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_第1页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_第2页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_第3页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_第4页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目录我国社会结构发展背景、过程建设“橄榄型”社会的措施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原因建设“橄榄型”社会的必要性第1页/共27页一、社会结构发展背景和过程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产于两次重大的社会变迁:一、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

第2页/共27页

建国之初,以财产所有权为区分标志的阶级体系被打破,进而发展为以身份制为标志的阶层结构,即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阶层结构,形成了以农民占大多数、工人和知识分子占少数的“金字塔型”社会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政策的重大调整,身份制逐渐衰落,社会阶层日益呈现以职业为基础的特点,金字塔底部的构成有所变化,规模开始缩小,整个结构形态出现向“橄榄型”转变的趋势,形成现代化阶层结构的雏形,陆学艺称其为“洋葱头型”。但这种雏形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提出的现代化阶层结构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仍有差距。第3页/共27页“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是顶尖底宽,极少数人居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多数人处于社会下层的结构。这是传统社会的阶层结构。“洋葱头型”的社会结构是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这是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新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但中国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雏形,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规模过大,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过小。“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社会中间阶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结构。这是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也是我们需要的社会阶层结构。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仅有3000美元的人均国民收入是远远不够的,是否具备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才足以更深刻、更本质地判断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现代化水平。第4页/共27页趋势图表“橄榄型”“洋葱头型”“金字塔型”两头小,中间大底宽顶尖底层很大,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第5页/共27页二、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原因第6页/共27页

这是一个断裂的社会。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为亚洲最高,贫富差距太大。上层少数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下层的人却为着房子、生计和久久不能寻得的安全感“穷忙”着,“房奴”、“蚁族”、“蜗居”、“胶囊公寓”等词汇也成了代表当前中国社会普通民众现状的典型词汇。上层是权力与资本的合谋。波士顿咨询公司不久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一般是5%的家庭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4月18日,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在红网发帖炮轰房价,称开发商绑架政府哄抬房价,也有人质疑称政府怎可能被绑架。无论是谁绑架了谁,权力和资本的结合早就了当前的上层,他们人数很少,是官员、企业家、成功的金融界人士1、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第7页/共27页

3、下层是被消失的中产从物质上,“一座房子消灭一个中产”在2009年高涨的房价中可能成了现实。更严重的是,由于这种物质上的紧缚,原本属于中产阶层的理性、稳定、闲适和精神上的富足,也变成了紧张、惶恐、惴惴不安。如果大城市的房价继续保持过去几年的上涨速度,则未来5-8年后,大城市的中产阶层将被彻底剥离出主力购房人群。白领今天看起来似乎很风光,但明天一失业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中产阶层。

4、正在向倒“丁”字型社会发展根据《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上层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最下层为普通职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无职业人员。重庆一城未必足以表征整个中国,但其结论有一定普适性。本该成为“橄榄”的那部分群体,生成了倒丁字型中的一横。加班、柴米油盐,教育、医疗、住房的挤压……原来,一切“白领、金领、中产、精英”等美丽标签,不过是舆论贴牌的误会一场。第8页/共27页“洋葱型”社会结构第9页/共27页数据展示第10页/共27页这是北京的某处建筑工地,正对着高高屹立的巍峨大厦。一个青年民工端着掉瓷的大饭盆,吃着见不到油星的宽面条,偶尔朝街对面正在走过的白领美女膝上一眼,而对方目不斜视,昂头走过。她手里正晃动的宝姿手袋,可能相当于年轻民工半年的工资。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分属于不同的阶层,如此径渭分明。

第11页/共27页差异对比1979年,美国的上等阶级的年收入在41000美元以上,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在17000到41000美元,而下层阶级在17000美元以下,各占百分之15、54、31,这里可以看出上等阶级和下层阶级的比例加起来还不及中产阶级的比例,因而可以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而到了1983年,美国的这个社会结构人员的收入比例尽管发生了一些变化,分别为百分之18、43、39。这其中有经济萧条的因素,导致美国的失业人数的增加。但总体上,不管怎么变,中产阶级的比例始终比上等阶级和下层阶级的比例高。而正是由于美国的中产阶级作为美国的社会中坚力量在支撑着美国的经济,因此它可以顺利的度过危机期,促使经济迅速恢复,而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衰退,或者凋敝。

