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疾病医疗生理学管理知识概论_第1页
绪论疾病医疗生理学管理知识概论_第2页
绪论疾病医疗生理学管理知识概论_第3页
绪论疾病医疗生理学管理知识概论_第4页
绪论疾病医疗生理学管理知识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学年开始啦!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学年中,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在完善人格、增长知识和增强能力方面有新进步!让我们和苏大一起成长!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谢可鸣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DepartmentofPathologyandPathophysiology,SuchoowUniversityTeacher:KemingXIE主要教材及参考教材苏州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网址:/sudabs/index.aspInternetaddressforreference:TextbookinMedicalPhysiologyandPathophysiologyEssentialsandclinicalproblems

(DepartmentofMedicalPhysiology

UniversityofCopenhagen)教学安排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实验课地点:404楼一楼机能实验室第一章绪论什么是病理生理学(简称病生)?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病理生理学的性质是什么?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处于何种地位?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怎样学习这门课程?PathophysiologyPathophysiologyisasciencetostudyonthemechanismsandlawsof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diseases.pathological-physiologyWhatispathophysiology?physio-pathologyPhysiopathologyPathophysiologypathological-physi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研究对象患病机体正常机体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研究角度机理形态(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basic(pre-clinical)medicalcoursebrunchofpathologyborderingdiscipline“3b”What’sthenatureofpathothysiology?医学基础理论课分支学科边缘学科clinicalmedicinePathophysiologyisoneofbridgecourses.basicmedicine

pathophysiologyPathophysiology*medicalphysiologyclinicalphysiologyphysiologyofdisease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病理生理学绪论(introduction)和疾病概论(conspectusofdisease)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process);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各系统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ofdifferentorgansystems)。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一)疾病概论讲述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发病学疾病的经过及转归衰老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二)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病理过程?讲述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等细胞与分子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等。系统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三)讲述各系统疾病的共同发生规律和主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等。综合征(syndrome)?疾病中的一组复合的并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张某某,男性,71岁。

主诉咳嗽、喘息30余年,心悸、活动后气短、下肢水肿10年,神志不清1天。

现病史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30余年。每遇感冒常引起咳嗽、咳痰、喘息发作,以冬春季节为甚,且逐年加重。近10年来,犯病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入院前2周,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痰量增多,痰呈黏液脓性,不易咳出,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入院前1天因为头痛、烦躁、谵妄、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其地西泮(安定)两片,服后即入睡不醒。

既往史吸烟40年,40/天。无其他慢性病史。病史体格检查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慢性病容,体温37.2℃,脉搏112次/分,心律齐,呼吸24次/分,血压18.7/12kPa

(140/90mmHg),皮肤潮红、湿润,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球结膜轻度水肿、充血。口唇、甲床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叩诊过清音,两肺存在干湿罗音及散在哮鸣音。心浊音界缩小,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腹软,肝大,肋下4cm,质地中等,触痛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酌情选择)三大常规肝肾功能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波检查特殊项目化验CT、磁共振等项目请作出有关疾病的拟诊疾病诊断:

1.

2.

3.基本病理过程:

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临床综合征(系统病理生理):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methodology)动物实验(experimentalresearch);临床观察(clinicalobservation);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整体动物模型(品系选择、自发与诱发)离体器官模型细胞模型数学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基因敲除动物转基因动物动物实验病生——实验性学科研究疾病时机能代谢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器官水平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

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强调了医学诊疗过程中决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concisehistoryofdevelopment)实验病理学是病理生理学的萌芽(bud);一般病理学是病理生理学的前身;1879年俄国(包特金)建立了第一个病理生理学教研室;1956年我国各主要医学院建立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怎样学习?明确学习动机,解决要我学和我要学的问题;充分利用听课时间,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强调复习和自学,真正掌握医学知识体系;注意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总之,既要有理想和使命感,又充分认识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复习各章节之后,或期末复习后,可以找些学习指导或习题集做点习题,看看自己哪些没有弄懂和掌握,再重点补充加固。第二章疾病概论

