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700:22我说同学你知道那个画画的是什么?他特别怪异地看我一眼,你连这个画都看不懂。可是我就接着问他,我说为什么大白天,要点着三根蜡烛.为什么基督的像躺在这个地方。受难的一个像,你看到没有?为什么那个女孩子如此的迷茫的一种神情。为什么她在船上要哭,那么多美丽的绣品等等.00:52为什么她手上要抓着一根锁链依依不舍.那那个同学说你怎么问那么多?所以不管了,咖啡也不喝就走了。其实我下面可以给他讲一讲,那个画到底怎么回事对不对。其实这幅画非常有来历,因为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英国的大诗人丹尼生的一首诗,叫《TheLadyofShalott》《夏洛特小姐》.那么这个诗非常长,我没法把它录下来。01:23因为特别特别长,特别抒情的。大概地讲的是个什么意思呢?是这样的.这个画面当中那个女子,是一个先天不足,有病的一个女孩子。她生命必须在阴影当中,她不可以走到阳光底下。如果走到阳光底下,她的生命就会终结。因此她看任何事物都要透过她房间里的镜子来看,就不能直接看阳光底下。可是有一天,在她的窗下,她在镜子里边看到,01:53非常英俊的一个人影经过.那个英俊的人,叫做兰斯洛特,是个骑士。哇,那个(人)好英俊好英俊。然后她怦然心动.然后她就要跟随他而去,产生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情感。可是她知道,如果她追寻这个兰斯洛特的话,她的生命的代价就是在这一瞬间就会被燃烧尽.可是她义无反顾地就唱着忧伤的歌,然后点着一个蜡烛的小舟。02:23然后就看着自己慢慢地向兰斯洛特的城堡靠近的时候,生命慢慢地到了最后的关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然后最后,她真的就是闭上的眼睛。诗歌里面就描写到,这个兰斯洛特就望着她苍白的脸就说到“shehasalovelyface,GodinhismercylendhergraceTheladyofshalott”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所以你如果知道有这么一个故事的经过的话,也许你就会知道那个女孩的表情,02:53那个白天的蜡烛,那个受难的耶稣的这个圣像,以及她的那个美丽的绣品.因为这个女孩子只做一件事情,就在她在房间里边织最美好的图案.然后她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全部搬到那个船上去,跟她生命一起离开,大概是这么一个故事。由此你才会知道,为什么她脸上的表情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有个蜡烛。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还有个受难的圣像。03:23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的画家曾经画过这个《夏洛特小姐》,她在房间里边织这个东西.有一天她毅然决然要挣脱这个纺线,要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走到阳光底下,见证她生命当中的灿烂。这是别的画家画的《夏洛特小姐》。所以这些东西其实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一个故事的话,我们就会触类旁通,03:54可以看懂很多的画.但是有时候你也不要小看有些画。这是梵高非常著名的一幅画,《一双鞋》.可是这双鞋引起过很多的争议.据说有一个德国的哲学家,各位也许耳熟能详叫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曾经写过一本特别著名的一本书叫《林中路》。在这个《林中路》这本书里边有一篇讲的就是艺术作品的起源。然后他里边有那么一段散文诗一样的语言,04:24来描绘这幅画。说在一个冬天特别冷的季节里面,有一个农妇穿着泥泞的一个鞋,在田埂上非常艰难地行走,大概译为这么一段。结果这段话被一个非常著名的美术史家,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教授,叫夏皮罗看到了。然后他就写了一封信给海德格尔.说不知道哲学家说的是哪一张画。因为梵高大概画过将近十幅这样的鞋,04:55他就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幅。