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湖北武汉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解全析第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湖北武汉卷】语文·全解全析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3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选填词语。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再选填合适的词语。第一空:“然而”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所以”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结合上句“言所以达意”下句“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可知,意思发生了转变,这两句的关系应是转折关系,应选填“然而”,故排除CD。第二空:“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风云变幻”指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结合上句“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下句“是缥缈无踪的”可知,句中内容指“意”变化很快,与时局变化无关,应选填“瞬息万变”,故排除B。第三空:“断续”是时而中断,时而继续。“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结合句子“虚线画实物”,虚线画物,“陆续”不适合,应选填“断续”。第四空:“尽美尽善”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十全十美”指十分完美,毫无欠缺。结合句子“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______,才能引起美感”,在文学作品中,意象和语言不可能“十全十美”,应选填“尽美尽善”。故选A。2.(3分)【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把“体现”改为“展现”;B.滥用关联词;删掉“但”;D.宾语残缺;在“碳中和”后补写“战略研究”;故选C。3.(3分)【答案】B【解析】A.句末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因为“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不完全引用,在句中作了“也许是”的宾语;C.省略号和“等”应去掉其中一个,省略号起列举省略的作用和“等”的作用一致,只能保留其中之一;D.“说”后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说”在中间时,其后应用逗号。故选B。二、(共9分,每小题3分)4.(3分)【答案】A【解析】A.根据第④段中的“具体的日期,一般为公历每年的2月3日至5日,在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即为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可知本项“阴历每年的2月3日至5日”有误;故选A。5.(3分)【答案】B【解析】根据画线句中的“比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其中的“八尺、8个、一尺二寸、12个”可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联系画线句前句“春牛在形象与做工上也非常讲究”可知,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说明立春日“打春牛”时,“春牛”在形象与做工上非常讲究;故选B。6.(3分)【答案】D【解析】D.文章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日的由来、内容、民俗活动等,据此可见是按照“逻辑顺序”行文的;并非是“时间顺序”;故选D。三、(共12分,每小题3分)7.(3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D.“表现了诗人面对失意生活的抑郁悲愤”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诗句“村酒悠然自独倾”中的“悠然”二字可知,诗人面对漂泊在外的生活的态度是十分从容,悠然自得的,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胸怀,并无“面对失意生活的抑郁悲愤”之情。故选D。8.(3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B.“是:这样看来”解释不正确,“其共也如是”句意为他的恭敬就像这样,是:这样。故选B。9.(3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中“臧孙纥有言曰”是一个主谓句,“臧孙纥”是主语,“有言”是宾语,“曰”是谓语,故在“曰”后断句,故排除AB;“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是“曰”的内容,“圣人有明德者”有标志性词语“者”,中间不能断,故在“者”后断句,排除D;故选C。10.(3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D.“是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孟僖子的话“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可知,孟僖子让两个儿子跟着孔子学习礼仪,是想以来稳定他们的地位,并非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故选D。【译文】九月,昭公从楚国到达。孟僖子不满意自己对礼仪不熟悉,就学习礼仪,如果有精通礼仪的人就跟他学习。等到临死的时候,召集他手下的大夫,说:“礼仪,是做人的根本。没有礼仪,不能自立。我听说有一个将要得志的人名叫孔丘,是聪明人的后代,而他的家族却在宋国灭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本来应当据有宋国而让给了宋厉公。到了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命而做了上卿就更加恭敬,所以他的鼎铭说:‘一命低头,二命弯身,三命把腰深深弯下。沿着墙赶快走,也没有敢把我欺侮。稠粥在这里,稀粥也在这里,用来糊住我的口。’他的恭敬就像这样。臧孙纥有话说:‘聪明人里具有明德的人,如果不能做国君,他的后代必然有显贵的。’现在恐怕会在孔丘身上吧!我如得以善终,一定把说和何忌托给他老人家,让他们事奉他而学习礼仪,来稳定他们的地位。”所以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把孔子作为老师来事奉。孔子说:“能够弥补过错的,就是君子啊。《诗》说,‘要取法仿效君子’。孟僖子可以学习仿效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6分)【答案】沿着墙跑(快步走),也没人敢欺侮我。【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句中重点字词“循(沿着)、走(跑)莫(没有人)”要正确理解,还要注意“亦莫余敢侮”的句式是宾语前置,应为“亦莫敢侮余”,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五、(26分)12.(3分)【答案】(1)范进中举或疯跑集市

