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公关新趋势——新闻发言人制度
主讲人:高萍
新闻发言会的特征和原则一、新闻发布会(一)新闻发布会的特征1、内容正式、要求严格2、视角广泛3、形式多、内容丰富4、互动性强新闻发布会的特征和原则二、新闻发布会(二)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2、客观真实原则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一)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发展政治信息化的国家,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使美国政府信息公开有了可靠的实现渠道。据美国全国政府传播者协会估计,今天在美国各级政府中大约有40000名左右的政府传播者。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发展政治信息化的国家,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使美国政府信息公开有了可靠的实现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一)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1、新闻发言人的前身是总统私人秘书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是和美国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有关。三权分立制度使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总统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必须要讨好各方面势力。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总统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他们都聘用私人秘书来处理一些问题,提升总统在公众中的形象。这些总统私人秘书经常会就一些敏感问题接受新闻界的质疑,因此他们是最早的新闻发言人。这些发言人是总统的家奴,他们只对总统负责,不属于政府系统,不吃皇粮,没有俸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一)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1、新闻发言人的前身是总统私人秘书1829年上任的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宣传助手阿莫斯•肯德尔承担了向国会和公众宣传政治理念的重要任务。自他之后的几任新闻发言人是以私人秘书出现,直到1857年麦金利总统上台,新闻宣传助理才开始领取政府薪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当过记者的史蒂夫•厄尔利被任命为首任白宫新闻秘书。厄尔利向罗斯福阐述职业规划就要求不受限制地联络总统,直接向总统汇报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他还取消了事先提交问题的做法,提醒总统注意记者们可能提出的问题。罗斯福首个任期内先后举行了300多场新闻发布会。从那时起,记者在发布会最后总会说,“谢谢你,总统先生,XXX提问到此结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政府公关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19世纪20年代,美国进行政治改革,普通民众获得了选举权。民选总统的政治程序,让美国总统非常在乎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行政事务日趋复杂,来自各方面的指责也扑面而来。为了赢得舆论支持,美国政府必须要开展积极的公关活动,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政府公关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通过向媒体及时提供信息,操纵舆论,为政府塑造良好形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政府公关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熟还有经济方面的推动力。19世纪后2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挤进城市,机器生产得到普遍运用,工商业的繁荣最终将农业挤到了一边,主导了美国的经济生活。但是,一些工商业无视公众的利益,利用虚假广告,推销无用甚至有害的产品。19世纪初正是美国大众化杂志流行时期,那些被罗斯福总统称为“扒粪者”或译黑幕揭发者/的杂志,以极大的热情反对商业腐败、主张社会改革,形成了“揭丑报道”的高潮。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政府公关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强大的舆论迫使工商业界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注重塑造自身的社会形象。企业因此广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确立给美国政府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以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政府公关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由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到19世纪30年代,总统私人秘书逐渐转变成新闻发言人,成为政府系统的一个重要职业。19世纪50年代,美国白宫开始设立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发言人,这标志着新闻发人在美国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在重要政治问题上,政府通过向媒体和公众及时发布真实、权威的信息,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改善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防止“民主社会为那些不必要的政府机密付出了高昂代价”。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美国新闻界一贯自诩自己是“无冕之王”,是与立法、行政、司法平行的“第四势力”,由于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宪法保障,因此,美国新闻界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但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美国确立之后,产生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新闻发布会为谁服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早期新闻发言人站在政府立场,为了使政府工作免受各种舆论的影响,保持政府的独立性,他们自觉地保守政府的机密。而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向新闻界提供最及时、最真实的信息。在政府和新闻界的冲突中,新闻界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帜向政府宣战,迫使政府出台相关法律,保证政府信息公开。期间颁布的主要法律是《信息自由法》与《阳光下的政府法》即“阳光法案”。政府信息公开给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这种保障不仅使新闻发布会服务于政府,而且服务于新闻界和一般公众。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
