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相裕亭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仇人相裕亭土改的时候,亮生家分到地主张茂家三间青砖灰瓦的大瓦房,外加一个挺敞亮的大院子。有人说,亮生家之所以能分到张茂家那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是因为亮生有一个好舅舅。亮生的舅舅,是教书的。周边几个村子的人,都尊称他贾先生,挺有威望的。亮生一家欢欢喜喜地搬进大瓦房以后,他们家先前蜗居的那两间破茅屋,没有熬过当年夏天,便被雨水给泡倒了。那块宅基地还是亮生家的。老房子倒了以后,那块场地很快就成了小孩子们跳绳、打拐腿、跳房子的场所。附近人家杀鸡、宰鹅的鸡毛、鸭肠子也都往那边倒。行人路过那里,若想方便一下,也会拐进那边墙角去扒裤子。亮生两口子看那地方闲置着怪可惜,便把院里的碎石头、烂鸡毛、枯树枝啥的捡拾出来,就地松土,种上了辣椒、茄子和一垄垄绿油油的菠菜、韭菜,当作自家的菜园子。可他们没有想到,菜园子紧挨着村庄,或者说他们拾掇出来的那块菜园子地,原本就在村庄里面,所种植的青菜、瓜果,时常会被周边人家的鸡鸭给啄食了。亮生家的女人看到那样的情景,往往会拉长了脸,站在菜园子里吆喝两声,有时也难免会骂上几句脏话。亮生不骂人。亮生不声不响地找来些破旧的渔网,把菜地的四周围拢起来,这样自然就挡住了馋嘴的鸡鸭。同时,在种植上,他尽量选择鸡鸭不愿意上口的大葱、苔菜、韭菜之类;有时,也种玉米、高粱和地蛋(土豆),让那些钻进菜园子里的鸡鸭只能在玉米、高粱叶的下面乘凉,却啄食不到地下的土豆和高悬在上面的玉米棒子和红丢丢的高粱。这一年,布谷鸟报春的时节,亮生家种植的两畦子长势正旺的大蒜,一夜之间不知被谁齐刷刷地拦腰砍倒了。被砍倒的蒜苗,就像是被洪水冲击到岸边的浮草一样,一堆一堆、一垄一垄地倒伏在菜地里。前来围观的乡邻,三三两两地“咬耳朵”,都在猜测亮生家得罪了什么人,否则,人家也不会背后“捅刀子”。亮生家的大蒜都已经长至筷子般高了,再有十天半月就要起蒜苔、结大蒜了,可偏偏就在这时遭人算计。亮生家女人站在菜地里扯开嗓子骂。亮生没有像女人那样去骂人爹娘,但他心里窝着火,恨不得立马从人堆里揪出那个人,用铁锨把他一劈两半。亮生在乡邻们围观的时候,始终一句话没讲。后来,村里的干部们来了,亮生的舅舅也来了,亮生这才用手中的铁锨,挖出一坨坨白生生的蒜苗根。让他舅舅看,让村里的干部们看。外甥家遭人算计,托人捎信儿给他,贾先生自然要过来看看。贾先生来了以后,围着那菜园子左右看了看,便跟村里的干部们说:“你们都回去吧!”盐区这地方,种植大蒜与种植小麦是一样的,同样要选在头一年的后秋,把大蒜一瓣一瓣地掰开,深埋进松软的土层里,当年冬天,它会冒出一点儿翠绿的蒜芽。但冬季里过于寒冷,那蒜芽长不高,只有熬过寒冷的冬季,它才会舒展叶片,长成一棵棵小青树一样的大蒜。其间,也就是冬天最为寒冷的日子里,细心的人家还要找些蒲草或是草木灰啥的,覆盖在那翠嫩的蒜芽上,以防蒜芽冻伤。贾先生不管那大蒜是怎么生长的,他的第一反应与众人是一样的,那就是外甥家得罪人了。那个人躲藏在暗处,类似于包裹在软泥中的硬石子,猛不丁地硌他们一下。贾先生把外甥一家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会议的方式也很独特,贾先生摆开纸砚,如同平日里替乡邻们写诉状那样,将外甥的家人们一个一个单独叫到他跟前来问话。问话的内容,自然是平时与谁结怨?伤害过什么人?做错过什么事情?等等。外甥一家认为舅舅要写一份诉状,将那个暗中的仇人揪出来。于是,一个个都苦思冥想地反省自己,并推测出之前与其结怨的仇人。贾先生伏案记录着。末了,贾先生又把外甥一家召集到一起,说:“对方以两畦子大蒜,了结了一段恩怨,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言下之意,此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说完,贾先生起身告辞时,顺手从他那皱巴巴的长衫里摸出两张纸币,扔到外甥家的饭桌上,算是他来补偿那两畦大蒜钱。至于贾先生刚才记录的仇人与事件,他先是握在衣袖里,待他走出外甥家以后,当即将其撕碎,抛扬在街口的大风里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生家的老房子被雨水泡倒后,那块场地成为孩子们的娱乐场所和村人倒垃圾的地方,这些都写出了当地人爱占小便宜的特点。