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一单元第4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海亮高级中学LHR目录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民国改革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穷(发展到极点)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穷则思变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西周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秦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些改革在什么情境下发生?怎么改的?成效如何?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燕昭王乐毅改革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Kuī]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纲要上P10学习聚焦)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兼并战争各国变法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转型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调整生产关系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士阶层壮大百家争鸣,思想解放唯物史观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前221年前476年前256年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约800年措施经济社会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纲要上11)“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纲要上11)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纲要上11)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选一22),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纲要上11)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纲要上11)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纲要上11)颁行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选一45)前356年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助于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的是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焚烧诗书

D.拆散大家庭B影响商鞅变法①顺应了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纲要上11)②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纲要上11)③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选一22)2、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主要内容背景①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选一22)②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和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选一22)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主要内容背景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改革措施前期(冯太后)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后期(孝文帝)邻长里长党长5家25家125家直属于州郡的基层管理机构改善吏治,减轻税赋租调制废除宗主督护制;中央集权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纲上30)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纲上30)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纲上30)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纲上30)创建新制度推动封建化、民族交融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主要内容影响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纲上30)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纲上30)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选一23)思考:怎样理解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改革:上层建筑(少数民族政权)要适应中原的封建经济基础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庆历新政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宋初北宋中期藩镇割据导致分裂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起义不断边防压力问题对策问题对策3、王安石变法纲要上地图册P41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新政改革者:范仲淹支持者:宋仁宗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整顿吏治)改革结果:失败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纲要上P51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王安石)至议变法……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纲要上P52富国强兵取士措施作用影响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纲要上5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一定程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兵农合一”;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改革科举;批判“恩荫”制度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张居正《论时政疏》“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瑞《治安疏》背景措施影响张居正改革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整肃吏治(考成法)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整饬边防兴修水利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暂时缓解(一度出现中兴现象)小结背景措施商鞅变法社会转型“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民;建立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前期: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后期: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统治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张居正改革统治危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思考: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过程:曲折和艰辛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进行改革探索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背景①时代:内忧外患,救亡图存(爱国)②直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③个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主要内容纲要上P102①教育方面: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②行政管理: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③工业: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促进新思想的传播(启蒙)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封建制度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98年6月)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结果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废止大部分变法措施失败原因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纲上103)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纲上103)教训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选一24)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2、清末新政改革背景目的内容戊戌变法1898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1901民族危机革命浪潮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变革更为深入:改革教育(1904癸卯学制)、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救亡图存挽危自救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为辛亥革命增加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武装力量等,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如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A中华民国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如建立五院制(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废两改元、推行学制改革等。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诞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领域背景改革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1916年培华女子中学学生合影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3、民国建立后的改革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小结改革意义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改革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特点: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局限性(失败的原因):意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土地改革、民主改革、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出现了严重曲折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构成1953年

195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1949--1952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1954年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19561958196019641966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文化大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标志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3、改革开放及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共十四大,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载入党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分步走)197819922013201720192012中共十八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1978年农村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二大: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