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宁明县党校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1.gif)
![2023年宁明县党校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2.gif)
![2023年宁明县党校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6bbe0785e11267c5c24815dc4c1c375b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42023年宁明县党校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家具企业生产销售一款“抽屉柜”,该柜在有些新设计上不够成熟,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多起翻倒事故,造成多名儿童碰伤,但该企业拒绝就事故原因作出说明,也拒绝对受害人提供赔偿。该企业的行为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①安全保障权②知悉真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获取赔偿权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本题中,“抽屉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多起翻倒事故,造成多名儿童碰伤,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企业拒绝就事故原因作出说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叫知悉真情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题中并未体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该企业拒绝对受害人提供赔偿,侵犯了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故选B。2.张某和李某是室友,某日,李某在用完炉灶之后离开家门,但忘记关闭煤气阀门,导致其室友张某煤气中毒死亡,在该案例中,李某的行为()。A、属于犯罪的直接故意B、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C、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D、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答案:C解析:A项错误,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对结果的发生积极追求。在本题中,李某并没有追求、希望张某死亡,故不是直接故意。B项错误,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即对结果的发生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本题中,李某是忘记关闭煤气阀门导致张某煤气中毒死亡,并非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故不是间接故意。C项正确,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在本题中,李某应该预见到做完饭不关闭阀门的危险性,但是却忘记关闭阀门,是一种疏忽大意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室友张某的死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D项错误,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在本题中,李某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故选C。3.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特指根本法B、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泛指典章法度,是“法律的法律”C、古代意义上的“宪法”与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没有本质区别D、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不仅是法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答案:D解析:A项,中国历史典籍中的“宪法”通常泛指典章、法度,而不是特指根本法;B项,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法律的法律”,不是“泛指典章和法度;C项,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的宪法概念和理论,即古代意义上的宪法和近代意义的宪法存在着根本的本质区别;D项,近代的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核心,是法律体系的核心。故选D。4.下列现象中,()可以从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A、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D、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答案:B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生理需求,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求;(2)安全需求,指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从而获得安全的需求;(3)归属与爱的需求,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4)尊重需求,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5)自我实现需求,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A项错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在尚未满足饮水和充饥的情境下,去追求高洁的品行,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相违背。B项正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才会学习礼仪;能够吃饱穿暖,才会产生气节和荣辱观。说明一般来说人们在温饱等生理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其他高层次的需求。C项错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并没有体现需求层次的相关内容。D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出自《三字经》,意思是说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进一步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也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并没有体现需求层次的相关内容。故选B。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审查的是()。A、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B、具体行政行为的科学性C、具体行政行为的便捷性D、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故选A。6.“保险是晴天不借伞,雨天有伞撑的地方”,这句话说明购买商业保险()。A、是筹集分配资金的纽带B、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目的C、是规避风险的投资D、只赚不赔答案:C解析:“晴天不借伞,雨天有伞撑”说明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A项,筹集分散资金是储蓄存款的作用,B项,商业保险获得的回报是保险金,而不是利润;D项明显错误。故选C。7.我国从北到南的四个边缘海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渤海、南海、东海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D、东海、南海、渤海、黄海答案:A解析: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选A。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实物性D、客观实在性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列宁曾说过:“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故选D。9.()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A、宪法的基本原则B、宪法的指导思想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故选C。10.陈某和于某之间订有买卖协议,由陈某长期供应于某假药低价销售。后因于某欠款较多,双方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假药和欠款是双方法律关系的客体B、陈某和于某之间具有买卖的法律关系C、双方的协议违反法律,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D、陈某和于某购销假药的行为违法,但买卖行为在法律上有效答案: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题干中,陈某和于某之间订立的假药买卖协议,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故选C。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A、华山B、泰山C、黄山D、庐山答案:B解析:本句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的“岳”是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诗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故选B。12.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说明()。A、价值具有主体性B、价值具有客观性C、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D、价值具有多维性答案:A解析:A项正确,价值具有主体性。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药物针对健康人和病人存在不同价值,体现了不同主体对同一种事物的价值认同不尽相同,是价值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B项错误,价值客观性是指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题干中并未体现这一点。C项错误,价值的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要有对比和参照物,比如黄金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扮演着稳定的财富象征,但是黄金的价值属性也要有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为依托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存在。题干中并未体现这一点。D项错误,价值多维性是指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对外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成为一个个体,但由于个体内部,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全面的。因此,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题干中并未体现这一点。故选A。13.