(conspectusofdisease)健康的概念

(Conceptofhealth)健康是不仅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总称。§1.健康与疾病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适应能力对立制约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健康木火土金水心脾肺肾肝生克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又提出次健康或亚健康的概念,即认为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生理功能低下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也有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或诱发病状态。亚健康sub-health亚健康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发生了某种功能性的改变,通过各种体检及生化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病人感到有各种不适,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即“三多三低”(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降低、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降低),因而生活质量降低,症状不固定。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和针对措施。健康亚健康疾病疾病的概念

(Conceptof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害与抗损害斗争的有规律的过程,体内有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临床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疾病的概念

(Conceptofdisease)

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一)疾病都是有致病原因疾病的特征

Featuresofdisease(二)疾病是机体稳态的破坏阴阳平衡失调五行相克过度疾病稳态破坏的原因致病因子过强高原大气氧分压过低→缺氧机体调节功能差心肺功能差的病人→进入高原→易发生缺氧(三)疾病导致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相应的症状、体征和异常的社会行为(四)疾病过程具有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疾病的特征: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条件,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的发生是由机体自稳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内环境失衡和生命活动障碍;疾病的发生常可引起体内生理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临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疾病过程具有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症状(symptom)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体征(sign)社会行为(socialbehavior)指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他人际间的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其中劳动是最重要的)。机体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概念的主体。疾病概念是对疾病本质认识的概括。Whatmeansdisease?Diseaseisreferredasanaberrantmanifestationofhomeostaticdisturbancescausedbyharmfulagents.§2.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病因

(Etiologicalfactors)又可称为致病因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着疾病的特异性。Causativefactororpathogeniccauseisreferredasthefactorthatcancauseadiseaseanddetermineitsspecificity.

在学习病因学知识时应充分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了人与自然环境及人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再一个就是自身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自身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病因的主要类型生物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理化因素遗传性因素营养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自身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病因的种类(Classificationofetiologicalfactors)(一)感染性因素(biologicalfactors)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理化因素(physicalandchemicalagents)一定强度的机械力外伤、骨折高温中暑、烧伤电流电击伤电离辐射放射伤化学物质中毒(三)遗传性因素(hereditaryfactors)遗传性疾病——遗传物质改变: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gene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大多数疾病——遗传背景(geneticpredisposition)遗传易感性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四)机体因素1.营养: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其它必须物质等的异常1.营养性因素

(nutritionalfactors)NutritionalimbalanceNutritionaldeficiencyNutritionalexcess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社会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主食(谷物)的消费量增加人均肉类消费量增加人均鸡蛋消费量增加人均食糖消费增加热卡摄入增加社会发展带来生活方式(Lifestyle)的改变

2.免疫性因素(immunologicalfactors)

超敏反应(anaphylacticreaction)

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disease)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

3.先天性因素

(congenitalfactors)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有害因素(五)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psychologicalfactors)单因素致病多因素致病二、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作用于机体或/和病因、能够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此概念注意不要与“诱因”混淆)

条件是指在疾病的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而言。有些条件可使机体的抵抗力(resistance)降低或易感性(susceptibility)、敏感性(sensitivity)增高,从而使机体的在相应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易于发病;有些条件则可使相应的致病因子能以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强度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疾病;

例如,免疫功能不足、过劳、月经期、过敏性鼻炎等等条件能使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因此,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机体在接触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而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机体(这是大多数)即使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一般也不致发病。促使感冒发病的条件还有年龄因素(学龄前儿童感冒发病率较高)、季节因素(寒冷季节中感冒发病率较高与感冒患者相处特别密切而持续又较久)等等。诱因

(precipitatingfactor)是指能促进或加强病因的致病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某些因素。例如,昏迷病人容易发生上呼吸道带菌分泌物的吸入,因而昏迷可以成为肺炎的诱因。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生态环境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换过程已经表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在不断深化的。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医学问题需要解决。如随着人群的城市化、人口的老龄化、地球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国际交往的增加及人类活动范围和空间的扩大、生命科学的发展等等都将会带来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也会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疾病谱(spectrumofdisease)变化是指由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战争动乱以及个人行为等的差异和变化,所造成的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以美国资料为例,美国1900年疾病前五位的死因依次是:流感与肺炎、结核、肠胃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而1994年疾病主要死因中的前五位则变化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表2-1我国城市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的历史变化比较排序1955年1999年疾病种类疾病构成(%)疾病种类疾病构成(%)1消化系疾病24.74损伤与中毒15.412呼吸系疾病11.72消化系疾病14.883妊娠、分娩及产后病11.34呼吸系疾病14.084传染病(肺结核除外)9.43妊娠、分娩及产后病7.405外伤及中毒6.39泌尿和生殖系病6.316女生殖器病3.41恶性肿瘤5.487寄生虫病3.38心脏病5.338肺结核3.31脑血管病5.019眼病2.83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6510皮肤病2.7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4.32

