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球根花卉_第1页
第十章球根花卉_第2页
第十章球根花卉_第3页
第十章球根花卉_第4页
第十章球根花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球根花卉1、种类繁多:单子叶的占大多数,如百合科的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石蒜科的水仙、朱顶红;鸢尾科的唐菖蒲、小苍兰等。双子叶的如毛茛科的花毛茛、银莲花;菊科的大丽花;秋海棠科的球根秋海棠;苦苣苔科的大岩桐;报春花科的仙客来等。共有300多种。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寒带以及高山和低湿地。2、花大色艳,花期长,有丰富的季相变化:春季开花的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百合;初夏开花的朱顶红、花毛茛、球根鸢尾;盛夏的唐菖蒲、晚香玉;夏末的石蒜、美人蕉、大丽花等。3、种植较易,花开整齐:多数在前一个生长季完成了花芽分化,只要提供合适的水分和温度,就能迅速生长开花。4、应用方式多样:郁金香、风信子、矮大丽、花毛茛等植株低矮,开花整齐,花色艳丽的种类适于布置花坛、花境;植株高大,花大美丽的美人蕉、大丽花等可以布置花境、花丛、花群;水仙、晚香玉等茎叶清秀、芳香宜人,适于盆栽清供;茎叶稀少的种类如石蒜,可在株行间配置茎叶细美的一二年生花卉;花梗细长坚挺、花美且水养长久的种类可切花生产,如唐菖蒲、晚香玉、百合等;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品种如葱兰、水仙、铃兰、番红花、葡萄风信子等,可作地被使用。一、大丽花学名DahliapinnataCav.科属菊科、大丽花属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粗大纺锤状肉质块根,株高依品种而异,一般50~90cm。叶对生,1-2回羽状分裂,裂片卵形,锯齿粗钝。头状花序具长总梗,顶生。其大小、色彩、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富于变化。花期6-10月。瘦果黑色,压扁状长倒卵形。产地原产墨西哥高原、危地马拉。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现在栽培品种均为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亲缘关系复杂。生态习性1、既不耐寒又怕酷热,生长适温10~30℃,每年要有一段低温休眠期;2、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但怕夏季强光;3、不耐干旱,也怕积水,年降雨量500-800mm的地区适于栽培;4、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连作。繁殖1、扦插:四季均可,早春最好。2-3月将根丛在温室内囤苗催芽,即根丛上覆盖沙土,每天浇水,保持白天18~20℃,夜间15~18℃,待新芽长至6-7cm,基部1对叶展开时切取扦插。也可从基部1对叶以上处切取,以后这对叶腋处腋芽伸长至6-7cm时,又可切取扦插。扦插用土以沙壤土加少量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保持白天20-22℃,夜间15-18℃,2周后生根,便可分栽。2、分株:3-4月间取出贮藏的块根,将每一块根及附着于根颈上的芽一起切割下来,切口出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无根颈或根颈上无芽点的不能发芽。3、播种:培育新品种或矮生花坛品种,多采用。秋后霜前采集饱满种子,低温干燥贮藏,翌春播种,7-10天发芽,当年秋季既可开花。栽培1、露地栽培:选择通风向阳、地势高燥之地翻耕、施基肥、做高床栽培,栽培时间北方多在4-5月;种植深度以根颈芽眼低于地面6-10cm为度;株距高大品种约为1.2-1.5m,中高品种60-100cm,低矮品种40-60cm;种植时可埋设支柱。管理要点为:整枝修剪(单干、多干)施肥(7-10天追肥1次,超过30℃停施,立秋后每周施1-2次)。2、盆栽:选低矮的中小花品种,扦插苗进行栽培。盆土配比:10cm盆:粪干1份、沙3份、园土6份;17cm盆:粪干2份、沙3份、园土5份;27cm盆:粪干3份、沙3份、园土4份。栽培方式:单干、多干;控制株高和生长势:针刺伤法或人工曲枝法;水肥:注意不要积水。园林用途花色艳丽,花型多变,品种丰富,应用范围广泛。可布置花坛、花境、花丛,矮生品种可盆栽,高干中小花品种可作切花栽培。二、唐菖蒲学名

