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试题库总分:88分考试时间: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总分得分一、多选类(共8分)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误差太大,测量中肯定有错误B.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不一定大C.相对误差越小,说明测量越准确D.相对误差越小,绝对误差一定越小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A.mB.4mC.cmD.mm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4.(2013~2014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阶段测试)在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5.(多选)如图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B.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C.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6.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的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7.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8.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移相同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10.(多选)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11.(多选)为减小纸带因受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改用6V直流电源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褶的纸带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12.(多选)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13.一位同学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纸带上看不到圆点,这可能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A.复写纸片正反面没有放正确B.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C.电源电压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14.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5.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16.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17.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18.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D.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太小19.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时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20.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2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22.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23.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他要根据这一系列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及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首先要查清共有多少个点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的总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判断是否匀速运动24.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点,而是一些短线,针对出现的问题,应()A.降低电源的频率B.提高电源的电压C.降低电源的电压D.缩短振针的长度题号一总分得分二、单选类(共6分)1.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 A.=,Δ=sB.C.D.3.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同C.第2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D.第5s内速度方向与第1s内方向相同4.如图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在运动过程中,质点运动方向发生变化C.前2s内做加速直线运动D.后2s内做减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是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6.如图所示是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C.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D.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8.通过观察某次运动所拍摄的频闪照片,发现照片上相邻物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下列对物体所做运动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当时一定做匀速运动B.物体当时可能做匀速运动C.物体是先加速,再减速运动D.物体是先减速,再加速运动9.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张纸带上的点不清晰,可能是因为以下的哪个原因()A.通的是直流电B.没有用复写纸C.点针过长D.点针稍短10.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A.B.C.D.1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以下那些因素()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磁性的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12.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其相邻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s,t=NTB.T=st=(N-1)TC.T=st=(N-1)TD.T=st=NT13.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磁性的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14.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此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s,t=NTB.T=s,t=(N-1)TC.T=s,t=(N-1)TD.T=s,t=NT15.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16.关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B.图线的长度表示质点的路程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在任一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一位移所用的时间1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A.B.C.D.18.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题号一总分得分三、综合类(共14分)1. 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8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_________.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_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_________,再把套在轴上的_________压在纸带的上面.?(5分)2).在实验桌上有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直流电源、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小车、纸带、复写纸片、导线若干.在所给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有_________,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2. (2013~2014学年扬州师大附中期中考试)一位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他把某一个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F,如图(a)所示. (6分)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cm,D、E两点相距cm,则小车在打D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_m/s.(1分)2).如果某同学分别算出小车打各个点的速度,然后把数据标示在vt图上,如图(b)所示,请完成图象.(5分)3.一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线 (0分)1).这可能是因为()(0分)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频率不稳定D.振针压得过紧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0分)A.降低电源的频率B.提高电源的电压C.降低电源的电压D.缩短振针的长度题号一总分得分四、简答类(共0分)1.如图,在桌面上放一根细长纸带,你的左手拿着一块表,右手拿着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 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上点一个点。 