B.当自家菜园里的菜被周边人家的鸡鸭啄食时,亮生家女人和亮生的外在表现不同,如此安排有助于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C.小说详细介绍盐区种植大蒜的方法,这样除了交代当地的环境之外,更写出了亮生家种植两畦子大蒜的不易,也为下文作铺垫。D.小说中的贾先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在出场之前说其“挺有威望的”,在亮生家遭人算计之后,又是他出面解决问题。2.小说开头说“亮生家分到地主张茂家三间青砖灰瓦的大瓦房,外加一个挺敞亮的大院子”,这样写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3.贾先生为何先记录“仇人与事件”,而在走出亮生家后又“当即将其撕碎,抛扬在街口的大风里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踩鱼相裕亭钱五爷是个鱼把头。早年,下南洋的船队中,哪条船上请到了钱五爷,那条船上准会鱼虾满舱。钱五爷识潮汐,懂鱼性。什么风浪里下什么网具、捕捉何种鱼虾,他都是装在心里的。钱五爷引领沈家船队的那几年,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沈家大少爷请他去吃年夜饭时,钱五爷酒过三巡以后,总是推说要去海上观潮汐,早早就退场了。钱五爷所说的观潮汐,是指鱼虾在海潮涌动中腾飞起舞的状况。沈家大少爷其实是只“旱鸭子”,他养船,不玩船。大年三十,属于无月之夜,茫茫大海中,漆黑一片,钱五爷即便是火眼金睛,又能在大海边观望到什么呢?可钱五爷用那种招数,哄骗了沈大少不少年呢。有一年,钱五爷带着沈家的船队前往舟山群岛一带去捕鱼。行至上海吴淞口时,钱五爷忽然对船上的伙夫说:“中午炖鱼吃吧!”伙夫猛一愣怔,心想:船队还在航行中,连个鱼毛还没见着,到哪里去弄鱼来炖着吃呢?钱五爷并不吱声。可他看伙夫还站在那儿愣着,便斥责说:“你还站在那干什么,快去刷锅,炸油呀!”说话间,钱五爷一个撒手网甩到船舷边,瞬间便捉上来十几条大白鹅似的海鲢鱼。当时,船上的人都感到奇怪呢。事后,钱五爷便透出实情,当天的船队虽说还在航行中,可伙夫把刷锅水泼进大海后,引来一群追逐食物的鱼。钱五爷看到那景致后,眼疾手快,转身摸过身后的一把撒手(旋网),一个拧腰甩下去,正好扣到那群鱼的正当中呢。钱五爷撒得一手好旋网。那种靠一根绳索来牵引的撒手网,可不是人人都能撒得开的。不会撒的人,提在手中是一坨,扔出去以后还是一坨。而会玩的人就大不一样了,那网具在他们手中,如同大风天里扬谷粒儿,顺势一抛,那网就开了。甚至可以跟着潮头撒,瞄着鱼群撒。这种能耐谁有?钱五爷。钱五爷上了年岁以后,不再跟随下南洋的船队去捕鱼了。但他心中的渔火尚未熄灭,见天背着个鱼篓子,围在盐河边的沟湾河汊子里捕捉鱼虾。有人说,钱五爷的眼睛像鱼鹰一样,可以窥视到水下游动的鱼呢。其实,也不是那样的,钱五爷会在水塘边试探“鱼花”。譬如,他撒网时,先往水中抛撒一些碎鱼烂虾,观看塘中是否有鱼儿窜动;再者,他还会猛不丁地往河沟中扔一块石头,以此查看水塘里有哪些变化。这一天,钱五爷在小盐河口那边一处废弃了的古河套里察觉到鱼情,并预感到那不是他手中旋网所能捕捉到的。于是,他便回村找来“两人抬”。所谓“两人抬”,就是一条网具,需要两个人或几个人,站在河套两边,共同拉网。钱五爷找来的那个拉网人,是他本家的侄子二毛头。两人各自站在那条古河套的一边,拉扯着一条大网,慢慢将鱼儿往上游死角上“赶”。看到下游的渔网,在一步步向它们逼近时,好多性情刚烈的鱼儿,便在水中窜动起来,以至于许多鱼儿还会跃出水面,从网纲上面“跨栏”逃走了。但是,真正的大鱼却潜在水下,藏而不露。那些大鱼的劲头是很足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它们不会现身。钱五爷想捉的就是它们。所以,钱五爷在收网的时候,眼睛一直盯住水下大鱼的翻动。他知道,那些大鱼很狡猾,往往会在收网的最后环节,选择一个突破口,甚至会冲破渔网跑掉。然而钱五爷对付那些大鱼极有经验。他在最后收网时,把二毛头手中的网纲合拢到他一个人的手中。他让二毛头跳到河水中,将网中的大鱼掐拿住,往岸上扔。而他本人则像老牛拉车那样,弓下腰来,将网纲搭在肩头,猛劲儿将渔网往河坡上拽。那一网,捕到二三百斤鱼。