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抗体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吕先萍_第1页
血型抗体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吕先萍_第2页
血型抗体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吕先萍_第3页
血型抗体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吕先萍_第4页
血型抗体检测与新生儿溶血病-吕先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型抗体检测

与新生儿溶血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先萍血型抗体分类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定义血型抗体定义抗体(antibody)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经过免疫应答,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的能力.血型抗体包括IgM、IgG和IgA,其中IgA不多见,且常与IgG共存,故血型抗体主要是IgM和IgG。根据重链二硫键数目和位置,抗体还可分亚类,如IgG包括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不同亚类激活补体及通过胎盘能力不同,IgG2通过胎盘能力最差。血型抗体分类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定义血型抗体分类按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IgM IgG IgA分子量 950000 150000 18000056℃3h处理 活性减弱 不受影响 不受影响2-Me处理 降解 不受影响 部分降解固定补体 能 能 不能通过胎盘 不能 能 不能血型物质的作用 易被中和 难被中和血型抗体分类

按抗体产生原因和条件天然抗体(naturalantibody):也是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产物,只是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并非天然产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ABO,MN,P,Lewis。产生机制可能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菌类、花粉、尘埃等有关,这些物质与某些抗原有共同成分,通过隐性刺激产生血型抗体。免疫抗体:有可查知的抗原刺激而产生,一般通过输血、妊娠、注射3种方式引入抗原。血型不相容的输血是很强的免疫刺激,输入受血者体内没有的血型抗原,可能产生相应抗体。血型抗体分类按抗体产生规律规则抗体:ABO系统产生抗A、抗B是有规律的,即A型人产生抗B,B型人产生抗A,O型人产生抗A和抗B,这是符合Landsteiner规则的,称为规则抗体(regularantibody)。不规则抗体(irregularantibody):除ABO系统外,其它系统产生的抗体均无此规律,称为不规则抗体或意外抗体,不规则抗体通称意外抗体(unexpectedantibody)。血型抗体分类按在盐水介质中与相应抗原是否凝集完全抗体(completeab):在盐水介质中能凝集红细胞,又称盐水抗体,多为IgM抗体。不完全抗体(incompleteab):能使红细胞致敏,但在盐水中不能凝集红细胞的抗体,多为IgG,通过抗球蛋白法或其它非盐水介质法检测。血型抗体分类

按免疫球蛋白结构差别同种型:种属特异性标志同种异型:个体特异性标志个体基因型:机体免疫调节网络血型抗体分类总结天然抗体规则抗体IgM抗体完全抗体盐水抗体多为冷抗体同种抗体免疫抗体不规则抗体IgG抗体不完全抗体意外抗体多为温抗体

