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戊戌变法用_第1页
第7课戊戌变法用_第2页
第7课戊戌变法用_第3页
第7课戊戌变法用_第4页
第7课戊戌变法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65—18981823-1901

1871-1908

1858—1927

1873—19291854—1921

时代左右了他们的人生抉择他们的抉择影响了时代的发展戊戌变法第7课知识回顾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了哪些救亡图存的思想和方法?早期维新思想洋务运动中国富强了吗?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开启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物及其思想活动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

维新人物及其思想活动康有为著作:《新学伪经考》—为变法制造舆论《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活动制造历史根据理论:“三世说”(“据平世””“升平世”“太平世”)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思考:为什么康有为要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梁启超维新人物及其思想活动严复(1854—192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读《天演论·导言四》,……。如俄罗斯蟋蟀,旧种长大,自安西小蟋蟀入境,克灭旧种,今转难得。苏格兰旧有画眉善鸣,忽有班画眉,不悉何来,不善鸣而蕃生,克善鸣者,日以盖希。澳洲土蜂无针,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余为之掩卷动色曰: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色、红种其危哉!”

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icpro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赫胥黎原书直译文严复翻译文《天演论》维新派人士的其他活动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近代工业,大大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陈宝箴:创时务学堂,培养变法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发展严复:创《国闻报》,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借达尔文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百日维新背景:1、维新思想广泛传播2、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3、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进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期望之至。特谕。——光绪

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小子以天下为玩弄,老妇死无葬身之地!

——顽固派百日维新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定国是诏》百日维新政治: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废八股、兴西学,选派留学生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出国外。“戊戌六君子”被杀。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全部被废除。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同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慨然赴死,而康、梁却狼狈出逃,元芳,你怎么看?“书生误国,庸医杀人,上负其君,下累其友”——严复失败的原因(与明治维新比较):经济形态:阶级基础:改革途径:维新内容:国际环境:

梁启超在事变后曾非常感慨地说:“除旧弊之一事,最易犯忌而触众怒,故全躯保位惜名之人,每不肯为之。”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政变》(一)。维新失败原因探析:“张之洞对废除八股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惧其合力以谤已而排已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戊戌年夏天,浙江学政陈学芬说:‘改试策论,阅卷艰难,不如八股之易’,光绪当即批示:‘陈既不会看策论,可无用视学’”----罗志田《近代史学十讲》三联书店。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在古代倡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训、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在近代,《海国图志》、同文馆、修筑铁路等等更是历经曲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

上述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压力?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维新失败原因探析:

早在1893年,孙中山求见,康有为即以拜师为先决条件,惹得孙中山拂袖而去。康有为中举入仕后,又拒绝“谢恩”惯例,不肯拜见主考官,三劝之下,总算拜乡试主考许应为师,然师生关系形同水火,维新时期,参劾康有为最力的便是这位礼部尚书许大人。康有为在就期间,还不依例拜访广东籍京官,弄得狂名满天下。……当时的康有为,不过六品工部主事(未到职),只因首倡变法,声势夺人,又得到皇帝支持,几年前还是一介布衣的康有为竟然不知所以傲气四迸。其时,因甲午之败暂时失势的李鸿章愿出银二千元加入强学会,康有为却否决了李鸿章的申请,1896年初,李鸿章的亲家、御史杨崇伊一纸弹章便将强学会参劾下来。弄得十分器重康有为的翁同和也在日记里说:“康祖诒(康有为字)狂甚。”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遠流出版社

维新失败原因探析:

戊戌年1月24日,康有为应约在总理衙门与翁同和、李鸿章等入对时说“六部要全撤”而代之以“农、商、工等十二局”。6月16日在回答荣禄“法是应该变,但是一二百年的老法,怎能在短期内变掉”的问题时,回答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就可以变了……他认为,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成,“令群臣签名具表,咸去守旧之谬见,力图维新。……重罚一人以惩其后……一日之间,风云俱变,更月得数诏颁下,则海内皆动色奔走矣。”

……在改革处于僵持状态时。他还认为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钱,要钱很容易,把西藏卖给英国。他们还提出全国要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维新失败原因探析: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寻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动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历史起点。在那个时代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两湖书院)里,出现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