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资源法学邓海峰Tel:62795334E-mail:denghf@参考书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环境法学》,吕忠梅,法律出版社2004《环境法学》,汪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环境资源法学》,蔡守秋,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自然资源法》,肖国兴、肖乾刚,法律出版社1999《能源法》,肖乾刚、肖国兴,法律出版社1996《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王明远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清洁生产法论》,王明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视域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汪劲,法律出版社2000《美国环境法简论》,R.W.芬德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日本环境法》,原田尚彦,法律出版社1999(或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7卷、8卷)《国际环境法》,王曦,法律出版社1998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andPolicy,F.R.Anderson,Little,BrownandCompany1984.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但是,生态学、环境学、环境法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环境”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在学习环境法学之前,有必要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一、环境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所讲的“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种认识主要是以确定中心事物的方法来界定环境的,因为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因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1.一般意义上“环境”的概念第一类:概括式(葡萄牙)第二类:列举式(日本)第三类:概括加列举式(英国)我国的立法表述(概括加列举): 1989年、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2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环境法中的“环境”环境的范畴并不是无限的,它总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不包括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在内。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种天然的环境;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环境定义中的某些自然资源、历史遗迹、自然状态等也是因为其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而属于环境的范畴。3.概念解析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水、阳光、地热、空气、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等。二、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
虽然在形式上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自然要素之一,但是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从可否直接被人类所利用的角度来理解的,它们特指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的总和。而环境则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与人类社会发生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2.自然资源与环境概念的区别
自然界中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其中包含了无数个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界活动的基本单元。三、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功能1.概念:生态系统全部生命所需能量来源于太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生产者将有机物传递给消费者。而动植物死后的遗体又被分解者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返回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进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自身又要进行新陈代谢,消耗一部分化学能并以热能的形式放散到环境中去。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概述)概念: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即生物种类的组成、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将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3.生态平衡(概念和意义)意义: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而环境资源法的重要任务就是确保人类的行为符合生态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寻求实现动态的生态平衡。
当人类以一种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围绕人类存在的全部自然界这个整体时,就出现了环境的概念;当人类以是否对人类有用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界这个整体时,就出现了自然资源这个概念;当人类从生物的存在条件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自然界这个整体时,就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四、三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而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给人类带来灾害,就是环境问题,通常也称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其中,由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洪水泛滥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通常也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通常也称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公害”。一、概念环境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狭义环境问题仅指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狭义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a.环境污染。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生产和生活。b.生态(环境)破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短缺、枯竭,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二、环境问题的分类1.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世纪后至20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城市化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2.国际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工业生产的非环保化、跨境河流污染、国际贸易与运输污染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污染产业转移、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非可持续发展三、环境问题的演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世贸组织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四、我国主要的十大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Airpollutionandclimatechangeissues
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859.1万吨,比2014年下降5.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851.8万吨,比2014年下降10.9%,但都仍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829.1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448.7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2015年,我国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煤炭消耗量位居全球第一,消耗量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国务院于2013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环保部据此牵头制定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未来5年,预计投资17000亿元用于改善当前大气污染状况。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呼吸系统癌症病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水环境污染问题
Waterpollution
2015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的700个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7%,比2014年下降0.1个百分点;Ⅱ类占38.1%;Ⅲ类占31.3%;Ⅳ类占14.3%;Ⅴ类占4.7%;劣Ⅴ类占8.9%,主要集中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2014年,全国城市废水处理量为382.7亿吨,比上年增加5.9%,不足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294.6万吨,比上年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为238.5万吨,比上年下降2.9%。全国有近30%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多数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垃圾处理问题
Garbagedisposalproblem201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5620万吨,比上年增加31%;处置量分别为204330.2万吨,综合利用率62.13%。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处置量均未发布。2014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92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为9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村为25.7万个,占比为47%。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Landdesertificationissues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千米。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本世纪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水土流失问题
theproblemofsoilerosion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其中,水力侵蚀129.3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165.6万平方千米。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旱灾和水灾问题
droughtandfloodingproblem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2015年,全国共有30个省7641万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9198万亩,因灾死亡失踪400人,倒塌房屋1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661亿元。2015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2.8亿亩,因旱受灾1.51亿亩、绝收1508万亩,造成粮食损失1444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45亿元,直接经济损失579亿元。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destructionofbiodiversityissues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拥有34792种植物物种,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3767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0.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世界濒危的600余种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已经灭绝或野外灭绝的52种。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WTO与环境问题
WTOandtheenvironment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eaofenvironmentalissues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于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
2010年前长江晒网坝断面为Ⅰ-Ⅱ类水质,其余断面均为Ⅱ类及以下水质。2014年环保部公布的三峡库区水质已经全部在Ⅲ类及以下,富养化率为29.4%。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persistentorganicpollution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1.市场失灵(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在环保领域失效)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非竞争性:我用并不影响你用非排他性:我用你也可以用2.政策失误(政府不当作为加速市场失灵)五、环境问题的成因3.国际贸易的影响(1)涉及对环境有影响的贸易有害废弃物跨境输送(科特迪瓦)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象牙、藏羚羊)(2)引起环境问题的贸易活动热带雨林木材交易、捕鲸贸易(3)国际投资导致的污染转嫁珠江三角洲电子垃圾、淮河流域造纸
以经济手段来推进市场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并以成本-效益分析的方式来判断环境政策的优劣;以行政手段强化环境管理,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科技进步为基础,提高自然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低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以法律手段来规范人类行为,保障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六、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诸项对策的核心目标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兴学科,是以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二级学科。
环境法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它是在人类运用传统法学方法和手段仍不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进行大量环境立法的背景下,在环境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下,逐渐从传统法学学科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法学学科。一、环境法学的产生与发展在我国,环境法学的出现较西方晚20年满足《环境保护法》制定的理论需要上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垫资回收合同协议
- 电焊工合同协议
- 电商类电子合同协议
- 电梯设备改造合同协议
- 玻璃门定制合同协议
- 电信星卡转让合同协议
- 皮纸原材料采购合同协议
- 电力产品供销合同协议
- 物资购销年度合同协议
- 电信号码选定合同协议
- 房产抵账协议书
- 2024年甘肃酒泉肃州区选拔项目人员纳入编制管理107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实施》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防治策略探索
-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新教材习题答案
- 2024陕西中考数学二轮专题训练 题型四 尺规作图 (含答案)
-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辑说明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2024年郑州市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潍坊市寒亭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 医院合作共建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