他就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海德格尔就很老实地说,我是在慕尼黑的什么什么时间看到的.那个美术史家夏皮罗立刻就知道他说的就是这幅画,他说不对,哲学家你看错了,你发挥得太随意了。这不是农妇的鞋,那个妇女的“妇",是艺术家自己的鞋.因为有日记,有高更的回忆录里边提到,梵高有一个蛮特别的习惯。05:25就是他的行囊里边,永远会带着一双特别破的鞋,是有个特殊的意义.因为他曾经去一个非常艰苦的这个荷兰的矿区去做牧师。见证了人间的苦难,看到了矿工非常非常艰难的生活。为了记住这段时光,所以他就把在那个矿区里边走的时候用的那个鞋,就放在自己的行囊当中,永远不丢掉。是记录一段非常特殊的人生的经历。05:55他说你怎么把它说成是一个妇女,农妇的鞋呢?这没根据。结果这段话发表出来以后,又有一个人出来。那个(人)是曾经来过北大的一个哲学家,法国的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大师.我记得当年德里达到北大在一个大教室,大教室爆满。然后换到大礼堂,2500人,挤得满满当当。然后我就挤在一个角落里,想一睹大师的风采。结果怎么也看不到。然后我就跟旁边另外一个看不到的同学聊天。06:25我说听到大师的声音,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那个同学有点不太高兴理我,这么重要的事他还跟我闲聊。我说你听得懂吗?他说听不懂也得听.后来第二天我就知道,有人批评翻译,说那个翻译翻得很烂.本来已经很难懂,翻译以后更难懂。德里达凑上来说这个鞋。他说你们争什么争,06:56这是一双鞋吗?他就开始解构,这是鞋吗?意思说这不是一双鞋。你看这个那么大,这个那么小,这个那么高,这个那么低,你说是鞋吗?不是,是两只鞋,不是一双鞋,所以你们搞错了,不要争了。既不是农妇的,也不是艺术家自己(的),就没法是一双鞋啊,是吧.可是他忘记了,德里达忘记了,梵高作为一个很特别很特别的艺术家,他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07:26把一双鞋的一个画得小一点,一个画得大一点吗?你要不信你看看他其他的画的鞋,大小一样吗?没有一样过。你再看看,这双鞋,大小一样吗?也不一样。你看这么多鞋都不成双的。再看看这个,我们前面看到在奥赛博物馆,这个午间休息的这个农民,他把镰刀放下来,他把鞋子脱下来,放在这里.07:56这是大小一样的鞋吗?都不一样。所以有时候用一种较真的这个语气来计较的话,也许跟艺术作品有点远.大小可以啊,可以。你看这大小差了多少尺寸,放大的话更加明显,是吧。所以你不能小看一幅静物画,静物画还蛮复杂的.有些作品可能一看就知道,这个人并不是伟岸的美男子,08:26还有点驼背,可是很厉害,如雷贯耳的大名鼎鼎的人物,位置也很特别,是法兰西共合国的国家图书馆前面走的一个脑子里思想特别厉害的人,萨特。所以以后学着一点,有思想走路都有点这个样子.所以有时候我想,视觉的东西其实它带给我们有很多很多具体的感受。但是真正奇妙的感受我想引用法国的浪漫派诗人的一句诗我爱着,什么也不说:我爱着,只是我心里知觉;我珍惜我的秘密,我也珍惜我的痛苦;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但并不是没有幸福——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满足。09:14其实这个诗,我引用的目的在于说,视觉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是打开的一个文化的“金库”。但是未必是我们的语言可以说清道明。换句话是有很多东西你看到它的时候会有一种感动,会有甚至百感交集的感动,但是未必会用语言能够把它叙述出来。甚至有时候语言大师都有困难,譬如语言大师里边,俄国的托思妥耶夫斯基09:45曾经站在博物馆的名作前面,激动得热泪盈眶。可是当别人问他,你能不能把你的心情描述出来,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那语言大师如此,我们不是语言大师的人,更加如此对不对?说不出来。好,还是回到那个博物馆。那么博物馆我们去看的话,实际上会涉及到一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会谈到一个概念,10:15叫literacy.就是你看到一种文字,如果这个文字你是不认识的话,譬如说给你看斯瓦西里(文),大概在座的没有几个会看懂,你就立刻成了不文明的人.