(2)智取生辰纲

(3)机智聪明,神机妙算【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对名著情节的识记能力。第一空:根据图一“一人头发散乱大笑着在集市上疯跑”可知,这是范进中举后疯跑集市的情节;第二空:根据图二“手里拿着折扇秀才打扮的人”可知,这人是智多星吴用,根据《儒林外史》的情节“吴用想到智取生辰纲,为了壮大力量,吴用决定拉三阮入伙”,因此这个情节是“智取生辰纲”;第三空:吴用算准了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天气炎热以及断定杨志不会走官道,可看出他的神机妙算;设计卖酒的情节巧夺生辰纲,可看出他的机智聪明。13.【答案】示例1:我选《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周进热衷科举,饱受欺凌,苦苦挣扎。他在贡院里触景生情,头撞号板,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一人物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示例2:我选《水浒传》中的高俅。他善于钻营,爱打击报复。高俅本是一个破落户子弟因球技了得,得到端王的赏识,成为太尉,后打击报复王进。作者借这一人物讽刺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解析】本题考查从人物的角度分析讽刺的艺术特色。A.《儒林外史》中的周进:根据原著可知,周进应考至六十岁,仍是童生,只好以教书糊口。小说让其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其强烈感受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他的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夺取,只好为做生意的舅子记账,去了省城。接着通过动作描写,周进在梦寐以求的贡院考房,“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里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把老童生内心酸苦绝望与希望倾泻无遗。后来,事情却发生了喜剧性的突变,众人看他可怜为他捐了个监生,之后竟然中了举人!成了人上之人!当年当塾师的薛家集也供起了他的“长生禄位”!作者设置了让周进看见贡院的号板而撞到的情节和细节,是对热衷功名者的讽刺。B.《水浒传》中的高俅:高俅踢球时,一个鸳鸯拐,折服了端王,从此留在王府,和端王当了球友。端王当了皇帝后,提拔高俅当了太尉。只想踢球的皇帝,把全国的军权交给只会玩的无赖高俅,上任日,高殿帅显威风,明知道80万禁军教头王进已经生病请假半个月,大怒,非说王进诈病,派人捉拿王进。细心的王进,认真看了一下新上任的太尉,认出来是曾经的无赖高二,被自己父亲打伤过,所以现在官报私仇来了。无真才实学的泼皮无懒仅因自己的一技之长便能在官场上作威作福,作者设置这一人物形象,讽刺了当时黑暗的封建官场制度。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4.(3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由第⒅段“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可知,选项“对父亲的愧疚之情”表述有误,文章表达的是“我”对父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故选A。15.(1)(4分)【答案】①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②八岁时③父亲冒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④父亲带“我”去山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已知信息“五岁时”对应第⑸段,由第⑸段“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可知,第一空应填: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已知信息“父亲夜晚为‘我’捂好被子,‘我’假装睡着”对应第⑹至⑻段,由第⑹段“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可知,第二空应填:八岁时。已知信息“十岁时”对应第⑼段,由第⑼段“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可知,第三空应填:父亲冒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终于喊了爸爸。已知信息“十二岁时”对应第⑾至⒀段,由第⑾段“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第⒀段“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可知,第四空应填:父亲带“我”去山上采黄花菜,“我”不慎坠落,被他救起。(2)(3分)【答案】⑤厌烦⑥感动(理解)⑦崇敬【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情感变化概括。已知信息“排斥”对应第⑸段,已知信息“依恋”对应第⒀段,已知信息“感念”对应第⒅段。据此可知⑤⑥空的内容应在第⑹至⑿段概括,⑦空的内容应在第⒀至⒅段之间概括。由第⑻段“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可知,第⑤空应填:厌烦。由第⑽段“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可知,第⑥空应填:感动(理解)。由第⒁段“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可知,第⑦空应填:崇敬。16.(4分)【答案】①“可算”写出妈妈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牵挂。②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或通过“拽”“躲”“握”“贴”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①“可算”是总算、终于的意思。结合第⑤段“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可知,因为父亲回来的时候少,这里写出妈妈总算盼回了爸爸,也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与牵挂之情。②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一句中运用了动作和细节描写,“拽”、“躲”写出了“我”对父亲的生疏感,“握”、“贴”“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写出了父亲对“我”的疼爱和愧疚。17.(3分)【答案】①热爱国家。父亲是军人,常年戍守边防,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职责。②心思细腻,默默付出。父亲冒着大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不慎坠落峭壁,被父亲救起,父亲用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③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④对“我”给予鼓励与引导。