自身抗体:包括冷抗体和温抗体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并非所有血型抗体都有临床意义。一般来说,在37℃不与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无临床意义。能够引起红细胞存活期缩短、新生儿溶血病、溶血反应的抗体具有临床意义。对于有临床意义的抗体,输血时应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对于无临床意义的抗体,输血时选择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即可。血型抗体分类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定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球蛋白试验是1945年由Coombs等人建立的,又称Coombs试验。抗球蛋白试验的建立在血型血清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IgG类血型抗体(如Rh血型抗体)分子量小,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盐水介质中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是一种不完全抗体,但在加入抗人球蛋白后,以其搭桥作用则可出现凝集反应。补体成分在体内被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以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在体外含补体的多克隆抗体,或抗C3b、抗C3d等单特异性抗体与补体致敏的红细胞反应,产生的凝集或溶血也称为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意义正常人可出现DAT阳性,但没有溶血表现。内源性红细胞被致敏近期输过红细胞近期输过血浆母婴血型不合药物引起红细胞致敏丙球蛋白过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是用来检测体内红细胞致敏情况,尤其是IgG和C3d包被的红细胞。用于:HDN和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诊断红细胞被药物抗体致敏的检查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检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用于测定在体外能引起红细胞致敏的抗体。用不完全抗体测定红细胞血型,如Rh血型。交叉配血。注意事项每次试验要设有阴性和阳性对照。阴性结果要加入一滴IgG致敏红细胞实验器材清洁。注意抗原抗体比例、孵育时间、温度等条件。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操作。排除自身抗体干扰。血型抗体分类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定义抗体筛选和鉴定目的:筛查出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引发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者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的免疫抗体.37℃有反应的自身抗体。抗A,抗B以外的抗体。对血清中抗体检测的要求选择足够敏感、高特异性的技术检测出受检者血清中低水平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要注意即使受血者血清中的抗体对输入的不相容红细胞抗原呈弱反应,也能够发生快速回忆反应,抗体迅速产生,破坏红细胞。对试剂红细胞的要求不能将多人份红细胞混合,一定要用2-3人份的试剂红细胞,以避免红细胞混合后,对弱抗原红细胞的稀释。美国FDA对注册和批准作为商品供应的用作不规则抗体筛检的试剂红细胞的要求为必须表达:D、C、E、c、e、M、N、S、s,Pl、Lea、Leb、K、k、Fya、Fyb,JKa、JKb。抗体筛选方法盐水凝集法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LISS抗球蛋白法DCEce患者1患者21R1R1++00++-2R2R200++0-+3rr000++--结果的判读和解释溶血和血液凝集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反应阳性结果。先观察有无溶血,后观察有无凝集。根据筛查细胞抗原谱推断可能存在的抗体抗体筛选试验不一定能检出所有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一些低频抗原的抗体或有剂量效应的抗体,可能被漏检。抗体鉴定通过筛选,抗体一经检出,应进一步作抗体鉴定试验,以确定其特异性。自身细胞检查-排除非特异性谱红细胞检查抗体鉴定谱细胞:一般是由8-16人份的已知血型表现型O型红细胞组成,具有各种不同的抗原成分,根据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一般可以鉴定常见的抗体。方法:在盐水法基础上、灵活应用白蛋白介质法、酶技术及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抗体筛选阴性,交叉配血相合见于临床上绝大多数标本。抗体筛选阴性,血清中仍有可能含有临床有意义的抗体.盐水介质试验作配血可能漏检有意义的IgG类抗体。只有用非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才能保证待输的血和受者相合。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抗体筛选阴性,盐水直接离心交叉配血不合ABO血型错误抗A1存在于A2或A2B,在直接盐水交叉配血实验中,抗A1能引起大部分A型红细胞不相合。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抗体筛选阴性,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不合献血者红细胞DAT阳性(约1/10000)患者抗体弱,献血者红细胞抗原性很强,表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针对低频抗原的抗体,如Diego系统抗-Wra。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结果分析抗体筛选阳性,交叉配血不合免疫抗体、自身抗体、缗钱状凝集,应在输血前查明原因。必须进行包括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内的交叉配血。同种抗体的处理对策交叉配合相合与否取决于涉及抗原的频率。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后,先用抗血清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者,再与受者血清作交叉配血。用受血者血清还是试剂抗血清筛选血液,应根据病人的血清反应强度,能得到的受者血清量以及抗血清的来源和费用等决定。医院库存血中难以找到配合血时,求助血液中心。自身抗体冷自身抗体干扰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鉴定以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判读困难。最常见的特异性是抗-I。温反应自身抗体很少引起ABO定型困难,但可引起Rh定型困难。抗体筛查阳性DCEce患者1R1R1++00+-2R2R2+0++0+3rr000++-新生儿溶血病学习内容血型相关知识定义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治疗与预防血型相关知识

ABO血型遗传规律母亲血型父亲血型婴儿可能出现的血型O型A型A型O型B型B型O型O型O型AB型A型B型AB型

血型相关知识

ABO血型抗体

A型抗-B多为IgM抗体B型抗-A多为IgM抗体O型抗-A抗-B含有IgG抗体高AB型不含抗-A、抗-B

新生儿溶血病(HDN)基本概念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a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简称HDN)新生儿期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溶血或黄疸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感染所致红细胞获得性缺陷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HDN)基本概念

