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演练】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入贡〞意为入朝进贡,其后应断开。“奏贬〞意为上奏贬谪,不应该断开。据此应选A项。答案A★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D解析此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那么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解析此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C项,“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错误,孙傅说的意思是:“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5分)(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1)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唯〞“帝〞“苟〞“死〞等的翻译。帝:做皇帝。苟:如果。死:为……死。(2)译出大意,注意重点词语“面责〞“庶或〞“济〞等的翻译、宾语前置。面责:当面指责。庶或:或许。济:成功。句式“不吾索〞即“不索吾〞。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原创迁移·文化常识】解析B项,“土地户口〞错误,不是礼部掌管内容,而是户部掌管内容。B【原创迁移·文本实词】答案1.通“无〞,没有。2.通“挡〞,抵挡。3.赠送。4.欺骗。5.如果。6.干预,参与。【教材联想】答案1.通“无〞,没有。2.通“挡〞,把守,抵挡。3.通“挡〞,遮挡。4.赠送。5.如果。6.欺骗。【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那么一定失败。蔡翛不听。升任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阻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为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 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宋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屡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等到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 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死刑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傅,应当死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命题趋势及备考指向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有什么特点?
(1)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人物传记。
(2)来源比较广泛,既有《旧唐书》《宋史》,也有《明史》《北史》。2.近三年从文言文考查的题型题量上看具有什么特点?
(1)题量没有变化,共4题。
(2)题型设计有调整,2014年用断句题替代了信息筛选题,而2015年,则用文化常识题代替文言实词题。3.历年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具有哪些特点?
(1)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为辅。这与文言文的特点是一致的。
(2)考查的对象为常见常用词。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是考查的重点。当然,高考命题时也不局限于这120个实词。这就提醒我们在学习古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都有涉及。实词的考查,一般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文化常识的考查,是2021年新增题型,从题目考查的内容来看,考查重点侧重于古代日常生活重要的和常见的文化常识,比方,字、号、谥号等名词称谓,嗣位等专有称谓。所以在复习时要注重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与积累。考点一文化常识[先做后讲]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理解文意。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语法等断句。由语法分析,可以判断“数见军旅〞和“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的后面一定要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所〞和“住〞构成“所字结构〞,意思是“所居住的(地方)〞,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答案D★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解析此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C项,“长子〞错误,应为“嫡长子〞。C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原文为:“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答案C【参考译文】来护儿,字崇善,还未记事的时候就成了孤儿,由伯母吴氏抚养。吴氏照顾抚养,非常慈祥和顺。来护儿自幼卓荦不俗,刚开始读?诗?,丢下书感慨道:“大丈夫生活在世,应该为国家消灭贼兵来取得功名!〞众人为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其志向豪壮。等到长大成人,雄才大概超乎常人,志气英伟高远。遇上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慨然有建立功名的志向。到了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平定陈国之战,来护儿立有战功,晋官位上开府,赏赐 财物一千段。仁寿初年,来护儿改任瀛州刺史,因善于治政而闻名,频频受到慰劳和勉励。炀帝继位,来护儿被召入朝,百姓留恋思念他,许多日仍不能出境,到朝中上书请求将来护儿留下来的人,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当初国家没安定的时候,卿是有名的将领,如今天下安定了,卿又成为很好的刺史,可以说是双美兼而有之了。〞大业六年(610),炀帝车驾巡幸江都,对来护儿说:“穿着华美的衣服白天巡游,是古人看重的,卿如今就是这样。〞就赏赐给来护儿财物二千段和牛、酒,令他去拜谒先人之墓,宴请乡里的父老乡亲。令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畅饮一日,朝野人士都为来护儿感到荣耀。大业十二年,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 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忧不适宜。希望陛下驻圣驾于洛阳,根据时节休养生息。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衣锦还乡之地,臣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了起来,好多日子不得相见。后来,炀帝怒气消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说:“公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这一天早晨将要朝见时,被抓了起来。