婚姻自主权是指公民自主决定自己婚姻状况,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包括()A、结婚自主权和订婚自主权B、订婚自主权和离婚自主权C、结婚自主权和离婚自主权D、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故,婚姻自主权既包括结婚自主权也包括离婚自主权。故选C。14.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反映的意识能动作用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答案:D解析:A项错误,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B项错误,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C项错误,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D项正确,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从而指导控制人们的行为。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题干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故选D。15.来源于组织职位的权力属于()。A、法定权B、专长权C、强制权D、奖赏权答案:A解析:领导权力有五种权利来源,主要包括:①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②奖赏性权力,是指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③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④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⑤专长性权力,是知识的权力,指的是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故选A。16.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下列选项中属于点号的是()。A、引号B、句号C、括号D、书名号答案:B解析: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故选B。1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讲,这一说法强调了()。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做一系列反映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生产”二字反映了人脑是能动地对客观世界作出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题干体现了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作用。故选B。18.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古代思想家们用简明的语言表述矛盾观的深刻内涵。以下哪种说法不是体现“矛盾”的表述()。A、物生有两,相反相成B、挫锐解纷,和光同尘C、尚和去同,执两用中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答案:B解析:A项正确,“物生有两,相反相成”分别出自《左传》和《汉书》,意为每个事物都有相反的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既对立而又统一,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属性。B项错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挫去其锋锐,消除其纷扰,调和其光辉,使它与尘世混同为一体,强调没有了私欲,自然就不会与人发生纠纷。这体现了老子人性的修养和处世的哲学,没有体现矛盾的观点。C项正确,“尚和去同”出自《国语》,意思是崇尚和谐,趋于同一,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基础,矛盾双方要在同一性的前提基础上进行相互转化。“执两用中”出自《中庸》,意思是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正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出自《国语》,意思是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强调的是“和而不同”,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反相成,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故选B。19.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分别是()。A、无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B、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公司答案:C解析:根据《公司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故选C。20.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形成了一些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①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带;②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带;③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在内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区;④中部地区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上述经济区域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③①②答案:A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1994年确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04年,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基本形成;2006年4月,《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故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故选A。21.下列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B、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C、改造与教育相结合D、罪刑法定答案:D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故选D。22.下列财产不属于遗产的是()。A、承租的房屋B、储蓄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D、自有的汽车答案:A解析: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包括:①公民的收入;②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③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④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⑤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⑥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⑦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有价证券以及以财产为履行标的的债权等。A项,承租的房屋属于他人的财产,不属于遗产。故选A。23.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祖冲之答案:D解析:A项:错误,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B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C项:错误,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D项:正确。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科学家是南朝的祖冲之,他还著有数学专著《缀术》。故选D。24.下列不属于战术决策的特征的是()。A、阶段性B、局部性C、方向性D、区域性答案:C解析:C项,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问题做出的决策,以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它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故选C。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现的哲理是()。A、联系具有普遍性B、矛盾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答案:B解析:A项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指的是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B项正确,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为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该句体现了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选项符合题意要求。C项错误,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其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但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选B。26.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技术的思想起源于英国B、该技术尚不能打印建筑、骨骼等庞大或特殊的物品C、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可为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D、打印的过程通常是进行预先切片,然后进行三维设计,再打印成品答案:C解析: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A项错误,3D打印技术的核心制造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B项错误,3D技术目前可以打印建筑、骨骼等庞大或特殊的物品;C项正确,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可为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等;D项错误,打印的过程为先进行三维设计,然后进行切片处理,再完成打印。故选C。27.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适宜采用的公文文种是()。A、通知B、命令C、决定D、通告答案:C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故选C。2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属于()。A、第一产业投资B、第二产业投资C、第三产业投资D、新兴产业投资答案:C解析: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属于第三产业投资。故选C。29.