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 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 想一想,相邻两点的距离跟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牵动纸带的快慢不均匀,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有没有影响?2.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象。 3.如图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 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大?打B点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大?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 4.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甲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可以将v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在图乙中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 (2)AK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甲乙5.如图所示为小球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时,用频闪照相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计数点1、2的间隔为,2、3的间隔为,3、4的间隔为,4、5的间隔为,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s,求小球运动到计数点3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6.如图所示是拖动纸带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 7.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在百米决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两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情况。 8.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象。 9.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它们做什么运动?作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并利用速度图象求出它们在3s内的位移是多少? 10.如图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两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打A、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有多大?打B点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有多大?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能算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为什么? 11.某次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距离AB=,AC=,AD=,AE=, AF=.通过计算说明在打A、F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则求速度;如果不是,则求平均速度.已知打点时间间隔为.12.如图所示是拖动纸带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 13.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它们做什么运动.作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并利用速度图象求出它们在3s内的位移是多大. 14.图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哪条直线所表示的运动的速度大?各是多大? 15.试定性分析图中甲、乙两图象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16.某学生在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还是先接通电源和先使纸带运动都可以? 17.在研究物体做初速为零的直线运动的某次实验中,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试根据纸带求解以下问题: (1)纸带的哪一端与物体相连? (2)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BD段对应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8.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在百米决赛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两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情况. 19.如图所示,O、A、B、C、D、E、F、G为8个打出的连续的点,各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的交流电. (1)计算打下的A、B、C、D、E、F点附近的平均速度. (2)将打下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当作瞬时速度,并且在打A点时开始计时,在图中画出图象. 20.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象. 2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如果发现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清晰,那么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采取措施?22.在距坡底10m远处的斜坡上,一辆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倒退,设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20s内的s-t图象,并求出小车在20s末的位置.23.某同学为了观察汽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坐在驾驶员旁边,注视速度计,记下间隔相等的各时刻的速度值,见下表中的数值.可判定该车做什么运动吗?作出v-t图象. 时刻t/s 0 5 10 15 速度v/(m·s) 10 20 题号一总分得分五、填空类(共60分)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若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_________s。 从打下O点到打下H点,共9个点迹,历时_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2.用打点计时器可测量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本实验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实验步骤。 先在各步骤处填上适当内容,然后按实验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字母代号填在空白处。 A.在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_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把复写纸套在_________上,且压在_________上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 D.切断电压,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_________; E.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被打出一系列小点; F.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3.某次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B、C、D、E点的对应速度B=_________m/s,C=_________m/s,D=_________m/s,E=_________m/s,由此推得F点的速度F=_________m/s。 4.如图所示,用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示意图,a、b、c、d是计数点,中间的四个点没有画出,长度单位是cm,那么打下a、b和c、d两点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_______m/s;_________m/s. 5.如图所示,用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示意图,其中AB=42mm,AC=88mm,AD=138mm,vB=_________m/s,vC=_________m/s. 6.在测定速度的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速度,实验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出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还画出了某次实验将米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如图所示,取O为起点位置,每隔5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实验使用的电源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其中OA=cm,OB=cm,OD=.已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相同.则OC距离是_________cm;在B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_m/s.(图中单位为cm) 8.用接在10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1、2、3、4、5,量得1与2两点间距离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30mm,4与5两点间的距离30m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 9.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1=_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2=_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m/s. 11.