来护儿问道:“陛下如今在哪里?〞身边的人答复说:“今天被抓了起来。〞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就被杀害了。来护儿重视许诺,交往诚厚,对财物名利很清廉,不修治产业。至于行军用兵,谋略特别多,每次观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和人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所以都能够为他效死尽力。[思维建模]古代文化常识分类记忆方案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比方: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催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9.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假设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10.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根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响、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二、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语(参考本节“知识清单〞)此类词语较多,涉及到官职称谓、变动,它们的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三、与人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四、与科考学校相关的常用词语五、与水利粮食相关的常用词语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士、太傅水利: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粮食: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丰、饶、赡、足、给、佚六、与食物饱饥俸禄等相关的其他常用词语食物: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饱饥:饱、饥、饿、馁、馑俸禄:俸、禄、秩、饷布匹: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穿戴: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房舍:宇、舍、馆、宅、第、邸、庑、屋桌床:案、几、床、榻违背:牾、忤、逆、倍(背)揭发:劾、讦、揭、擿害怕:畏、惧、惮、慑、骇、患嫉恨: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诬陷:中、谮、诬朝见:朝、觐京城:禁、阙、畿、京、京畿皇帝: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说话: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劝说:说、劝、规、讽、讥、谤、谏责备:过、责、咎、诛、让、谴、尤、折宽容:容、贷、恕、宽刑罚: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拜访:造、过、访、谒(见)、顾辞别:辞、别、谢马匹: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行动: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死亡:(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七、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假设、如果。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独:假设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八、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即学即练]1.(教材链接)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晋侯秦伯〞的称呼是源于周朝分封的爵位,晋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所以叫晋侯秦伯。(?烛之武退秦师?)B.“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的音阶,只不过“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音悲凉。(?荆轲刺秦王?)C.“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鸿门宴?)D.?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三百?,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诗经〉二首?)解析此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D项,“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错误,应为“孔子曾编辑整理过?诗经?〞。答案D2.(2021·唐山模拟)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是古代男子十五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十五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十五岁称作“弱冠〞。B.“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C.“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D.“虚左〞,古代坐车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有“虚左以待〞一语。解析此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A项,“十五岁〞错误,应为“二十岁〞,?礼记?中有“二十而冠,始学礼〞。A文言实词题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高考对实词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和翻译题,考查形式虽然简单,考查的内容却非常广泛。考生对文言实词掌握的多寡,直接影响考生答题的质量,所以对文言实词的学习,应本着实用、高效的原那么,做到重积累,多训练,以取得文言实词学习的最正确效果。考点二文言实词解析D项,“交契〞解释错误,应为“交情、情谊〞。答案D[先做后讲]2.(202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雪屋记[明]杜琼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缙绅大夫游西山,不可能建造房屋,只能是往、到。如,登门造访。B项,“是雪也……为可尚也〞构成主谓结构,“可〞是“值得〞的意思,“尚〞做动词,推崇。可联想“尚贤使能〞。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今又以雪济之,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承前文“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意思上有递进关系,翻译为“加上〞很合理。D项,“讵不韪欤〞构成反问关系“难道……吗?