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1页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2页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3页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4页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年形势更困难”东莞企业收缩防线准备过冬近期,不断有消息称,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备受冲击,广东东莞市陷入企业倒闭潮中。日前,本报记者赴广东东莞市调查,发现确有不少企业倒闭,但当地政府否认了企业陷入倒闭潮的说法,表示个别企业倒闭属于正常现象,大环境未受影响。10月15日,亚洲最大的玩具代工厂之一合俊集团突然倒闭,6500名工人一夜之间全部失业。仅相隔半月,“合俊事件”再次在东莞另一家规模比较大的鞋厂——韦旭鞋业上演,4000名工人失去工作。有消息称,从2007年年底开始,东莞这个世界大工厂陷入了“企业倒闭”的漩涡中。今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备受影响。金融风暴,已经让东莞的冬天提前到来。2/1/20231宏观经济学大学生就业难有四因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面临趋紧,有四个原因:一是毕业生多,今年是559万,明年是610万;二是企业需求下滑比较厉害;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2/1/20232宏观经济学通胀压力已消通缩已现货币供应量增幅已连续数月回落。央行17日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此解释称,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在小幅波动中整体有所走低,这主要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幅放缓影响。受金融危机和出口收结汇新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8月以来国际资本流入速度减缓。央行发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M1(狭义货币供应量)、M2当月同比增幅分别为8.85%和15.02%,M1、M2同比增幅均已回落至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因此有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通胀压力已消,通货紧缩已现端倪。2/1/20233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1/20234宏观经济学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失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能够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2/1/20235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一节失业理论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2/1/20236宏观经济学第一节失业理论一、失业与充分就业二、失业的类型三、失业的经济损失2/1/20237宏观经济学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1.失业的界定与衡量2.充分就业2/1/20238宏观经济学

1.失业的界定与衡量就业:劳动力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就业者:指从事有酬工作的人,以及有职业但由于生病、罢工或休假而暂时没有去工作的人。失业:劳动力想工作而没有工作做。失业者: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工作岗位的人。2/1/20239宏观经济学美国标准16-65岁;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被企业解雇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既非自愿离职者。2/1/202310宏观经济学我国标准“就业人员”指男在16至60岁、女在16至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2/1/202311宏观经济学我国标准“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2/1/202312宏观经济学失业的衡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人数

100%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2/1/202313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统计数据资料来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2/1/202314宏观经济学我国2000-2006年失业率项目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经济活动人口(万人)739927443275360760757682377877就业人员合计(万人)7208573025737407443275200758257640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595

681

770

800

827

839城镇登记失业率(%)3.13.64.04.34.24.24.32/1/202315宏观经济学2007-2008年的失业率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失业率是4%,就业率是96%。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2/1/202316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非经济活动人口: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16岁及以上在校学生、离退不再要求就业的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就业愿望的其他人员。2/1/202317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2/1/202318宏观经济学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各单位的从业人员反映了各单位实际参加生产或工作的全部劳动力。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城镇私营从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其经营地址设在县城关镇(含城关镇)以上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包括私营企业投资者和雇工。城镇个体从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持有城镇户口或在城镇长期居住,经批准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从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在个体工商户劳动的家庭帮工和雇工。2/1/202319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计算公式为: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2/1/202320宏观经济学失业统计的差异我国的失业统计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统计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统计的口径、失业数据的来源、失业年龄的规定、从业时间等方面。国外的失业人数是包括城镇和农村的全部失业人数,而我国的失业统计口径只限于城镇居民。国外失业数据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对住户的抽样调查获得的,一周左右统计一次;而我国失业数据主要通过在劳动管理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汇总而来,一年才统计一次。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国外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如16岁),并无年龄上限界定,退休后继续寻找工作仍算失业者;我国对失业者的年龄下限有规定(16岁),而且也规定了年龄的上限(过低):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为男60岁,女55岁。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2/1/202321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中国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根据对国内学者和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到7%,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官员的估计较低(接近6%),学者的估计较高(高于8%);而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估计2001年的真实失业率突破了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抽样调查并综合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实失业率达13%至15%。中国社科院劳动就业专家冯兰瑞教授认为:2003中国失业率已接近30%。2/1/202322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认为,2002年,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总失业率已达到10%,失业人数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率在10%至15%之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5000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