GladiolushybridusHort.科属鸢尾科、唐菖蒲属形态特征

具球茎,被膜质鳞片,扁球型。株高100~150cm,

茎粗壮无分枝。叶剑形,7~8排成2列。单歧聚伞花序着花12~24朵,小花生于草质佛焰苞内,无花梗;花冠漏斗状,花色有白、黄、红、紫及五彩各色。花期夏秋。蒴果,种子深褐色,扁平,有翅。产地与习性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南非好望角。喜温暖,怕寒冷,喜凉爽,不耐过度炎热。喜光,光照不足会减少开花数。长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短日照促进开花。不耐涝,宜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生长临界温度3℃,生长适温白天20-25℃,夜间10-15℃。一年有4-5个月的生长期就可以栽培。繁殖1、分球法:将母球上自然分生的新球和子球取下来。另行栽植。新球第二年可开花,子球2-3年开花。常采用条播、撒播栽培子球。2、切球法:当种球数量少时,可将种球纵切,每部分必须带有1个以上的芽和部分茎盘,否则不能抽芽和生根。切口处要涂抹草木灰,切口干燥后再栽植。3、播种:夏秋季种子成熟采收后,立即盆播,发芽率较高。冬季温室越冬,春季分栽露地,夏季可能开花。春播种子需干燥低温贮藏,播后1个月出苗。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栽培1、选地:选高燥通风、肥沃的地方栽植;2、时期:北方通常5月栽植,7-8月开花。北京自4月中旬至7月末每隔10天栽植1次,可于7-10月不断产花。3、栽培方法:多畦栽或沟栽,大面积切花和种球生产用沟栽。具体如下:(1)土壤改良:深翻30厘米,每亩施腐熟堆肥1000-1500公斤,饼肥20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草木灰80公斤等作基肥。(2)种球消毒:种植前将种球去膜,清水浸泡15分钟,再用1000倍升汞或80倍福尔马林浸泡30分钟。为促使萌芽,还可去鳞茎外皮,清水浸泡1昼夜;也可用硫酸铜、硼酸、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品及生长素等溶液浸泡,同时兼有增加抗性,提早花期的作用。(3)株行距:沟栽大球25-30×40-60cm;畦栽大球10-15×15-20cm。(4)田间管理:要注意中耕除草,可用2,4-D作除草剂。(5)切花采收:选花瓣充分着色,含苞待放的花序或花序最下部1-2朵初开时于清晨或傍晚切取,保留4-5枚叶片供球茎继续生长用。(6)种球采收与贮藏:待叶片1/3变黄时,挖出种球,晾晒数日,剪去茎叶,去除杂物,分别新球、子球、老球低温下贮藏越冬。1-3℃下可贮藏1年。园林用途: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可作盆花栽培。三、美人蕉属

CannaL.形态特征:具肉质根茎,地上茎直立不分枝。叶宽大互生,叶柄鞘状。单歧聚伞花序呈总状或穗状;萼片3枚,呈苞状;花瓣3枚萼片状;雄蕊5枚均瓣化为色彩丰富鲜艳的花瓣,其中1枚雄蕊瓣化瓣常向下翻卷,称为唇瓣。雌蕊也瓣化形似扁柱状。蒴果球形,种子黑褐色,种皮坚硬。花期很长,自初夏至秋末陆续开放。目前常见的有:大花美人蕉

CannageneralisBailey具肥大肉质根状茎,地上茎高达150cm。叶长阔卵圆形,长40cm以上,宽20cm以上。一般全株被白粉。花大,径10cm,有深红、橙红、黄、乳白等色;基部不呈筒状。瓣化瓣5枚,圆形,直立不翻卷;花期8-10月。该种栽培品种极多,可分绿叶品种和紫叶品种两大类。黄花美人蕉C.flaccida株高1.2-1.5m,根茎极长大。茎绿色。叶长圆状披针形;花序单生,着花少,包片极小;花大而柔软,向下反曲,下部呈筒状,淡黄色,唇瓣圆形。意大利美人蕉C.orchides株高约1米,叶绿色或青铜色。花序单生,直立。花为最大者,直径可达15厘米,鲜黄色至深红色,有斑点或条纹,基部筒状;花瓣于开花次日翻卷;瓣化瓣5枚,宽阔柔软;唇瓣基部呈漏斗状。美人蕉