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A、挤出效应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D、外部效应答案:B解析:A项错误,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B项正确,经济学认为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C项错误,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D项错误,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一般指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故选B。30.新西兰一家园艺研究所研究发现,水果成熟时会释放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研究人员正是根据水果这一特性,制成了一种能“感知”水果是否成熟的标签。当水果成熟时,标签通过感知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而变换颜色。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D、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答案:B解析:B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水果这一特性”属于自然规律,人们认识并利用这一自然规律制造出了“感知标签”,体现了意识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A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不是人脑的属性。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是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故该选项表述错误。C项错误:意识活动具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科学预见性。正确的意识是指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正确意识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歪曲了事物的本质,会阻碍事物的发展。D项错误:意识具有目的性、创造性和计划性,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选B。3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诸葛亮借东风(2)桃园三结义(3)败走麦城(4)草船借箭(5)三顾茅庐A、(3)-(2)-(1)-(5)-(4)B、(2)-(5)-(4)-(1)-(3)C、(1)-(3)-(5)-(4)-(2)D、(3)-(5)-(4)-(1)-(2)答案:B解析:《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最早。排除A、C、D三项。此后刘关张开始发迹,经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加强了军事实力。后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击退曹操。期间先是周瑜想要借刀杀人,害死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妙化解;后经借东风火烧战船,使曹操败走华容道,为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打下基础。后刘备取汉中,封关羽为汉寿亭侯,镇守荆州。因与孙吴争夺荆州,吕蒙白衣渡江,击败关羽,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身死。故选B。32.甲、乙、丙为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后该合伙企业经营亏损,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甲、乙、丙对该债务应承担()。A、无限责任B、按份责任C、无限连带责任D、有限连带责任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题干中,甲、乙、丙三人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合伙企业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甲乙丙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C项正确。故选C。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B、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C、打枪时闭上一只眼瞄准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D、根据光的偏振原理可以制成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答案:A解析:A项错误,潜望镜在内部上下拐角处安装了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光通过两次反射进入眼中,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B项正确,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光纤由芯线、覆盖层和保护层组成,芯线一般是用玻璃制成的纤维,覆盖一层折射率比芯线低的玻璃封套。射线在芯线和封套的交界面产生全反射,把光闭锁在芯线内部向前传播,不会射出光纤之外。C项正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射击时,人眼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射击预定目标。D项正确,光具有波动性。在横波中,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在纵波中,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横波只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现象就是波的偏振,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特制的立体眼镜,即偏振片。放映机中的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眼中,通过偏振眼镜,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产生立体感。故选A。34.普通行政责任不包括()。A、政治责任B、法律责任C、社会责任D、道德责任答案:B解析:法律上的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工作人员除了遵守一般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遵守有关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如果违反了有关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则要承担法律上的行政责任,即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普通行政责任则不涉及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故选B。35.下列诗句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①正确,沉舟旁千条船争相驶过,枯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体现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②错误,南北方环境不同,造成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的现象,体现了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③错误,特意种花可是最后花不一定能开,无心插下一枝柳条,最后可能会生长成一片柳林,体现了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④正确,指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故选C。36.公文用于处理公务,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影响力,这说明()。A、公文的制作者只能是组织B、公文具有特定效力C、公文的法制性强D、公文的内容必须规范答案:B解析:公文有如下特点:第一,公文的制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组织。第二,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公务;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第三,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各种类型的公文都有明确规定的格式。故选B。37.赵某在公共汽车上因不慎踩到售票员而与之发生口角,售票员在赵某下车之后指着他大喊:“打小偷!”赵某因此被数名行人扑倒在地致伤。对此应由谁承担责任?()A、售票员B、公交公司C、售票员和动手的行人D、公交公司和动手的行人答案:C解析:售票员的行为不属于职务行为,公交公司不承担责任。售票员与动手的行人共同造成了对赵某的损害,但只是一种偶然结合的相互作用,双方不是出于共同的故意,也非共同的过失,因此不构成共同侵权,不是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应各自承担相应得责任。故选C。38.古代诗词作品中不乏佳作彰显出诗人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高尚品格。下列不属于这类诗作的是()。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D、“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答案:D解析:A项正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诗句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的强烈爱国之情。B项正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屈原因为民生艰难而叹息流泪,彰显出他忧国忧民、情系百姓的高尚品格。C项正确,“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出自宋代郑思肖的《二砺》,意思是在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祖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D项错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是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主要表达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以及辛酸和愤懑的心情。故选D。39.国民生产总值是()之和。A、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外净要素收入C、国外净要素收入与国民收入D、国民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答案:B解析: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计算公式为。故选B。40.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地名和该地相邻山水关系密切,山之南成为阳,山之北称为阴,与此相反,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如洛阳就位于洛水北岸。故选D。41.氢气是重要的工业燃料,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红色火焰B、电解水生成氢气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C、人工降雨过程中通常使用氢气做催化剂D、氢气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故为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A项,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B项,水被直流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称为电解水,电解水生成氢气的过程是吸热过程,正确。