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环保部一体化管理体系作业性文件版本/修订:A/00.0目录1.0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3.0安全教育制度4.0安全检查制度5.0劳动防护用品(器具)管理制度6.0工伤事故管理制度7.0安全分级检查、隐患登记上报制度8.0检修安全管理制度9.0煤层气站现场安全检查制度10.0硫磺储存场地管理制度11.0硫酸罐区现场安全检查制度12.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13.0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4.0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5.0安全设施管理制度16.0高处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17.0盲板抽堵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18.0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19.0动火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20.0断路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21.0吊装作业办证实施细则22.0设备检修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23.0临时用电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24.0动土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1.0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1为加强公司环保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管力度,杜绝污染事故,保障人体健康,保护和改善厂区及周边生活与生态环境,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对《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进行重新修订,制定本办法。1.2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公司给予奖励。1.3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所属一切生产单位、承包租赁单位及部分辅助单位。1.4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公司成立安全环保部,下设环保科,负责全公司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及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统计、考核、环评等相关环保业务,以及配合当地或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各分公司、车间设环保小组,设置兼职环保人员,负责本公司、车间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管理。1.5公司坚持“立足发展,环保先行”的环保理念,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实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废物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公司对环境污染防治实行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公司鼓励以废治废、综合利用。1.6本办法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污染源治理新、改、扩建项目、有关“三废”收集、贮存、处置、综合利用、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管理、在线监控设施管理及污染事故管理等方面。1.7生产单位和承包租赁单位应当把环保管理作为日常正常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本单位内所有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总公司的要求进行处理。1.8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各单位的“三废”排放及污染防治设施等实施统一监督检查,主要职责有:1.8.11.8.21.8.31.8.41.8.51.8.61.8.71.9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保持其污染防治设施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防治设施。1.10生产单位和承包租赁单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10.11.10.21.1.10.51.10.6各单位应按要求规范设置各自的排污口,1.10.71.10.81.11拥有污染防治设施单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11.11.11.21.11.3治理设施应与产生污染物的相应生产设施同步运行、同等维护和同等保养,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和停运。保证设施的高效运行,主要设施月正常运行率在95%以上,重要环保设施(指停运后将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或对群众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的治理设施)要有足够能力的备用设施,并且要保持备用设施的正常。重要环保设施的运行率必须达到100%1.11.41.11.51.12公司品质管理部质检中心负责对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1.12.11.12.11.12.3监测频次随机4次/日,每月1.12.4在监测废水方面若受控指标出现较大波动时(PH小于5、大于10,或悬浮物大于100mg/l),1.12.51.1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按规定报告程序办理申请手续:2.13.1防治设施因事故突发性停止运行的,必须立即停运其产污的生产线,及时向公司调度部门如实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同时调度部门应及时向环保部门和主管领导通报有关情况,并设立单独记录台帐,落实事态发展。1.13.21.13.31.14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1.14.1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设施运行台帐、记录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及报告制度的,每次罚款100元,防治设施运行台帐、记录不及时、不真实、不完整或字体不工整的,每次罚款501.14.2损坏或遗失环保制度栏、标志牌等物品的,每项罚款1001.14.3监测数据不真实,每次罚款100元;没有按时向公司环保部门上报监测报告的,每次罚款50元;每日抽检次数每缺1次,罚款100元;监测指标每缺1项,罚款50元;指标出现异常未作汇报的,每次罚款50元;临时性安排抽检而未能及时配合,延误取样时机的,每次罚款5001.14.4外排废水PH、SS、COD、氨氮未达标的,每项次对治理单位罚款1001.14.5钛白酸解、煅烧尾气吸收循环液PH≥8,PH值每下降1,罚款50元;热电锅炉烟气脱硫循环液PH≥8,PH值每下降1,罚款50元;氯氧化锆浓缩蒸发尾气、氧化锆煅烧尾气吸收循环液PH≥7,PH值每下降1,罚款501.14.6对干燥、粉碎等尾气,配套建设有袋式除尘器的,应每班检查,定期更换布袋,保证除尘效果,对巡检不到位,布袋更换不及时,造成环境污染的,每次罚款5001.14.7废渣(硅渣、铝渣、钛渣、亚铁、炉渣、粉煤灰及压滤黄泥等等)没有定点堆放或排入废水沟而进入废水处理设施的,每次罚责任单位5001.14.8废水漏排、乱排而造成增加污水处理系统负荷或环境污染的,每次罚责任单位5001.14.9因设备备件、原料供应、废渣清运等原因,致使治理设施停运的,对责任单位罚款5001.14.10防治设施计划性停运检修的,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罚款500元;未按期完成的,罚款300元;未按期完成不做延期检修报告的,罚款1000元。1.14.11生产过程中因设备事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物料、废水、废渣等排入废水处理系统的,罚款5001.14.12防治设施出现异常突然停运的,未按规定报告的罚款100元;造成环境污染的,视情况每次罚款500--10001.14.13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的,每次罚款5001.14.14未经批准而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停运全部或部分防治设施等不正当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罚款10001.14.15未经批准而擅自改、扩建污染源防治设施的,罚款10001.14.16未经批准而擅自增减排污口数量或改变排污口位置的,罚款10001.14.17没有按时完成公司下达的环保限期整改任务的,每次罚款10001.15其它情况,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罚:1.15.1环保部门例行执法检查进厂时,门卫应礼貌待人,检查执法证件无误,登记后予以放行,并向公司调度部门立即通知进厂方位、时间、姓名。因态度不端正,造成进门争吵的,罚款100元(上级部门罚款,由保卫部门承担);证件无误,登记后不予放行的,罚款100元;没有立即向调度部门汇报执法部门进厂情况的,罚款1001.15.2调度室接环保检查通知后,没有及时通知到各单位负责人或环保人员而延误检查工作的,每次罚款1001.15.3单位主管领导或环保人员接到通知后,未能及时赶赴治理设施现场配合检查的,每次罚款1001.15.4各单位接到调度室环保检查通知后,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而影响检查工作的,上级部门的经济罚款由本单位完全承担,总公司对其单位处以11.15.5妨碍或拒绝公司环保部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对其单位罚款5001.15.61.16本办法自2009年2申请单位名称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名称处理的污染因子停运原因、检修时间、防污措施及启运时间负责人(单位盖章)日期分公司初查意见负责人(单位盖章)日期公司环保科审查意见负责人(单位盖章)日期公司生产运行部审查意见负责人(单位盖章)日期公司环境保护主管领导意见负责人日期2.17附表: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停运申请表此件一式三份,批复后申请单位一份,公司环保科一份,调度部门一份。