如图为一条纸带打上点后的情况,已知A、B、C、D四个点中,A点最先打出,D点最后打出,由下图可知,A→B阶段纸带做_________运动,B→C阶段很接近_________运动,C→D阶段则做_________运动,A→B、B→C和C→D三个阶段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依次为_________m/s、_________m/s和_________m/s.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2.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_m/s. 13.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数起,每5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s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s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1=_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 14.一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是50Hz,如图所示,纸带上的A点先通过计时器,A、B间历时_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_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AD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5.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的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B的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和B的速度方向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A的速度_________B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如图所示表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数据情况,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___运动.纸带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7.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为_________。 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_s打一次点。 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_________,再把套在轴上的_________压在纸带的上面。 (2)在实验桌上有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直流电源、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小车、纸带、复写纸片、导线若干。 在所给器材中,多余的器材有_________,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18.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器.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之间.当接通用_________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头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到负极的纸盘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也是每隔_________打一次点.19.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以4m/s的速度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8m/s,在他跑完全程中间时刻t=5s时的速度是9m/s,最后以m/s的速度冲过终点.他在百米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20.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仪器,工作电压为_________.当电源的频率是100Hz时,它每隔_________打一个点.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应用电磁原理制成的.2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___s打下一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2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___s打下一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_.2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________,复写纸应套在_________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_面;应把_________电源用导线接在_________上;打点时应先_________,再让纸带运动.24.在行驶的汽车中,驾驶员都能从车的速度表直接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这一速度是_________速度.(选填“瞬时”“平均”)25.用一套废弃的医院输液用的吊瓶(含输液管)可以测出你的步行速度. (1)请问还需要哪些器材?_________ (2)需直接测量哪些数据?_________ (3)写出你的试验设计,实际试一试.注意消毒. _________.2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___.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_打一次点.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_________,复写纸应套在_________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_面,应把_________电源用导线接在__________上;打点时应先_________,再让纸带运动.参考答案:一、多选类(共8分)1.A,B,C2.B,C3.B,C,D4.B,C5.A,D6.B,C7.B,C8.C,D9.A,C,D10.A,B,D11.C,D12.A,B13.A,B,D14.B,C15.B,C,D16.B,C17.A,B18.C,D19.B,C,D20.B,C21.B,C,D22.A,B,D23.B,D24.C,D二、单选类(共6分)1.A2.D3.B4.B5.D6.D7.A8.C9.D10.B11.B12.C13.B14.C15.D16.D17.B18.D三、综合类(共14分)1.本题答案如下1)(1)低压交流 (2)低于6v (3) (4)限位孔 (5)复写纸片 2)(1)低压直流电源 (2)低压交流电源 (3)刻度尺 2.本题答案如下1)m/s 2)见解析 3.本题答案如下1)D2)C,D四、简答类(共0分)1.牵动纸带的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远。 牵动纸带的快慢均匀与否,对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都没有影响。 2.v1=s,v2=s,v3=s,v4=s,v5=s图象见解析 3.cm/scm/s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不能不知时间 4.解:(1)要做出v-t图线,首先要找出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根据题设条件可以将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于两点间时间间隔t=s,利用公式=求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作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找出对应的时刻填人表中。 5.解:小球运动到计数点3时,其速度为 v3=m/s=s; 当然也可以计算1到5这段上的平均速度来表示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它的瞬时速度为v3=m/s=s。 6.解:vB=m/s=s vC=m/s=s vD=m/s=s。 7.解:甲、乙两运动员同时起跑,经过2s两人都达到10m/s的速度,然后在途中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当冲刺时,甲做加速运动,而乙仍然以10m/s的速度运动。 8.(1)v1=m/s;v2=m/s;v3=m/s;v4=m/s;v5=m/s (2)以0点未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第一问计算出来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v-t图像如图所示。 9.解:由A、B的位移图象是直线知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A=2m/s,vB=4m/s。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图中画斜线的部分)求出A、B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是 sA=2×3m=6m sB=4×3m=12m 10.AD=svB=s略 11.不是s 12.vB=svC=svD=s 13.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略sA=6msB=12m 14.直线②所表示的运动的速度大1m/s2m/s 15.解:根据两种图象的物理意义进行解析. (1)甲图是位移—时间图象. 0—10s内,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10—40s内,物体位移s=30m保持不变,此时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0—60s内,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60s末回到出发点. (2)乙图是速度—时间图象. 0—10s内,图象的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10—40s内,物体的速度保持v=30m/s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0—60s内,图象斜率为负,表示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物体做减速运动.但是速度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16.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图中接直流电是错误的.开始时,小车离滑轮太近,运动空间太小,纸带上留下的点太少,给测量带来不便.滑轮太低,线的拉力方向同板面不平行,阻力大.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 17.(1)左端(2)(3)s 18.略 19.