胎儿从父亲方继承来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所缺乏时,是谓母子间血型不合.这种胎儿红细胞对母亲来说是一种异型抗原,当它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可以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这些抗体又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起反应,从而使胎儿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甚至死胎、新生儿死亡等。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机制胎儿红细胞对母体免疫系统的刺激正常情况下,母婴的血液循环互相独立。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妊娠后期,胎盘局部破裂可出现出血现象,称为经胎盘出血。使母婴之间出现少量红细胞交换,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时,可刺激母体产生免疫反应。经胎盘出血在妊娠后期较易出现,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内超过0.05ml(0.1ml全血)时即可被检验出,当母婴ABO血型不合时,在母亲体内检出的胎儿细胞数量会少于预期值。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机制母体对胎儿抗体的转移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它先与胎盘浆膜上的Fc受体结合,然后被动输入胎儿体内,尽管大部分母亲的IgG抗体对新生儿是有益的,但如果母婴血型不合,则相应的IgG类血型特异性抗体在妊娠的大部分过程中和新生儿期间对胎儿和新生儿红细胞能产生有害作用。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机制能引起HDN的血型抗体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引起HDN.已知有20多个血型系统200余种血型抗原,以ABO血型系统最常见,其次为Rh系统,其他如Kell,Duffy,kidd等系统也有报道.ABO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较多见,孕妇与胎儿发生ABO血型不合妊娠率为20-25%,约10%发生新生儿溶血.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B型发病率高.可发生在第一胎,约占40-50%.临床表现大多症状轻,黄疸多发生在生后2-5天.判定夫妇血型是否配合妻子血型丈夫配合血型丈夫不配合血型OOABABAOABABBOBAABABOABABRh(+)Rh(+)Rh(-)Rh(-)Rh(-)Rh(+)夫妻ABO血型不合,非O型妻子在妊娠期间体内

IgG抗-A,抗-B效价分布情况夫妻ABO血型不合,O型妻子在妊娠期间体内

IgG抗-A,抗-B效价分布情况

ABO新生儿溶血病虽然ABO血型不合的机会多,但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低,约占分娩数的0.7%.发病原因:与新生儿抗原强弱有关:抗原数量少,亲和力低。与母体内相应IgG抗-A,抗-B效价有关与IgG亚类有关,IgG1、IgG3效价和溶血严重性有线性关系.胎盘的屏障作用血型物质含量Rh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Rh血型不合造成的,是母亲的Rh免疫抗体作用于胎儿红细胞造成的胎儿及婴幼儿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该系统主要包括D、C、c、E、e五种抗原,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D抗原免疫性最强,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中,以D抗原不合最常见。Rh新生儿溶血病大部分HDN发生在母亲是Rh阴性情况,抗体种类有抗D、抗cD、抗DE、抗CDE等。HDN也可以发生在Rh阳性母亲D变异型母亲也可产生抗DRh阴性母亲怀有D变异性胎儿也可产生抗DRh新生儿溶血病抗D引起HDN发病重,60%以上都要换血治疗Rh母婴血型不合一般不影响第一胎,病死率第一胎小于2%,第二胎可达29%.孕产期免疫:产后6个月内,有7%可测得抗体外祖母学说ABO不合对Rh免疫作用的影响孕妇血清IgG抗D抗体的滴定度HDN的临床症状水肿黄疸肝脾肿大贫血核黄疸ABO系HDN与Rh系HDN比较,无论是黄疸程度、贫血轻重、肝脾大小和核黄疸发生率都比较轻。由IgG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实验室检查产前检查:夫妇双方ABO血型Rh血型抗体筛查抗体效价妻子O型丈夫A型测妻子IgG抗A效价

妻子O型丈夫B型测妻子IgG抗B效价

妻子O型丈夫AB型测妻子IgG抗A,B效价HDN的实验室检查注意:正常人血清中的抗A(B)往往是IgM和IgG混合物,当IgM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IgG抗A(B)时,IgG抗A(B)被掩盖,故必须去除IgM抗A(B).常用方法:2-MeDDT血型物质HDN的实验室检查抗体效价结果判定第一管是4倍稀释IgG抗体比IgM抗体高2管才有意义产前查ABO以外抗体,ABO血型配合时,用丈夫红细胞做抗体筛选.一经检出抗体,确定夫妇相应Rh血型.测定抗体效价一般从20周开始.ABO血型不合A型、B型丈夫测定抗体效价时用丈夫红细胞,丈夫为AB型则用标准红细胞检测.ABO溶血病的新生儿标本

实验室检查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红细胞释放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ABO溶血病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ABO新生儿溶血病游离、释放试验的阴、阳性结果判定(以A型新生儿为例)新生儿血型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结果A型+00阳性++0阳性00+阳性(有ABO以外抗体)0+0阴性ABO溶血病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通过直抗游离放散试验确定ABO新生儿溶血病(不包括O型阳性)直抗试验游离试验释放试验结论阴性阴性阴性不能证实阳性阴性阴性可疑阴性阳性阴性可疑阴性阴性阳性证实阳性阳性阴性证实阴性阳性阳性证实阳性阳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