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在学习新学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学识,断定会累,所以要留神劳逸结合。只有充满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梦想对你的学习有所扶助!
一、选择题
1.解析:根据题意及图示可判断,图甲表示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经过间期的复制后,便存在染色单体,直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图甲中ac过程应和图乙中ad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
答案:1.B
2.B
3.C
4.B
解析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构成核酸的原料不同。
5.C
6.A
解析:用显微镜查看物像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D
解析: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巩固抗寒才能,细胞中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衰弱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下降
8.解析:由图可知,细胞膜上的物质X可特异性地识别血浆脂蛋白,并与之结合,因此它很可能是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物质X最终又被转移到细胞膜上,没有被溶酶体酶水解。
答案:B
9.B
10.A
11.B
解析:同一个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遗传信息根本一致,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激素种类不确定一致,酶的种类也不确定一致;酶能降低化学回响的活化能,加快回响速率,但不变更回响的平衡点;几乎全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是全体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解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2.C
13.B
解析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内无核糖;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RNA内有核糖;ATP是三磷酸腺苷,其中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
14.解析: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酶的催化作用还需要适合的温度和pH。在此题中容器的pH为2.0,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所以容器内的乳清蛋白被分解成多肽。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所以容器内的唾液淀粉酶在pH为2.0的环境中已失去催化活性,淀粉也就不能水解。另外,酶的作用是使化学回响急速举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所以容器内的酶在回响前后是不变的。更加要留神的是,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它也能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因此,容器内剩余物中没有唾液淀粉酶。
答案:A
15.A
二、填空题
16.1分裂和分化基因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举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5有丝分裂和减数
17.1葡萄糖淀粉
2核糖核苷酸红
三肽一多肽一蛋白质
4抉择5水
18.①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②53.2%25.0%
1.7%4.7%两组数据先后依次可调换
1.以下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区别的一组是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组织液与淋巴的Na+
答案B
解析离子可以穿过细胞膜,因此,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离子种类、含量区别不大;而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易穿过细胞膜。所以,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浓度区别。
2.2022宁夏理综,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B
解析在长时间运动的处境下或进入高原等缺氧环境时,人体片面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pH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
3.2022江苏卷,13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答案A
解析血浆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浆蛋白、O2、CO2、激素等,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
1.如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①~⑤的名称依次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部环境举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⑤为细胞内液,②③④共同组成的①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由于淋巴是由组织液回流等因素形成的,它与血浆之间也为单向滚动,故③为淋巴,②为血浆,④为组织液。
2.以下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血浆蛋白、Ca2+、载体
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是细胞内的物质,载体是细胞膜上的物质,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答案D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分散进入血浆,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再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4.以下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达中,最切当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调理作用
C.在正常处境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机体通过调理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D
解析此题测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理,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A、B选项只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在适合范围内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
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抽搐由于缺血钙。尿毒症可能由于肾功能病变或者说机体内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因某种理由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裁减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展现组织水肿。
6.哺乳动物肺泡里的氧气来源是
A.空气B.血浆C.组织液D.淋巴
答案A
解析肺泡是实现外界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肺泡中的氧气直接从空气中获得。
7.关于血浆的化学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的非蛋白氮,如尿素、尿酸等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基酸、多肽属于蛋白氮
B.其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血糖,这与血糖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有关
C.Na+、Cl-、HCO-3较多,这与渗透压的维持有关
D.各种化学成分与其他内环境成分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中的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多肽等。血浆中Na+、Cl-含量较多,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有关;而HCO-3的存在与酸碱平衡有关。各种内环境的成分大致一致,但有识别,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达7%~9%;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低。
8.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引起组织水肿。以下各项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A.养分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裁减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C
解析组织水肿是组织液的量增加,从周边的组织细胞中或血浆中吸收水分。血浆蛋白裁减,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毛细淋巴管发炎,使组织液不能进入淋巴管而积累,形成水肿现象;而饮食过咸,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液进入血浆,不会展现水肿现象。
9.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释尿液2mL;②加0.1g/mL的NaOH溶液2mL,摇匀;③加0.01g/mL的CuSO4溶液3~4滴,摇匀;④查看结果:有紫色展现。此病人可能患
A.糖尿病B.肾小球肾炎
C.脂肪肝D.过敏性皮炎
答案B
解析通过测验可知此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使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流进组织液而展现全身浮肿的病症。
10.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通过磷脂分子
A.4层B.6层C.3层D.8层
答案B
解析组织液中的O2首先通过细胞膜单层膜进入细胞内,再进入线粒体双层膜,至少通过3层生物膜,6层磷脂分子。
1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描述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确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回响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正常范围,一方面是由于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由于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
12.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复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然后在________等离子作用下恢复正常。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务必在
__________________的调理下举行。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3降低HCO-3、HPO2-4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55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举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供给养分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然后在HCO-3和HPO2-4等离子作用下恢复正常。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理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理机制,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发展质量动态监测和评估研究
- 2025版土地储备开发投资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能源采购合同风险控制与能源价格波动应对3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收藏鉴定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范本详尽规定股权转让费用3篇
- 2025版委托人事代理及员工职业发展协议3篇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2025年度研发合同
- 2025年个人鱼塘智能养殖系统研发与应用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企业股权转让与知识产权许可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木质防火门批发采购合同
- 2025年上半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DB3301T 0382-2022 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数字见证服务规范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俄语版: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的传统节日
- 202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妇科一病一品护理汇报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2022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