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935-2013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规范、质量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标签标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不对消费者健康构成风险,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引入磷酸基团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这种改性淀粉常用于改善食品的稳定性和粘稠度,增加食品的保水能力和加工性能。

技术要求

  1. 感官指标:要求产品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具体规定了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的水分、灰分、酸度、磷酸基团含量等理化参数的限量值,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3. 微生物指标:设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限值,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检验方法

标准详细说明了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检测仪器、试剂选择、操作步骤及判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签:要求产品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追踪和信息透明。
  • 包装:需采用食品级材料进行密封包装,防止污染和变质。
  • 运输与贮存: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存储于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实施与监督

此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对食品生产、流通和监管等环节具有法律约束力。各食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遵循,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11-29 颁布
  • 201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993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_第1页
GB 2993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993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993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2013-11-29发布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2993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淀粉或由生产食用淀粉的原料得到的淀粉乳为原料与磷酸化试剂反应制得的

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以及结合酶处理酸处理碱处理漂白处理和预糊化处理中一种或多

,、、、

种方法加工后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2技术要求

21原辅料

.

211原料

..

食用淀粉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12辅料

..

2121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的要求

...。

2122磷酸化试剂种类正磷酸正磷酸钠或钾盐或三聚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或三氯氧磷

...:、()。

22感官要求

.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

取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

状态呈颗粒状片状或粉末状无可见杂质50g,

、,线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

,、,

气味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

23理化指标

.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谷类淀粉为原料

≤15.0

干燥减量w其他单体淀粉为原料

()/%≤18.0GB/T12087

马铃薯淀粉为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