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过低碳生活_第1页
学会过低碳生活_第2页
学会过低碳生活_第3页
学会过低碳生活_第4页
学会过低碳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过低碳生活前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一个副主题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要求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减少生产中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过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怎样过低碳生活?这些问题正是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一、什么是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是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油、节气和回收几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万代,一定要学会过低碳生活,努力创建低碳家庭。二、为什么提出过低碳生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化合物、水蒸气等,最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燃烧煤、油、天然气、树木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碳循环失衡。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目前,美、中、俄、日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升高。世界气象组织称近10年是全球最热的10年。南极冰川开始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洪涝干旱、暴风、冰雪、暴雨、森林大火等极端气候频发,物种不断被消灭,各种疾病增加,死亡率提高,威胁人类生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产能力将下降5~10%.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上海5.4万K㎡被淹,面积缩小一半。孟加拉的达卡、印度的加尔各答、菲律宾的马尼拉、印尼的雅加达、马耳他岛国都将被淹。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6~6.4℃,海平面将升高1.9m。图瓦卢岛国将消失。全球变暖,南极冰雪在融化格陵兰岛冰雪在融化美丽的冰川即将消失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半个世纪内,四分之一动植物即100多万种生物将灭绝喜马拉雅山冰川在融化昆仑山冰川在融化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1、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1996年日内瓦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2012年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时间表、额度;3、2005年由于77国集团和中等发达国家团结奋斗,以法律形式定下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4、2009.12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京都议定书》,中国承诺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7年,中国年人均排放二氧化碳2.51吨,占全球13.6%.美国年人均排放二氧化碳20吨,占全球23.7%.地球发烧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1、过敏加重。气温升高,花期提前,花粉增加;2、物种“袖珍”,体型变小(苏格兰羊);3、肾结石增加,脱水增多;4、外来传染病爆发,水温升高,蚊子、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爆发革登热、疟疾、脑炎等;5、肺部感染加重,凉风减少,加剧臭氧污染;6、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蓝藻迅猛繁衍,湖泊污染,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碳足迹”基本计算公式1、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耗电度数×0.785(0.638)2、开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公升数×2.73、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天然气度数×0.19(2.1)4、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自来水度数×0.91(0.194)续前煤炭燃烧,产生有害污染物有CO、CO2、SO2、NO、N2O、NO2、N2O3、烟尘,以及酸雨。理论上计算,产生的污染物的重量是燃烧的煤炭重量的2.7倍,污染之厉害,可想而知。《京都议定书》限排温室气体有六种:二氧化碳(CO2)氧化氮(N2O)甲烷(CH4)氢氟碳化物(氟利昂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是要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普及提供保障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经济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要反思那些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三、低碳生活从发展低碳经济开始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全球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煤碳的储量,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后耗尽,必须要过渡到新能源的文明时代,抓紧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炭、水电的5~10倍,风能发电价也高于煤电、水电,氢能目标更远。大量消耗粮食、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引起粮、油和肉价格上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面积9.3万㎡,有生态墙5千㎡,太阳能电板3万㎡,年发电280万度,可减排二氧化碳2500吨。世博轴六个40多米高的“阳光谷”,既可满足世博轴两层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要求,又可收集雨水,地下可容水7千吨。东海风能发电四、过低碳生活、创低碳家庭“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低碳生活要从衣、食、住、行这些细节抓起。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生产一件衣服产生2.5㎏二氧化碳;多穿棉质衣服,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衣服尽量多穿一些时间。食:多吃素;吃多少买多少,不丢弃;尽量吃本地食品,减少运输环节;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住:小户型,不过度装修,隔热和防通风系统要好;少乘电梯。行:多步行、多用自行车、多乘公交车、开小排量车,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选择适当档位,定期更换机油、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高速行驶时莫开窗,及时熄火,少用刹车,适当运用滑行等。家用电器的应用和节电、节水、节气冰箱:存物是60~80%,留空隙;控制温度;制冰放冷藏室,延长停机时间;少开门、快开门;常除霜;不要把未凉的食物放进冰箱。空调:启动瞬间电流大,减少开关次数;常清洗过滤网;配电扇提高制冷效果;晚间用睡眠状态制式;温度调高(低)一度,全国每年省33亿度电。夏季多开窗取代空调。回收冷却水。洗衣机:强档比弱档省电。涡轮式脱水不要超过3分钟;天好不脱水直晒太阳;回收废水利用;衣服积满一桶再洗;选用低泡洗涤剂;少用烘干机。续前电视机:亮度、音量适中;听CD时,关闭显像管;不看时切断电源,少用“待机”。计算机:短时间不用启用“睡眠”模式,能耗下降50%;关掉不用程序、音箱和打印机等外围设施;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亮度;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当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续前微波炉:加膜、加盖加热省电;食品切小块、量多分时段加热,中间可搅拌;尽量用“高火”;冷冻食品先移冷藏室慢慢解冻,减少使用微波炉解冻;控制好用微波炉加热时间。照明:尽量用自然采光,合理选择灯泡功率,使用节能灯(11w可代60w,每天4小时,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减少装饰灯,随手关灯,不开长明灯;路灯采用限时自动切断电源的智能开关。续前燃气:大火比小火烹调时间段,减少热量散失,火焰不要超出锅底,夏天气温高于水温时先不要加盖(让其对流),擦干锅外水滴,多煮少蒸,多用高压锅、不锈钢锅,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燃气的总开关不要开挺,够用即可。自来水:选用能迅速关上的龙头,用水时龙头开得小一点,选用节水型马桶(或将水箱里的浮球调低水位),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洗菜、浇花;洗衣机废水拖地、冲厕所等)。续前其他措施:买电器,看节能。所有不用的电器,不仅要把开关关掉,而且要把插头拔掉。尽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喝水自带杯子,出差自带卫生用品,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少进健身房,多到大自然锻炼。自备购物袋(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掩埋后需上千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纸张双面用。多用竹制品,竹子比木材长得快。工作尽量白天做,晚上少用电。结束语低碳生活不是降低生活水平,而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和条件,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过低碳生活、创低碳家庭,这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自觉这样做。除了落实上面讲的一些节能减排措施外,我们还要大力搞好绿化(植树造林,购买碳汇林)恢复植皮,让它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真正实现零排放。这样,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绿,山会更青,地球会更美,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同志们,行动起来吧!高效照明【如LED照明】光伏电池能源检测系统(家用电器)生态生活教育减少60%采暖需求,普及率70%(25-47%的家庭拥有屋顶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接近30%COP=8,普及率100%超高效空调太阳热利用普及率:20-60%(目前

6%)热泵采暖COP=5普及率30-70%燃料电池普及率0-20%高效绝热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