美国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0%,而低收入和偏低收入人员合计比重则超过60%。另“中国10%的人占有了41.4%的财富有统计表明,目前一些行业职工和一般行业的人员平均收入最高相差10倍。按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2008年,排名前十的企业高管的平均年薪为1000万元。相比之下,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仅为29229元。前十强高管的平均薪水虽然比2007年降低了62%,但仍然是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340余倍。众所周知,在这种“哑铃型”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的资源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严重,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挑战。而与之相反,“橄榄型”社会中,中间阶层数量和规模较大,精英和底层数量较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第12页/共27页2、造成我国这种社会发展现状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由于制度和政策改革不及时,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发展中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同时,很多表面看来尚属体面光鲜的中产阶层,其实根本经不住生活风雨的轻易击打。造成我国这种社会发展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13页/共27页3、“橄榄型”社会提出及背景1999年,在遭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以后,国家开始实行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政策。面对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国际国内曾经有不少人唱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学家赵海均先生,根据当时的实际,写出了《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一书。他最先提出了“橄榄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共同贫困”的局面已经消失,但“共同富裕”还只是一张蓝图。深深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问题是:东西分化、城乡分化、地区分化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形成所谓的“马太效应”,即,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第14页/共27页从学术上,最早比较全面阐释“橄榄型”社会现象的理论家是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早在1912年他写了一本著作,提出了中产阶级社会的观点,也是基于他对于德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这样一种中产阶层,这个阶层在逐渐发展和扩大。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顾名思义如同橄榄--"两头小,中间大"的似球状体,它所表明的是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穷的"两极"很小而中间阶层相当庞大。又被某些学者称为"纺锤型社会",取其形似。

第15页/共27页三、为什么要建设“橄榄型”社会?建设“橄榄型”社会的必要性第16页/共27页对于社会来说:橄榄型最稳定中产阶层在政治上被看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作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作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一个社会的中间阶层的出现和壮大,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通常认为: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间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的。

对于民众来说:橄榄型社会更有安全感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当学历不再保证工作机会,薪资成长被上升的物价侵蚀成负数,象征稳定的自有住宅成为奢望的空中楼阁,中产阶级抓不到任何上升的希望,开始觉得向下流动,就会成为社会的痛苦。而中产阶级的流失将直接造成社会安全感的流失。第17页/共27页专家说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撰文称,过去的国企改制、城镇化与工业化“圈地运动”已经为中国制造了3亿以上的弱势群体,使中国社会结构并非“橄榄型”,而是成了“洋葱型”或“金字塔型”。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难以稳定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构因素。2、经济学家赵海均曾提出“橄榄型”社会的概念,认为健全的社会形态应当类似一个橄榄:位居两头的极富极贫者都很少,中间阶层却很庞大,使得从最贫到最富之间有一个充分的过渡,社会成员有不断上升的“盼头”,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造成的对立情绪和其他相关社会问题。3、在2012年《社会管理蓝皮书》的发布会上,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颖慧表示,“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污染向大多数人扩散”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她认为,收入差距和占有财富的不平衡,正在将我国定型为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而中间阶层的缺失,正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第18页/共27页网友说第19页/共27页3、西方国家建设“橄榄型”社会的经验和教训1234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民众提供“安全网”制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完善劳资关系协调制度,劳资关系趋向缓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重视教育宣传和监督,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道德水平第20页/共27页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创新升级、城镇化与社会结构转型、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教育与中产社会的形成、市场准入与中产社会。第21页/共27页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当前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相当的不合理性。在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的收入分配却主要向三个方向倾斜,造就了中国的规模较小却拥有巨大财富的三大高收入群体。因此要实现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实现建构橄榄型社会的目标,现如今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改变。

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在于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才有可能实现同步的增长。之所以所可能,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因此要提高居民收入,建构橄榄型社会,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合理健康发展。只有实现依靠资本与技术的经济发展,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提高劳动力的价值,实现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四、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措施分析第22页/共27页34

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的相对平等。现如今的中国户籍制度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一张纸将农村和城市区分开来,将农民和市民的区分开来,这是违背了中国的宪法精神的。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然而这个户籍制度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标志和象征,户籍的区别就意味着所能享受的社会福利的区别、公民政治权利的区别(在2010年前的通票不同权)以及基础设施等等的区别。中产阶级的社会是没有城乡之别的,也没有所谓的农民与市民,当然农民工这种称谓更是天方夜谭。建构橄榄型的社会,就必须实现公民的身份平等,就必须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总的情况来看,现如今的中国劳动者的素质是相当低的,当然这也是和现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以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存在为基础。因此,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构建橄榄型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第23页/共27页总之,为形成一个公正、合理、开放的橄榄形的社会阶层结构。确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很多障碍需要撤除。同时,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提法是建立在中产阶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认为橄榄型社会结构应该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我们制定方针政策应当建立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之上,而非脱离实际,陷于空想,否则势必影响我们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业。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面临着强大的阻力。这不仅仅是对既得利益格局的挑战,也是对中国许多转同观念的革新。但是,无论如何,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因为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整个社会成员总体利益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结束语第24页/共27页参考文献[1]张宛丽.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2000(1).[2]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07.[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