C.indica为现代美人蕉的原种之一。株高1-1.3米。茎叶绿而光滑。叶长椭圆形。花序总状,着花稀疏;小花常2朵簇生,形小,瓣化瓣狹细直立,鲜红色;唇瓣橙黄色,上有红色斑点。生态习性:生性强健,适应性强,不择土壤,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温暖炎热气候,好阳光充足及湿润肥沃的土壤。可耐短期水涝。生长适温25-30℃。在原产地不休眠。繁殖常采用分株繁殖。将根茎切离,伤口用硫磺粉或草木灰涂抹,每丛保留2-3芽既可。为培育新品种,可用播种繁殖。播种前将种皮刻伤或用温水浸泡2天,发芽适温25℃以上,2-3周既可发芽。栽培管理多春季栽植,丛距80-100cm,覆土约10cm。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栽培,施足基肥,生长期间保持湿润,勤施追肥。寒冷地区冬季将根茎挖出,敞晾干燥后沙藏或堆放室内,保持室温5-7℃即可越冬。暖地2-3年挖出更新1次。促成栽培:5.1用花可在1月份催芽,即将贮藏的根茎平放温室床面,用1:1的肥土覆盖,日温30℃,夜温15℃,10天即可发芽。上盆养护,适量追肥,保持盆土湿润,4月上旬出花蕾,经10天以后开窗通风,再10天就可以上花坛。园林用途美人蕉属茎叶茂盛,花大色艳,花期长,适合于大片自然栽植,高大品种可用于花境及基础栽植,矮性品种可用于花坛和盆栽。还可以切叶。四、水仙属NarcissusL.历史沿革:水仙的栽培不论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是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利用法国水仙制成了花圈。19世纪30年代,荷兰、比利时、英国的一些学者把水仙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分类,更名以及品种的改良等。同时还培育了更多的品种。我们国家最早从什么时候起栽培,说法不一。课本上说从宋朝,《中国花经》说从唐朝,《花史》、《学圃杂疏》中说:“唐玄宗赐虢国夫人红水仙十二盆,盆皆金玉七宝所造”。有人认为中国水仙原产于中国,但有的学者认为,是唐代从地中海传入我国。由于水仙栽培历史悠久。以中国水仙花来说,水仙主要用于雕刻造型,上盆水养,人们把它称之为“凌波仙子”、“水仙”、“水藓”等,给了很多好听的人格化了的名称。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艹縻倒,只比寒梅无好枝。当今我国福建的漳州是水仙栽培最大最著名的基地,据考证已有300-400年的历史,该地的生境适合于水仙的生长。上海崇明岛是我国另一基地。中国水仙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Roem.石蒜科、水仙属鳞茎肥大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鳞茎盘上着生芽,排成一条直线。鳞茎盘底部外圈生须根,白色细长,不分枝,可达50cm。叶片4-6枚狭长带形,长30-80cm,由绿白色筒状鞘中抽生,先端钝圆,全缘,叶基有明显环状突起。花葶稍高于叶,中空,每葶着花3-11朵(常5-7朵),呈伞房花序;有膜质佛焰苞,花冠高脚碟状,开放时平展如盘,白色;副花冠黄色,浅杯状。芳香。花期1-2月。蒴果,种子空(3倍体,不结实)。喇叭水仙Narcissuspseudo-nsrcissus鳞茎球形,有皮鳞茎。叶扁平线形,灰绿色,光滑,长20-30cm。花单生,花径约5cm,副花冠与花被片等长或稍长,呈钟形或喇叭形,边缘皱褶或波状,略向外展。