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理论_第1页
劳动就业理论_第2页
劳动就业理论_第3页
劳动就业理论_第4页
劳动就业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就业理论第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就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1、背景:(1)萨伊: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首次提出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交换。在以一种商品交换货币,又用货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过程中,货币只起到流通手段的作用。商品的出售者同时也是商品的购买者。商品(包括劳务)的供求在总体上是平衡的,不会出现供不应求或生产过剩的问题。第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产生背景: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战争时期。当时物价急剧上升,货币烫手,公众不愿保留货币,一有钱就赶快购买商品。2、主要观点:第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对充分就业的解释(1)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自愿失业:求职性失业,劳动者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而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第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解析: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没有一个人失业,而是仍有失业,此时的失业为自然失业,或者说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为自然失业。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允许自然失业存在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第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附:萨伊法则假定条件下的古典总供给曲线(1)定义: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第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假定①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②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③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具有灵活变动的性质,能迅速自行调节(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第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会迅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常常出清(即供需相等)——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古典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距离等于充分就业产量yf的垂直线——表明总供给量不会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第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图形短期:W与P能够迅速调整长期:有充分时间进行W与P的调整,使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第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5)政策含义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IS右移-AD右移-P不变条件下,对产品需求上升-无法得到劳动力以扩大产出-产出供给无法适应增加的需求-提高工资和生产成本-物价上涨-货币存量减少-支出减少-AD向上推进第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凯恩斯的需求论1、产生背景:20年代经济的慢性萧条是凯恩斯就业理论萌芽的土壤,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则为催生凯恩斯经济学提供了大气候。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于1929年10月23日首先由纽约股票价格大跌开始爆发,然后波及美国各经济领域。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英国很快受到影响,也陷入危机。第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从1930年第一季度起,工业生产指数和出口贸易指数都显著下降,失业人数激增,1932年第三季度,失业人数高达300万人,失业率高达23%。这次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倒退到1903-1909年的水平,而且扩展到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囊括地区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空前。凯恩斯在苦苦思索和研究过程中,实践和理论都给了其极大的启示。第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从实践看,主要是罗斯福的“新政”计划对凯恩斯形成“就业通论”起了先导、促进、借鉴和印证的作用。农业政策:缩小种植面积,减少农产品过剩,由国家拨款支持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保护土壤肥力等。工商业政策:采取工商业自行调整的政策,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工时,提高物价劳工政策: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加大社会保险的实施(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福利),加强工会力量,尽量消除劳资纠纷。第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凯恩斯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7岁进入波斯学校,2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几年以后他的天才渐渐显露,于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一年后,他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次获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第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到大学四年级,师从马歇尔和庇古。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第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第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从理论方面上看,颠覆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观点。一是否认萨伊定律。二是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三是否定古典宏观经济的就业理论。提出总供给=总需求的观点四是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提出政府干预主张第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特征:经济学的分析由个体转向总量,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提出。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为标志,宏观经济学体系得以完整建立。3、主要研究内容:三大定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规律。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三是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规律。第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附:凯恩斯的极端总供给曲线

(1)前提

①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情况,社会总需求水平的不足必然使劳动力市场不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是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②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在短期内不具备灵活性的特征,而是具有刚性第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图形(反L型)①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②它意味着在产出小于yf的条件下,由于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不会发生变动,在既有的价格水平条件下,市场能够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品。③一旦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其总供给曲线便为实现充分就业产量的E0E1段。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第二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3)政策含义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现代资产阶级的就业理论1、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学派对“滞胀”问题的应对失效而产生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等。新古典学派对凯恩斯学派的一个重要的质疑是其理论分析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货币主义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主要概念

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和货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变化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变化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自然失业率:这是一种在任何时候的经济中都存在着的与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相一致的失业率。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持久收入是消费者长期内能获得的预期收入,并与他们的持久消费之间表现为固定比例关系。