〞,从前句看,作者对“以屋名雪〞持肯定态度,此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可联想“冒天下之大不韪〞。A(2)以下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那么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那么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那么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那么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在于对通篇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体内容。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者〞“也〞后面要断开,虚词“那么〞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通过分析句意关系,在选项中做比较,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穷而在下〞和“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应该是独立的两个意思,所以排除A、B两项;C项“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中“而有成物之心〞,虚词“而〞说明句意应该是紧密联系的,“而〞前应停顿,其后不能断开,因此答案应为D项。答案D(3)以下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简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解析此题从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B项表述不当。对照原文:“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生意〞与“弭灾〞应该是并列的动宾结构,一起修饰限定“之功〞,“生发生命〞的意思。全句理解为:“这雪,不唯独因为它的色彩的洁白而值得推崇,还因为有生发生命消除灾祸的成效在其中。〞可见并非“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答案B吴地有位儒士叫徐孟祥,读书作文,志向远大,行为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跟从他学习并向他请教的人非常多,他在郡国里有很大的名声。官宦士大夫到西山游览,一定到他家里。孟祥曾经建造几间茅舍,用白色茅草覆盖,不进行华美的装饰,只是用白色土粉粉刷屋子里面,就像是雪屋一样。(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的卢舍人用古代隶书给它写了匾,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参考译文】冬神掌管时令,冬天到来时,草木就停止生长而枯萎凋零。天地间积累的阴气,湿润就化成雨,寒冷就凝结为雪,缓缓落下,千里全是白色,山林大地全部被覆盖。万物都被覆盖无法看见,它们的生机不都几乎止息了吗?谁知生机反而寄托在这雪地之中了。所以冬至时节,在小雪之后,大雪之前,一点春夏的阳气已经在五重秋冬的阴气下生出了。因此腊月里有雪,那么来年春天就有(好的)收成,人也就没有患各种(流行)疾病的担忧了。这雪,不唯独因为它的色彩的洁白而值得推崇,还因为有生发生命消除灾祸的成效在其中。远古之人,有的在树上栖居,有的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人建造房屋来居住,希望能免除这两样忧患罢了,起初不曾有后世华美奢侈的装饰。孟祥读书学习古人,结茅草建造房屋,不进行华美的装饰,大概是学习古代的做法吧?现在又用雪覆盖在它上面,是不是也说明他高洁的志向和行为呢?难道只是这样吗?孟祥隐居在山林中不被当世重用,不得志居于下层,如处在冰雪封冻、处境艰难的冬天,至于他用善行来惠及他人,有成就别人的心意,而又不追求回报的行为,又如同雪有生发生命消除灾祸的功德啊!把房屋命名为雪,难道不是很恰当的吗?至于开启这房子来观看那雪的气势姿态,就可以从各位作诗歌咏者的描述中看到了,我没有必要来多加记述了。[思维建模]文言实词5大命题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出了考查范围,即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又明确了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从历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情况看,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同义)复词等方面。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区分。比方“引〞的字形表示本义是“拉开弓〞。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义项:带着,拉,后退等等。如“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中的“引〞解释为“带着、率领〞。即时小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解释加点词的含义,并想一想它们在课文
中的用法。答案
(1)迎敌(2)驾车(3)参加(4)掌握(5)驽的部件名【参考译文】郑公子归生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宋国的华元率领军队在大棘迎敌,羊斟给他作驭手。第二天将要作战,华元杀了羊宴飨甲士,羊斟却不在宴飨的人中。第二天作战的时候,羊斟愤怒地对华元说:“昨天宴飨的事由你掌握,今天驾车的事该由我掌握了。〞于是把车一直赶进郑国军队里。宋国军队大败,华元被俘。弩牙相差一个米粒就不能发射。战争正像一个大的弩牙。宴飨甲士却忘了自己的驭手,将帅因此战败被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2.【教材联想】解释以下多义词的含义,注意其所在的具体语境。答案(1)①回应;②适合;③顺着;④当,应当。(2)①乘着;②统治;③控制。(3)①结交;②给,递给;③交往。(4)①构造;②采择;③统率;④掌管。(5)①机件;②时机;③与“戎〞合用,解释为战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即时小练3.阅读下面的文段,解一解加点词的含义,想想它们在用法上
有什么特点。答案这些词的含义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较大差异。(1)官职名,掌管国史修订编纂的官员;(2)端方正直,品行端正;(3)憎恨,厌恶;(4)相互勾结;(5)争逐;(6)只要,如果;(7)把……作为;(8)关联,牵涉;(9)回复。【参考译文】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检讨职务。成化年间,做过侍读、中允等职,在东宫侍奉孝宗。周经倔强耿直,喜欢勉力劝谏,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且忌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务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交结勾通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白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方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交结李广馈赠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我只要有寸金、尺帛财务进献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戒。如果没有关涉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舒展四肢,终生侍奉圣明的主上。