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四章_第1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四章_第2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四章_第3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四章_第4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一、朝鲜早期的新闻传播古代朝鲜属于中国的文化圈,因而古代朝鲜的新闻传播,有些地方与中国很相似,但同时,朝鲜民族的传播亦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早在公元692年,新罗国出现“寄别报”,这是一种类似新闻书信的手抄件。1234年,高丽国开始采用活动金属字印刷术。1392年,朝鲜国出版过《朝报》(类似中国的邸报)。15世纪中叶,国王世宗推行谚文,建立邮政驿站,用于传送政府公告。1578年,汉城(现译首尔)市民舆论领袖出版名为《朝报》的民间新闻剪报,但持续时间不长。朝鲜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是日本商人1881年12月在釜山创办的《朝鲜申报》,与朝鲜文化传播几乎无关。1883年10月31日,李氏王朝的博文局创办汉文《汉城旬报》,是为朝鲜人创办的第一家现代报纸,其性质与中国清末官报类似。1886年1月25日,博文局再创办《汉城周报》,汉文与谚文混用。1896年4月7日,旅美医学博士徐载弼创办了朝鲜最早的民办报纸《独立新闻》。该报为周三刊,每期4版,采用谚文、英文两种文字。1957年,韩国新闻界将4月7日确定为“新闻日”。1898年4月9日,大韩国(朝鲜改国号为大韩)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创刊,该报完全采用谚文,主张改革维新,该报同年10月8日停刊。最初,多数民办报纸的主持人(包括徐载弼)是亲日的改革派,他们希望效法日本的榜样,通过办报来推动大韩国的现代化,还希望日本当权者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在他们感觉到日本灭亡大韩国的野心后,又与日本决裂。二、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民族的新闻传播业日本灭亡李氏大韩国以后,其文化政策是最终摧毁朝鲜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报刊。因而,除了日本驻韩总督的机关报《每日新闻》外,禁止任何谚文报刊。境内面向社会的报纸,总共24家,全部是日文。1919年3月1日,在为前李氏大韩国最后一个国王李熙举行葬礼的时候,爆发了“三一”独立运动。运动后,日方被迫采取了一些怀柔政策,略微放宽了新闻政策,给三家民营谚文日报发放了执照。1920年3月5日《朝鲜日报》创刊,4月1日《东亚日报》创刊,第三家报纸是《时事新闻》。但是,主流报纸依然是日文报纸。日本消灭朝鲜民族文化的倒行逆施,反向激发了朝鲜民族新闻传播业对新闻自由的追求。从1940年起,日本殖民当局以纸张统制为由,将所有谚文朝鲜报纸尽行废止。1940—1945年日本投降前,朝鲜民族的新闻传播业完全消失。1927年,朝鲜建立无线广播电台;1933年,出现单频道的朝鲜语广播。1945年日本投降时,朝鲜半岛有21个广播电台。在日本统治时期,这些广播电台完全是日本殖民当局的喉舌。三、控制和反控制中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战后韩国报业的发展,初期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随后长期受到东西方“冷战”的政治影响,发展曲折。1945年8月,朝鲜出现第一家通讯社解放通讯社。1945年10月,进驻朝鲜南部的美军废除日本统治时期的出版法,宣布新闻出版自由。1946年5月,美军颁布88号法令,实行出版许可制度,很多报刊不得出版。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由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美军在韩国没有像在联邦德国和日本那样建立民主国家,而是遗留下一个权威主义的国家体制和一套过度发达的镇压机器,从而影响了未来40多年韩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及民主制度的发展。首任总统李承晚当政时期爆发朝鲜战争,他继续实行出版许可制度,对报刊采取高度集权控制。李承晚继承了朝鲜王朝和日本统治者的专制主义传统。1949年6月,李承晚当局停掉58家“左倾”报刊。1953年9月,以“颠覆政府阴谋罪”判处《联合新闻》驻日本记者郑国殷死刑。1955年,《东亚日报》曾因在“政府高级官员”前面加有“傀儡”字样,一度“无限期停刊”。1959年,取缔了天主教会的《京乡新闻》。(一)李承晚时期(1948—1960年)李承晚时期允许民营广播电台。1954年出现首家宗教广播电台,1956年出现首家商业电视台,1959年出现首家商业广播电台。1960年,发生学生抗议李承晚独裁统治的“四一九”舆论革命,李承晚被迫下台流亡美国。一家基督教广播公司的宗教广播电台夜以继日地传播“美国之音”的节目,对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之父)发动政变夺得政权。朴正熙的新闻政策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强对新闻业的经营管理;第二是强调大众媒介的所谓“社会责任”。1961年12月,朴正熙政府给予民营的文化广播公司(MBC)执照,允许报业跨界经营,同时拥有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出版社,开办电视机制造厂。1963年批准《东亚日报》开办民营东亚广播公司,1964年批准三星等企业集团开办民营汉城广播电台。但是,这一切要以亲政府为前提。(二)朴正熙时期(1961—1979年)在政府的控制和扶植下,传媒界重新组合,反对派报纸有的破产,有的变节,传媒整体成为统治集团一部分,享受长期低息贷款、减免税和延期付息的各项政策优惠。朴正熙政府滥用“社会责任”的名义,迫害新闻工作者。政变后的几个月内,有1000多名新闻工作者被解雇;同时成立新的情报机构随时随地监视着新闻传播业。朴正熙政府实行“采访证制度”,从而剥夺了600多名当局认为“不合作”、“不听话”记者的工作。在“硬”“软”两手的压制和庇护下,韩国的新闻传播业畸形发展,传媒业的增长速度数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1977年,全国报纸发行量达到600万份,传媒的主导力量不再是主编而是经理,新闻工作者沦为创造利润的劳动力。