基本政策主张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反对用扩大财政政策支出为主的财政金融政策来缓和失业。并主张自由汇率或浮动汇率制。

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供给学派代表人物:拉弗、蒙代尔;费尔德斯坦主要观点(1)否定凯恩斯定律,肯定萨伊定律(2)产量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率增长,而生产要素的变动又取决于各种要素的激励。(3)降低税率能够刺激供给拉弗曲线: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会阻碍投资,降低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方向变化,可能按反方向变化基本政策主张反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主张由供给来调节需求,降低税率刺激供给;放松政府的干预和限制,加强市场调节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劳动就业与失业一、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1、就业:有劳动能力的人参加某种有报酬或有收入的社会劳动的社会经济行为。2、含义:(1)参加劳动的人属于劳动力界定范畴(2)参加的劳动必须是某种社会劳动(3)必须是有酬劳动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就业者范畴(1)正在从事有酬工作的人(2)有职业但临时没有参加工作的人(3)雇主与自营业人员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失业与失业率1、定义: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1)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2)自然失业率:刨除货币要素干扰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力量变动所产生的总供需失衡状态下的失业率。第二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年失业率:某一年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及其失业时间的平均长度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100%附:分子部分表示某年有失业经历的人的总失业时间;分母部分表示该年劳动力的总体劳动时间总量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附:我国对失业概念的界定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失业的分类(1)摩擦性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正在寻找职业而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3)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衰退与萧条阶段。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大学生A本来在05年6月份就应毕业了,按正常的时间安排,他参加工作的时间应该是05年7月。同时用人单位M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需求即需要再05年7月份招到合适的大学生来单位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了A在毕业的那一段时间没有找到M单位,同样M单位也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大学生A毕业后将面临失业的局面。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不过这样的局面一般是短暂的。假如单位M和学生A在继续相互寻找对方,但前提是他们能够相互找到对方,在2005年的11月份大学生A找到了M单位,同时单位M也很欢迎A来本单位工作,通过办理聘用手续后,大学生A此时处于就业状态。讨论:学生A处于摩擦性失业的时间有多长?通过案例我们发现,学生A在从毕业的7月份到确定就业合同的11月份之间的这几个月中,是没有工作,处于失业状态的,但这样的失业不是由于总量不足或是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不同而造成的失业,而是由于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延误,并且这种状态不会保持太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失业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不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例:“想招的人招不到,想找的工作找不到”2001年,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对该市第二季度劳动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的求职人员高达88.89%,无职业资格或职称的求职者占了求职人员总数的99.71%。据统计,第二季度南京市劳动市场的需求总数为2.36万人,金融劳动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2.23万人,整个市场呈现出供求两旺的景象。从需求状况看,推销员、营业员、服务员的需求分别占了前三位,保安、物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数也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已占市场需求的8%左右。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与需求相对应的是,该市绝大多数求职人员普遍存在失业时间长、职业技能低、文化程度不过的共性。资料显示,88.89%的求职人员只有高中以下需求里,而有职业资格的求职人员仅47人,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求职人员仅21人。这些求职人员较为缺乏职业竞争能力,长期徘徊在劳动市场中。该市职业介绍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营业员岗位由于职业技能要求不高,求职人数高达3300人左右,远超过2400人的需求数;车工等操作工的求职人数名列第二,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财会工作求职人数也在增加,但终因用人单位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要求较高,使大多数求职者不能如愿。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同时,治安保卫人员、行政业务人员等职业工作环境较好,收入不错,许多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男青年都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理想职业,而用人单位对这些职业要求质量较高,人员数量较少,因而也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点评:该市的劳动供给和需求不对称而造成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在目前我国是很严重的一种失业情况。尤其存在于高等教育目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实际所需要人才之间。现今社会上整体对大学生的需求很大,但目前的就业倾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使大城市大学生需求呈现饱和;而大量需要大学生的中西部地区,甚至北京的京郊地区,大量的大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讨论:若一国劳动力市场仅存在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两类失业,那么该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为什么?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④其他:隐性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引起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案例:奥肯法则在中国奥肯法则是以其发明人的名字而命名的。阿瑟.奥肯曾在1968-1969年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增长率3%。这条著名法则描述了实际GDP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中的著名经验规律之一。奥肯法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要研究失业或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明确目前的失业或就业统计资料的出处,这些统计的意义及这些统计资料的可靠性。1980-1989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从业人员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991-199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9%,同期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为1.3%,比20世纪80年代低1.7个百分点。第四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978-1989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值为0.311%,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311个百分点;1990-1996年,GDP就业增长弹性值降为0.107,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107个百分点,比1978-1989年下降了约70%。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分析总就业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如果不剔除隐性就业或隐性失业,这个关系就非常不确定。这意味着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就业(或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果在一个经济中虽然显性失业的减少或总就业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隐性失业的减少而就业的真实需求量增加了,那么这个起初的就业需求是量与经济增长有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规律呢?或者说,隐性失业与显性失业之和与经济增长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5、失业的影响*有利的一面是:对就业劳动者形成外在的压力,以激励其努力工作,提高技术与素质,克服惰性,避免失业;可以比较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周期变化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在不断的失业、就业中,整个社会才可以实现人尽其才,即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这一结果是在劳动力的流动中实现的。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不利的一面是:产量与收入的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失业造成政府财政开支的大量增加;失业给劳动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有损于失业者的自尊心;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反方向变动;其他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与失业率同方向变动、离婚、自杀、吸毒等。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自然失业率1、定义:自然失业率(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是在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结构中,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这种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寻找工作的成本和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有关。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为自然失业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自然失业率取决于:(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如果A市场的主要劳动力是青年,B市场的主要劳动力是中年人,两个市场中哪个市场的自然失业率较高?(2)政府政策的影响增加失业救济金、取消最低工资的规定等举措对自然失业率有什么影响?(3)技术进步因素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职业培训的完善程度,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寻找工作的成本高低等(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不同企业和行业之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失业的经济学解释(1)自愿失业:求职性失业,劳动者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而造成的失业。(2)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由工资刚性引起的失业与经济活动的波动联系在一起。第四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图示:第四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图(a):竞争性劳动力供求状况。均衡点位于点E,工资水平为W*。厂商愿意雇用接受市场工资水平为W*的合格工人,均衡就业量为NE。另有(N*-NE)的工人为自愿失业的人数。图(b):由于经济波动导致劳动力市场工资提高,劳动价格高于出清状态的均衡价格。由此产生(N2-N1)数量的非意愿性失业者。第五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就业量的决定一、就业总量:国民经济范围内,既定工资水平下的就业者数量总计。二、总供给价格函数1、总供给(AggregateSupply)第五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指的是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量,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是通过社会资源的投入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总供给也描述为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数量N、资本存量K和技术水平决定的。第五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宏观生产函数与充分就业产量(1)生产函数:表明了给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关系。宏观生产函数:又称为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投入总量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的关系表达式。第五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短期宏观生产函数:在劳动力数量可变、其他要素不可变的时期内,劳动要素与总产出的关系函数表达式:y=f(N,)N-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劳动要素总量)