傍晚,二毛头用一辆独轮车,将那些鱼推回村里时,原本该一人一篓子地分开,可钱五爷却摆摆手,对二毛头说,你都推回家去,赶明天石桥镇上逢大集,你去卖了钱,咱爷俩一人一半就是了。那一刻,二毛头的心里一阵纠结。二毛头心中有事呐,刚才他在下河捉鱼时,看到网中那么多大鱼,心中顿起歹念,将好几条大白萝卜似的大鱼踩进了泥窝里——想独吞。没料想,临到分鱼时,钱五爷却和盘将鱼都交给了他。隐约之间,二毛头意识到钱五爷可能察觉到他在水下踩鱼的事。但钱五爷没有说。而此刻的二毛头,也就装作没有那回事似的。以至于晚间他与媳妇往屋里抬鱼时,他都低着头,没好把那事对自家的女人说。是夜,二毛头趁夜色。悄悄取回踩到那泥窝里的鱼。第二天他与媳妇推鱼到镇上卖掉,回头分钱时,二毛头诌了一个理由,有意多分给五爷一些钱。(选自《广西文学》2021年第10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写钱五爷撒旋网,运用“转”“摸”“拧”“甩”等连续而富有动态感的动词,把他迅捷干练、手法娴熟的鱼把头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B.二毛头将好几条大鱼踩进泥窝里想独吞这一细节,表现出世俗中人性自私的一面,他后来的思考和领悟则从侧面表现了钱五爷的人情练达。C.小说不只是人物的语言使用日常口语,而且叙述的语言也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就像面对面讲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给人以亲近感。D.为了增强可读性,小说不追求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思想内容的深度,而是注重讲述故事,借故事的通俗、起伏、神奇制造出令人惊奇的效果。5.小说写了钱五爷早年引领沈家船队的故事和他上了年岁以后的故事,这样谋篇叙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钱五爷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传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谎言相裕亭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里。远看,乌蒙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此村,名曰犯庄。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日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小鬼子,被村里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日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随后,那家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死他们两个?”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不明白吗?”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说是要带他们到“据点”内继续盘查。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人,在半道上逃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火纸。另有妇人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家死去的男人。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日本人杀死后,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如坐针毡!她从那户人家的哭声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人家的冤屈与愤懑。