黄或淡黄色,稍有香气。蒴果,种子球形,黑色。主要变种有:二色喇叭水仙var.bicolor;大花喇叭水仙var.major;小花喇叭水仙var.minimus;重瓣喇叭水仙var.plenus;香喇叭水仙var.moschatum等。原产瑞典至英格兰、西班牙和罗马尼亚等地。黄喇叭水仙习性1、本属植物大多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多数也能耐寒;2、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最好,PH中性或弱酸性为宜;3、中国水仙9-10月栽植,1-2月开花,6月份鳞茎进入休眠期,花芽分化多在8月上中旬开始,分化后要经过一个9℃的低温才能伸长长出。繁殖与栽培以分球繁殖为主,将母球上自然分生的小鳞茎(俗称脚芽)掰下来作为种球,另行栽植培养即可。为提高繁殖系数,国内外都采用组织培养。栽培方法主要有三种:1、露地栽培法:选温暖湿润,土层深厚、最好有遮阴的地方。栽植前灌足水,施足基肥,生长期间追肥1-2次,抽葶以后摘除,以便球根膨大。夏季掘起贮藏于通风凉爽处。养护栽培3年以上,主芽单一,鳞茎盘宽厚,球形阔、矮,直径5cm以上就可以作商品球进行雕刻加工,出售。2、漳州水仙栽培法:(1)耕地溶田:8-9月翻地并放水漫灌,泡1-2周后排水,整地做高床,施入基肥。(2)选择种球、消毒:选生长好、无病虫的种球,栽植前用1:100的福尔马林在40℃温度下浸泡5分钟。(3)阉割种球:对3年生球阉割(专用工具),将种球内两侧的芽挖出,不能伤及主芽和鳞茎盘。阉割后要阴干1-2天,伤口干燥后再栽植。(4)栽植:第1、2年栽培比较粗放,第3年细致,首先按20×40cm株行距在床面上开沟栽球,覆土后沟中施适量腐熟浓人粪尿,待肥料充分滲入土壤后,引水侧灌,床面湿润后排除沟内余水,过几天将床边土切下覆盖床面,再施1次基肥(最好豆饼,或人粪尿加少许硫酸铵)。最后床面覆盖一层稻草,使其两端垂到沟水中,水分可沿稻草上升,保持土壤湿润,不板结,不生杂草。(5)田间管理:水仙喜肥,除充足的基肥外,还要多施追肥。第1年平均15天追施1次;第2年10天1次;第3年每周1次。水仙喜湿,要经常保持沟中有水,“根在水中,球在土中”。为避免开花消耗养分而将花葶留1/3处摘除。为了避免浪费,也可以在现蕾后作切花销售。(6)采收和贮藏:“芒种”前后,地上部分干枯,球根休眠,就要采收并贮藏。首先要切除须根,用泥封鳞茎盘及脚芽,保持脚芽不掉。然后摊晒干燥,最后在阴凉通风处贮藏。3、无土栽培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腐热木屑等。大量元素的比例为:N:P2O5:K2O=1:1:1,浓度为0.2-0.3%的硫铵、尿素、磷铵、硝酸钾、钙鏻磷、磷酸二氢钾等都可使用。PH值6-7。初栽时每周施肥1-2次,生长旺期2-3次,不浇肥时要浇清水。4、水仙的艺术加工与水养对培养成的商品球,经过雕刻艺术加工,可以做成各种造型,提高观赏价值。加工好的水仙球都是采用水养的办法,花开完以后,鳞茎内的养分也就消耗完了,此水仙球就没用了。观赏特性及用途中国水仙主要供水养观赏,特别适于浅盆水养,点缀书案、窗台,也可露天栽种,点缀草地、花镜和岩石园。五、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L.百合科郁金香属,鳞茎扁圆锥形,具棕褐色皮膜。茎叶光滑,具白粉。基生叶2~3枚,较宽大,茎生者1~2枚,叶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1cm,宽1~6cm。花单生茎顶,大形直立,