如果让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帝抚慰并答复了他。弘治十三年,星宿变化,自己陈述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可以使用驿站,加封太子太保,让侣钟代替他。4.还记得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吗?练一练。答案词义扩大,如:(1)东方道路上的主人。(2)“中国〞:中原。“江湖〞:长江、洞庭湖。(3)父母兄弟等亲属。词义缩小,如:(4)崤山以东。(5)黄河以北。(6)求学的人。词义转移,如:(7)出使的人。(8)袒露一只臂膀。(9)慰问,询问。(10)走投无路。(11)儿女亲家。词义的弱化,如:(12)重金征求。词义强化,如:(13)遗憾,不满。感情色彩变化,如:(14)小人的话,贬义词。(15)爪子和牙齿,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16)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如:名词用作动词、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后面跟了宾语“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可译为“救了他〞。理解了词类活用对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即时小练(一)名词活用5.试找出以下各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知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1)东犬西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_______________(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相如廷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西(2)手(3)草、露、日(4)雾、星(5)廷(6)翼(7)隶(8)东、南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作状语。6.试找出以下各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二月草已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②左右欲刃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鹪鹩巢于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第二个“君〞“臣〞②芽③第二个“师〞④王⑤齿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假设修饰了,那么该名词活用作动词。(2)①水②刃③雨④饭⑤十步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得〞“欲〞等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3)①军②巢③渔樵④道路⑤质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那么该名词活用作动词。【技法点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2.名词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3.名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二)动词活用7.试找出以下各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其见愈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敢复有株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畜(2)进退(3)捕(4)谗、讥(5)见(6)株治(7)饮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那么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作名词;二是动词前假设有“其〞“之〞等代词修饰,那么该动词活用作名词。【技法点拨】1.动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3.动词的为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三)形容词活用8.试找出以下各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1)穷山之高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耻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始指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阙秦以利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必劳神苦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穷,活用作一般动词(2)耻,意动用法(3)异,意动用法(4)利,使动用法(5)苦,使动用法(6)齐,意动用法规律和特点: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那么活用作动词。【技法点拨】1.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巩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2.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开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9.试找出以下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贰,用作动词(2)一,用作形容词(3)一,用作名词【技法点拨】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述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本字的假借,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假借为“背叛〞的“背〞;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即时小练10.以下语句中均存在通假字,找出来,解释其含义。(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案:通“按〞;审察,观察。(2)颁:通“斑〞;头发花白。(3)暴:通“曝〞;晒;:通“糅〞;使弯曲。(4)倍:通“背〞;背叛,忘记。(5)不:通“否〞;不。(6)藏:通“脏〞;脏腑。(7)盖:通“盍〞;何不。(8)还:通“环〞;绕。(9)景:通“影〞;像影子一样。(10)距:通“拒〞;把守。(11)决:通“诀〞;诀别,离别。(12)禽:通“擒〞;捕捉。(13)去:通“弆〞;收藏。(14)生:通“性〞;资质,禀赋。(15)孰:通“熟〞;仔细。(16)郤:通“隙〞;隔膜,嫌怨。(17)要:同“邀〞;约。(18)员:通“圆〞;圆形。解析B项,根据下文“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可知,“童〞与“异〞在这里是一对反义词,“童〞应为通假字,通“同〞。答案B【参考译文】外形不一定相同而才智却相同,才智不一定相同而外形却相同。品格高超的圣人选取才智相同的,而丢开外形相同的;常人却亲近外形相同的,而疏远才智相同的。外形和我相同的,就亲近并且喜爱他;外形和我不一样的,就疏远并且畏惧他。