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_第1页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_第2页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_第3页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_第4页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Summary】目的:分析研究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将患者根据5年发生复发与否分为两组,对照组为5年内复发病例,实验组为5年内无复发病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TNM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及家族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病理特征以浸润性癌、单病灶、TNMI期为主,预后与肿瘤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存在一定关系,需要引起重视。【Keys】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病理;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将双侧乳房同时或者先后发生独立的原发性乳腺癌,称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且由于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中居于首位,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占1.4~11.8%之间,并呈逐年升高趋势[1]。因此对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研究需要引起临床重视。本研究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总结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7~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8±6.35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2)诊断时未出现转移病灶;(3)临床资料完整可靠。排除标准:(1)单侧乳腺癌根治后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2)就诊时已经存在远处转移;(3)临床资料失真。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病理类型、ER/PR、Ki67及Her-2。将患者根据5年发生复发与否分为两组,对照组为5年内复发病例,实验组为5年内无复发病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随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108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浸润性癌81例,小叶癌14例,乳腺粘液癌9例,化生性癌1例,微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2例。97例为单病灶。TNM分期中,I期占67例,II期23例,III期1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39例。存在家族史35例。2.2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108例患者中,5年内出现复发共34例,未复发7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TNM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及家族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1.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组别例数复发(n=34)未复发(n=74)χ2P病理类型浸润性癌23580.89050.373小叶癌68乳腺粘液癌36其他22淋巴结转移情况是231621.3900.000否1158病灶单病灶28693.0200.082多病灶65TNM分期I期2656.8490.000II期185III期144ER/PR阳性211124.5760.000HER-2阳性19264.7140.030Ki67≥14%22268.2500.004家族史有18179.551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见表2。表2.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性分析危险因素β值S.E.Wald卡方值POR95%CI肿瘤分期0.3870.03217.3210.0011.8821.092-6.211ER/PR0.5460.05616.4460.0012.5461.011-4.353Her-20.3490.03515.3560.0011.9351.055-5.464Ki-670.4460.04819.4640.0012.0111.176-3.6573讨论乳腺癌是一种来源于导管上皮及乳腺小叶的恶性变异,而乳腺为成对器官,因此双侧乳腺可能会同时存在恶性肿瘤[2]。其病理特征以浸润性癌为主,且多为单病灶,TNM分期多为I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ER/PR阳性、HER-2阳性、Ki67≥14%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现一般比较早,因此分期也较早,患者关注度高,使分期提前[3]。ER/PR能够较好的预测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HER-2过度表达可能会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增加,可以促进EGFR介导的转化及肿瘤的发生,是预后不良的一个判断指标[4]。Ki67抗原为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其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标志物,可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综上所述,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病理特征以浸润性癌、单病灶、TNMI期为主,预后与肿瘤分期、ER/PR、HER-2、Ki67存在一定关系,需要引起重视。【Reference】牛一茹,吴焕文,梁智勇.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47(010):811-813.马茗微,王淑莲,苗俊杰,等.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技术和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9,28(9):677-681.牛一茹,吴焕文,梁智勇.同时性双侧乳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