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炭可用于炼铁B.液态氧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C.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D.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2.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A.除去Zn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用过量的Zn粉B.鉴别CO和CO2:用燃着的木条C.分离铁粉和铜粉:用足量稀盐酸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用浓硫酸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液体的体积C.点燃酒精灯D.液体倾倒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5.“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7.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在武汉开幕,开幕式惊艳了世界。下列情景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水墨成画,C.歌声远扬D.“水”中点火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体积变大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可以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9.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A.O2 B.2O C.2O2 D.2O2﹣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原子C.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燃烧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不能把铝粉刷在铁制品表面防锈11.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的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PM10) 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 D.二氧化硫(SO2)1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③向锥形瓶内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13.2018年实验操作考试时,小M抽到了一道题,以下是小M完成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实验完毕后被扣2分,她失分的步骤是

A.Ⅰ和Ⅱ B.Ⅱ和ⅢC.Ⅱ和Ⅳ D.Ⅲ和Ⅴ14.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铝金刚石水B.盐:氯化钙硫酸硝酸钾C.氧化物:MgOP2O5KClO3D.混合物:空气粗盐牛奶15.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提示:铜镁混合物中的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能完全反应D.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准备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②选用装置B、C组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_____。(2)小雨同学在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中,设计方案如下图:

①B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②A试管中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③实验成功后,小雨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为此,小雨继续展开探究。(提出问题)不溶性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实验并得出结论)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该不溶性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思与评价)小军同学用表面积相等的以上三种金属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完成同样的探究,却意外发现铁片中加稀盐酸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试分析其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回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搜集了一些小石子进行探究。取12克小石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开始时,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300.0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048121620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克300.0299.0296.5295.6295.6295.6请计算小石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8.(8分)化肥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写最简整数比);(3)160克硝酸铵中含有_____g氮元素。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已知空间站的字航员每天每人平均需要消耗640g的氧气,排出880g的二氧化碳。(1)若空间站解决氧气供给的方法是电解水。则一名字航员每天需要电解水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2)空间站解决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从空间站的空气分离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现要处理一名宇航员每天呼出880g的二氧化碳,请计算需消耗氢气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并标出相应的数据。

(3)空间站要永久除去硫化氢气体,下表是除去硫化氢气体的两种药品的相关信息:价格(元kg)质量kg(处理1kg硫化氢所需药品的质量)氢氧化锂LiOH951.4氢氧化钠NaOH572.4空间站应该选择__________来除去硫化氢气体,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详解】A、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炼铁,故正确;B、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可以用作灯泡填充气,故正确;D、食品袋中常用铁粉作抗氧化剂,能除去水分和氧气,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正确;故选:B。2、C【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除去Zn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可用过量的Zn粉,Zn+CuSO4=Cu+ZnSO4,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鉴别CO和CO2可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此选项正确;C.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分离铁粉和铜粉如果用足量稀盐酸,铁粉将被除去,此选项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此选项正确。故选C。3、A【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4、D【详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错误;B、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错误;C、固体溶解时不一定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错误;D、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那么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故选D。5、A【详解】“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D【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C、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A、彩旗飘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墨成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歌声远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水”中点火,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8、A【详解】A、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是由于分子的数目增多压强增大的原因,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A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故B正确;C、气体可以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故C正确;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很小,故D正确。故选A。9、C【分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A、O2可表示1个氧分子,故A错误;B、2O可表示2个氧原子,故B错误;C、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故C正确;D、2O2﹣可表示2个氧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0、A【详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A正确;B、原子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分子、中子这些微粒也不带电,故选项B不正确;C、燃烧需要氧气,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是缓慢氧化,故选项C不正确;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能把铝粉刷在铁制品表面防锈,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11、B【详解】A、可吸入颗粒物属于大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符合题意。C、二氧化氮属于大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属于大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收→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④③②⑤。

故选D。13、C【解析】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正确;Ⅱ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错误;Ⅲ排空法收集气体时,将导管伸到接近瓶底,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较纯,正确;Ⅳ气体验满方法: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不应伸入集气瓶内,错误;Ⅴ洗刷试管,应将试管内盛有约三分之一的容积的水(最多不超过二分之一),然后将试管刷旋进试管内,正确。故选C。14、D【解析】A、水属于化合物,故错误;B、硫酸属于酸,故错误;C、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错误;D、空气、粗盐、牛奶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故选D。15、C【详解】A、第2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g,说明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第1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2g,第2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质量减少1g,说明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每50g稀盐酸和2g镁恰好能完全反应;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剩余固体质量为铜,则铜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D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铁、铜【详解】(1)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D,故应选用的装置是AD;②选用装置B、C组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2)①B试管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故A试管中小雨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其原因可能是: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实验并得出结论:A中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B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把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并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不溶性固体,过滤,向滤出的不溶性固体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固体中含有氢前金属,由于金属活动性:Al>Fe>Cu,故混合后,如果铝有剩余;铝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待铝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硫酸铜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