可是给你看中文你就看懂了。这就是所谓的literacy。但是还有一个literacy是什么呢?就是视觉的literacy.就是当一个画面,其实是画面没有什么英语,或者说德语之分,如果中间没有题跋,没有签字的话,那画面是大家都能看到.但是您能不能看懂,10:45能不能有一种读解的能力,其实是因人而异。所以我非常赞同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刚刚去年去世,102岁(的)阿恩海姆。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概括的话,“视觉没有抽象是盲目的。抽象而没有视觉是空洞的。”就是说视觉的东西,其实是很丰富的东西。所以我们去看一个东西,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要达到一种所谓的11:15视觉的读解力,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西方美术史所有的这些东西,给我们的最后的一个教义,其实是让我们学会看。而且看的时候是会有很多的角度.这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我曾经看到有一拨小朋友,在一个老师的带领下,居然坐在裸体画的前面在上课。我觉得很惊讶,好像中国的孩子有时候还觉得家长觉得少儿不宜。11:45可是我后来问这个老师,你在给这些小孩讲世界名画这是我在那个博物馆里面,正好这个画是《马拉之死》。我问他,我说你给那些小朋友能讲什么?他说很简单。他说我今天上午先带这些小朋友到比利时的国家音乐博物馆,让他们认十件乐器。然后那些小朋友都记住,什么叫什么,什么叫什么。然后下午就带到皇家美术博物馆,12:15让他们在画面里边,去寻找这些乐器.然后那个小孩看到有一个作品,是他上午看到的那个乐器在里面的话,那眼睛就发绿,它真的是绿的。开心的、兴奋的.然后我就在边上看着,听他在介绍,我就在感慨,就是从小的时候在世界名画前面,去培养一个注意细节的眼睛,那这个培养是非常非常高级的一种培养.他将来慢慢长大12:45他的视觉就会非常的丰富,他会注意看细节。在音乐之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叫艺术史博物馆。那么艺术史博物馆里边,有很多的作品。譬如说新古典主义的雕塑。而且我记得当时去的那一年,正好赶上一个,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一个盐罐,金质的,后来被偷走又找回来了,这是失而复得的时候拍的照片。那么在这个博物馆里面,13:15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作品.譬如说科雷乔的作品。后来我就发现,很多同学在这个博物馆里边,就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其他国家,从卢浮宫什么走过来,最后发现,他们能够自己把自己带入到画面。是因为很多的西方的名作其实有非常两大重要的这个题材的来源。一个就是古希腊的神话,罗马的神话.另外一个就是宗教的题材。13:45其实有很多的画面其实是你看过一幅画就能看懂第二幅画。我想提醒的就是说,在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能需要利用北大的图书条件,至少看一本外文的教材。那么这样的话,方便大家什么呢?就是记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的名字。将来你到博物馆,或者你看一本书的时候,会非常容易的对应起来14:15那么另外还有一个,其实今天学习西方美术史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有很多的资源,尤其是网络的资源.在我们的课程的BBS特区里面,我们会看到有个专门关于美术史的网络资源的介绍.大家也不用记,其中非常好的就是可以做名信片的网站是,其实是蛮特别的一个国家,匈牙利,14:45匈牙利的一个网站。然后还有查所有的作品,所有的艺术家的一个网站.artcyclopedia。还有一个查知识性的一些东西artlex.那么如果这个还解决不了,你就查那个.这些东西都会在BBS上面都有会,那么我想我们的课,我想提到几个。第一是所谓的Frequencyofattendance,就是出席率。其实这个课我想很重要,15:15各位可能前面已经感受到,其实幻灯片里边看到的东西跟你教材里边咱们的教材是这本里边全部是黑白的,然后你看了以后会觉得,美术怎么那么没有颜色,那你就到课上来看,其实是有颜色的。