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新儒学”二、董仲舒到底有无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据我所知,长期以来几成定论的所谓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议,所根据的是《举贤良对策》之第三策中的下一段话:“《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其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盖是所谓“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之由来。若然,这种推断并不不符合这句话的原意。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干脆把这段话都译成白话看看:“《春秋》重视一统,这是天地间不变的原则,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们所讲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不同,百家提供的方案悬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难于掌握统一的准则;法制数次改变,在下的不知道应当遵从什么好。愚臣以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齐头并进。邪僻的学说灭息了,然后统一的准则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应遵从什么了。”这段话立论的根据是“如今老师们所讲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不同,百家之说提供的方案悬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难于掌握统一的标准;法制数次改变,在下的不知道应当遵从什么好。”而立论的目的则是“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齐头并进。邪僻的学说灭息了,然后统一的标准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应遵从什么了。”简单地概括起来,这里讲的就是关于“统一言论,统一法度,统一行动”的道理。这道理从维护统一的国家的角度讲,即使现在看来,也是说得通的,不错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句话。其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即“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这个词组,本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六艺之科”,一是“孔子之术”。可是人们似乎要么是忽略了前者,要么是把前者归结于“孔子之术”,进而把“孔子之术”又归结为“儒术”!愚认为,这是个传承已久的天大的误区!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正与此有关。因为对这个词组的错误认识,才导致了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句话的整个认识的错误。愚认为,“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不是一回事。“六艺”就是班固在《武帝纪赞》中说的《六经》。“六艺之科”即“《六经》所涉及的科目”,其所涵盖的范围广泛,愚在前文(见题)谈及相关问题时曾经指出:《六艺》即儒家所谓的《六经》系作为迄今所知中国学术文化之源的典籍,而决不止是“儒家经典”,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可以说没有一家与“六艺之科”无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诸子百家都可以归属于“六艺之科”。而《三策》中所说的“百家”,显然主要不是指先秦传习下来的“诸子百家”。至于“孔子之术”,自然可以理解为“儒术”;但应清楚,“孔子之术”与“儒术”严格说来,是不能划等号的,况且,“三策”中并未用“儒术”这样的字眼。所以,《三策》中所说的“百家”,指的主要是那些不属于“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范围的各种“邪辟之说”。凡熟悉古代中国文化史的人都知道,因汉初的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以及颁布搜集各种藏书和整理民间传说的律令等,使秦所造成的文化禁锢局面一下解冻,在推动学术文化趋向复苏和繁荣的同时,各种邪辟之说也鱼目混珠地竞相出笼。《三策》中所谓“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不过是对包括各种邪辟之说在内的诸多学说的泛称而已。遗憾的是,《三策》中这段话的原意却长期受到误解、曲解,而被揆度、敷衍和概括成子虚乌有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当然,要是把“孔子之术”等同于“儒术”的话,把这段话揆度成“罢黜百家首尊儒术”,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如杨荣国等),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首尊”和“尊崇”与“独尊”具有质的差别,但毕竟又丢掉了原话中的“六艺之科”之所指,终不能算得上严谨。因此,愚吁请每个肯于较真的学者,在仔细查阅迄今关于汉武帝和董仲舒的史料后,有谁发现了关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记载,即请指出,以便破解疑难啊!但根据我所查阅的史料看,董仲舒从未向汉武帝提出这样的建议,因而当然也就不存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汉武帝时代,纵然存在“罢黜百家”之说,但并不存“罢黜百家”之实,至于“独尊儒术”,则既无说也无实。汉武帝用人、施政从不专尊儒学一家。如果说前期是受窦太后的牵制的话,那么在窦太后死后,情况依然仍未只用习儒之人。相反,那些治刑名、黄老等学的人依旧被重用,比如张汤、主父偃和东方朔等。即使对于并不尊儒,甚至颇有讥评者,如“是非颇谬于圣人”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不但不加罪,还照样重用,使其父子相继为太史令。而董仲舒的始终未被汉武帝重用,则更是顶好的证明。。今天的学者们多都认可这个史实,却还仍然保留和侈谈“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实在让人费解!至于到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始自何时、何人?从相关资料上看,多认为发生在汉武帝时代,但从董仲舒《春秋繁露》尚未把《六艺》称为《六经》看,显然有两个问题明摆着:一是董仲舒健在时,有了《六经》或《五经》的说法,但他却不认同;一是董仲舒健在时还没有《六经》或《五经》的说法。此两者无论何者属实,都意味着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的否定。从道理上来推断,“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肯定与把《六艺》视为“儒家经典”有关;因为把《六艺》视为“儒家经典”,则“六艺之科、孔子之术”便可顺理成章地被归结为“儒术”了,于是也就可以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敷衍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班固在《汉书》中虽有“罢黜百家”、“抑黜百家”之说,但并没有“独尊儒术”之论;虽有“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汉书?儒林传》)和“表章《六经》”、“隆儒”和“推明孔氏”之言,却并无“独尊儒术”之语。所以,从班固那儿,我们也无法找到答案。所以,愚以为:假若董仲舒的《三策》属实的话,是班固第一个把董仲舒关于“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经典文献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义乌地区2024-2025学年初三预测金卷(化学试题理)含解析
- 冀中职业学院《生物材料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医学发育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桥梁检测与加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密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六中学初三下期末学习能力诊断英语试题及答含答案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重点中学全国中考大联考信息卷:化学试题试卷(2)含解析
- 蔬菜出口基地备案管理课件
- 术中获得性压力损伤的预防
- 2024年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门财务报告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衔接说明(提纲)
- 2023年浙江衢州柯城区选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人历年高频难易度、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规范
- 风湿免疫疾病的多学科综合诊断与治疗
- 中国近代史人物介绍孙中山
- 《解读月意象》课件
- 肾癌切除术后护理查房课件
- 用户体验测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