38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39(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方针的制定第一代的探索第二代的探索第三代的探索402、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1社会主义法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而产生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着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42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法制是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法制是确认民主的有利措施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434、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44(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45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核心党中央领导听取法制讲座`46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公安干警严阵以待47陈希同受审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保障48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黄冈;二零零一年:武汉科技学院染美本科毕业;二零零三年二月:就职于广州某公司任美术平面设计师;同年三月十七日: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同年三月二十日:死亡,终年二十七岁;同年四月十八日: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同年四至六月: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通过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各媒体,民众呼吁严惩凶手、要求违宪审查;同年六月五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49(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50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51

1、政治体制的涵义和标准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标准: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2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32.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2)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54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一、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第二、完善法律制度第二、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第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第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54.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5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七大报告》57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2006年中国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届成员58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1)民主的涵义59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也是一种议事决策机制60民主的两个方面——本质与形式民主国体:政体:哪个阶级享有民主

享有民主的阶级如何实现其民主专政专制6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必要性

财富多寡民主程度高收入国家(人均GNP$6010~21330)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520~5810)贫穷国家(人均GNP$130~450)民主国家20232过渡阶段5非民主国家42540民主和财富之间的关系:1989年626364(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广泛性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65(3)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主要区别经济基础不同;维护的经济利益不同;享受民主的数量不同662、关于社会主义自由(1)自由的含义

自由通常讲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和绝对的。

(2)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3)社会主义自由的真实性673、关于社会主义人权(1)人权的基本内容。根据现行的主要国际人权公约,人权大致分为两部分:即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68(2)我国关于人权的主要理论观点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和最大的人权。(3)我国人权问题的实践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保障。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保障。69内乱不已的伊拉克人权在哪里?70乌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