2.0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2.1为加强污染源监管,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在线监控系统的作用,根据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2.2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控系统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2.3公司自动监控系统是经过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公司进行日常环保考核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2.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闲置、拆除、破坏自动监空设施以及改动自动监控系统参数和数据。2.5公司安全环保部环保科负责以下工作:2.5.1根据上级环保部门下达的安装自动监控设备任务,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5.2核实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是否符合要求;2.5.3制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2.5.4负责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2.5.5对不按照规定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单位提出依法处罚的意见。2.5.6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事先报经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批准。2.5.7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档案管理。2.6建设自动监控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2.6.1自动监控设备中的相关仪器应当选用经国家环境保护部指定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适用性检测合格的产品;2.6.2数据采集和传输符合国家有关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的技术规范;2.6.3自动监控设备应安装在符合环境保护规范要求的排污口;2.6.4按照国家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应当合格;2.6.5自动监控设备与监控中心能够稳定联网;2.6.6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制度。2.7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当遵守以下规定:2.7.1自动监控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按国家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2.7.2自动监控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符合有关技术规范;2.7.3定期进行比对监测;2.7.4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运行记录、自动监控设施档案;2.7.5自动监控设备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传输数据时,应当及时检修并向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应当采用人工监测方法报送数据。2.8自动监控设备需要维修、停用、拆除或者更换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有关部门批准同意。2.9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按以下规定处理:2.9.1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2.9.2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有以上二款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环保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1000元以下罚款。2.9.3未按时定期进行比对的,罚款100元;指标出现异常未作汇报的,每次罚款50元。2.10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3.0安全教育制度3.1入厂教育凡新入厂人员(包括临时工、外包工和实习、培训人员等),均须经过总公司、分公司(部室)、车间、班组(工段)安全教育。3.1.1总公司级安全教育,由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技术研发部与保卫部负责对其进行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厂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及入厂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等知识;质量意识与管理、质量与企业的关系;消防基本常识、火灾逃生自救常识、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到分公司及单位。3.1.2分公司(部室、单位)级安全教育,由分公司生产技术科或安全员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分公司(部室、单位)生产特点,危险化学物品的特性,应急处理、急救等知识,总公司及分公司(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安全设施、器具的使用常识、典型事故案例及职业病预防等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3.1.3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教育内容包括:车间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工段、班组。3.1.4班组(工段)级教育,由班组(工段)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3.2内部转岗和复工教育分公司、单位、车间之间(内)调动及离岗一个月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对其进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教育,工伤人员复工必须经安全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3.3日常教育3.3.1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员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3.3.2通过举办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学习班,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室,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章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开展对员工的安全和工业卫生教育。3.3.3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星期四为安全活动日。3.3.4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含重点施工项目)时,各检修(施工)单位应进行检修(施工)前安全教育,安全技术部门督促指导。3.3.5员工违章及事故责任者,应由所属单位领导或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包括现场教育和停工学习)。3.4特殊教育3.4.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3.4.2对特种作业人员,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期限组织复审。3.4.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由该技术项目负责部门,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教育。3.4.4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后,公司或分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必须按照事故处理原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3.4.5对接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人员、分公司、车间应经常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每季度至少组织考试一次。3.5外来人员教育3.5.1进入公司生产区参观、学习、联系业务(购物、送货维修)、检测、检查、运输等外来人员,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3.5.2组织公司职能人员参加劳动,应由安排单位组织,接受单位负责相应的安全教育。3.5.3借用非本岗位人员参加劳动,应由借用单位负责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3.6安全考核3.6.1干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由人力资源部和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考核内容包括: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2)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特点。4)本企业所接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原则。5)所管部门或业务范围内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6)车间(单位)各类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7)本企业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8)化学工业部颁发《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规定。3.6.2员工的安全技能考核,由分公司(单位)领导负责组织进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检查。考核内容包括: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2)本车间(岗位)的生产特点以及所接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方法和急救处理原则。