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养老模式解读_第1页
PPP养老模式解读_第2页
PPP养老模式解读_第3页
PPP养老模式解读_第4页
PPP养老模式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P养老模式解读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摘要 2\o"CurrentDocument"前景广阔:需求旺盛,供给不足,PPP养老模式正当时 2(一) 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巨大、需求不断增长 2\o"CurrentDocument"1•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为PPP养老模式推广奠定基础 2\o"CurrentDocument"2.养老服务的市场前景广阔,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3\o"CurrentDocument"(二) 养老产业供给不足 5\o"CurrentDocument"PPP养老模式现状 5\o"CurrentDocument"(一) 财政部PPP养老项目总体状况 6\o"CurrentDocument"(二) PPP养老项目的地域分布 6(三) PPP养老项目的进展 7\o"CurrentDocument"(四) PPP养老项目的投资领域 8\o"CurrentDocument"(五) 项目运作模式与回报机制 9PPP养老模式的主要瓶颈 10\o"CurrentDocument"(一) 区域分布不均、金额相差悬殊 11\o"CurrentDocument"(二) 投资领域集中 11\o"CurrentDocument"(三) 运作模式与回报机制单一化、同质化 11\o"CurrentDocument"(四) 老人支付能力整体较弱与使用者付费机制相冲突 11\o"CurrentDocument"从国际经验看PPP养老 12\o"CurrentDocument"(一) 英国模式:社区养老 12\o"CurrentDocument"(二) 日本模式:介护险制度 13\o"CurrentDocument"(三) 瑞典模式:高福利+私人参与 14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迁,养老产业供给与需求失衡日趋严重,养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资本逐渐参与到养老服务中,PPP养老模式推行正当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财政部181个PPP养老项目进行梳理,指出其中的问题及国际经验借鉴。一•前景广阔:需求旺盛,供给不足,PPP养老模式正当时近年来中央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鼓励PPP模式的发展,我国养老产业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也促进了PPP模式在养老产业中的发展。(一)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巨大、需求不断增长1・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为PPP养老模式推广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人口结构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总数及占比逐渐增多,二是14岁以下的少儿人口总数及占比逐渐减少。如下图所示,10年间14岁以下少儿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从20.27%降至16.49%,且少儿人口的总数也在减少;而65岁以上老人的人口总数及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均是增加的。显而易见,照此下去,中国人口总数会快速下滑,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需要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图1.十年间人口结构变迁81JLn50000.000少儿与老年人口状况30.00于亞収上人口占比图1.十年间人口结构变迁81JLn50000.000少儿与老年人口状况30.00于亞収上人口占比<HfY—0>1罷^人口古就權]费丄口【可10.IX)?0.00另外全社会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断增加,留守老人逐渐增多,已经形成的“421”成员结构模式使每个家庭负担的养老成本明显增大,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向社区和机构养老转变。而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省市养老金出现短缺,政府单方面已经无法独立解决中国养老问题,势必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2.养老服务的市场前景广阔,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包括生产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一般包括五个领域,第,老年用产品领域;第二,老年照料和生活服务领域;第三,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领域;第四,老年金融、保险服务领域;第五,老年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每个领域的市场规模潜力都非常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老年人群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老年人收入水平也在逐渐提髙,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由2005年的700元左右提髙到2015年的2200元左右。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的离退休金、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也在逐年增长,老年人购买能力逐年增长。其次,老年人消费倾向明显增强。随着收入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由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另外当前五十岁人的收入水平较髙,价值观、消费观念时代潮流相吻合,这些人退休之后,其购买力水平更髙。第二、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理论界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规模的计算通常按照“标准消费人”的计算方法,假设处于劳动年龄的人为消费标准人,而老年人的消费低于劳动年龄人的消费,与标准消费人相比,假定老人消费水平是劳动年龄人消费的70%,按照这一方法计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支出总量有2万多亿元,比2000年增加3倍多。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髙,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支出总量仍将不断增长。第三、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我国正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与此相应的养老需求如衣食住行看病等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因此老年餐饮、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旅游等方面的前景可期。