朴正熙1979年10月26日被刺杀后,全斗焕通过军事政变上台。1980年12月,全斗焕颁布《言论基本法》,阻止新闻传播业者接触敏感问题。1980年,他以“反腐败”的名义对新闻传播界实行大清洗,多名新闻工作者被解雇或者停职。全斗焕还成立了“公共信息协调办公室”,每日向媒体发布报道指南,详细规定报道的种种要求。(三)全斗焕时期(1979—1987年)1973年,全斗焕将1952年形成的国营“韩国广播系统”转变为韩国广播公司(KBS),并且将所有广播电视机构都合并到KBS体系中,实行统一控制。议会通过的法律规定KBS是公营体制,但实际上长期直接由政府控制。全斗焕时期,还对广电的娱乐节目、新闻节目和宗教节目加以种种限制。每天电视节目的开始,都有5~10分钟关于全斗焕活动的报道,令观众厌恶。在全斗焕统治的后期,全国掀起了拒绝缴纳官办KBS的收视费、拒绝收看其节目的运动四、《六二九宣言》:韩国新闻政策的转折点全斗焕当政时期,韩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经济发展与全斗焕的高压独裁之间的紧张关系始终不得缓解,终于导致1987年春天爆发全国性大规模抗议运动。面对国家即将主办奥运会的尴尬局面,在各方面的强大压力下,6月29日,卢泰愚发布了《八点民主化宣言》(即《六二九宣言》),紧急宣布了一系列民主改革的措施。其中,第五点的内容是:促进新闻自由,迅速改善相关体制与措施。1987年11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言论基本法》,取而代之的是《定期出版物登记法》,取消新闻检查,撤销公共信息部下属的“公共信息协调办公室”,废除政府颁发记者证的制度。同时,通过了新的《广播电视法》,允许民办广播电视,规定政府不得干涉广播电视的内容。这一系列法律的通过标志着韩国的新闻自由体制得到确认。1988年卢泰愚执政,基本践行了他在新闻出版方面的承诺。报纸发展迅速,广播电视不再直接受政府控制,KBS真正实现公营,全斗焕时期被KBS兼并的民营广电重新独立出来。五、韩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韩国进入新闻自由政策的平稳期以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较快。报刊品种增多,广告在各传媒中的比重加大,竞争激烈。1997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传媒产业大萧条,造成第二年1.7万从业人员下岗。经过大众传播内部的结构调整,互联网的兴起、广播电视传播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卫星电视时代的来临),韩国的大众传媒业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韩国有日报126家,总部设在首尔的全国性综合日报10家、地方综合性报纸46家、经济类报纸7家、体育类报纸5家,英文报纸3家,其他是专业或行业性日报。韩国的杂志共有7000多种。(一)报纸韩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也是韩国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创刊于1920年3月5日,是韩国ABC协会公认的在韩国订阅范围最广的报纸。以国内最大发行份数、最大影响力得到国内外的部分认可,被称为韩国新闻业的评论者。目前发行量230万份,每天64个版,广告占版面的47.1%。《朝鲜日报》创刊于1965年,总社位于首尔特别市中区,发行量达220万份。是韩国较全面、值得信赖的新闻载体之一,同时也是平面媒体的创新者。其推行的编辑管理模式首获成功。《中央日报》是韩国人较爱读的报纸,以其可靠、深入的新闻报道吸引了韩国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读者的关注。《中央日报》还是韩国第一家创办教育报的媒体,致力于培养未来读者群。1995年,《中央日报》创办了亚洲首家因特网新闻服务网。这家网站也一直是最受欢迎的新闻媒体网站。《中央日报》《中央日报》网站首页是朝鲜文对开日报,创刊于1920年4月1日,与《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并为“韩国三大报纸”。发行量原为韩国日报首位,现发行量略有下降,为210万份。《东亚日报》韩国广播公司(KBS)是韩国最大的广播机构公营广播公司建立于1973年拥有3个电视频道、4个广播频道。KBS的3个无线频道中,第一频道(新闻频道)占韩国电视播出时间的32.8%,比重最高。KBS是韩国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广播电视台。它一直引领着韩国传播媒体的发展。(二)广播电视KBS网站首页是最大的民营广电公司(含有部分公营股份)拥有3套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占韩国电视播出时间的16%。是韩国三大电视主流媒体之一,有「韩剧王国」之称,成立于1961年。MBC拥有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其分支机构遍及全国,新闻触角已伸向全球各主要城市。文化广播公司(MBC)MBC网站首页韩国第二大民营广电公司1990年创办,其电视台的影响力颇大。SBS出产大量娱乐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比起MBC、KBS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首尔广播公司(SBS)SBS大楼

2001年10月,韩国开办数字广播电视。

2002年5月,直播世界杯足球赛,促进了数字卫星电视的发展。韩国的主要通讯社是联合通讯社(YNA)1980年12月由合同通讯社、东洋通讯社合并而成.1999年再合并内外通讯社。该社为报联社体制。(三)通讯社2000年,韩国记者吴连镐创立Ohmynews网站,提出“人人都是记者”的口号。该网站是世界上第一家公民新闻网站。2000—2005年,该网站连续入选“韩国最有影响力媒体”的前十位,网站流量在顶峰时期进入世界前100强,而到2013年5月已跌落到无足轻重的第17341名。其衰落原因在于公民新闻品质良莠不齐、传统新闻业大力开发网络业务,以及自身出现财政问题等。完全依赖民众参与,难以让民众长期保持对新闻实践的兴趣,专业新闻工作者一旦真的与公民新闻对弈,公民新闻就会败下阵来。公民新闻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