2/1/202323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率的计算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部门公布的失业率统计数字,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但这种失业率的统计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失业却没有登记的人员、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人员以及隐性就业等情况,还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看作失业是因为:人们经常提到的就是,土地作为承载农民就业和生计的基本保障,只要农民有土地,就不存在对失业的担忧。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足够的土地来供养自己和家人,在江浙一些地方,农民基本上没有足以供养自己和家人的土地,仅有的少量土地不足以成为农民的就业保障。2/1/202324宏观经济学2.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古典理论:工资的调节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观点:消除了非自愿失业的一种就业状态。当代经济学观点: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一种就业状态。2/1/202325宏观经济学自愿失业wNDSNfNe自愿失业w2/1/202326宏观经济学非自愿失业wNDSNfN1自愿失业N2非自愿失业就业w2/1/202327宏观经济学二、失业的类型1.自然失业2.周期性失业3.隐蔽性失业2/1/202328宏观经济学1.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求职性失业(自愿失业)古典失业2/1/202329宏观经济学老张将面临何种类型的失业?2/1/202330宏观经济学

猎人与猎狗一个猎人养了几只猎狗,每天去猎取兔子到集市上卖,日子过得很惬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兔子染病,猎人猎取的兔子已经无人问津了。迫不得已,猎人只好去猎取别的动物。经过考虑后,猎人决定去打野鸭子卖。问题是这些猎狗该怎么办呢?它们现在对猎人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养它们又需要一笔较大的开销,于是,猎人只好把这些猎狗赶出家门,任其自谋出路。试问:这些猎狗属于什么性质的失业?2/1/202331宏观经济学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非自愿失业),也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紧缩的缺口: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社会总支出需要增加的距离。2/1/202332宏观经济学紧缩性缺口ADOYYfEfADfY0EAD0紧缩的缺口失业2/1/202333宏观经济学三个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需求不足;灵活偏好——投资需求不足。2/1/202334宏观经济学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自然失业率是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最低失业率,它代表最高可以被维持住的就业水平,且相当于一国的潜在产出。简单定义:自然失业率是指实现了充分就业(或潜在GDP水平)时的失业率,亦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2/1/202335宏观经济学自然失业率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时,没有通货膨胀加速或递减的趋势;

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趋于加速;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趋于递减。自然失业率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50-60年代是4~5%;

80-90年代是5~6%。2/1/202336宏观经济学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劳动者结构的变化;结构性失业的增加;政府政策的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增大;最低工资法等。2/1/202337宏观经济学降低自然失业率的对策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扩大政府就业计划;排除政府障碍;提供培训。2/1/202338宏观经济学3.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2/1/202339宏观经济学

我国失业的五大类型

第一,劳动力供给总量严重大于需求总量而产生的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衡量劳动力需求总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弹性系数,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业率增加的百分点,或者说就业增加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就业弹性系数都在0.20以下,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强度越来越小;2/1/202340宏观经济学

我国失业的五大类型

第二,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导致结构型失业。一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升级,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劳动力从原有岗位或企业中退出,产生的失业和新技术的应用所直接代替的劳动力;二是所有制结构变动。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客观地要求分流富余人员,从而产生失业;三是需求结构的变化。新的适应市场的产业不断发展,从而也必然有一部分劳动力被淘汰成为失业人员;2/1/202341宏观经济学

我国失业的五大类型

第三,由于劳动力的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观念型失业。如愿意在公有制企业工作,不愿意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愿意到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小城市就业;乐意到城市就业,不乐意在农村就业;不愿到新兴服务业就业;对新兴的工作方式不适应等;2/1/202342宏观经济学

我国失业的五大类型

第四,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导致的信息阻滞型失业。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有大量劳动力不知道哪里有工作;2/1/202343宏观经济学

我国失业的五大类型

第五,由于体制性障碍而产生的体制型失业。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还没能够衔接起来,直接制约了城市劳动力的流动。