(二)养老产业供给不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家庭养老模式不可持续,因此目前急需突破原有的养老方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与社会养老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如我国养老床位不但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3%的平均水平。第二,护理人员短缺且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低;第三,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迟缓且入住率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每万人卫生人员数量为56人,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2014年中国每万人医疗卫生床位数为48.45张,难以与未来的庞大需求匹配。另外,由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相对于年轻人群,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等方式并不熟悉,限制了其在网上挂号的使用,因此老人对医疗资源的可得性与年轻人相比较差。二.PPP养老模式现状基于人口结构变迁、养老现状及养老产业市场,我们可以得出PPP养老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实际上目前PPP养老模式已经在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对财政部PPP养老项目状况进行梳理。具体情况如下。(一)财政部ppp养老项目总体状况截止至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共有养老项目181项目,金额总计约为人民币1197.83亿元。其中财政部示范项目5项,省级示范项目12个,市级示范项目7个,其它项目157个。具体见下图。图2.财政部PPP养老项目总体状况项目个戡(二)PPP养老项目的地域分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有181个养老项目,其中山东、贵州、四川三省项目数名列三甲,项目个数分别为41个、36个、19个,占项目总数的50%还多。金额方面山东以469.65亿元独占鳌头,远超出第二名贵州。具体地域分布、项目数与金额见下图。

(三)ppp养老项目的进展按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划分,PPP养老项目可分为识别、准备、采购、执行与移交五个阶段。181个PPP养老项目中目前还没有一个进入到移交阶段,处于识别阶段的项目最多,数量髙达132个,金额髙达753.39亿元人民币;执行阶段的项目数有13个,金额为194.61亿元。图4.PPP养老项目所处阶段项目阶段800.0070D.0G600.00500.00£00,00JOO.OO200.00100.00项目阶段800.0070D.0G600.00500.00£00,00JOO.OO200.00100.000.00港蚤阶駁救厅册段腹别阶固託翡肝殺(四)PPP养老项目的投资领域项目的投资领域以养老业、医养结合、老年公寓为主,三者项目数分别为88、38、38个,其中养老业的投资金额总计人民币576.9859亿元,医养结合项目的金额居第二位,总计324.6479亿元。具体情况见下图。

投资领域项目畫700GOO500400300200100^2464797060504030投资领域项目畫700GOO500400300200100^2464797060504030201010D9080项冃数金额T—项且叛(五)项目运作模式与回报机制181个PPP养老项目中以BOT、BOO运作的项目数分别为101、55个,占比超项目总数的90%。金额更是如此,以BOT模式运作的项目金额为690.01亿元,占总金额的58%,以BOO模式运作的项目金额为427.14亿元,占总额的36%。回报机制有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及可行性补助三种,使用者付费项目总金额970.5747亿元,占比髙达81%,政府付费项目最少,仅占项目总金额的4%左右。具体情况见以下两图。图6.PPP养老项目运作模式图7.PPP养老项目回报机制三.PPP养老模式的主要瓶颈从对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181个项目梳理中,我们发现目前PPP养老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区域分布不均、金额相差悬殊金额方面山东以469.65亿元独占鳌头,远超出第二名贵州,更不用谈其它省市了;另外,PPP养老仅分布在19个省市,即使是这19个省市中,仍有9个省市项目数不超过5个。(二) 投资领域集中从投资领域看PPP养老重点投向医养结合、养老公寓等领域,物质投入超过精神关怀,已经成型的421人口结构使得很少有子女能在老人身边,对于老人而言,现在更需要的是精神关怀,而目前PPP养老资金投向仍以养老业、医养结合项目为主。(三) 运作模式与回报机制单一化、同质化在运作模式中BOT、BOO模式占比超过90%,回报机制中使用者付费仅占81%,可行性缺口补助与政府付费项目仅占16%,政府将养老问题推向社会的倾向严重。(四) 老人支付能力整体较弱与使用者付费机制相冲突现行PPP养老模式以使用者付费为主,而老人支付能力整体较弱。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及养老金制度不完善等因素,致使老人支付能力整体较弱。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农村老人主要生活来源中,占比最髙的群体是家庭成员供养,其他依次为劳动收入与离退休金/养老金,城市中老人的收入中养老金的占比较髙,但与其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相比,其养老金收入很难负担其养老支出,因此老人支付能力整体较弱的现象并未完全改变。另外文化观念等因素制约以房养老等方式的推广。目前城市中以房养老等方式“叫好不叫座”现象普遍,大多数老人希望将房子留给子女,而不崇尚自己享受的生活观制约了以房养老等方式的推广;而在农村中,养儿防老现象普遍,出现了许多老人宁愿待在家中不去敬老院的现象。四•从国际经验看PPP养老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国际经验借鉴主要有英国的社区养老、日本的介护险制度以及瑞典的“髙福利+私人参与”模式。(一)英国模式:社区养老从上世纪90年代起,英国家庭养老的模式不再流行,而是以社区养老模式为主。英国政府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采用社区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家庭照顾、托老所等形式保障老人的生活,同时为提髙服务质量与降低成本,又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对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而不会有被抛弃感,深受老人的欢迎。具体模式如下图所示。(二)日本模式:介护险制度介护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其基本内涵为自立生活的支援、正常生活的实现、尊严及基本的人权的尊重和自己实现的援助。日本的介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日本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独居老年不断增加,护理从业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出现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现象,而日本老年人又喜欢居家养老,不愿离开家庭,很难找到合适的照顾者。基于这种情况,日本在1997年12月通过“介护保险法”,2000年4月正式实施。保险对象为居住在日本的40岁以上者(包括外国人),其中65岁以上为第一被保险者,40至65岁为第二被保险者。国家负担保险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