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资料3_第1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资料3_第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资料3_第3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资料3_第4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资料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东汉陈忠论其时三公有责无权时三府任轻,机事①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②,辄切免公台③。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曰:“臣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故三公称曰冢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④,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⑤。汉典旧事⑥,丞相所请,靡有不听⑦。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六《陈忠传》【解读】范晔著《后汉书》是继《汉书》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研究东汉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这是《后汉书》记载东汉安帝(107—125年在位)时,尚书仆射陈忠奏疏中的一段。“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是《后汉书》介绍陈忠上奏疏的背景,以下则是陈忠奏疏的主要内容。陈忠认为:①过去的丞相、三公,位高权重,受到尊敬,连帝王也待之以礼,“在舆为下,御坐为起”,丞相的建议请求,皇帝一般都会采纳。②现在的三公,有名无实。重大事情专委尚书去办,官吏的选拔与奖惩,也由尚书负责,尚书的权力超过三公。资料显示:当时三公的权力虽被尚书侵蚀,没有多大实权,却仍有宰相的名义,并承担宰臣的责任,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常归罪于三公,动辄加以罢免。【注释】①机事:机密之事、机要之事,此处指大政方针等要事。②灾眚(shěng)变咎:灾害变故。眚:灾异。③切免:切责罢免。公台:指三公府。④在舆为下,御坐为起:皇帝坐的车叫乘舆。西汉惯例,皇帝坐车时遇到丞相,要下车示敬,然后再上车。皇帝在朝廷见到丞相,要先站起来,然后再坐下。王见冢宰,“在舆为下,御坐为起”原是先秦礼节,秦汉建立皇帝制度后,沿袭这一礼节。⑤董是非:督察是非。⑥旧事:惯例。⑦靡(mǐ)有不听:没有不听。靡:无。杜佑和马端临论东汉魏晋宰相制度的变化光武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废丞相与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①,事归台阁。论道之官②,只备员而已。魏与吴蜀亦多依汉制,晋氏继及,大抵略同。……魏改丞相为司徒。而文帝复置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自是中书多为枢机之任,亦宰相也。又置大丞相及相国。……后魏、北齐亦置丞相,俱为宰相。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亦宰相也。──[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尚书始为机衡之任。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盖是时凡任中书者,皆运筹帷幄佐命移祚之人;凡任三公者,皆备员高位畏权远势之人,而三公之失权任,中书之秉机要,自此判矣。──[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九《职官》【解读】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与元朝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都是叙述我国典章制度沿革的重要史籍,也都谈到东汉至魏晋时期宰相制度的变化情况。由于东汉至魏晋,时间跨度近三百年,三公职权的变化比较大,所以史家对这一时期三公与台阁权力的实际情况认识不太一致。杜佑认为,东汉时,三公已是备员;马端临则认为,东汉时期虽然事归台阁,但尚书还只是预闻政事,并未尽夺三公职权,到魏晋以后,三公才是备员。杜佑认为魏晋南朝,中书长官“多为枢机之任,亦宰相也”,北魏北齐,“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亦宰相也”;马端临也认为魏晋南朝,中书长官是宰相,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门下省长官是否是宰相,则未置一词。虽然杜佑与马端临的看法不一致,但综观上引两条资料,以及上引《唐六典》与《后汉书·陈忠传》提供的资料,我们仍可清楚地看到,东汉时起,总的发展趋势是,三公的实权越来越小,尚书的权力越来越大,并最后取代三公成为宰相。中书省长官常参加决策活动,也握有宰相的权力。北魏、北齐,门下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发展到唐朝,便形成为尚书、中书、门下并立的三省制。【注释】①洎于叔世:及至末年。②唐代三公为“论道之官”,此处“论道之官”即特指三公。司马光论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的演变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及魏武①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文帝②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四七,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解读】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曾主编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司马光的奏疏可以看出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①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大权在握。②东汉的尚书逐渐侵夺公卿权力。③曹魏时期,中书开始抬头,尚书的权力渐被侵蚀。④东晋以后,门下省开始抬头,中书的权力又被分割。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演变的规律是:①皇帝总是利用自己的身边亲信来分割相权。②相权一次又一次被分割,相权越来越分散。③相权的一次又一次被分割,而宰相的职务并未被取消,体现了皇权与相权既互相依赖又有矛盾。【注释】①魏武:指曹操。②文帝:此处指魏文帝曹丕。隋唐三公只是荣誉职位太尉一人,正一品。司徒一人,正一品。司空一人,正一品①。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②。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唐六典》卷一《三公》【解读】说明:①隋唐时期仍有“三公”,而且级别很高,都是正一品。②隋唐时期的三公只是“论道之官”,务虚不务实。名义上是“无所不统”,实际上是“无所统”、“但存其名位”的荣誉职务。③正因为隋唐三公只是“但存其名位”的荣誉职务,所以没有僚属,没有办事机构。联系东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与尚书职权的消长情况,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三公已沦为没有任何实权的荣誉职务,与东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职权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符合我国封建社会的一般规律,即级别最高的职官,往往是没有实权的荣誉职位。【注释】①唐代的官吏的级别分为九品三十阶,以正一品为最高。②代存其任:即世存其任。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世”为“代”。