3)本车间(岗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4)本车间(岗位)各类安全装置的类型和作用及其维护保养方法。5)本岗位的劳动保护用品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6)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和开停车安全注意事项。7)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规定。4.0安全检查制度4.1任务与要求4.1.1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4.1.2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进行群众性的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4.1.3安全检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并制订《安全检查表》。4.1.4必须建立由公司领导负责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做好边检查、边整改,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4.2形式与内容4.2.1综合检查分总公司、分公司(部室、单位)、车间、班组、岗位五级,分别由公司总经理或主管安全副总经理、分公司经理(或副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分别组织有关部室、分公司、科室、车间以及班组人员进行以查思想、查领导、查纪律、查制度、查隐患为中心内容的检查。总公司级安全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分公司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车间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二次;班组(工段)级每周一次;岗位级每班不少于两次,重点部位、重要岗位每班不少于四次(班中巡查正常进行)。4.2.2专业检查应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主管领导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内容主要是对锅、容、管、特、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工艺控制、化验及防火防爆、防尘防毒、计量仪表、厂房建筑、运输车辆等进行专业检查。4.2.3季节性检查分别由总公司各业务部门及分公司的主管领导根据其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有关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4.2.4各种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并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4.3整改4.3.1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4.3.2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必须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三定”、“四不推”原则(即,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和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工段、凡工段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分公司,凡分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总公司),限期整改。4.3.3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抄报上一级行业主管部门。4.3.4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4.3.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都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应由安全技术部门汇总并存档。4.3.6重点部位(电厂锅炉、物流部硫磺库、物流部硫酸罐区、钛业三分公司煤层气站)的主管分公司(部),应对危险点源建档管理,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危害性大的未遂事故,都要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及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并严格执行事故“四不放过”原则。5.0劳动防护用品(器具)管理制度5.1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含租赁承包单位),应经公司安全部门同意并备案,必须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定点生产、定点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购买,购买单位应建立供货单位档案(单位名称、单位法人代表、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等)进发货登记台帐。5.2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取得安全标志准用证(有安全标识)和经过备案(外省进入我省销售的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年度备案)所购劳动防护用品,符合计划要求,质量合格。5.3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和领发应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设立专人保管,保证适当库存量,建立进货台帐;未经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部门盖章的建立单独登记台帐。5.4按公司现行标准参照河南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审批发放,建立审批制度、清退制度,建立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领发台帐,保存(三年以上)原始记录。5.5其它因工作需要应配备的个人或中、大检修、抢修公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一律经公司生产副总(或以上领导)审批后登记发放。5.6使用单位应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的领用登记台帐。5.7根据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及有关技术标准合理配置,正确选(使)用完好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5.8员工应掌握相关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知识,明确职责,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完好有效。并按规定正确佩(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禁不按要求佩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器具),严禁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进入生产岗位。
6.0工伤事故管理制度6.1总则6.1.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分公司、单位、部室的负责人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其它各级领导在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负责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工作,同时向各自的行政首长负责。6.1.2工伤事故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以及国家规定的属于工伤的其它事故。6.1.3工伤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及时、公正、依法进行。重伤以上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按国家和省《企业员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重大未遂事故、微伤、轻伤和重伤事故按下列规定执行。6.2抢险与救护6.2.1发生工伤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组织抢救,无能力进行有效、安全抢救时,应立即通知总公司有关部门派员或物进行救援,必要时就近请求医疗单位进行救护、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6.2.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安全、技术、设备、生产调度、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现场,确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对象时,必须做好标志。6.2.3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及时抢救处理。6.3事故报告程序6.3.1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并以最快捷的方法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单位领导逐级向生产调度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安全主管领导报告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及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等基本情况。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对重伤以上事故由公司领导或安全部门立即将事故概况用快速方法(白班当班、夜班次日清早)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6.3.2事故单位一日内把事故经过以书面形式上报安全部门,由安全部门通知人力资源部按规定程序上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全部门按规定进行事故调查。一般事故调查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报出,重伤事故由公司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送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工伤管理统一由安全部门管理。