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6):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6):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6):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6):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学案(6)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一、时序坐标二、考点梳理考点1三次科技革命考点2经济全球化三、实战演练1.(2021·河北省)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说明英国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C.进入了“蒸汽时代”D.步入了“电气时代”2.(2021·四川乐山)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3.(2021·江苏徐州)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随着钟表的普遍使用,这种古老的职业到20世纪20年代基本消失了。“叫醒工”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提高B.政府的强制推行C.环境污染的严重D.社会矛盾的尖锐4.(2021·广西梧州)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改进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现代炸药的发明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5.(2021·四川攀枝花)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项目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34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8.14.6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12A.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C.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D.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6.(2021·黑龙江牡丹江)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100多人,而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20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区域化 B.制度化C.多极化 D.全球化7.(2021·江苏镇江)20年前中国为加入某一国际经济组织,接受了许多苛刻的条款,甚至放弃了很多本该享受的特殊待遇。20年后,因为加入该组织而获得的机遇,中国已在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4万多家企业,拥有了超过220万人的外籍员工。中国加人该组织A.维护了世界的持久和平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C.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D.呼应了自主的不结盟政策8.(2021·湖南株洲)202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南方谈话的发表 D.设立经济特区9.(2021·湖南怀化)“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发展潮流,“+”可以指各行各业。为“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持的是A.生物工程技术 B.空间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原子能技术10.(2021·湖南张家界)“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让疫情时代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和有序。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航天技术的运用 C.新材料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进步11.(2021·广西贵港·18)科学技术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材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材料三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等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为高技术研究重点,促进高技术研究的发展。——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经济驱动力是什么?(1分)并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分)(2)材料一中“电磁学的新发展”主要和哪一位科学家密切相关?(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列强对外经济侵略方式出现的变化。(1分)(3)材料二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1分)根据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没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科技的原因。(2分)(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有“863计划”的出台?(2分)参考答案1-10CCABABBBCA11.(1)经济驱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对产品的需求增加;雄厚的资本;自由劳动力。影响: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2)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