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资料_第1页
医学心理学资料_第2页
医学心理学资料_第3页
医学心理学资料_第4页
医学心理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里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的反映。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里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和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本源,离开了客观事物,情绪、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志: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心理过程。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里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能力高低影响活动效果。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性格: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意识:与言语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前意识: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转变为意识。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超我: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与意识的。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信度: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常模: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的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智商: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与比较。比率智商:IQ=(MA/CA)100MA为心理年龄CA为实际年龄离差智商:IQ=100+15(X-Xl)/SDX为该年龄阶段样本在智力测验的平均成绩。X为某受试者在智力测验的成绩。SD样本成绩的标准差。100与该年龄组平均成绩相等的人的智商。15是每个标准差。他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药物滥用(依赖):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网络成瘾综合症: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的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新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病人角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出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自杀动机:1.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2.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3.自我惩罚,即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4.追求完美,通过自杀打到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满5.呼救求助,遇到困难时,通过自杀来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阻抗: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阻抗是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目的是阻止受压抑的冲突意识化。移®:手治疗者有时在治疗中会重复地再现早年获得的、与他有重要关系的人的行为方式,将种对某人的体验、态度或行为方式自觉地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移情。通情:是指治疗师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正确的体验到来访者的感情而且能够把这些感受和患者交流,使来访者知道有另外一个人不带成见,偏见和评价的进入他感情世界中来。暗示疗法:指治疗师有意识地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催眠疗法:借助暗示使患者禁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患者的心神活动,从而解除和治疗患者的心身问题的心理疗法。松弛疗法:通过集体的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是指在电子仪器帮助下,将身体内部的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集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出来,使患者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支持疗法:是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是指以精神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治疗:以家庭为干预单位,通过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技术消除心理问题,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功能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病人的心理需要:患病后无法按照通常的方式去满足需要,而且因社会角色的变化还会有新的需要,医护人员因了解帮助病人满足其心理需要。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患病后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或威胁,不同疾病及严重程度对生存需要的影响程度不同。2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疾病本身就是对安全需要的威胁。患病时生活秩序受到干扰,病人丧失安全感。3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病人需要被关心和接纳患病住院后于亲友分离,生活规律改变,病人需要社会联系和交往。4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疾病可能干扰病人尊重需要的满足。病人感到自己成为负担,自信心降低,尊重需要强于健康人。5患病时的自我成就需要:这是最难满足的需要,在表达个性和发展个人的能力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意外事故致残者,自我成就需要受挫严重,需要更多鼓励。生物-心理-社会模式:EngelGL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蛋白质,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因此,有专家认为,医学心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同时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也对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记忆分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记忆的心理过程:1识记的心理过程2保持的心理过程3再认与再现的心理过程。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3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又称情绪认知学说,学说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实验证明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在大脑皮质中整合的结果,即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质输入外界信息;同时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也向大脑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质的整合作用之后,才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人格心理结构:包括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人格形成过程中受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人格实在哥特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其影响最明显。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受阻情况:1经过自己加倍努力,提高克服障碍的能力,达到目标。2改变自己的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能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行目标。前三种情况不会产生挫折感,只有第四种情况才会产生挫折感。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任何活动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2特殊能力:某种专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注意力容易转移,志趣容易变化,灵活好动,有较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语言表达能力,感染力较强,直爽热情,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活动中行动敏捷,精力充沛。2胆汁质:动作迅速,情绪易于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差,心境变化大。活动中缺乏耐心,可塑性差。3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但难以转移,喜怒不形于色。动作反应慢,不灵活,对工作有条理,易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4抑郁质:对事物体验深刻,善于察觉他人难以发现的细小环节,对事物和他人羞怯,孤僻内向。动作迟钝,多愁善感。气质类型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它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和平衡性。构成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1兴奋型:强、不平衡、灵活,类似于气质体液学说的胆汁型。2活泼型:强、灵活、平衡,类似于多血质型。3安静型:强、不灵活、平衡,类似于粘液型。4弱型:弱,相对于抑郁质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力和环境的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口欲期2肛欲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期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最基本,包含在其他机制中。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进入潜意识。2反向作用:被压抑的冲动进入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采用某种与它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伪装。3置换作用: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藏起来。4退行:力必多在通过某个发展阶段之后,如果遇到紧张和焦虑,还可能回复到早先的阶段,这种恢复现象被称为退行。5投射:当一种内部的、本能的冲动太令人焦虑时,自我本能把这种冲动归之于某个外部对象,这种方式摆脱焦虑,就是投射机制。6升华:是一种文化的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对性爱的生殖目的的压抑。行为学习理论来源: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后,引起反应,即初级条件反射。初级条件反射基础上引起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它描述了机体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为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2保持3运动再现4动机确立。Ellis的ABC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潜在性质。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他们是愉快的、富有成效的,反之则是烦恼的、自我挫败的。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有一些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和合行为时神经症的典型特征。自我暗示和自我重复加强一些非理性观念,形成机能性障碍。Ellis认为合理信念主要为三大类,及人们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非理性信念,绝对思考和错误评价。人们若拥有这样医学信念体系,就会陷入情绪困扰状态,而且可能花很大的经历试图对现实世界施加一种不现实的控制。A是指刺激性事件B是个体的信念系统C是继事件之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Ellis说: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也就是说B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的原因。人们的信念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心理障碍就可能发生。