花冠杯状,洋红色,基部常黑紫色,白天开花,傍晚或阴雨天闭合。花期3~5月。蒴果成熟后开裂,种子扁平。

园艺品种

郁金香栽培品种达3000多个。常见的栽培品种有:黄花的蒙特卡罗MonteCarlo白花的雪星SnowStar红花的圣诞异彩ChristmasMarrel粉红花的唐吉珂德DonQuichotte黑色花的黑皇后QueenofNight等。产地与习性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土耳其和中国。全属约150余种。我国产约14种,主要分布在新疆。适应性强,可生长在夏季干热、冬季严寒环境中。耐寒性强,可经受-35℃低温。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良好。繁殖通常分鳞茎繁殖。华北9-10月进行,暖地可延迟到10月末至11月初。过早会在入冬前抽叶受冻,过迟常因秋冬根系生长不充分而降低抗寒力。大量繁殖和育种时可用播种。一般露地秋播,经7-9℃低温,30-40天萌动,发芽率85%。6月份待其休眠后挖出地下鳞茎,到秋季种植。大约5-6年才能开花。栽培与管理露地栽培郁金香时,应选择避风向阳及土壤疏松肥沃之地,进行深耕整地,施足基肥,筑畦或开沟栽植,覆土厚度为球径的2倍。行距15cm,株距视球茎大小而定,5-15cm。栽后适当灌水,促使生根。寒冷地区冬季适当覆盖有利于秋冬根系生长和来年开花。早春解冻前应及早除去覆盖物。开花期间注意剔除混杂品种。为使鳞茎生长充实,应及时摘除花朵,并保护好叶片。初夏茎叶枯黄时掘起鳞茎,阴干后贮藏于凉爽干燥处。盆栽多用于促成栽培。秋季上盆,选充实肥大的鳞茎,盆径17-20cm,每盆4-5球,盆土用一般培养土,鳞茎顶部与盆土平齐,灌水后将盆埋入向阳避雨处或冷床,覆土15-20cm,经8-10周低温,根系充分生长,芽开始萌动时(约12月上中旬),将盆取出移入室内半荫处,保持室温5-10℃,不可过高,待叶开始生长,可在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显蕾前移至阳光下,使室温增加为15-18℃,追肥数次后,便可于元旦开花。要想在春节开花,可相应推迟移入温室时间。国外促成栽培方法先在17℃下掘出鳞茎球,经34℃处理一周,再在20℃下贮藏1月到花芽分化完成,移到17℃下预备贮藏1-2周,然后保持9℃进行正式贮藏(荷兰),6周后栽植。也可在13-15℃下冷藏3周,再经6周1-3℃冷藏(日本),然后栽植。园林用途郁金香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壮品种宜布置春季花坛。高茎品种宜作切花或布置花镜,也可丛植于草坪边缘。中矮品种还可盆栽,点缀室内环境。六、百合属LiliumL.

形态特征:鳞茎阔卵状球形或扁球形,外无皮膜,由多数肉质的鳞片抱合而成。地上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数有分枝,高50-150cm。叶互生或轮生,线形,披针形至心形。花单生,簇生或总状花序,花大,漏斗状或喇叭状、杯状。下垂,平伸或向上着生。花被片6枚,花色有白、粉、浅绿、橙、橘红、洋红及紫色等。还有具斑点的品种。芳香,雄蕊6,花丝细长,子房圆柱形,花柱一般较细长,柱头膨大分裂,蒴果锯圆形,种子扁平,多数。主要种类:约有100种,我国有20种。1.山丹L.Concolor.茎高30-60cm,有绵毛。单花或数朵顶生。红花不反卷,无斑点,开花直立。鳞茎小约2-2.5cm,可食。花期6-7月,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北部。2.卷丹L.tigrinum.地上茎高50-150cm,有蛛网状白色绒毛,叶腋有黑色珠芽。圆锥状总状花序,花等下垂,花被片开后反卷成球状。橘红色,内面散生紫黑色斑点。花期7-8月。原产我国,日本,朝鲜,为主要食用种。性耐寒,耐强烈日照。可栽于微碱性土壤上,适合盆栽观赏。3.麝香百合L.Longiflorum.地上茎高45-100,平滑无毛,花单生或2-3等集生于短花梗上,平伸稍下垂,花被茎部带绿晕。白单花具浓香。当代世界上主要切花品种之一。适合做盆栽观赏和促成栽培。可提取香精油。4.王百合L.regale

地上茎可达2m左右,生长健壮,花常4-5朵,喇叭形,白色,内侧基部黄色,外侧略带红紫晕。芳香。花期6-7月。原产四川,野生于海拔760-2200m的河谷。耐寒,耐碱性石灰土,喜半荫,耐阳。北方可露地越冬。5、百合L.brownii