“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盐河边的女人,哭亡夫时,都是那样称其“死鬼”。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该那样死的。究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匠家的女人在那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人的心里,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想去做帮手了。再后来,她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们找到盐区地方政府。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两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不过,地方政府还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人,不是烈士,又是什么呢?(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形象地描绘了盐河自然古朴的风景,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介绍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增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B.日本小队长“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这一细节暗示了这是日本侵略者自编自导的一场惨剧,揭示了侵略者阴险、卑劣的心理。C.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结尾干净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真相,不仅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且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D.小说通过人们对铁匠和铁匠家女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以及事情的真相和铁匠父子被追认革命烈士的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深刻的主题。8.小说的标题是“谎言”,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要写盐河边的女人们。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哨雁相裕亭“大雁来了!”有人这样惊呼,就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计,仰望天空。瞬间,可见成群的大雁,如同一串串小蝌蚪似的,打遥远的天边,排成排、扯成行,或组合成各种好看的线形,一路“嗝儿,嘎儿”地鸣叫着飞翔。“一只,两只,三只……”读过两三年书本的孩子们,还会挺着脖颈,报出那群大雁的数量。若是几个孩子一起数,自然就会有数得不对的一方,相互间发生争执,想去重数,雁群却飞远了。其间,也有雁群在空中盘旋几圈后,随之乱了队形,前呼后拥地落下来寻找食物吃呢。秋天,盐河口的滩涂上,水洼儿浅了,鱼虾却肥美了,加之与海岸相接的麦田地,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到远处的村庄。那些远道而来的大雁们,从空中俯视到此处翠盈盈的麦苗和银光闪闪的水泡子,便饥不择食地落下来。大雁们喜食滩涂上的跳跳鱼和小沙蟹。时而,雁群还会聚集在汪塘里追逐嬉戏,等它们在水中吃腻了鱼虾,便想去岸边的麦田地里啄食爽口的麦苗儿。而盐河边的捉雁人,偏偏就选在这个时候,对雁群下手了。他们在堤岸边的豁口处下丝扣、设陷阱、埋伏铁夹子,专等大雁们步入麦田时,绊住它们的双脚,或“扑棱”一声,将它们跌进陷阱里。