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_第1页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_第2页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_第3页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能力训练2(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子畏于匡害怕。*B.文王既没通“殁”,去世。*C.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同“举”,掌握。D.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忧虑。解析:A项应该解释为“受到威胁”。答案:A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用法和意义一样的一项是()例句:天之未丧斯文也夫三子者之言何如B.天之将丧斯文也C.加之以师旅*D.是故哂之*解析:4项是助词“的”;5项与例句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两项都是代词。答案:B.从所读文字看,孔子热衷仕途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回答。答案: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2)从政的高度自信;(3)青史留名、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参考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个月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孔子说:“君子忧虑身死之后而名实不相称。”语言表达.某班准备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在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文波的相关资料时,将同步配发画外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抒情意味浓郁的画外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李文波,海军某部气象工程师。21岁大学毕业后从军,赴南沙守礁20多年,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使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替战友顶班。20多年来,为了守礁,他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母亲病逝时也没能在身边尽孝。答案:示例一:青春岁月献海岛,赤胆忠心报祖国。因为有你,祖国的边疆才得以安宁,人民的生活才得以幸福!示例二:舍青春创事业,舍个人念“大家”,舍小家顾国家。你的“舍”,形象展现了当代军人风采!5,滨海计划举办新年学生运动会成果展示,展示内容主要由“文字”“数据”和“图片”组成。校方请你用形象化的语言分别为“成果展示”前言中的“数据”和“图片”各续写一句话。要求:①内容扣紧运动会特点;②形式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③每小句在15字以内(不包括标点)。经过努力,新年学生运动会成果终于如期展示。展示的内容主要由“文字”“数据”和“图片”组成。文字是音符,奏响了运动快乐的一曲高歌;数据是,;图片是,o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展示,在全校进一步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氛围。解析:本题在仿写时应先分析例句的特点,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文字)与喻体(音符)相互映衬,较为恰当,同时,喻体中的“音符”“奏响”和“高歌”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仿写时也应注意这一点。此外,在内容的表达上也应体现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特点。答案:(示例)(数据是)标杆(2〜5字)丈量了奔跑攀高的百丈豪情(15字)(图片是)画卷(2〜5字)呈现了冲刺飞翔的十分精彩(12字).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使语句前后呼应,意思完整。班门弄斧,虽然不免见笑于大方之家,但真正的方家大师是不会嘲笑你的,他们会对你的青涩会发出善意的微笑。因为班门里的长者知道:,;芳林秀美,是因为新叶催陈叶;,o到班门前弄斧,向一流人物挑战,你将解析:答题时要对语段有个整体的阅读,该语段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传达的。前两条横线以及中间两条横线上的内容,在句式和意义上都要与“芳林秀美,是因为新叶催陈叶”保持一致。“芳林秀美,是因为新叶催陈叶”是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其中“芳林秀美”是个主谓短语,该句所表达的语意是新事物的发展。并且“芳林”“新叶”“陈叶”也都是一一对应关系。在仿写时都应加以注意。最后一个空是属于结论部分,应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答案:(示例)长江滚滚是因为后浪推前浪江山多娇是因为代有才人出多了机会与大师并肩前行.请仔细研读以下两个例子,揣摩每个例子里三句话之间的思维关系,然后选择一例进行仿写。例一真理都具有客观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具有客观性。例二在所考察的时间内,太阳都是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在观察过程中没有反例。所以,太阳每隔H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仿写解析:从形式来看,例一属于演绎推理。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例二是归纳推理,所谓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感官的观察和经验的推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