19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便士报诞生,传媒开始大众化,新闻界争取“知情权”的斗争愈演愈烈。40年代末,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广播电视新闻部主任协会和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结成统一战线,积极开展了争取信息自由权和记者宪法特权运动。50年代,美国新闻界又从人权之不可剥夺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降低性等角度强化了“知情权”概念。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在1966年以前,政府是否公开其文件完全取决于自由裁量权,法律对政府信息公开没有作出直接规定,能够对联邦政府机关封锁消息或借消息牟利进行约束的只有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版权法。1966年,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颁布了《信息自由法》。该法律规定:公众有权向联邦政府机关索取任何材料;政府机关有义务对公众的请求作出决定;如果政府机关拒绝公众的特定请求,它必须说明理由;任何政府决定都可以被提起复议和司法审查;任意拒绝提供消息的官员将受到罚款等等。该法律还规定了信息公开和不公开的标准,杜绝了官方对信息公开的拖延和阻挠,也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由主动宣传,转向被动地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到1970年除5个州外,其余各州都通过立法对涉及公共事务的文件、会议的公开进行了规定。此时,各级政府为了调解政府与公众包括新闻界的矛盾,不得不指定专人来及时回答新闻界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3、新闻界的斗争使新闻发言人制度获得法律保障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相继发生了“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和“水门事件”,这都属于媒介维护自身“知情权”的著名例证。1976年美国制定了《阳光下的政府法》,该法律规定50多个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的联邦部门举行会议必须对公众公开,只有9种情况例外。199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电子信息自由法修正案,要求每一个政府机关以电子数据方式向公众提供索引材料或本机关指南,方便公众提出信息申请。
4、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国的流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三、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点1、标榜尊重公民的信息自由权2、有一系列法律作保障3、是政府公关的重要手段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总统年平均招待会次数备注富兰克林·罗斯福(12年)85次(每一任期)另外罗斯福还会见记者998次,举办30次“炉边谈话”广播节目杜鲁门42次艾森豪威尔24次肯尼迪(3年)22次每年还平均进行#次电视谈话,并将总统记者招待会带入实况转播时代。约翰逊无统计经常举办“背景说明”新闻发布会,这种形式后来被美国政府广泛使用。尼克松7次经常举行白宫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举办)里根次数大减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白宫新闻发言人是白宫核心班底成员,行政级别仅次于内阁成员。他可以列席所有最高级别的会议,除了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第五个人就是新闻发言人。在这个会议上他没有投票权也没有决策权,但必须全程参与,最短时间内了解决策全过程并思考如何向公众传播。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美国国家政府传播者协会(NAGC)主席约尼•殷曼说,当政府官员们再计划或者执行一项政策时,最好是让发言人加入会议讨论,参与早期讨论,而不是让他在事后跟上来,更不能让他被消极负面的反应误导和蒙蔽,具有公众意识的发言人的缺席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办公室在地理位置上包含着一个微妙的隐喻。往那边走50英尺是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往这边走50英尺就是新闻发布厅。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在关系紧张的敌对双方之间保持中立。克林顿的新闻秘书迈克•麦克瑞在任期的最后一天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忠实诚恳地报告总统的工作——只要无愧于良心,那么我们一定会获得美国人民的支持。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钱其琛只说不答的三句话成为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序曲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的制度的历史萌芽期
1982年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乌兹别克斯坦首府塔什干发表了长篇讲话。尽管这篇讲话中仍不乏对中国的攻击,却传达出几个讯息,明确表明了苏联的对华态度——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建议双方进行磋商,采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苏关系。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敏锐捕捉到这一讯息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他打电话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两天后,即3月26日,外交部旧址主楼门厅处,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临时授命就中苏关系举行了一次只有“三句话”的新闻记者会,此事也成为日后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契机。钱其琛在这个简短声明中只说了三句话:“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这场“三句话的新闻发布会”是外交部历史上一场特殊而又意义非凡的发布会。这场不设座位、只发布、不答问的发布会,奏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创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序曲。一年后,即1983年2月,中央要求外交部和对外交往较频繁的国务院各部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新闻。一个月后,齐怀远向中外记者宣布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这样,外交部率先在各部委中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几十年里不断“升级”发言人制度创立之初,每周只举行一次记者会,仅发布消息,不回答提问。从1983年9月起,改为每月第一次记者会回答提问。从1988年起,每场记者会都回答提问。1995年至今,记者会改为每周两次,周二、周四下午各一次,除暑期和国家法定假日外,风雨无阻。1997年把现场交叉传译改为幕后同声传译。不仅如此,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还取消了对记者提问次数和发布时间的限制。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几十年里不断“升级”为了方便记者提问,外交部新闻司2000年还设立了发言人移动值班电话。每天24小时包括周末和节假日,都受理记者提问和回答记者提问。此做法一出台,就受到外国媒体的好评,认为“这是中国走向更加开放透明的一个举措”。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几十年里不断“升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综观近30年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的演变,从封闭到半开放,从“说”到“听”,再到作出回应、进行沟通,甚至进行观点碰撞,折射了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轨迹:“通过新闻发布这个平台看中国外交怎么样更加的自信,怎么样更愿意与世界进行沟通,怎么样愿意向世界阐述自己,怎么样倾听世界的声音,怎么样让国内的民众更多了解国际社会,了解国家对一些重点问题上的政策、观点和立场”。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几十年里不断“升级”如今,外交部的新闻发布的例行记者会“升级”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升级”后,“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这一品牌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提升,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制度再次调整的背后亦有着国际国内背景的双重考虑。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009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李肇星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008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姜恩柱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2006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吴建民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自1983年至今,全国人大的新闻发言人共有6位