这些招数,都是专业捉雁人惯用的手法。而盐河边的孩子们用线绳和渔钩,也能捉到大雁。孩子们选择生命力较强的沙光鱼、小泥鳅为诱饵。一旦那带钩的诱饵,被馋嘴的大雁啄食到,再想挣脱,就很难了。但是,莫大的麦田、漫长的海岸线,谁能知道雁落何处?所以,孩子们下套捉雁,十之八九,空欢喜一场。而盐区的钱家就不同了。钱家,世代捉雁。钱家人懂雁语、识雁路,不但能准确地估算出雁群着陆的地点,还能引诱雁群朝着他们指定的地方落下来,奇吧!说来,也很简单。大雁们惧怕人类,但它不害怕动物。雁群在空中飞翔时,俯瞰到下面沟湾、河畔里有牛羊,就认为那里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因为,雁群从北方茫茫的草原来,它们曾经与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共同生活过。所以,此番看到家养的牛、羊,误认为又找到了它昔日的伙伴,相继落下来,不知不觉间,便落入了捉雁人的圈套。早年,钱家人捉雁,就是利用牛羊引路的法子,去引诱雁群着陆。但是,那样的捉雁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大雁们生性胆小,它们奔着牛羊落下时,并不是落到牛羊跟前,总是要与牛呀、羊的,保持着一段距离。由此,钱家人即使把雁群从天空中引诱下来,也很难让雁群落到他们下套的地方。晚清时,钱家人跟西方传教士学会了以“雁”引雁的招数。他们把先前捉到的大雁做成标本,放在海滩上或四野空旷的麦田地里。空中的大雁,看到此处有同伴觅食,就认为是安全的栖息场所,盘旋着落下来时,往往会与“假雁”靠得很近。由此,钱家人捉雁的概率大有提高。他们设套、下网、支翻板,紧挨着“假雁”,即可奏效。这一年,钱家人捉到一只脖颈修长的白色大雁。现在想来,那是只白天鹅。盐区人所说的大雁,泛指迁徙中的所有大鸟。尤其是盐区的孩童们,他们分不清迁徙的鸟儿都叫什么名儿,只要是比家燕大的鸟儿,统称为大雁。其实,就大雁本身,也有好多品种。比如灰头雁、斑头雁、豆雁、雪雁、白额雁、宽嘴雁、细嘴雁等等。钱家人用翻板,捉到那只白天鹅,可谓皮毛未损。钱家人喜出望外,当即用线绳捆住它的双脚和翅膀,并用一根细细的柳条,穿进它的鼻孔,上下缠绕,扎牢,以防它气急败坏,啄伤人。钱家人想把那只活体的白天鹅,送到盐区的大户人家,卖个好价钱。当晚往回走时,他们把它与那只“假雁”混装到一个笼子里。原认为那只被缚住翅膀、捆住腿脚、扎紧嘴巴的白天鹅,无技可施。岂料,半夜到家,掀开笼子一看,那只气愤至极的白天鹅,竟然把它被缚的双脚踩踏到那只“假雁”的翅膀上,将自己的修长的脖颈,死死地缠绕到那只“假雁”的脖子上,与“假雁”绞颈而亡。见此情景,捉雁几十年的钱家老太爷,顿时慌了神!他扳开那只白天鹅的脖颈,轻叹一声,说:“这是只哨雁!”钱老太爷说,它相当于两军作战时的侦察兵、先头部队,它的任务就是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所以,它在被捆住翅膀与双脚、扎住鼻口的情况下,仍然不忘自己的职责,奋起还击,与那只“假雁”同归于尽。钱老太爷料定,后面一定有雁群(天鹅群)跟来。果然,第二天,大批的白天鹅打盐区上空飞过。但,无一只落下来。原因是,当天被“假雁”迷惑的,不是一只白天鹅,而是两只,一对儿。钱家人只捉到其中一只母天鹅,另一只公天鹅,看到它的伴侣落入陷阱,盘旋在此,昼夜悲鸣,不时地提醒着后面的雁群,此处险恶,不可着陆。此后,盐河边的大片滩涂上,尽管还有雁群落下,但大都是灰头雁、斑头雁之类普通的雁群。像白天鹅,那一空中精灵,在盐区就此绝迹了!10.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大雁在空中盘旋飞舞,排成了各种各样的队形,它们对人类有着高度的警惕,但是并不排斥其他动物。B.秋天盐河口的滩涂上,鱼虾肥美,饥饿的大雁们闯进入们的生活领地,由于捕雁人的存在,危险随之而来。C.文章在不动声色的描述中批判了人们的残忍,同时也向人们昭示:唯有放下杀戮,人与动物才会和谐相处。D.哨雁及其伴侣以死抗争,提醒同伴这一情节将动物身上的灵性与光辉淋漓尽致展现出来,呼唤人们呵护生灵。11.文中世代捉雁的钱家诱捕大雁的方法与别人有何不同?1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宕开一笔,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盐区的自然环境?