(1)va=m/s,vb=m/s,vc=m/s,vD=m/s,vE=m/s,vF=m/s. (2)略 20.(1)v1=m/s;v2=m/s;v3=m/s;v4=m/s;v5=m/s (2)以0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第一问计算出来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 21.可从复写纸和打点两方面寻找原因.点迹不清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复写纸使用过久,可调整复写纸位置,或更换复写纸; (2)电源电压过低,导致打点太轻,可适当提高电源电压; (3)振针位置偏高,同样会导致打点太轻,可适当调低振针. 22.小车在5s内沿斜坡向上运动了20m,小车后15s内运动的位移是沿斜坡向下30m,以小车的出发点为原点O,小车在20s末已在它出发点O的下方10m,而O点距斜坡底的距离为10m.说明小车20s末在斜坡的坡底. 根据题设中确定的正方向,作出小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 23.该车做加速运动,图象略. 五、填空类(共60分)1.(1)加速 (2) (3) (4) (5) 2.(1)交流 (2)限位孔 (3)定位轴 (4)纸带 (5)(n-1)s (6)BAEDCF 3.(1)cm/s (2)cm/s (3)cm/s (4)cm/s (5)cm/s 4.(1) (2) 5.(1) (2) 6.(1) (2)cm (3)cm (4)cm 7.(1) (2) 8.(1)3m/s (2)匀速运动 9.(1) (2) (3)加速运动 10.(1) (2) (3) 11.(1)加速 (2)匀速 (3)减速 (4)s (5)5m/s (6)s 12.(1) (2) (3) 13.(1) (2) (3)加速运动 14.(1) (2)×10-2 (3) (4) 15.(1)10 (2)5 (3)相反 (4)大于 16.(1)加速 (2) (3) 17.(1)低压交流 (2)4V-6V (3) (4)限位孔 (5)复写纸 (6)低压直流电源 (7)低压交流电源 (8)刻度尺 18.(1)220V (2)s 19.10 20.(1)交流电源的计时 (2)4V~6V (3) 21.(1) (2)大 22.(1) (2)大 23.(1)交流 (2)4—6 (3) (4)限位孔 (5)定位轴 (6)上 (7)低压交流 (8)接线柱 (9)接通电源 24.瞬时 25.(1)略 (2)略 (3)略 26.(1)交流 (2)低于10V (3)s (4)限位孔 (5)定位轴 (6)上 (7)低压交流 (8)接线柱 (9)接通电源 解析:一、多选类(共8分)1.根据定义:相对误差=,故只有在测量同一对象时(真实值相同),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大小才相互关联,否则两者的大小无直接关系.2.选项A的估读位在1mm上,选项D的估读位在mm上,所以A、D错.3.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选项A错误;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选项B正确;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选项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选项D正确.4.在x-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为倾斜直线,故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5.O到A和B到C速度变化的数值相等,但从O到A比从B到C所用的时间长,所以O到A比B到C速度变化慢,A正确。 AB平行于时间轴,说明在这段时间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做匀速运动而不是静止,B错。 从O到A和从B到C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速度方向都与正方向相同,而不是相反,C错。 速度方向不改变,所以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位移越来越大,D正确。6.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时间。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应用=能准确的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Δt取的比较小时,这个平均速度可粗略代表纸带经过其中点时的瞬时速度。7.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的运动时间.研究纸带上的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应用=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Δt取得比较小时,这个平均速度可粗略代表纸带经过其中点时的瞬时速度.8.由图象可直接看出,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是2s末、第4s末,而位移前2s内为正, 且逐渐增大,第3、4s内为负,前4s内位移仍然为正.第4s末位移为零,第5s内位移又为正. 所以,第4s末质点位移为零,第3s末位移为m,第5s末位移为m.9.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离原点的距离.当直线与t轴平行时,表示物体位置不变,处于静止,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离原点距离相等.10.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的时间间隔为s)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正确选项为A、B、D。11.无解析1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因此,根据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的运动时间。 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地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虽然用刻度尺量出各点迹间的间隔,可知道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再根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可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但这些量不是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的。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A、B。13.复写纸片正反面没有放正确即使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也打不上圆点的,因此A正确;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根本就打不出点来,因此B正确;电源电压不稳和频率不稳定,打点计时器照样打点,只是打点的时间间隔发生改变,因此,C错;当打点计时器簧片一端的打点针与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时,这时打点针可能够不着复写纸,完全没有点迹,因此正确答案是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14.粗略计算瞬时速度: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该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15.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得出BCD正确.1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17.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每隔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因此,根据打在纸带上的点迹,可直接反映物体的运动时间.因为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打点计时器固定,所以纸带上的点迹就相应地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为AB.18.无解析19.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墨粉盘而不是复写纸,所以A项错。20.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2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墨粉盘而不是复写纸,所以A错.22.从打点计时器的用途出发对选项进行筛选.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23.要从能看清楚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从而求出时间,为了减小误差,测距离时,尽量测出总长.而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长比对应的时间. 判断是否做匀速运动,要看各段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24.振针和复写纸片间距离一定,当振幅过大时,振针与复写纸片接触时间过长,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短线,这时应适当调低输入电压,或把振针调短,即振针位置的高低与振幅有关.二、单选类(共6分)1.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点1次,所以可由纸带上对应的点数得到该段的时间间隔,A项正确.2.计算瞬时速度时,所取位移越短,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另一方面,某一点的平均速度更接近于这一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A、B、C项不合适.CE间含两个打点间隔,Δt=2T=s,D项对.3.v-t图象中在时间轴上面的部分方向为正,在时间轴下面的部分方向为负,故A、C、D三项错,B项对.4.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有关v-t图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地通过v-t图解析相关的问题。5.当打点计时器振动片一端的打点针与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时,振针可能够不着复写纸片,我们可能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也可能完全没有点痕。当振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所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打点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就要做适当的调整。 A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项造成各点间距忽大忽小,故D项正确。6.