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录_第1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录_第2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录_第3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录_第4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尚需进一步的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更需进一步地培养。【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献身科学的精神,体会伽利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伽利略大胆怀疑、挑战权威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重点,【教学难点】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作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独立识记生字词。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今天想跟老师去做一次旅游吗?(想)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欣赏一下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著名还跟一个人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名字叫伽利略,传说1590年,他曾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师板书:强调“着(zháo)”是多音字,还读“zhuó”。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到公元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去经历一次神秘的旅行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都是写到了哪些人?什么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读完后可以划一划,写一写感受!(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读书姿势)师:指名认读词语:责备违背信奉不容更改真理怀疑拖住解释胆大妄为固执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认识亚里士多德,感受权威的力量。师:认识亚里士多德。大屏幕出示:亚里士多德雕像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师:读了这段话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的人?师:如果他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对这位大物理学家会是什么态度?生:尊敬!害怕!师:为什么?生:因为他太有名了!师:是啊,十六世纪的人们比我们还尊敬和害怕他呢!看课文中怎么讲的?默读课文,感受信奉。生:人们都信奉他师: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师:单单是相信而已吗?生:是非常相信,认为他说的话就是真理,都崇拜他!师:是呀!根据当时人们对他信奉,可以这样说:如果亚里士多德说:地球是圆的,那人们就会说——地球就是圆的。如果他说地球是方的,人们就会说——地球是就是方的。如果他说地球是方的,有人说地球是就是圆的。结果会怎样?(人们都会责备他......)师:谁来读出这种责备。指名读!师:当然这位科学家从来也没有这么说过地球方的哦!但是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不容怀疑!不容更改!迷信的地步!崇拜的地步!)信奉论断师:所以如果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出示投影):“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子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指名读。师:根据当时人们对他的信奉,肯定也会认为——肯定是对的!师:那么依照我们的感觉,请注意仅仅是直觉。十磅重的铁球和一磅重的铁球谁落得快?十磅重的快!师:为什么?生:十磅比一磅重嘛,地球引力就大,它重它就落得快。师:哦,你的知识真丰富!那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推理了。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推断……生:十一磅铁球落地速度要比十磅铁球——还要快。师:脑瓜真灵活,反应真快!那二十磅比十一磅——更快师:也就是说,铁球越重,落地速度——越快!师:同学们不仅会推理还会总结规律,真厉害!那么反过来,磅比一磅落地速度——要慢!师:同样我们可以总结为:铁球越轻,落地速度——越慢!师:因为十磅重是一磅重的10倍,所以亚里士多德就说生:(齐读)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子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师:好,这是大哲学家的论断,这就是“真理”!过渡: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吗?(不是)谁不是这样认为的?(伽利略)好的,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伽略。四、认识伽利略,体会怀疑的萌生。1、认识伽利略。师:让我看看当时伽利略当时是多大了?生:年仅25岁师:干什么的?生:大学数学教授。师板书:伽利略师:哦,如果从年龄上来看,我们会觉得他——很年轻。如果和两千多年前的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来比一下,我们感觉伽利略简直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很微不足道的人。师: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乳臭未干的年轻人他却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什么疑问?了解观点生读。师出示课件:“他想…这怎么解释呢?”师:好好读这段话,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读懂了栓——拖;合重——加快;但是铁球没有变。直观展示师:展示课件短片:比赛一:不合作的铁球:一磅重的铁球:你不是说我比十磅慢吗?十磅铁球兄弟使劲拉我啊!十磅铁球:一磅铁球兄弟,你太慢了!影响老兄的正常发挥了!结局:速度降低,到达终点最后。两个铁球都垂头丧气,互相指责!比赛二:独立的铁球:正常发挥!比赛三:一磅铁球:老兄,我抱紧你,让我们融为一体吧!十磅铁球:老弟,团结就是力量!结局:发挥出色,骄傲的冠军!十磅铁球和一磅铁球拍手祝贺:耶!师:看,我们的裁判疑惑了生:(齐读)“这样,一个事实中得出….解释呢?”师:这裁判就是伽利略啊,这就是他的怀疑,再读:“这样一个事实中得出….解释呢?”突破信奉师:如果当时伽利略马上对亚里士多德提出怀疑,可能会怎样?生:人们马上会责备他因为怀疑宗教神学地心说,布鲁诺被迫革除教籍流亡国外。怀疑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代价可能也会带给伽利略呢!他的亲人和朋友开始劝说他放弃自己的怀疑!出示投影,生填读:父母说:“孩子呀,——”妻子说:“亲爱的,你——”朋友说:“伽利略,您——”师:过渡:尽管有那么多人善意的劝说,伽利略放弃了吗?(没有)是呀!伽利略这样敢于怀疑的精神使人敬佩!板书:敢于怀疑师:面对着人们可能的责备,面对着亲人的劝告,伽利略又做了什么呢?五、科学试验,感悟探索的艰辛。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伽利略都做了什么。2.指名回答问题。(实验之多,之难)3.比较句子。大屏幕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做了许多次试验。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试验。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指名读,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伽利略做试验时不辞劳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板书:一丝不苟4.假如你就是伽利略,我想向你提几个问题!(老师扮伽利略的学生毕恭毕敬地)师:伽老师,我想问您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次试验?生:为了保证我的推断是正确的!师:我还想请教一下伽老师,您经过试验后的结果是怎样的?生:读“两个不同…没有关系!”师:谢谢您把您的结论第一时间优先告诉了我,谢谢您!现在伽老师可以接受咱们同学们的内部秘密采访了,对他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便提问。生:您有没有想: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责备?(有想过,但是我更相信科学!为了科学我不害怕!)师(适时评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不愧是勇敢的科学家。生:您在做实验中累吗?苦吗?(当然累当然苦了。不过我为了达到目的,再累再苦也要坚持!)师:一个不畏苦累和艰辛的科学家啊!师:好了好了,大家的疑问有很多。事实胜于雄辩,伽老师现在郑重宣布:“我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没有电视转播,请现场收看哦!六、公开实验,感悟成功的喜悦。1.面对流言师:这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闭上眼睛想象,你来到这十七世纪的比萨斜塔广场没有?(来到了)师:你来做什么?(我来“看看….还是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师:你听到大家的谈话了吗?大家在说什么?(听到了。有的说:“…”有的说:“……”)师:听这话的意思,他们有什么断定?(都认为伽利略会输!)师:原来他们都是想看到伽利略的失败啊!让我们读出他们的用心吧,读“有的说:..有的说...”师:听了这些人的谈论,你对伽利略的公开实验是什么心情?(担心)师:担心什么?(担心失败)师:担心伽利略不敢做试验了!师:你们的担心我也是有的,我们了解了伽利略做了很多次试验,难道还用担心吗?(不用)2.体验成功(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实验成功了)师投影:“原来…全都对的。”生齐读。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或者你明白了什么?生:我明白了不要迷信大哲学家。生:我明白了要敢于怀疑。生:我明白了伽利略是个伟大的科学家(板书:伟大)(2)伽利略成功后,周围的人有什么反映?大屏幕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