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遗训相裕亭刁家铁货铺,以砸铁壶而闻名,兼顾着也砸铁桶、铁盆、铁碗、铁勺、铁舀子等器物儿。按理说,刁家铁货铺应该叫刁家砸货铺。可生意人忌讳“砸”字,便笼统地称之为铁货铺子。刁家铁货铺,坐落在西大街口。到他们家后院里去看,墙上挂的、地上摆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亮锃锃的白铁皮卷制的成品、半成品物件儿,件件都很精美。其中摆设最多的,还是那个时期较为盛行的铁皮壶。刁家的铁皮壶,有底盘宽大、上口紧小的锥形壶;也有两头小、中间粗的花鼓壶,还有一种是专门用于小孩子热饭、炖鸡蛋的长把子壶。那种长把子壶和花鼓壶,大都放置于锅台后面的烟道上,烧火做饭时,装一壶水在里面。回头,饭做好了,水也顺带着烧开了。刁家的壶,别管什么式样,皆很灵巧、精致、严丝合缝儿。蓄水后,遇火“嗡嗡”作响,如滚春雷。民国年间,白铁皮较为稀少,刁家父子锤下敲打出的铁质物件儿,一经上市,便在盐区赢得了船夫们的喜爱。船上的器物,随船在大海里搏击风浪,瞬间都有相互碰撞的可能。而刁家手工敲打出的铁质器物,不怕碰撞,恰好适应于船上,尤为难得的是,刁家的铁桶、铁盆不但轻便,还能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将几个、甚至一串大小不一的铁桶、铁盆套装成一体存放,这对于面积有限的船舱来说,难能可贵。盐区百姓也都喜爱刁家的壶。家家户户都以购得刁家的壶而荣耀。南来北往的盐贩子、鱼贩子,路过盐区时,都要带上一两件刁家的铁壶、铁舀子回去。刁家原籍江都,在盐区算是客家人,莫大的盐河码头上,就他们一户人家姓刁。所以,刁氏父子初来盐区时,连三岁的小孩子都不得罪,时而,还分些糖果给小孩子们吃。刁家的大儿子刁斗,来盐区时已经娶妻生子,小妹刁兰虽未出阁,却正与店里的一个伙计相恋。记不清是哪一年,刁家老父过世后,哥嫂要与小妹分家。此时,小妹已完婚,并与丈夫整日帮衬在哥嫂的店里。猛然间,哥嫂让小妹另立炉灶。目的,就是要把小妹逐出家门,独享铁货铺的生意。小妹当然不乐意。可按照祖上规矩,手艺人的手艺,传男不传女。小妹出嫁后,赖着娘家不走,无疑是在抢夺哥嫂的饭碗。但是,哥哥毕竟是哥哥,他心中的不快,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体现在对小妹的呵护上。哥哥送给小妹一些尺子、锤子、墨兜,以及店内陈年积攒下的部分铁皮,让她带着妹婿,远走他乡,另立门户。小妹含泪接过哥嫂赠予的物件,但她并没有走远,就在哥嫂家对面,另开了一家铁货铺儿。小妹想分享哥嫂那边的财源。没料到,她这边的生意并不好,顾客们路过她家的门口,脚步都不停留,全都奔着哥嫂那边的老店去了。小妹眼睁睁地看着哥嫂那边整日“叮叮当当”忙个不停,而她家这边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许多时候,一整天都等不来一个客户。于是,小妹便想出种种招揽人气的招数,先是放低价格,同样的铁壶,哥嫂那边卖九个铜板,她这边只收八个,甚至七个铜板也卖;再就是买一送一,凡来购桶者,免费送一把铁舀子;购壶者,再搭配上一把小巧的铁勺子。尽管如此,小妹这边的生意,远不能与哥嫂相比。眼看小妹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哥嫂那边干脆把修壶、补桶的零碎活儿让给了小妹。再有人上门修壶、补桶者,哥嫂以手头活路紧为由,故意将其推到小妹那边。对此,小妹心知肚明,但她并不领情。小妹做梦都想与哥嫂争市场。她恨哥嫂挤兑她,将她逐出家门。以至,兄妹之间,迎面走在街上都不说话。后期,两家的小孩子见面后都互相骂爹、骂娘。这期间,说不准是哪一天,一个顾客在哥嫂那边刚买了一把新壶,烧水时稍没留神,抢着拎起来时,随着一股青烟散去,壶底还是裂开了。找到哥嫂那边去修补,哥嫂将其推到小妹这边。小妹摸过那把新崭崭的铁壶更换壶底时,忽而发现壶底的铁皮较壶筒的铁皮薄了许多。这是有悖祖上手艺的。壶底的用料要厚,壶才耐用,大哥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小妹愣了片刻,忽而想到,近期哥嫂那边只卖新壶,不修旧壶。心中不由地一怔!随即找出往日哥嫂卖出的壶一一查看,果然壶底的铁皮,一概薄了型号。小妹懂了,哥嫂这是在给她留生路。