-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外生变量y-总产出经济意义: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五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宏观经济学假定前提:①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即:②呈现“报酬递减规律”,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第五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图形假定劳动用N表示,并将资本作为外生变量。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也被认为固定不变。第五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劳动市场y-N-W/P(1)要素市场概述(完全竞争)供求双方人数众多、要素同质、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要素可充分自由流动第五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相关定义:MPL: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VMP: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第五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数学方法推导如下:假定开始时厂商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数量,现在让W上升,于是有P•MP(L)<W。为了恢复均衡,厂商必须调整要素使用量L,使MP(L)从而P•MP(L)也上升。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的性质,只要通过减少要素的使用量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第五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VMP=P*MPL=W=w*P→MPL=w=W/PMPL<w=W/P,企业将减少劳动要素的投入;反之,则增加劳动要素的投入结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第六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宏观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实际工资的反函数(1)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分析MPN<w=W/P,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要素的投入将减少;反之,则增加劳动要素的投入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第六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宏观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W/P-实际工资Nd-劳动需求量Nd=Nd(W/P)w0=(W/P)0-N0w1=(W/P)1-N1第六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宏观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Ns-劳动供给总量Ns=Ns(W/P)w0=(W/P)0-N0w1=(W/P)1-N1结论:劳动供给量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第六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劳动市场均衡:由Nd曲线与Ns曲线的交点决定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立即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此时,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第六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5)图形(线性)问题:P与y有什么关系?微观:工资水平粘性,当P↑-厂商增加产量获取的收益R↑-随着价格提高,产量供给将提升宏观:市场工资水平粘性-P↑-w↓-DL扩大-N↑-y↑常规总供给曲线(线性的)第六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三、总需求价格函数1、总需求AD(AggregateDemand):是指在任何物价水平上,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各部门总的计划支出之和。(或定义为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按一定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AD=c+i+g+nx,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第六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一定就业量N所带来的一定量的产品需求即为总需求价格(D)。函数关系式:D=f(N)从需求方面看,就业的增加既能带来工资总额的增加,又能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经营收入的增加,各方收入的增加。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会促使产品需求增加。第六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四、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决定就业量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反映了就业的增加既会带来总供给的增加,也会带来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确定了国民经济总量和就业总量。ZZDDN支出收益第六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当就业量尚未增加到N时,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厂商如果追究劳动的投入量,增产的产品在现行价格下顽强可以卖出去,由此而提高总供给价格是可以实现的。厂商追求利润的原则将导致社会就业量的增长。但是当就业量超过N点,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需求不足使厂商减少劳动要素的投入量,引发就业量的减少。N点上,总需求=总供给,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实现稳定。第七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五、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失业的影响与治理1、菲利浦斯曲线的提出(1)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现,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这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的含义。(2)1960年,李普赛的研究为菲利普斯曲线初步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七十一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推导逻辑(1)货币工资的增长率是劳动市场上对劳动的过度需求的增函数,即W=f(Nd-Ns),f'>0(2)用劳动的过度供给的负数来代表劳动的过度需求,即劳动的过度需求=Nd–Ns=-(