Ellis认为情感疏导可以消除情绪障碍,但最迅速,最深刻和最持久的办法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自我概念与有机体的自我经验的不一致主要来源于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教化因素的影响,个体把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人本主义)是基础。罗杰斯强调心理治疗者如果能为来访者创造一个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氛围和条件,是来访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了解自己和自身的体验,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和是吸纳倾向就会发生,最终产生整体改变。人格测量: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共有566个自我陈述形式的题目,其中1~399题诗与临床有关的2)艾森克人格问卷;3)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4)其他(维度性测量;投射测验)自评量表:1)90项症状自评量表2)抑郁自评量表3)焦虑自评量表4)应激相关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 5)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需要和动机的关系:动机和人们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们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动机的功能: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三个功能。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两个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2双避冲突:也称避-避式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外一个,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3趋避冲突:也称接近-避式冲突。只一个人对同意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应激的心理反应:1情绪性应激反应:与健康疾病关系最直接,包括很多负性情绪。2认知性应激反应:应激时唤起注意和认知过程,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应激明显时,认知能力下降。3行为性应激反应:应激下机体在行为上也会发生改变,这些行为改变对于人来说可影响社会适应性。“应激系统”:应急的生理基础划分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条中介途径。应激相关的生理基础的一些成分: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4)内源性阿片系统;5)性腺轴;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7)免疫系统;8)情绪脑区。应激的生理反应模式:1)应急反应;2)伴有负性情绪且个体认为没有应对可能性的应激反应。GAS(—般适应综合症)分为警戒、阻抗、衰竭三个阶段。网络成瘾的原因:1成瘾的精神运动刺激理论2成瘾的强化理论3成瘾人格临终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KublerRoss五阶段:1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相互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群体与接收医疗服务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提供医疗服务的群体包括医生、护士、医技科室人员及医院的行政代言人;接收医疗服务的群体包括病人、病人家属及监护人、病人的工作单位代言人。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个体与病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医患关系类型:主动-被动型、知道-合作型、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1病人权利2责任冲突3信任和理解4沟通态度。心身疾病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显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综合心身疾病发病机制:1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2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3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4心身疾病的发生。神经性贪食与厌食概念:1厌食: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2贪食: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又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分裂性人格障碍:其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男性多。至少表现出现下列3项:1性格明显内心,与家庭和社会疏远,出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却是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2表情呆板,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及愤怒等。3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4缺乏与快感5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6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7对于他人之间的性生活不感兴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习性不改,表现至少有下列3项: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2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3不尊重事实。4对他人漠不关心。5不能维持与他人长久的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的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强迫性人格障碍:以其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至少有下列3项:1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2需在很早以其就对所有的活动做出计划并不厌其烦3凡是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4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5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6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7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心理治疗技术:1倾听技术2提问技术3鼓励技术4内容反应技术5情感反应技术6面质技术7解释技术8非语言技术。系统脱敏:其基本思想是:治疗师帮助患者加你与不良行为反应想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郁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治疗程序为:1)设计和评定主观不适等级表;2)松弛训练;3)系统脱敏。森田疗法原则:1“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森田疗法分期:第一期:绝对卧床期;第二期:轻作业期;第三期:重作业期;第四期:恢复期;。自杀干预:真诚的关,初步接触,直接询问,寻找自杀的原因,分析致命危险程度,分析其支持的资源,自杀危机与入院干预。中枢DA功能与心理活动关系密切。重症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的抑郁状态NE功能不足。5-HT维持人类精神活动正常。中枢Ach参与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阿尔茨海默病。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精神分析理论概念: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解释,形成了有关心理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和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等。人本主义理论:主要的理论内容:1)马斯洛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理论;2)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3)罗杰斯的主要理论:1人的主观性和人性观;2自我与自我实现倾向;3自我概念与心理失调;4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人本主义理论评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人本主义理论在方法论上主张实现实验和经验(或主观)两种研究范式的统一。人本主义理论还促进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的发展,将治疗的着眼点放在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上。人本主义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和误区。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过分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为主义倾向。个人在实现自己的努力中,”自我”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心理生物学理论(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证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Y-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等景点的神经递质在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中发挥了作用。中枢DA功能与人类的心理活动关系非常密切,中枢特别是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关,而前额叶DA功能不足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关。而在重型抑郁障碍时可能有中枢NE功能不足,尤其是双向情感障碍的抑郁状态时有NE代谢产物MHPG的排泄减少。5-HT正擦很难过功能对维持人类精神活动正常有重要作用,药理学研究提示重型抑郁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焦虑症和惊恐障碍以及进食障碍都与中枢某些通路5-HT功能不足有关,而精神分裂症则可能是中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5-HT功能过高。中枢Ach参与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在阿尔兹海默病时中枢Ach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导致其功能不足。记忆的心理过程:1识记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识别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保持的前提。2保持的心理过程:指识记过的材料(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表现为保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3再认与再现的心理过程:这是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都已识记为前提。当以前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重新呈现时能够识别出来,这就是再认;当以前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不在眼前时大脑将他们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这就是再现。思维种类(方式):1)根据四位方式来分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2)根据四位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分类: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3)根据四位的独立程度来分类: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思维过程: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而综合则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室四位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2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过程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对象间确实有联系才能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与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本质属性的认识。这不仅扩大了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加深了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3)意志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动机功能: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是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动机的性质与强度不同,激活作用的大小也不同;指向功能是指在动机的引导下,有机体的活动朝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