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1.gif)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2.gif)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3.gif)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4.gif)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cf9657d1a4726c3c4271267fae171ac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小节测试1.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完成第1~3题。1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A.欧洲B.亚洲C.北美洲 D.南美洲2.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3.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解析:由图可知四大洲各自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做一个简单的除法计算,不难得出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南美洲的结论。南美洲号称“湿热的大陆”是因为其纬度低,降水丰富,北美洲虽然面积大于南美洲,但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大,降水总量小,气候干燥,年径流总量自然较少。从图中信息和四大洲人均径流量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答案:4.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4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5.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是()。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②退耕还林还牧③控制人口增长④围湖造田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⑥改善耕地质量A.②③⑤ B.①③④⑥C.①⑤⑥ D.③⑤⑥解析:第4题,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第5题,要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两方面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背景是退耕还林还牧还湖、调整农业结构、耕地面积减少。所以,要大力提高单产。答案:6.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完成第6~8题。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能源消费构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①②③④6上表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6题,依据表中数据可知,①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比重最大,其水电和核电仅占%,比值小于其他,A项错。②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消费构成依次占%、%、%,差距不大,较为均衡,且石油所占比重最高,B项正确。③国石油所占比重最大,但其石油消费总量为×%=(亿吨标准煤),低于②国的×%=(亿吨标准煤),C项错。④国天然气占消费构成的%,比重最大,但其消费量为×%=(亿吨标准煤),小于②国×%=(亿吨标准煤),故D项错。该题考查了图表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能源消费构成比重和能源消费量两个概念。第7题,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最大而且远大于其他三国;中国消费总量居第二,能源以煤炭为主;日本能源主要运进石油;俄罗斯多天然气资源。第8题,人均能源消费量的比较要把题目提供的四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各国对应人口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估算,得出结论。答案:9.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单位:亿吨)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对外依赖程度将于年之前超过50%;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地区。(2)在中国原油进口国中与我国相邻的有个,其最佳运输方式是运输。(3)进入21世纪以来,原油价格一路飙升,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试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4)走出能源“困局”,一靠开源,二靠节流,试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甲可以看出,到2015年石油产量为亿吨,需求量为亿吨,石油缺口2亿吨,超过50%。由图乙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石油的国家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这些国家属中东地区。第(2)题,根据区域地理知识,结合图乙可知,与我国相邻的石油出口国是俄罗斯和越南,输送到我国境内的最佳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第(3)题,结合图甲可以看出,我国在今后十几年中石油产量比较稳定,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这是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结合图乙可以看出,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单一,受这些国家的影响较大,另外海上石油运输距离较远,也存在着安全隐患。第(4)题,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要从两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从开源上讲,一是要立足国内,提升开采技术和探矿技术,如发展海上石油钻探,发展煤变油技术等,开发多种形式的可替代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二是要拓宽国外石油进口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石油供应市场。从节流上讲主要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1)2015中东(2)两管道(3)石油产量增加缓慢,需求量日益增长,进口石油来源地区单一,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远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4)节约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多种形式的可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寻找和形成多元化的石油供应市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材料二: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材料三: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1)根据材料二及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分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要解决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解析:第(1)题,分析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可知,我国耕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而我国人口却在不断增长,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第(2)题,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主要围绕保土保肥方面。第(3)题,要确定b、c、d分别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人口稠密;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第(4)题,要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再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的符号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符号,再对应中国区域的分布,即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区域面积大;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然后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答案:(1)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