Ns-Nd),最终的工资调整方程可写成W=-g(Ns-Nd),g'>0(3)最终,可以用失业率u来代替劳动的过度供给。当劳动的过度供给上升时,失业率上升;当劳动的过度供给减少时,失业率下降;当劳动的过度供给为0时,劳动市场处于均衡。W=-g(u),g'>0第七十二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含义:当u上升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下降;当u下降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Ns-NdNs-Ndu0uOWOu0u当失业率以某一既定水平为中心上下波动时,失业率的波动幅度越小,货币工资率的波动也越小;失业率波动的幅度越大,货币工资率的波动幅度也越大。第七十三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货币工资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分析(1)由于货币工资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新古典综合派队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改造。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从式子中可知,通胀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七十四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第七十五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图形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失业率高,则工资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同样成立菲利普斯曲线第七十六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公式:简单的菲利普斯公式表示为π=-ε(u-μ*)ε-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π-通胀率u-实际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表示如果自然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通胀率将下降ε个百分点。当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水平下降。第七十七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对通货膨胀的治理1、西方学者认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最有效方法是人为地制造一次经济衰退。2、具体方法:(1)渐进主义方法:以较小的失业率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2)激进主义方法:以较大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第七十八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引申:对失业的治理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有效需求,减少失业2、增加国民收入/总产出水平第七十九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菲利普斯曲线与政策运用3、图形通常而言,当通胀率高而失业率较低时,可以采用紧缩性政策,提高失业率,降低通胀率第八十页,共八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我国的失业问题中国正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