6.4事故调查6.4.1事故调查与事故抢救应分别同时进行(因组织抢救不能同时进行调查的,可先抢救后调查),事故现场未经事故调查组同意,不得清理。6.4.2一般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轻伤事故由分公司(单位)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必要时公司安全部门、工会、设备、生产、技术部门参与调查;重伤事故由公司主管部门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必要时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工会参与调查;重伤以上事故按上级规定执行。6.4.3一般事故,重大未遂事故,轻伤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分公司主要领导担任;重伤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公司主管领导担任。6.4.4事故涉及两分公司(单位)的,应视事故严重程度组成联合调查组或总公司直接进行调查,联合调查组组长由总公司指派。6.4.5事故调查人员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由单位重新委派人员参加。6.4.6调查组可向发生事故的单位、人员了解情况,索取相关资料,事故单位及有关人员应主动如实反应情况,配合调查,不得阻碍调查和取证,不得隐瞒事故真相,出具伪证。6.4.7调查组应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调查,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并遵守纪律,严守秘密。6.5事故处理6.5.1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调查报告后,组长所在单位应在15天内作出事故处理报告(重伤事故按上级规定办理),按照事故大小、轻重由总公司或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批复结案,事故处理决定、防范措施及建议由事故单位或企业主管部门在30日内负责办理,及时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处理。6.5.2事故结案后,事故处理决定、防范措施方案,事故技术鉴定,连同事故调查报告一起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案。6.5.3结案处理工作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经上级安全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结案时间,但不得超过90日。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由上一级单位或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确定。7.0安全分级检查、隐患登记上报制度7.1检查分级与检查职责7.1.1检查分级:一级:岗位;二级:班组(工段);三级:车间;四级:分公司(单位);五级:总公司。7.1.2检查职责7.1.2.1岗位检查职责:岗位员工应按巡检制度要求检查本岗位所分管的设备、电器、压力容器、安全设施、特殊劳保用品器具、工具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负责整改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按要求做好安全记录和隐患登记上报工作。7.1.2.2班组(工段)检查职责:检查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员工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和安全状况记录情况,检查岗位员工对操作内容、工作场所检查过程中未能发现的隐患及习惯性违章行为,整理核查各岗位上报的事故隐患,做好各类隐患的整改防范、登记上报工作。7.1.2.3车间检查职责:检查班组(工段)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的执行,发现违章行为立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监督检查所属员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检查本车间辖区内班组(工段)上报隐患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力量整改职责范围内的隐患,做好未消除隐患的防范和各类隐患的登记上报工作。7.1.2.4分公司(单位)检查职责:负责检查规章制度的完善、上墙,检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工段)、车间周四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等开展情况及记录,监督检查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隐患登记、上报、防范,核查车间上报的隐患,发现下级检查中未能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上级反馈隐患,统一部署做好各类隐患的整理登记、分类、整改上报工作。总公司检查职责:利用不同形式(综合大检查,日常巡回检查、文明生产检查,专项检查,职能科室安全检查等)对全厂范围内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反馈到有关单位,督促其整改,制止处罚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检查分公司上报各类隐患,做好造册、统计、上报、有计划地组织整改重大隐患。7.2检查整改要求7.2.1岗位检查每班不少于四次:班组(工段)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车间检查每班不少于2次,分公司(单位)检查每天不少于1次,总厂职能部室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综合大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7.2.2各级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实行“三定”(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四不交”(岗位能整改的不交到班组(工段),班组(工段)能整改的不交到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到分公司、分公司能整改的不交到总公司)。7.2.3检查出属于本单位解决的隐患,应立即安排整改,整改结束后,注销隐患台帐上的记录,暂时难以解决的,所在单位应悬挂隐患待修标志(或警告牌),同时制订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超出自己(单位)职责权限,自己(单位)无能力整改的隐患,除自己建立隐患记录台帐外,并上报主管单位和职能管理部门。7.2.4主管单位和职能部门接到隐患报告时,应会同有关部门,协助单位查清隐患根源,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暂时难以整改的要制订整改计划和有效防范措施,需总公司安排解决的,上报公司安委会办公室。7.3隐患上报7.3.1分类:A类:需要上级部门安排整改的隐患B类:客观原因限制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C类:本单位已做出整改安排的隐患7.3.2上报要求A类隐患中危险隐患应介绍隐患发现现状、危害。并提出本单位的整改建议和要求,以后每周上报时,应将已上报隐患现状变化(整改情况、防范情况)核报。B类隐患(通过防范能切实消除危险)应上报原因、防范措施,整改计划。C类隐患应上报周检查中已整改隐患内容条数,已安排整改内容、条数,超过一个上报期整改的隐患应列出。7.4报告程序与时间7.4.1程序:岗位报班组(工段);班组(工段)报车间;车间报分公司(单位);分公司(单位)报总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单位)。7.4.2时间:分公司(单位)每周一上午报公司安全部门(紧急隐患随时上报),其它上报时间由分公司安排。公司级重点危险源巡回检查要求1、岗位人员每两小时检查一次;2、班组长每班检查一次;3、车间或科室主管领导每天检查一次;4、分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环保部安全科每周检查一次;5、分公司经理、安全环保部部长(或副部长)每半月检查一次;6、总公司主管安全副总每月检查一次;分公司级重点危险源巡回检查要求1、岗位人员每两小时检查一次;2、班组长每班检查一次;3、车间或科室主管领导每天检查一次;4、分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每周检查一次;5、安全环保部安全科每半月检查一次;6、分公司经理、安全环保部部长(或副部长)每月检查一次;7、总公司主管安全副总每季度检查一次;注:以上所有检查,都必须按规定在现场记录上签字。8.0检修安全管理制度8.1检修组织与管理8.1.1一切检修项目均应在检修前按照检修级别分级办理检修任务书,明确检修项目负责人,并履行审批手续。8.1.2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要求,亲自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底,落实检修安全措施。8.1.3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8.2检修安全通则8.2.1检修前,检修项目负责人应详细检查并确认工艺处理合格、盲板加堵准确等情况,每次作业前,按要求对现场进行检查,经检修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作业。8.2.2从事动火作业,应按防火、防爆有关规定办理动火证,经批准后方可作业。8.2.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8.2.4一切检修应严格执行企业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人员要认真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各项规定。8.2.5检修的设备、管道与在生活区域的设施、管道有连通时,中间必须隔绝。8.2.6在生产车间临时检修时,遇到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8.2.7在检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进行严格管理。8.2.8在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场所检修时,要经常与操作工人联系,当化工生产发生故障,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8.3检修通则8.3.1根据检修任务书的要求,生产单位要为检修单位创造安全检修条件,没有办完交接手续的检修单位,不得任意拆卸设备、管道。8.3.2对检修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可靠。8.3.3检修传动设备、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起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8.3.4检修单位要检查动火证,设备内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和电气工作票的审批内容与落实情况。