十种疾病合计79.29十种疾病合计82.87顺序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恶性肿瘤140.4723.892脑血管病127.1821.633心脏病98.9216.824呼吸系统疾病81.6813.895损伤和中毒36.956.286消化系统疾病17.863.047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16.872.87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8.871.519精神病6.671.1310神经系统疾病5.280.90

十种死因合计

91.96表2-21999年部分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表2-31999年部分县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顺序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呼吸系统疾病133.6922.042恶性肿瘤111.6218.403脑血管病111.5718.404心脏病74.9912.375损伤和中毒66.9911.036消化系统疾病24.153.98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9.241.528新生儿病810.28(以每十万出生人数为分母)1.329肺结核7.881.3010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病6.401.05

十种死因合计

91.41表2-4我国2009年城市县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的历史变化比较排序市县疾病种类疾病构成(%)疾病种类疾病构成(%)1呼吸系疾病13.04呼吸系疾病17.542消化系疾病11.09妊娠、分娩及产后病15.123妊娠、分娩及产后病10.02损伤、中毒和外因14.014损伤、中毒和外因9.36消化系疾病12.2656.40脑血管病5.706脑血管病5.50泌尿和生殖系病4.687

恶性肿瘤5.0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098缺血性心脏病3.79缺血性心脏病3.529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3.58围生期病

2.5010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08恶性肿瘤2.36

十种疾病合计70.87十种疾病合计81.5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发病学

(pathogenesis)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viciouscycle);局部与整体。1.损伤与抗损伤规律在疾病过程中,病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与机体产生的抗损伤反应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Damageactionandanti-damageresponses)在疾病过程中,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由此推动疾病的发展。

(Reverseofcause-resultindiseaseprocess)2.因果交替规律Alternationofthecauseandeffect

Alternationofthecauseandeffectmeansthatduringadisease,theoriginalcausecanresultincertainchangesofthebodyandthesechangescaninturnleadtoanotheralternationsundersomeconditions.Thatistosay,theoriginalpathogenicfactorofadiseaseleadstoaresultandthelattercanbetransformedintothecauseoffurtheralternationsundercertainconditions.Inthisway,thesuccessivealternationandtransformationofcauseandeffectpromotetheprogressionofthedisease.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

回心血量锐减

微循环淤血毛细血管大量开放组织缺氧微动脉收缩微静脉恶性循环Viciouscycle恶性循环(viciouscycle)Viciouscycleisacircularprocessofthealternatecause-effect,inwhicheveryalternationofcauseandeffectwillbringaboutmoreseriousinjuriestothebodyandfurtherspoilthehealthcondition.Thefinalresultofthiskindofalternativecirculationistocausethepatienttodie.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整体反应,局部病变可引起整体反应,整体反应也可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两者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Correlationbetween

onepartofillbodyandthewholeofit)3.局部与整体规律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Basicmechanismsofdisease)神经机制(neuralmechanism);体液机制(humoralmechanism);组织细胞机制(cellularmechanism);分子机制(molecularmechanism)

。与疾病分子机制有关的

两个基本概念分子病(moleculardisease):由于DNA遗传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分子(如酶蛋白、结构或功能蛋白、受体蛋白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基因病(genediseas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及多基因病。§4.疾病的转归

(Outcomeofdisease)

疾病的经过: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疾病的转归:(1)康复(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2)死亡(脑死亡的概念和标准)。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Outcomeofdisease康复死亡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一)完全康复(Completerecovery)一、康复(rehabilitation)致病因素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