“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并教导“我”,“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由第⑸段“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和第⑽段“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可知,父亲是军人,常年戍守边防,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职责,他热爱国家。由第⑼段“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第⒀段“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和第⒁段“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可知,父亲非常疼爱我,一直默默地为我付出。由第⒂段“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和第⑯段“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可知,父亲喜欢读书并影响着我去热爱读书。由第⒄段“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可知,父亲对“我”给予鼓励与引导。18.(3分)【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描写对象(父亲和老师)重视以身作则,目的在于熏染孩子,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同点:本文对父亲的行动是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链接材料】除了直接描写以外,还通过学生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且写出来朗读的具体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拓展延伸。相同点:由文章的第⒂段“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和链接材料“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可知,无论是父亲还是老师,都很重视以身作则,且都用自己的爱好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同点:文章的第⒂段是直接描写父亲,由链接材料“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可知,有直接描写。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可知,也通过“我”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我的老师朗诵诗歌的具体内容。六、(8分)19.(2分)【答案】①问题:学生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或中学生通过家庭和社会途径了解党史的很少);②建议:社区设置宣传橱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党史(须具体可操作)。【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建议。第一问:考查提炼图表信息。图表是“中学生了解党史的途径”的统计图,其中家庭15%,社会20%,学校65%。由此可以得出问题:学生了解党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中学生通过家庭和社会途径了解党史的很少。第二问:考查语言表达。根据问题提建议,要具体可操作。示例:家里要准备一些关于党史的书籍,让孩子阅读,了解党史;社区定期开展党史讲座、放映党史宣传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党史。20.(2分)【答案】①您都已经退役了,为什么还要主动为他人做这么多事情呢?②您主动加入预备役的原因是什么呢?【解析】本题考查采访问题的拟写。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的主题“挖掘老兵精神(律己、奉献)”,两个问题不重复、不交叉即可。示例一:您退役后,为什么还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呢?示例二:您对参加公益志愿活动有怎样的看法?21.(4分)【答案】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七月是历史的纪念碑,凝聚几代人的执着求索;七月是辉煌的交响乐,奏响中国共产党壮丽的凯歌。今天我们相聚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抒发爱党情怀!现在我宣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始。【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拟写开场白时,注意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题。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10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了华夏儿女坚强的意志,100年的披荆斩棘,锻造了中华民族钢铁的脊梁。为了深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我们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七、(50分)22.(50分)【例文】不该丢失的道德谁的迷茫覆我肩膀?谁的呼喊浸满山间呼啸的沧江?又是谁手持银针将伤口缝成蝴蝶的翅膀?也许你会沦丧,但道德会像银针一样,让你重拾生活的希望,道德一词,人人皆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沧海变桑田、闯出新天地的同时,道德似乎被淡忘了。前几年的“彭宇案"让很多人曲解道德。”于是,“碰瓷"这个新兴词在人们口中迅速传开。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的沦陷吗?一些人想不劳而获,想发横财,于是利用别人的善良来干违背道德的事,扶持者本是怀着热心肠来帮助别人,没想到却被泼了一身脏水,百口莫辩,彻底凉了心。于是接连引发了一系列热点话题如:扶还是不扶?人们内心感到了恐惧与矛盾,于是,便脱离了道德的正确轨道。其实,正义始终会打败邪恶,那些污陷别人的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所以,即使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还是要信守道德,心怀正义,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构建美好未来。如果说有些人给这个社会抹上了灰色的阴影,那么必定会有人揭开黑暗,拂去尘埃,迎来光明,那些心怀道德的人,就是拯救社会的人。像姚贝娜大家都听说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