8.3.5检修单位应检查检修中需用防护器具、消防器材准备情况。8.4焊接作业8.4.1焊接作业要注意防火、防爆工作,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作业证。对动火周围易燃、易爆物应清理干净,如附近沟池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液体,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8.4.2氧气、乙炔焰焊(割)作业安全必须做到:1)焊接作业工具要符合质量标准,焊炬,控制阀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器要灵敏有效,气体软管耐压合格,无破损。2)氧气钢瓶,溶解乙炔气钢瓶不得靠近热源,禁止倒置,溶解乙炔气钢瓶不得卧放,钢瓶内气体,用完后必须留有余压。3)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附件要灵敏可靠。4)溶解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与明火点应保持10米以上距离。5)高压电源线及管线下禁止放置溶解乙炔气瓶。8.4.3电弧焊割必须作到:1)电焊机要设立独立的电源开关。2)电焊机二次线圈及外壳必须妥善接地或接零进行保护,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3)一次线路与二次线路绝缘良好,易辨认。4)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焊接(电、气焊)作业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8.4.4焊工在操作中要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8.4.5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场所从事电焊作业要设有防护遮板,以防止电弧光刺伤他人眼睛。8.4.6等离子切割、氩弧焊接等特种作业,应采取有关安全防护措施。8.5设备内作业8.5.1设备(槽、罐、塔、釜、槽车、地下贮池、炉膛、沟道、烟道、排风道等)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该设备必须与其它设备隔绝(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8.5.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30分钟内,要取样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8.5.3进入有腐蚀性、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穿戴适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器具。8.5.4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检修作业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若继续再进入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手续。8.5.5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作业监护人,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络。8.5.6设备内作业应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搭设安全梯及架台,并配备救护绳索,确保应急撤离需要。8.5.7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源必须是安全电压,灯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8.5.8严禁在作业设备内外投掷工具及器材,禁止用氧气吹雪。8.5.9在设备内动火作业,除执行动火制度有关规定外,动焊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具留在设备内。8.5.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无误,并由检修负责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在进入设备内作业证上签字后,检修人员方可封闭设备孔。8.6抽加盲板作业8.6.1盲板管理基本要求1)要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盲板。2)要建立盲板档案卡片,并进行编号。3)盲板由各生产车间及设备动力车间分别保管、使用。8.6.2要指定专人负责抽加盲板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监护。8.6.3抽加盲板必须确认部位,并挂牌做记号,对较大系统抽加盲板的工作,应绘制盲板分布图,防止因误抽加盲板造成事故。8.6.4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应在系统卸压后保持正压,以防空气吸入造成事故。8.7检修完工后处理8.7.1检修完毕后必须做到:1)一切安全设施恢复正常状态。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抽加盲板,检查设备管道内有无异物及封闭情况,按规定进行水压或气密试验,并做好记录备查。3)检修任务书归档保存。4)清理现场。8.7.2检修后的设备,必须按规程进行试运行,合格后,使用和检修双方办理交接手续。9.0煤层气站现场安全检查制度9.1各单位人员应熟悉煤层气站的巡检内容,保证减压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减压站的安全生产。9.2煤层气站检查内容9.2.1现场安全标识、警示是否完好、齐全。9.2.2管道外表防腐层是否脱落、管道是否锈蚀;有无跑、冒、滴、漏、渗等现象。9.2.3管道上是否缠有电线、电缆线、电话线等杂物;导静电跨接是否完好;9.2.4阀门是否润滑良好;9.2.5气站所用计量表、压力表、温度表及报警器等仪器、仪表反应是否灵敏、准确、可靠。9.2.6气站区域或安全距离范围内,物质是否贮存合理、是否存在明火等隐患。9.2.7消防通道是否通畅;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9.2.8现场电气、照明等防爆设施是否完好、齐全。9.2.9应急救护器材是否完好、齐全。9.2.10站内工作人员及运输车辆人员是否按规定穿戴劳保防护用品。9.2.11进入站内车辆及人员是否违反(限速5km/h、车辆必须有阻火器、严禁烟火、必须穿防护服、禁止照相、关闭手机)等内容,违者罚款200元。9.3检查频次安全环保部负责制作巡回检查记录表,各单位按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安全环保部每天至少一次;生产运行部设备科、计量科每两天至少一次;保卫部每天至少两次;佳锐公司每天至少一次;钛业三分公司每天至少三次(每八个小时至少一次);公司值班领导每天至少一次。漏检签一次处罚50元。10.0硫磺储存场地管理制度10.1硫磺储存场地及周围50米严禁动火,需动火作业时,严格动火审批,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违者对动火单位罚款500元。10.2硫磺库区周围干枯杂草及杂物由物流部、博凯公司环卫科不定时进行清理。10.3硫磺运输车在进入公司大门时,由保卫科门卫负责落实加装阻火器,凡未加装阻火器的运输车辆严禁进入公司,监管不力对保卫科罚款100元。10.4物流部现场人员负责对进入硫磺库区工作车辆(拉硫磺车、叉车、铲车、吊车等)进行检查,严禁车况差及未加装阻火器的车辆进入现场作业,监管不力对物流部罚款200元。10.5物流部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入硫磺库区的人员安全事项的告知,如发生违规现象,现场管理人员应受相应处罚。10.6物流部现场管理人员需根据硫磺粒度、湿度情况,采取洒水降尘、去除静电等安全措施后方能允许硫磺车进入库区。10.7铲车推硫磺时需谨慎操作,防止前铲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硫磺自燃,因操作不当引发自然现象的罚款200元,发生事故从重处理。10.8严禁散装硫磺两车同时卸车;硫磺卸车完毕,应将车轮下硫磺清理后发动车辆,严禁车轮原地打滑与硫磺摩擦,违者对现场管理人员及司机各罚款100元。10.9严禁卸车不彻底硫磺残留现象,违者对运输车辆罚款100元,卸车完毕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隐患后离开,未检查离开罚款100元。10.10卸车的杂物,集中应堆放到指定地点,由销售二公司或博凯公司清理,未及时安排清理罚款100元。10.11流部负责50张应急铁钎的存放工作。10.12保卫科须安排专人对硫磺库区进行二十四小时监管,建立巡查、交接班制度,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确保完好,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定时向上级汇报;负责库区周围的道路和管制;负责将公司的空气呼吸器、滤毒罐、消防器材进行调配,并负责现场工作人员消防的培训工作。10.13生产运行部、保卫科应配合检查消防用水情况,保障其流量、压力符合应急要求。生产运行部需保障公司公用应急资源调配,确保应急时使用,落实不力罚款500元,严重者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10.14生产运行部、保卫科负责应急用沙的存放。10.15泰公司负责硫磺库内储存硫磺的安全监管。10.16品质管理部须具体明确硫磺安全堆放技术要求及存储示意标识化,并对硫磺存储温度进行监控。10.17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各单位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每月巡回检查记录进行统计、上报。10.18检查要求:安全环保部负责制作巡回检查记录表,各单位按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保卫科、高泰公司、物流部每天至少三次(每八个小时至少一次);安全环保部每天至少一次;生产运行部每天至少一次;品质管理部每天至少一次;公司值班领导每天晚上至少一次。漏检签一次处罚50元。11.0硫酸罐区现场安全检查制度11.1硫酸罐区检查内容11.1.1硫酸罐区安全标识、警示是否完好、齐全。11.1.2管道外表防腐层是否脱落、管道是否锈蚀;有无跑、冒、滴、漏、渗等现象。11.1.3检查罐中硫酸的液位情况;11.1.4检查罐区各阀门是否在相应的开关位置;11.1.5检查硫酸罐及各密封点是否有泄漏情况,堵漏器材配备情况;11.1.6检查底板、罐壁、螺栓、围堰的完好性;11.1.7应急设施、物资储备情况。11.1.8罐区内工作人员及运输车辆人员是否按规定穿戴劳保防护用品。11.2检查频次11.2.1硫酸罐区巡检记录表从6月10起开始使用,各单位按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物流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环保部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公司值班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漏检签一次处罚50元。11.3签字地点:6#硫酸储罐西南侧办公室。12.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12.1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参与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原则,制定本规定。