长着七尺高的身躯,有手脚之分,头上生有毛发,嘴里长着牙齿,能凭借车马奔驰的,这叫作人;可是,人未必没有兽心。尽管他们有兽心,却由于外形相同而受人亲近。长着翅膀,顶着头角,长着獠牙和爪子,能在天上飞翔或在地面奔跑的,这叫作禽兽;可是,禽兽未必没有人心。尽管它们有人心,却由于外形不同而被人疏远。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这些古代帝王,有的蛇身人面,有的牛头虎鼻,都不像人的形状,却有大圣人的美德。夏桀、殷纣王、鲁桓公、楚穆王,这些古代君主,外貌五官都和人一样,却有禽兽之心。一般人总是拘泥于同一外形来求得最大的才智,这是不能够指望的。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局部〞,“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即时小练1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为哪一项()解析A项,“异同〞,义在“异〞,“同〞是衬字;“作息〞,义在“作〞,“息〞是衬字。B项,“出入〞,义在“入〞,“出〞是衬字;“远近〞,义在“远〞,“近〞是衬字。C项,“父兄〞,义在“兄〞,“父〞是衬字;“耳目〞,义在“目〞,“耳〞是衬字。D项,“浅深〞,义在“深〞,“浅〞是衬字;“中间〞,中间夹杂,不是偏义复词。答案D13.判断以下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答案(1)“巷陌〞,偏在“巷〞(2)无。“庠序〞是同义复词(3)“存亡〞,偏在“亡〞(4)无(5)“往来〞,偏在“往〞6大推断法帮你解决文言实词——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以及整篇文章,还包括相应的知识背景,乃至文化背景。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掌握主要推断方法技巧,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联系教材相关语句,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经典聚焦]一、依境定位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如?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谢〞有多个义项,“辞别、告辞〞“抱歉、谢罪〞“感谢〞“谢绝〞“告诉〞等,结合语境分析,当天项羽已决定攻打刘邦,所以说“明天早晨一定要早些亲自来向项王抱歉〞,由此可知,此处的“谢〞应为“抱歉、谢罪〞的意思。即时小练1.利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并说出推断
过程。答案诛:讨伐。推断过程:“诛〞常作“杀死〞义,但联系后文语境,庆封“走如鲁〞,即“逃到鲁国〞,可见他们并没有“杀死〞庆封,而应是“讨伐〞庆封。这是用语境推断法确定多义词的意思。【参考译文】崔杼与庆封密谋杀害了齐庄公。齐庄公被杀害后,他们又立了景公,由崔杼担任国相。庆封又打算杀掉崔杼来取代他的相位……庆封于是成为景公的国相,景公怨恨他。有一次趁庆封外出打猎,景公和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联合起来讨伐庆封。庆封仅率领随从的亲信抵抗,无法取胜,只好逃往鲁国。2.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答案又有人说季布鲁莽,借酒使性难以接近。推断过程:此句关键词是“勇〞。它常被译为“勇敢〞,褒义词。但联系后文可知,“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对应了“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一人之毁而去臣〞对应了“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毁〞即“诋毁〞,是“进谗言〞。由此可推断“勇〞绝非褒义,而应作贬义,译为“鲁莽、空有勇力〞。【参考译文】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猛,鲁莽、借酒使性,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绩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忧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二、代入推断法即时小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答复后面的题目。解析把C项的解释代入原句,意为“前往郑国〞,和“之许〞也就是“到许国去〞矛盾,因此断定解释不正确,正确解释应为“离开〞。答案C【参考译文】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巧诈,(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缺乏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应该去的国家。许公不答复,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三、联想印证法(一)课本联想法即时小练4.利用课本联想推断法,选出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解析度:气度。答案
D(二)双音联想法(三)成语联想法即时小练5.利用成语联想推断法推断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答案①接近、到。联想成语“假设即假设离〞。②掩饰。联想成语“文过饰非〞。③迫近、接近。联想成语“日薄西山〞。④寻找、寻求。联想成语“求全责备〞。四、句式推断法即时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棒球击球笼网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蔬菜盘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农业种植技术转让合同:高效节能种植技术
- 2024年度环保设施建造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4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某物流公司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合同
- 2024年度地坪施工人员培训合同
- 2024年度深海探测设备安装施工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摄影作品著作权购买及使用权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定制
- 2024年度演艺经纪合同(艺人推广与代理)
- 房地产未成交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 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讲义+阅读检测(统编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4Reading Plus Unit 4
- 2022年浙江金华中考满分作文《“走进”与“走出”的智慧》
- 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保育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 浙江丽水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体验民间艺术表演 课件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维服务方案三篇
- 2024年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4 Part A 第1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