曾涛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姚广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至五次会议周觉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曾建徽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姜恩柱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李肇星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至今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全国政协的新闻发言人共有12位
孙起孟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陆平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至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孙轶青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至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卢之超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至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李鹿野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原定为韩叙,后韩生病住院)
钱李仁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梁金泉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至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田曾佩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至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齐怀远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至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张国祥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至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吴建民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至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赵启正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至今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
在全国两会上,有一个独特的团队,其成员全部为男性,这就是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新闻发言人团队,他们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新闻发言人的最高水准。从1983年两会正式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今,29年来,18位两会发言人向世界更好地诠释了中国。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发展期2003年,在中国信息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因“非典”来袭,叩开了中国突发事件新闻开放的大门。一场危机,成为变革的机遇。当年5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当年的8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立法形式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对各类突发事件“基本不说”的时代,实施了“一定要说”的新政。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
资料显示,从2003年4月初到6月24日疫情解除,卫生部连续举办了67次新闻发布会,是举办发布会最密集的时期。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
各部门、各地区新闻发言人应运而生,且高调推出,成为颇受公众关注的新事物。
诚然,“基本不说”终由“一定要说”所取代,其意义善莫大焉。此举极大改善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民成了政府信息的权利人,政府则是公众信息的责任人,且须无条件地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府给予人民以坦诚的信任,“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政府的决策也开始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公民的基本权利获得进一步扩大,这无疑是中国政治文明史上的重要一页。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挑战期2010年开启“微博时代”动车事故后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去职开启了新一轮的讨论2011年党委(组)开始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第四章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二、新闻发布会(三)新闻发布会的功能1、树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2、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思想3、辅助科学决策,提高政府施政水平第四章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二、新闻发布会(四)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步骤1、确认召开2、明确人选3、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4、新闻发布会的后续工作第四章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二、新闻发布会(五)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技巧1、确认主题和目标2、明确政府态度3、妥善处理记者关系4、充分发挥主持人或发言人的作用5、未雨绸缪,提前演练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通稿
主讲人:高萍新闻通稿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后来,很多企业在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组织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第四章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所谓的“新闻通稿”便是由当地政府事先拟定好的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承诺保证书
- 购房意向协议书格式
- 购销合同中的管材质量保证
- 购销合同简单范本模板
- 购销编织袋协议
- 贷款担保承诺函
- 贷款合同附件协议
- 软件行业标准与规范开发合同
- 软装设计全案合作
- 运维服务合同项目改进
- GB/T 2900.89-2012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2部分:电测量的通用术语
- GB/T 21290-2007冻罗非鱼片
- GB 5009.12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 GA/T 1030.3-2017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3部分:道路驾驶技能考场
- 精装修工程策划施工方案
- 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课件
-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谱乐谱
- 临时用地草原植被恢复治理方案
- 国际贸易法课件
- 养老院初步设计说明书
-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