12.2本规定适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12.3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单位(个人)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12.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的工作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谁造成、谁负责、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公司实行行政和专业主管负责制的多级排查治理防控管理模式。12.5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能主管部门对本单位或本管辖工作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逐级建立起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12.6分公司单位,负责对各自辖区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负责职能范围内的隐患治理、防控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同时,负责协助配合上级及主管部门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工作;公司职能部门按照各自分管的工作职责,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工作实施管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防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公司各级管理层,负责本级管理工作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工作。12.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排查、治理及防控事故隐患的义务,超出个人处理能力的,应向本单位领导、公司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12.8承包、承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对本单位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公司职能部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统一协调、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的权利。12.9公司综合事故隐患排查每年开展二次。公司主管安全部门、职能部门每月(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分公司(单位)每周一次;车间每天一次;班组、工段每班二次;岗位每班三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整改职责和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处理。将能够整改的事故隐患,明确责任,限时进行整改,暂时难以整改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并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12.10单位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由本单位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并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由检查部门负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负责事故隐患治理和防控的安排,实施监督管理;检查发现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整改的事故隐患,检查单位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移送有关资料,同时记录备查。12.11接到事故隐患报告的单位,应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所报事故隐患需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12.12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将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十三、一般事故隐患,由分公司单位(车间、班组、岗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安全分级检查、隐患登记上报》制度逐级上报,同时应向公司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隐患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治理建议方案及要求。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由公司或分公司、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专业主管单位组织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隐患现状、治理的目的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预计经费和物资计划;4、建议治理的单位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治理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12.14各分公司单位每周一应当按照《安全分级检查、隐患登记上报》制度向安全主管部门上报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情况;每月25日前报,本单位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有统计、有分析)及下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计划。上报材料应由单位安全主要负责人签字。12.15隐患所在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停止其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12.16公司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上级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采取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12.17上级安全监管部门挂牌督办或责令停产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公司主管部门应当向上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申请,经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12.18公司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分公司(单位)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2.19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安全分级检查,隐患登记上报》和有关制度,对分公司(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重点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帐。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并加强监督检查,按章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违规行为及其责任者。12.20分公司(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分公司安全主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防、控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申请公司主管领导或有关部门停产治理。12.21安全主管部门应当把事故隐患整改纳入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实相应责任。12.22对公司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当收到分公司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在次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审查不合格的,下达继续整改指令。对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将实施行政处罚。12.23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事故严重程度,将给予事故责任者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将由上级司法机关给予刑事处罚。12.24分公司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100元以下的罚款:1、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2、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材料的;3、存在事故隐患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防控措施的;4、未按要求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5、隐患整改不合格的。12.25任何单位(个人)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控过程中,违反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照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12.26安全监管人员未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13.0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1目的为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减少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制定本制度。