鳞茎扁平状球形,径6-9cm,黄白色有紫晕。地上茎直立,高60-120cm,略带紫色。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多生于茎干中上部,愈上叶片愈小至苞状。花1-4朵,平伸,乳白色,径约14cm,花药褐红色,花柱极长,极芳香。生态习性(1)耐受极度严寒。(2)喜半荫,尤以幼苗期为甚。但有些却喜阳,如渥丹(山丹)、卷丹、川百合、细叶百合、通红百合等,这些种类在浓荫下生长不良,不开花,甚至死亡。(3)喜肥沃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硬粘土。大多数的微酸性土壤为好,有少数在石灰质土壤上生长更好,如山丹,湖北百合,兰州百合等。(4)大多数百合喜冷凉湿润气候,有些可以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如王百合、山丹、细叶百合。繁殖方式比较多,有分球法,分珠芽法,鳞片扦插法,播种法,近年来也采用组织培养法。1、分球法:母球在生长过程中,于茎轴旁不断形成新的小球,将这些小球与母球分离,另行栽植即可。适当深栽鳞茎或在开花前后切除花蕾,都可促使小鳞茎的发生。还可花后将茎切成小段,每段带3-4片叶,平铺湿沙中,露出叶片,经20-30天自叶腋处可产生小鳞茎。上述小鳞茎经1年(大球)或2-3(小球)年培养,可成为种球使用。繁殖2、分珠芽法:适于能产生珠芽的种类。如卷丹、沙紫百合等。3、鳞片扦插法:选取成熟的大鳞茎,阴干数日后,将肥大健壮之鳞片剥下,斜插于粗沙或蛭石中,注意使鳞片内侧面朝上,顶端微露土面即可。入冬移入温室,保持室温20℃,以后自鳞片基部伤口处产生小鳞茎并生根,经3年培养可成种球。一般1母球可剥取20-30枚鳞片,育成50-60个子球。栽培管理百合属栽培有盆栽和地栽两种。适合盆栽的有:山丹、麝香百合、湖北百合、细叶百合、药百合和兰州百合等。大部分种类作地栽时选适宜于自己的土壤环境分球栽植。并且多为秋植球根。北方可早些,南方可晚些栽植。最忌春季移植。栽植深度多为球径的3倍。基肥用充分腐热的厩肥,生长期需肥量为N:P:k=5:10:10or5:10:5。通常施用量30克/m2。生长期对高杆的要设立支柱防倒。除水肥管理外还要防病虫害。准备做促成栽培的植株,应在第一个生长季节中就进行选择,并在开花期不让它结种子。秋季将鳞茎单个置于大小适当的盆中,霜降来临前移入室内,温度保持在8-10℃,至地上芽开始出现时,逐渐升温到16-18℃。13周后开花。兰州百合在塑料大棚内12月中旬栽植,5月底开花,9月份在温室栽培,春季可望开花。麝香百合也是适合于控制花期者之一。促成栽培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婷婷玉立,色泽鲜艳,芳香宜人。是盆栽、切花和点缀庭园的名贵花卉。在园林中,适合布置成专类园,若巧妙地利用不同种类自然花期之差异及品种间花色的变化,可做到从5月到8月3个月的时间里,不同花色的不断开放。也适合于在疏林下丛植或片植,有些种类可植于建筑物北面,以及亭台畔,草坪边作花镜进行观赏。园林用途七、玉帘属ZephyranthesHerb.形态特征: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低矮,高15-25cm;地下部分具小鳞茎。叶基生,线形。花葶中空,稍高于叶;花单生,漏斗状,下部具佛焰苞状的苞片;花白色、黄色、粉红色及红色等,夏秋开花。本属约有50种,产于美洲的温带及热带地区。主要种类及品种1.葱莲别名葱兰、玉帘、白花菖蒲莲学名Z.candidaHerb.鳞茎圆锥形,径2-2.5cm,具细长颈部。叶狭线形,稍肉质,具纵沟,暗绿色。苞片膜质,褐红色。花白色,无筒部,花被片椭圆状披针形,花径3-4cm;花期7月下旬至11月初。主要分布于古巴,秘鲁等地。葱兰2.韭莲别名红玉帘、菖蒲莲、风雨花学名Z.carinata

Herb.与前者主要区别点是其鳞茎卵圆形,颈部较短,鳞茎稍大。叶扁平线形,基部具紫红晕。花具明显筒部,花被裂片倒卵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花径5-7cm,苞片红色;花期6月中至9月,据传其花常在大风雨即将来临之前开放,故又称“风雨花”。产地与习性