这是frequencyofattendance,你得来而且考试跟这个有关系.课堂的讲授内容,就是考试的范围。第二个是一个作业,作业我想很简单地讲一下.就是我们中间会有一个小论文,那么这个论文15:46希望大家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自己的想象的能力,来做一篇跟西方美术史有关的论文就可以。那么任何的西方美术史的题目都可以.那么我想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在以往几年的同学的交的作业里边,有几篇作业让我几乎到现在都忘不掉,做得非常的精彩.其中有一个经济专业的一个同学,我曾经在课上很随意地讲,我说这幅画里边16:16出现了一个桔子。各位,今天的桔子很便宜,那年上课的时候桔子还贱卖。特便宜,五毛钱一斤还是五毛钱三斤。我说你不要小看,那幅画里面的桔子贵得吓死人。因为那个桔子,北欧是没有的,必须从南欧去进口.甚至南欧不行的话,就要从南美去进口。这个桔子这么一进口,这么一走的话,那个价钱就很贵。可是这个画里面画这个桔子是有道理.因为那个画面里边是一个银行家.银行家是有钱,那么有钱到什么程度,16:46能够吃得起这个桔子。我说你们能不能有办法查明,那个时代的桔子是多少钱一斤。那个同学真的去找去了,花了大概一百多美金,打入荷兰的国家档案库,调那个当时的贸易记录。然后写出一个东西我看了,哇那美术史的同学大概都做不出来.那么第二个是这个作业也在网上有很多的介绍,大家去看那个要求.另外还有最后的开卷考试,17:16我想开卷的目的在于,大家不是去背诵那些名字,画名,艺术家的名字,这大概意义不大.我想学习整个美术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一个视觉的过程。而这个视觉的过程,不要成为一个记忆的负担。其实你真的喜欢了你一定会记住它.你如果不喜欢,打死他也记不住,对不对。所以我想开卷考试,那么有一点,所谓的原作,17:46我哪里去看那个《蒙娜丽莎》,我非得跑到巴黎去不对,是吧.其实我告诉大家,有很多机会,在北京可以看到艺术的原作.我告诉大家譬如说,在世纪坛马上会有一个,大概最大的一个毕加索的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很快就会有一个英国的风景画家透纳的特展。透纳是一个十九世纪的一个画家,非常著名。那么正在首都博物馆的18:16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博物馆的展览,就是雅典的希腊文物的展览。所以你可以看到原作的机会非常多。那么当然还得有一本教材,帮助你理一理整个的美术史的框架,基本的概念。还是回到那个博物馆,你看,小朋友都那么用功,那么感兴趣,你看。北大的同学也去过,我大概在这里。很多同学在维也纳的美术史博物馆前面留影。那么,博物馆里面18:46我想有很多东西,我们看到的话,有些作品会非常的特别。我想这个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其实艺术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我们洞开一个精神的天空.这是一个曾经到过北京的一个雕塑家Borofsky,他曾经做了一个雕塑。根据他父亲的一个小时候讲的故事。他说所有的小朋友经常会有流眼泪,然后感到挫折的时候。19:16然后他父亲就说,他说实际上在天上,住着一个Bigfriend,一个大朋友。他在任何时候,其实都愿意帮助你.然后他做雕塑做到一定程度,他就把他父亲讲的故事,真的就变成了一个雕塑,《走向天空》.这个“天空”是这样,底下是父子,对不对。然后有一个倾斜的钢柱,钢柱上走着很多人。你会知道这是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职业的人.走到哪里去?走到天空.而且这个时候19:46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整个的雕塑的背景,是蓝色的天空。然后人就很有意思.就像康德所说的,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会有遐想无限的那种享受.看这个雕塑你看久了也会有点灵魂出窍的感觉,这底下父与子。他们在看,上面走的人。这些人走到一个大朋友,走到一个美好的一个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