1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3.3职责13.3.1有关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管理行政事项由本公司工会兼职负责办理,负责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13.3.2有关员工之健康教育、保健及卫生指导、健康检查、由公司医院负责;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13.3.3员工职业病健康检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病防治单位进行;13.3.4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职业卫生档案记录,此项工作由本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及保存。13.4职业健康检查13.4.1就业前体检:在招收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新工人时,必须进行就业前体检,体检项目由焦作市职业病防治部门根据其将从事的何种有毒、有害作业而定。体检发现患有职业禁忌症人员,人力资源部不得安排在本公司工作。13.4.2定期体检:按规定组织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禁忌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13.4.3职业病一经确诊,凭职防所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患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13.4.4公司对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粉尘等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按照国务院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结果如实向劳动者反馈。不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13.5职业卫生培训及防护13.5.1公司经常性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工作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3.5.2公司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配备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并指导监督员工正确适用,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13.6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13.6.1公司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于超过标准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13.6.2在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说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物质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13.7要求及规定13.7.1公司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经营、生产、进口、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代替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13.7.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公司要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由公司承担。13.7.3公司不安排女员工在孕期、哺乳期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3.7.4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坚持定期检修,保持完好,杜绝跑、冒、滴漏。14.0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4.1目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为了安全投入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专款专用,特制定本制度。14.2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4.2.1安全工程项目资金投入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项目范围应包括:1)安全技术: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2)辅助房屋及措施:有关保证生产必须的房屋及一切措施。如淋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等。3)隐患整改项目。4)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5)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投入。14.2.2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员工保健的费用。1)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罩、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以及各种用品的使用年限;2)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员工体检费用+职业病预防费用+消暑饮料费用。14.2.3应急救援投入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1)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围堤、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2)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3)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4)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长度。14.2.4安全宣传教育投入。1)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2)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3)参与安全会议以及安全活动的人数、时间长度;4)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传单等费用。14.2.5日常安全管理投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应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标准化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14.2.6保险投入可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来调整保险费率。1)财产保险投入;2)车辆保险投入;3)员工工伤保险的安全投入。14.2.7事故投入在突发事故发生后,企业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处理事故而不得不进行的花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事故处理活动费用;2)对伤亡员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3)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用;4)事故发生导致企业停产的损失;5)企业价值损失和时间上的投入(企业价值损失指企业信誉的降低、形象的破坏,是一种负投入,是对前期用于提高企业形象、信誉的投入的损失。时间上的投入包括处理事故花费的工时、员工转岗或培训新员工的工时损失)。14.2.8安全奖励基金投入安全奖励基金应分为安全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个人的奖励,对其进行定期奖励。对突发事件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可单独进行奖励。14.3不能列入上述内容的,可作为安全试验、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等。14.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和审批。14.4.1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制定每月的安措计划,报至生产运行部,随每月的公司生产经营计划以文件形式下发。14.4.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年度安措项目,并报总公司审批。14.4.3根据总公司的文件,各项目负责人按计划组织实施。14.4.4没有经总公司批准但确需实施的安措项目,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项目负责人、资金来源和完成日期。14.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检查和验收。14.5.1综合办保卫部、工会负责人每季度必须检查一次,并向经理汇报执行情况。14.5.2安全环保部安全科对安措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14.5.3综合办保卫部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单位名义汇报执行情况。14.5.4项目完成后,综合办保卫部和安全环保部安全科组织相关人员验收。14.6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资金来源14.6.1安全设备的大修费用,生产设备因不合安全要求进行的重大修理而不增加固定资产的,由大修理费用开支。14.6.2生产成本费用,凡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安措,由生产维修费开支,摊入生产成本中,数额大都可分期摊销。14.6.3安全奖励,未列入以上项目或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临时项目的,由企业奖励基金开支。14.6.4安措专用经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从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10—20%的资金支用。15.0安全设施管理制度15.1管理分工15.1.1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由分公司、车间负责。15.1.2电气安全防护装置,由负责电工所在单位负责。