当振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 A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造成各点间距忽大忽小,故D正确.7.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由于都在第一象限,因此速度方向相同.8.频闪照相时相邻两物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当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加大时,物体当时一定是在做加速运动;而后来间距减小则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9.点针稍短时不能打到基板上,所以点不清晰。10.根据匀速运动的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也相等.所以选择B.11.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与交流电的频率相同。12.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所以T=s,纸带上打出N个点,有(N—1)个时间间隔,所以t=(N—1)T。13.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与交流电的频率相同.14.50Hz的电源,时间间隔T=s;打N个点的时间间隔t=(N-1)T.15.当打点计时器振片一端的振针与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时,在纸带上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也可能打不上点;当振针距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时,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16.s-t图象是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不是轨迹,也不是路程,也不表示位置坐标.由s-t图可知任一时间内的位移.17.因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相同,所以相邻两点间距离大的平均速度大.18.当电磁打点计时器振片一端的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过大时,在纸带上会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也可能打不上点;当振针距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时,每一个打点周期内振针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将挤压在复写纸上,这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短线.三、综合类(共14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使用低于6V的低压交流电源,它每隔一个周期打一个点,因此纸带上的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交流电的周期.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打点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1)无解析2)无解析2.无解析1)小车在打点时的速度===m/s.2)在v-t坐标系中标出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结起来,如图所示. 3.无解析1)当打点计时器振片一端的振针与复写纸片的距离过大时,这时打点针可能够不着复写纸片,我们可能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也可能完全没有点痕。 当振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短线,所以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是否适中,否则就要作适当的调整。2)振针和复写纸片间距离一定,当振幅过大时,振针与复写纸片接触时间过长,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短线,这时应适当调低输入电压,或把振针调位,因为振针振幅与振针位置的高低有关。四、简答类(共0分)1.无解析2.点拨:在计算纸带上某个点的瞬时速度时,可以该点为中心,对称地选一段距离Δx,找出通过Δx所用的时间Δt,该点的瞬时速度即可表示为。 时间越小,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在计算打某点的瞬时速度时,一般在该点两侧取相等的时间Δt,用2Δt内的平均速度来代表该点的瞬时速度。 建立速度—时间坐标系,根据所求的瞬时速度,选好标度,确定计时起点(本题以0点为计时起点),描出对应时刻的速度,连线画出v-t图象。 1点是0和2的中间时刻,求出0和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 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 然后画出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s。 以0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第一问计算出来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 3.点拨: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求解。 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求解。 AD段的平均速度 ==cm/s=cm/s。 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B点的瞬时速度 ==cm/s=cm/s。 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因而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4.无解析5.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代表某点的速度的思想来计算小球的速度。6.根据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代表某点的速度的思想,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7.无解析8.1点是0和2间时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和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同理2、3、4、5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画出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s。9.无解析10.根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式求解.AD段的平均速度: AD==cm/s=cm/s 当时间间隔很短时,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故B点的瞬时速度: vB==cm/s=cm/s 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因而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11.AB=,BC=AC-AB=,CD=AD-AC=,DE=AE-AD=,EF=AF-AE=,各段距离不等,说明在打A、F点的时间间隔内,纸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v==m/s=s.12.同样根据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代表某点的速度的思想,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 vB==m/s=s vC==m/s=s vD==m/s=s.13.由A、B的位移图象是直线知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A=2m/s,vB=4m/s.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图中画斜线的部分)求出A、B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是: sA=2×3m=6m sB=4×3m=12m.14.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除了已知位移可求时间、已知时间可求位移外,还可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得速度. 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直线②比较陡,其斜率大,故直线②所表示的运动的速度大.以v1、v2分别表示直线①、直线②所表示的运动的速度,则:v1==m/s=1m/s,v2==m/s=2m/s.15.无解析16.无解析17.(1)纸带的左端与物体相连. (2)相邻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3)BD=×10-2m/s=s.18.甲、乙两运动员同时起跑,经过2s两人都达到10m/s的速度,然后在途中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当冲刺时,甲做加速运动,而乙仍然以10m/s的速度运动.19.无解析20.1点是0和2间时间的中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铝冶炼行业运行动态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菱镁矿产业竞争格局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联苯双酯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十三五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粘玉米行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管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东北财经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工商学院《健康服务与营销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防暴队形演练和讲解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广电和通信设备电子装接工(高级工)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河南住户调查业务题库
- 天车安全操作培训教材
- 《篮球运球》教案(共四篇)
- 国企关于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责任追究办法
- CRF病例报告表模板
- 九上下册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课件(42张)公开课教案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单(微调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