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卷讲评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考试成绩分析80分及以上13人70——79分33人60——69分11人50——59分3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50分平均分选择题36.82分40题19.18分41题7.56分45题10.00分总分73.85分项目自我总结原因/改进措施解题策略慢审题,快做题。抓住关键词(进行了勾划)和材料的中心意思按顺序完成试题,不漏掉求答项,个别难题绕着走,最后再集中全力去克服它选择题审好题干,选项全读完,选上排出都有依据主观题统观全题,把握核心,答题时要点放在最前面时间分配合理利用了考前5分钟时间分配合理,适时调整好答题速度,做完试题规范答题按要求准确填涂了答题卡姓名、考号等项目书写规范,做到了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在规定的位置答题,字迹工整,行距适当,卷面整洁心态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心态平和,能正确对待题目的难易二、讲评选择题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错误人数1266119537522612161、选择题错误情况统计2、课后讨论第25、29、32、35题24.《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对华贸易A.由平等贸易向掠夺贸易转变
B.由鸦片走私向商品输出转变C.由殖民贸易向正常贸易转变
D.由沿海贸易向内地贸易转变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A3、讲评选择题25.“不论他们停留在某一占领地区的时间多么长,那里的景况总是和平的满足的;只有在那些他们停留时间很短就马上撤走的地区,由于清军或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与成群结队的土匪强盗接踵而至,才遭到破坏毁灭。以上就是我的亲身体验。”下列选项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A.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C.提出过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主张D.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C审选项,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27、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B.日本在华投资的总量始终最大C.美国的在华投资主要用于抗日D.美国占据第一的时间最长A30、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八十年代的“反封建--新启蒙”。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A.迷信落后B.爱国进步C.救亡图存D.正义理性A审题干,注意题干的限定语.
33、1937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反映了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战大局的认可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C分析各项题支,结合教材用排除法减少干扰项.34、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周年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
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B.肯定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D.强调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D35、2014年7月4日新浪新闻网——《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
“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结合我国近代史上的问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C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
审题干;审选项;审题干与选项的关系;审选项之间的关系选择题解题方法总结四、讲评主观题1、主观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随意涂改审题不准确,理解材料不到位基础知识存在漏洞,回答内容空洞答题角度不全面,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史实表达混乱,不能用学科语言回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华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1分)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年)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不断“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倡导“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他还与徐光启等人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同文指算》、《经天该》、《万国舆图》等图书,其中也掺杂了不少宗教神话。他还将中国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传到了西方世界。
——摘编自《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等(1)特点: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文化;传教的同时传播了东西方文化;活动艰难。(5分)影响: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在华传播;儒家学说西传间接影响了西方启蒙思想;传教活动实际影响有限。(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晚期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14分)
材料二李提摩太(1845~191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马登郡。1869年底,25岁的李提摩太牧师如愿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1876年至1878年,历时三年华北大旱,李提摩太来到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他把记录灾区景象的日记和呼吁救济的报告设法送回英国。英国人设立了一个救灾捐助基金会,短时间内共募集白银二十万两,约六万英镑。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如是十数年后,(中国)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都是凭借广学会出版的书籍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公车上书时,李提摩太正在北京,康有为慕名来访,把引起轰动的上皇帝请愿书拿给李提摩太看。李提摩太给远方妻子的信中提到:“我吃惊地发现,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在一个绝妙的小小的指南针中。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1902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摘编自刘伟波《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2)变化:活动的领域、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地方赈灾、政治变革、地区教育等;传播西方工业文明知识;受众阶层广泛;活动成果比较显著。(6分)评:欧美国家逐渐完成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传教士随之而来;中国被迫开放,允许外国传教;中国近代化的客观需求;扩大了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转型。(8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材料一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官名、兄弟排行等等。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
——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材料二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辛亥革命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信息一: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由男女有别、“氏”由贵族男子专用转变为“姓”和“氏”的使用男女合一、身份合一,姓氏合一。(3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经济发展、变法运动使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奴隶主贵族的衰落、地主阶级的兴起,部分平民地位的上升,严重冲击了身份等级制,促进姓氏使用发生变化。(3分)信息二:辛亥革命以来个人名号由多样化转变为单一化(3分)说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名号多样化被当着封建传统遭到反对;新文化运动和后来的革命运动都提倡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平民化、工农化,具有文人雅士特色的名号多样化自然不合时宜。(3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改革的背景。(6分)材料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一)确立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是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二)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受露田四十亩。奴婢五口给一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三)设置粮仓设置的粮仓分两种,即官仓和义仓。官仓的粮储,用以供养军公人员。义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人民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1)长期战乱,社会动荡;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南北分裂,制度混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绿化工(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用户插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板式办公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塑钢网络压着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酯浸胶硬线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海洋能并网技术挑战-深度研究
- 古典文学在当代的传播与影响-深度研究
- 2025年度国有企业员工聘用合同
- 2025年度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模板制作及市场分析协议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