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设计8_第1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设计8_第2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设计8_第3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设计8_第4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设计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四大圈层中的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解了解处于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2.通过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3.通过实例、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4.通过观看灾害影片(例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天崩地裂》《完美风暴》等)或记录片片断,对多种灾害进行直观感受,形成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教学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教学方法1.采用读图指导法,分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分布,理解本课难点。2.采用播放幻灯片,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教具准备幻灯片、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目标展示1.掌握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季节和地区、危害及灾害链。2.了解生物灾害的种类、危害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世界两条主要自然灾害带,分析各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预习检测1.洪涝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暴潮定义:指由于____________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3.病害(1)病因: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2)危害:使农作物、树木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毁坏。答案:1.洪水涝渍2.强烈大风3.自然变异外来病原体入侵农田森林质疑探究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生物灾害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哪些危害?精讲点拨1.通过图说明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试着提出一些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2.通过图说明风暴潮有哪些危害?试着提出一些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3.描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其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当堂检测材料一2011年4~5月份,长江中下游遭遇严重旱灾牵动人心。一进入6月份,旱灾预警没来得及解除,南方多省就因骤降两轮暴雨,一夜间由旱转涝。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6月13日20时,两次灾害过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1)雨涝灾害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2)我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答案:(1)①气象因素:大雨、暴雨、持续降雨;②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3)时间分布:我国雨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夏秋季);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作业布置完成课时作业(四)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说明: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一)病害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2.病害发生的原因:⑴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⑵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二)虫害和鼠害1.虫害的常见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2.鼠害及危害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等。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1.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图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通过图文结合,掌握以下知识:世界上有两大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等灾害都集中在这里。环太平洋地带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个带上的灾害损失严重。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这里既是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又因为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成为世界上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2.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阅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①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和群聚现象。②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貌的突变区、不同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往往是自然灾害群聚的地区。③太阳活动的极值期、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都是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期。认识了自然灾害时间上的群发规律和空间上的群聚规律,可以在减灾中明确自然灾害的多灾期和多发区,从而更有效地防灾减灾。思考查询资料和读图1.27,在下表中填写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及其主要分布国家,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特点。点拨大洲名称自然灾害特点亚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在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国灾害频繁。欧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突出;中、南部洪涝灾严重。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活动:围绕我国或国外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搜集资料,编写一份手抄报。(提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或收集报刊、书籍资料。注意要提醒学生收集的自然灾害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并且案例应当有利于理解某自然灾害的成因或危害,多个案例可以显示出自然灾害的特征。然后分小组,编写手抄报,互相阅读,还可评比。)板书设计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四、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