C项,氢气不能用做人工降雨的催化剂,错误。D项,稀有气体有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氡(Rn)等。氢气不属于稀有气体,错误。故选B。42.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情况复杂,依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A、3B、24C、72D、96答案:B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故选B。43.酒精灯燃烧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焰燃烧最充分B、内焰最明亮C、外焰一般呈蓝色D、焰心的温度最高答案:D解析:火焰由内到外分为三层:第一层焰心,该层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所以温度最低,虽有很多碳粒,但因温度较低导致光度较暗;第二层内焰,在灯芯的外围,燃烧相对充分,温度较高,且有很多碳粒,所以内焰是火焰中最亮的部分;第三层外焰,与外界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完全,所以温度最高,但因所含的碳粒较少,所以光度比内焰暗。可知A、B两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呈蓝色,内焰呈黄色,可知C项说法正确。44.年纪大了头发变白是自然现象,但英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发现IRF4基因是影响白发生长的基因。而此前科学家只知道这种基因和头发颜色与头发的多少有一定关系。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材料主要体现了()。A、哲学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是可以反应存在的,不可知论认为思维是不能够反应存在的,题干中,表达的内容是头发变白的存在是可以被认识到的,即思维是可以反应存在的,这属于可知论的范畴。故选B。45.“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从哲学角度错误在于()。A、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关系B、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D、颠倒了运动静止的关系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定了相对静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故选C。46.《农业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A、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B、支持工业发展C、统筹城乡发展D、增加农民收入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故选A。47.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公文如需标注紧急程度,其编排位置在版心的()。A、左上角B、右上角C、正上方D、正下方答案:A解析:《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紧急程度:“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故选A。48.《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于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均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A、均不给予行政许可B、根据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做出许可决定C、抽签决定许可决定D、根据发出申请的先后顺序做出许可决定答案:B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故选B。49.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在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同时,必须严禁以办养老机构名义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谋利性活动。为此政府需要()。①参与企业管理,强化服务企业意识②调整经营战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③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④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主体,材料中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的,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①说法错误;调整经营战略是企业的行为,而不是政府,②说法与主体不一致;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③④当选。故选D。50.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因此,从内涵上看,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故选A。二、多选题1.下列关于居住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居住权只能无偿设立B、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C、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原则上不得出租D、居住权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答案:BCD解析:A项: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A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B项: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B项正确。C项: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C项正确。D项: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D项正确。故选BCD。2.下列体现了人类意识能动性的有()。A、人工智能B、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奇迹C、长征精神D、知识改变命运答案:BC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物质存在的客观反应。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表现形式就是“想”,即想问题也就是认识世界,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就是“做”(或者行动、实践),即办事情也就是改造客观世界。故选BCD。3.尽管人们讨厌灾害,一直躲避灾害,但近年来,地震、干旱、洪涝灾害等灾害频频发生,祸及人类。材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ACD解析:A项,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符合题意,当选。B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本身表述正确,但是和题干无关,题干体现的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题中尽管人们讨厌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仍然存在,体现了选项中的观点。符合题意,当选。故选ACD。4.隋唐是中国绘画的高峰时期,其代表人物及作品有()。A、展子虔《游春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阎立本《步辇图》D、郑板桥《墨兰图》答案:ABC解析:A项正确,《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B项正确,《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所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C项正确,阎立本,唐代政治家、画家,他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代表作品有《步辇图》,描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取材于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D项错误,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墨兰图》,是元代画家郑思肖创作的一幅写意水墨画,勾画出一丛疏花简叶的幽兰。故选ABC。5.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法律议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讨论C、法律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答案:ABCD解析:立法程序通常包括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讨论;法律的通过;法律的公布。故选ABCD。6.于某晚上在归途中遇张某持刀抢劫,于某见势随手抄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张某挥去,张某随即倒下死亡,对于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正当防卫B、需要承担刑事责任C、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构成防卫过当答案:AC解析: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三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于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虽然于某的防卫行为造成张某死亡,但是,张某实施的是抢劫行为,故于某不构成防卫过当,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选AC。7.我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抗渗碳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多槽超声波清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印染用助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低温空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镀前处理酸性除油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警灯三轮童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福美胂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火炮半轴模锻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杆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学校托管工作方案
- 肾性高血压的护理查房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 TB 10009-2016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 2024年东南亚鸡蛋分级包装设备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023高考数学艺考生一轮复习基础讲义(学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