2/1/202344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的根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带来的结果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企业用较少劳动力来推动更多生产资料,不断同先进的机器和技术来排挤工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一个产业或行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带动上游产业或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增加,但这有一定的时滞期,所以会在短期内带来失业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不是引起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1/202345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的根源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失业增加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期,我国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调整仍在继续。第一产业开始排斥劳动力,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九十年代末以来就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这种结构调整使从事一、二产业的非熟练劳动力释放出来,而这些劳动力又不适应第三产业的工作要求,失业就产生了。依据三次产业的演进过程,第一、二产业产生过剩劳动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不是我国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1/202346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的根源国有企业改革使富余人员下岗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吸纳了大量超过自身需求的剩余劳动力,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客观地要求分流富余人员;并且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些企业面临破产命运,从而使这些企业职工被推向社会。这些人员大多数成为失业人员。并且这几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是必须进行的,这也是引起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不是造成高失业率的根本原因。2/1/202347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的根源体制障碍引起失业户籍制度的束缚:户籍制度一方面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工业和城市转移,使中国产业结构扭曲;另一方面就业转换滞后于产值转换。教育结构不合理: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现象说明大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由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一是教育内容及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加大企业的培训成本。二是教学理念不合理,使大学生期望过高,一些原本能就业的毕业生因工作差而放弃就业。三是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1/202348宏观经济学我国失业的根源体制障碍引起失业政府监管制度的不合理:当前政府监管还有计划经济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使企业无法发展。比如对钢铁业的打压,使小企业受到重创,可能会面临破产局面,失业人数增加;而垄断企业受到保护,使行业发展缓慢,进而创造的就业机会减少,从而使失业者继续失业。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完善综上所述,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我国“高增长、低就业”、失业率居高不下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体制方面存在重大不足。2/1/202349宏观经济学三、失业的经济损失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最大损失是实际GDP的减少——奥肯定理2/1/202350宏观经济学阿瑟·奥肯:作为政策制定者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Okun)是美国战后最富有创造性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之一。奥肯率先提出潜在产出概念,随之发现了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即现在广为人知的“奥肯法则”。他信奉一种新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名为“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奥肯还以善于用简单的例证来阐明经济问题的要点而闻名。2/1/202351宏观经济学奥肯定理奥肯定律: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①二者是反方向变动的;②1:2.5是平均数(60年代1:3;70年代1:2.5-2.7;80年代1:2.5-2.9);③主要适用于未充分就业的情况(自然失业率与实际GDP的关系约为1:0.76)。2/1/202352宏观经济学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2/1/202353宏观经济学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显著的上升。范围的规定性;时间的规定性;程度的规定性;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有关。2/1/202354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IPD)

2/1/202355宏观经济学消费物价指数

(CPI:ConsumerPriceIndex)我国CPI中包含八大类商品:食品(权重占到32.74%)烟酒及其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居住2/1/202356宏观经济学消费物价指数(CPI)家庭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所花费的支出是857元,199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则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是1174/857=1372/1/202357宏观经济学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980(6%)高额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22.6%。1985(8.8%)信贷规模膨胀。贷款余额增长率为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为19.8%。1988(18.5%)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消费需求膨胀。1994(21.7%)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投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12.1%。2/1/202358宏观经济学抢购风波——通货膨胀的担忧2/1/202359宏观经济学哪些因素拉升了物价——《华商报》2007年11月16日

从2003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物价保持基本稳定。CPI较快上涨始于去年四季度,今年以来逐月加快。特别是3月份以来,CPI涨幅连续八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同比上涨4.4%。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问题。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分析今年以来的价格运行,呈现“两涨一稳”的结构性特点:一是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6%。这是推动CPI上涨的首要原因。二是居住类价格持续上涨。这是影响CPI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居住类价格上涨4.1%。10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4.8%。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1.1%、0.7%和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2%、1.7%和1.8%。2/1/202360宏观经济学哪些因素拉升了物价——《华商报》2007年11月16日

权威人士指出,国内消费品供应总的是能够满足的,但存在结构性问题。工业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突出的是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去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300万吨。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国家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增加。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从而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成本增加推动了物价上涨。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生猪供求失衡亦加剧价格波动。受去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目前,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2/1/202361宏观经济学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分:爬行的通货膨胀:1-3%

温和性通货膨胀:3-6%

严重的通货膨胀:6-9%

奔腾的通货膨胀:10%以上、100%以内恶性的通货膨胀,100%以上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231000000%2/1/202362宏观经济学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

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升。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2/1/202363宏观经济学二、通货膨胀的分类按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程度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隐性通货膨胀显性通货膨胀2/1/202364宏观经济学三、通货膨胀的成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4.供求合力型通货膨胀5.结构型通货膨胀2/1/202365宏观经济学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MV=PY(费雪交易方程式)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实际产出M=PY/V2/1/202366宏观经济学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显著的上涨。膨胀的缺口POyP4AD5y1ASAD1P1AD2y2AD4P3y4P2AD3y32/1/202367宏观经济学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的、显著的上涨。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口成本推动YPADASP1Y1AS’P22/1/202368宏观经济学pp0yAS1AD1abcAD2Q0p2p1Q1AS24.供求合力型通货膨胀2/1/202369宏观经济学5.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经济学家的解释:

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希克斯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托宾

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舒尔茨2/1/202370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的持续无论通货膨胀因为什么而发生,都会由于惯性和预期而持续。通货膨胀螺旋yPP3P2P1ADAS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要求工资提高,以保证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发挥作用。2/1/202371宏观经济学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

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有利于买进卖出的投机商不利于固定收入获得者。2/1/202372宏观经济学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通货膨胀对财产分配的影响:

负债越多获利越多;

金额固定的资产越多受损越多。

2/1/202373宏观经济学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短期内:产出、就业增加

长期内:产出、就业不会增加2/1/202374宏观经济学产出效应的3种情况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2/1/202375宏观经济学四、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通货膨胀对政府的影响:

有利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

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