15.1.3工艺规程中的超限报警、安全连锁等装置由仪表部门负责。15.1.4保护人身安全的防毒器具及警示牌、周知牌等由分公司、车间维护保养,安管部门负责监督。15.1.5生产区域中的火灾报警、灭火装置由保卫部负责。15.2维护与检修15.2.1安全设施与防护用具要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其他人不得乱动。15.2.2安全装置要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15.2.3主管部门要按规定对安全装置、防护器具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15.2.4安全装置,防护器具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废置不用。确有必要时,须先申请并经主管部门同意,总工批准。15.2.5改造或新设计安装的安全装置,须经安管部门、技术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鉴定,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5.2.6外购的安全防护器具,必须认真查验合格证。15.3防护器具的选用与保管15.3.1根据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和防护器具性能、防护范围来选用防护器具种类和型号,不准超出防护范围代用。15.3.2防护器具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知防护器具的结构、性能及使用、维护保管方法。15.3.3防护器具要定点存放,专人保管,维护保养。安管部门要定期检查监督防护器具保养状况。15.3.4安管部门要建立防护器具定检台帐,专人负责。15.4防护器材柜的管理规定15.4.1防护器材柜是放置防护用品的专用柜,严禁乱放无关的用品、用具。岗位操作工必须严格交接,作好维护保养工作。15.4.2防护器具要放在专用柜内,面具头和滤毒罐必须连接好,罐底有胶塞封堵,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不能使用时要及时更换。15.4.3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压力保持10Mpa以上,远离火源和高温设备。使用后分厂(车间)负责检查、冲气及更换吸收剂,恢复到备用状态。15.4.4防护器材柜要置于便于取用,温度适宜,不易遭受灰尘和腐蚀性物质污染的场所。15.4.5防护器材柜由分公司、车间指定专人负责管理。16.0高处安全作业办证实施细则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基准面。从作业位置到坠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坠落高度(也称作业高度)。16.1高处作业分级及分类16.1.1分级: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1)一级:作业高度2至5米;2)二级:作业高度5米以上至15米;3)三级:作业高度15米以上至30米;4)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30米16.1.2分类1)特殊高处作业:a、在阵风风力为6级及以上情况下进行的强风高处作业;b、在高温或低温环境进行的异温高处作业;c、在降雪时进行雪天高处作业。d、在降雨时进行雨天高处作业;e、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夜间高处作业;f、在接近或接触带电条件下进行的带点高处作业;g、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悬空高处作业。2)化工工矿高处作业:a、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上面进行的高处作业;b、在升降(吊装)口、坑、井、池、沟、洞等上面或附近进行的高处作业;c、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灼伤的区域或转动设备附近进行的高处作业;d、在无平台、无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容器、设备及架空管线上进行的高处作业;e、在塔、釜、炉、罐等设备内进行的高处作业。3)一般高处作业:除特殊作业和化工工矿高处以外的高处作业。16.2办理方法16.2.1作业单位负责人依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和分类向审批单位提出办证申请,介绍作业任务和作业环境,并编制作业安全措施。16.2.2审批单位(人)按照规定职责进行审核、落实,并进行签字。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办理票证。16.2.3一级高处作业及在坡度大于45°的斜坡上面进行的高处作业,在升降(吊装)口、坑、井、池、沟、洞等上面附近进行的高处作业,由车间负责审批。16.2.4二级高处作业及在无平台、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容器、设备和架空管道上进行的高处作业由车间审核后报分公司主管安全经理审批。16.2.5三级高处作业及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灼伤的区域或转动设备附近的高处作业,由车间、分公司审核后报安全环保部审批。16.2.6特级、特殊高处作业及在塔、釜、炉、罐等设备内进行的高处作业,由车间、分公司和安全环保部审核后报主管副总或总工程师审批。16.3作业要求及防护16.3.1作业要求:1)从事高空作业的单位(个人),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2)《高处安全作业证》审批人员应赴高空作业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作业。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酒后人员等,不准进行高空作业。4)高空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查验《高处安全作业证》,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施工,否则,有权拒绝施工作业。5)高空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要检查,作业中应正确使用防坠落物品与登高器具、设备。6)高处作业应设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7)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脚手架使用的材料必须坚固,结构必须牢固,不准超负荷使用,脚手板质检不能有过大的空隙和探头板,并应有防滑措施。高处作业应根据实际要求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笼、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等。跳板应符合安全要求,两端应捆绑牢固。作业前,应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8)供高处作业人员上下用的梯道、电梯、吊笼等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作业人员上下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固定式钢直梯和钢斜梯应符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和GB4053.2的要求,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应符合《便携式木折梯安全要求》GB7059和《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12142的要求。9)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不得有缺档。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处。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应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16.3.2防护:1)高处作业前,施工单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险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写入《高处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并制定出对应的安全措施。2)不符合高处作业安全要求的材料、器具、设备不得使用。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不得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3)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应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工具在使用时应系安全绳,不用时放入工具袋中。不得投掷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防止坠落措施。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4)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特级高处作业、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5)不得在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等)上作业,登不坚固的结构作业前,应保证其承重的立柱、梁、框架的受力能满足所承载的负荷,应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6)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休息。7)高处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理利用手机的倡议书(6篇)
- 冬防保温应急预案范文(5篇)
- 药物研发新技术与挑战-洞察分析
-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第1篇-洞察分析
- 小儿肠炎病原学检测-洞察分析
- 细胞极化与神经发育-第1篇-洞察分析
- 疼痛与免疫系统关系探讨-洞察分析
- 娱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洞察分析
- 外太阳系生命迹象探索-洞察分析
- 土木香与美白成分协同作用-洞察分析
- 医药行业合规培训
- 2024年低压电工资格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共400题)
- 【MOOC】公司金融-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五版
- 殡仪馆鲜花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消化道大出血应急预案演练
- 光伏项目达标投产实施细则-施工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英文版
- 系统集成售前技术年终总结
- 微信公众号运营合同三篇
- 《网络营销》试题及答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