原产南美。喜光,喜排水良好,

肥沃而略粘质土壤,也耐半阴和低湿环境。葱兰在关中一带可露地越冬。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球繁殖。种子繁殖常于春秋两季进行,约10天可发芽成苗,待幼苗叶5~6枚时移植。分球繁殖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每穴种2~3个鳞茎,种植深度以鳞茎不露土为宜。同时选择向阳、温暖避风场所,栽植前应施足基肥。园林用途本类株丛低矮整齐,花朵繁茂,花期长,性强健,最宜林下、坡地栽植。也可作花坛、花境材料或盆栽观赏。八、风信子HyacinthusorientalisL.形态特征百合科风信子属。地下鳞茎球形,外被与花色同色的皮膜。叶厚,披针形,基生。顶生总状花序;花小,基部筒状,上部4裂,反卷,有红、黄、白、蓝、紫各色,有香味。花期3~4月。蒴果。产地与习性原产于欧洲、非洲南部和小亚西亚一带,以荷兰栽种最多。我国各地有栽培。较耐寒,喜凉爽、空气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肥,宜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中生长,在低湿粘重地生长极差。栽培与繁殖播种或鳞茎繁殖。鳞茎可于6月中、下旬叶黄后挖起风干,贮藏室内,于秋季10月露地栽植。如要培育新品种,也可用播种繁殖。栽培时,要施足基肥。冬季及开花前后,还应各施追肥1次。如盆栽,可于9月每盆栽种3-4个球,放在阳光下。11月移入温室。催花温度不可超过5-10℃。园林用途风信子花期早,花色艳丽,植株低矮而整齐,是春季布置花境、花坛及草坪边缘的优良球根花卉,也可盆栽、水养或作切花观赏。九、葡萄风信子MuscaribotryoidesMill.形态特征:百合科葡萄风信子属。鳞茎卵状球形,皮膜白色。叶基生,线形,稍肉质,暗绿色,边缘常向内卷,常伏生地面。花葶自叶丛中抽出,1-3支,高10-30cm,直立,圆筒状。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多数,密生而下垂,碧蓝色,花被片联合呈壶状,故有“蓝壶花”之称,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产地及分布:原产欧洲南部。我国仅引入本种一种。习性:性耐寒,在我国华北、华东可露地越冬。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耐半阴环境。葡萄风信子为秋植球根,9-10月间发芽,当年能生长至近地表处(在上海地区以绿叶状态过冬),次年春季迅速生长,开花,至夏季地上部分枯死。繁殖及栽培:通常分球繁殖。将母株周围自然分生的小球分开,9-10月种植,培养1-2年即能开花,也可播种,但很少应用。本种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同一般秋植球根。促成栽培,须经低温处理方能开花,可在12月至翌年1月移入温室内,约经1个多月即可开花。在园林布置中,可3-5年后分栽一次。园林用途:葡萄风信子株丛低矮,花色明丽,花期早而长,可达2个月,故宜作林下地被和花境、草坪及岩石园等丛植。也作盆栽促成和切花。十、晚香玉PolianthestuberosaL.形态特征:石蒜科晚香玉属,块茎长圆形,其上半部呈鳞茎状。叶基生,带状披针形,茎生叶较短,愈向上则呈苞状。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成对着生,12~20朵,自下而上陆续开放。花白色,漏斗状长约4~6cm,花冠筒细长。具浓香,夜晚香味更浓,故有“夜来香”之称。花期7~11月中旬。产地与习性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喜光,怕寒冷。在热带、亚热带不休眠,如气温适宜则四季可开花。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因冬季严寒而休眠,常作1年生栽培。对土壤适应性宽,但以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好,耐盐碱。生长适温25-30℃。繁殖与栽培分球繁殖常于11月下旬,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出根状茎,除去萎缩的老球,将种球晾干后贮藏于8℃的室内,来年4月取出分栽小球或子球。喜肥水,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1-2月追肥1次。栽植初期因叶少苗小灌水不必太多,待茎叶抽出和开花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注意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秋末霜冻前将球根掘出,略经晾晒,除去泥土及须根,并将球茎底部薄薄切去一层,显露白色为好,继续晾晒至干,然后将球茎残留茎叶编成辫子吊挂在温暖干燥的室内越冬。园林用途晚香玉是美丽的夏季观赏植物和切花材料。在园林中可片植,也可用来布置岩石园或球茎花卉专类园。因其夜晚开花,香气特别浓郁,还可配置于庭院和屋顶花园的花坛、花槽中,亦可盆栽和切花。瓶插水养装饰室内,不仅使满室生辉,且香气满堂。十一、石蒜

Lycorisrad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