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演变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①,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②,“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解读】《新唐书》是继《旧唐书》之后由欧阳修领衔官修的又一部唐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因五代后晋刘昫领衔官修的《唐书》编修在前,就叫《旧唐书》;欧阳修领衔官修的《唐书》编修在后,就叫《新唐书》。这两部书习惯上被合称为“两唐书”或新旧《唐书》。新旧《唐书》各有长处,都是研究唐代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这段资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演变的基本轮廓:①最初是三省长官(尚书令1人,中书令2人,侍中2人,共5人)共议国政,为宰相。后来据说是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于是便以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同为宰相。后又以中书令、侍中“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为名,让其他官吏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义成为宰相。②政事堂为众宰相的办公会议场所。唐初开始设政事堂,说明唐代的决策机构采取集体办公形式。③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这一事实,又表明门下省、中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扩大,尚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缩小。发展到后来,也就是尚书省的长官退出宰相行列。【注释】①隋朝除隋炀帝“外示殊礼,内情甚薄”,于大业元年(605)一度任命杨素为尚书令外,未曾任命他人为尚书令。时杨素已病重,实际上未就职。唐朝只任命过两人为尚书令。其一是唐高祖李渊曾任命其子李世民为尚书令,但他只是挂名而已;另一是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命平叛功臣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以“太宗昔居藩邸,尝践此官,累圣相承,旷而不置”为由,辞不受。此外再未任命过尚书令。②安史之乱后,中书令与侍中一般也不设,而以中书省的副职中书侍郎、门下省的副职门下侍郎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入相。唐代三省的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尚书省领二十四司,尚书令一员。正二品。武德中,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①,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左右仆射各一员,从二品。……掌统理六官,纲纪庶务,以贰②令之职。自不置令,仆射总判省事。……凡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州者,必由于都省以遣之。……门下省侍中二员。……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升为正二品。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③,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门下侍郎二员。……武德定令,中书门下侍郎,同尚书侍郎,正四品上。大历二年九月敕升为正三品也。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给事中四员。正五品上。……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中书省,中书令二员。……本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与侍中同升正二品,自后不改也。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入则告之,出则奉之,以厘④万邦,以度百揆,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中书侍郎二员。……武德定令,与尚书侍郎俱第四品。大历二年九月,与门下侍郎共升为正三品也。中书侍郎掌贰令之职。凡邦国之庶务,朝廷之大政,皆参议焉。……中书舍人六员。正五品上。……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解读】唐代职官制度前后变化很大,就宰相制度而言,唐初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宰相。因尚书令缺而不置,尚书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也曾是宰相,并在众宰相中地位显赫。后来随着中书省、门下省地位的提高,则演变为尚书左右仆射要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衔才是宰相,否则就不是宰相。至开元末天宝年间,尚书左右仆射都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照例都不是宰相,尚书省长官最终退出宰相行列。上引资料所反映的就是天宝年间的情况。资料显示:①唐代尚书省长官退出决策行列。天宝年间,尚书左右仆射官品仍高于中书令与侍中,但尚书左右仆射的职权只是督责百官执行政令,不参加决策过程。②参加决策的是门下省的侍中与中书省的中书令。上引资料所说的中书令、侍中“佐天子而统大政”“佐天子而执大政”,“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凡军国之务,(侍中)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就是这个意思。③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分工。中书省长官与门下省长官虽然都参决军国之务,都是宰相,但两者又有分工:中书省负责草拟诏敕(主要由中书舍人承担),门下省掌审议诏敕(门下省的给事中还拥有封还诏书的特权)。④尚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尚书省长官虽退出宰相行列,没有决策权,但尚书省仍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国家政令的下达与监督执行仍由尚书省负责⑤。这么一来,三省之间就存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相权的进一步被分割与三省的相互配合、互相牵制,实际上反映了皇权与相权既有其互相依赖的一面,又有其矛盾的一面。【注释】①仪刑端揆:规范百官行为。②贰:为某官之副职。③缉熙皇极:缉熙,光明貌;皇极,指帝王之位。缉熙皇极,指辅弼帝王。④厘:治理。州县的分官设职,与尚书省的六部对口。与中书、门下两省则没有直接的对口关系。门下省给事中履行封驳权的实例材料一(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材料二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开成初,度支左藏库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曰:“嘉卿举职①,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②亦宜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九《狄兼谟传》材料三(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材料四(长庆年间,于敖)进给事中、左拾遗。庞严为元稹、李绅所厚,与蒋防俱荐为翰林学士。李逢吉诬绅罪逐之,而出严为信州刺史,防汀州刺史。敖封还诏书,搢绅③意申严枉④,及驳奏下,乃论贬严太轻,众皆嗤噪。逢吉乃厚敖,三迁至户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于敖传》【解读】这四条资料都是门下省属官给事中行使封驳权的实例。中级的官吏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