至此,小妹再不说哥嫂的坏话。并于当晚,把自家砸好的铁壶、铁桶啥的,一古脑儿地送给哥嫂。小妹这边,只修旧壶,不卖新壶了。时至今日,盐区西大街上两家挨在一起的铁货铺子,仍然是一个“卖新”,一个“补旧”。据知情者说,当年刁家先父去世时有交待,哥哥只“卖新”,不“修旧”;妹妹只“修旧”,不能“卖新”。由此,兄妹之间互不抢夺对方的生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盐区这两家砸铁壶的兄妹后人,仍然坚守老辈传下来的遗训。(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1期,有删改)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了刁家铁货及其声名,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和背景,也增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B.小说写刁家父子初来盐区时,会分糖果给小孩儿吃,暗示刁家家风端谨,为“遗训”暗埋伏笔。C.小妹发现哥嫂在给自己留生路后,为了遵从和坚守先父的遗训,便只修旧不卖新。D.小说语言筋道,韵味独特。如第三段写刁家的铁皮壶,朴实中不乏生动,极耐咀嚼。14.小说的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5.有人认为,相裕亭小说既具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又有当代意识。请结合作品从“传统小说的叙事技法”和“当代意识”两个角度简要分析。【答案】A“这些都写出了当地人爱占小便宜的特点”错。从后文可知这块地“原本就在村中里面”,这样写只是写出了当地人的活动情况和行为特点,并没有说当地人爱占小便宜。①从环境角度:交待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活动环境;②从情节或结构角度:亮生家分到大瓦房和大院子,为下文亮生家老屋泡倒做菜畦和亮生家遭人算计埋下伏笔;③从读者角度:开篇介绍如此好事,易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①贾先生记录“仇人与事件”,让外甥一家认为这是要写一纸诉状,这既是为他们伸张正义,揪出“算计者”,也在记录的过程中促使亮生一家“反省自己”;②贾先生走出亮生家后又将其撕碎,再次表明贾先生的观点“此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表现了贾先生的大度和智慧,有助于体现贾先生的形象;③贾生先记录又撕碎,这样既让亮生一家出了气,又维护了乡邻之间的和谐。4.D“小说不追求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思想内容的深度”说法错误。钱五爷是作者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也有思想意义。5.①使文章叙事条理清晰:分两个人生阶段,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②使人物形象完整、丰满: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表现人物,使钱五爷的传奇性鲜明。③使内容丰富:展现广阔的社会场景,利于读者对社会人生有更多的认识。6.①钱五爷推说要去海上观潮汐,早早退场沈家大少爷的年夜饭局,哄骗了沈大少不少年。其实,他了解沈家大少爷不玩船,缺乏相关的经验。②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钱五爷忽然对船上的伙夫说中午炖鱼吃,瞬间便捉上来十几条海鲢鱼;其实,他事前留心观察到伙夫把刷锅水泼进大海后引来一群追逐食物的鱼,而且平时练就了撒得一手好旋网的能耐。③钱五爷的眼睛像鱼鹰,特别识鱼性;其实.他在水塘边试探“鱼花”,知道怎样对付大鱼。④钱五爷不点破二毛头踩鱼,二毛头却察觉他看到了;其实,钱五爷专注对付大鱼.眼睛一直盯住水下大鱼的翻动,不难发现二毛头的小动作。7.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