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绍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一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wèijiè_______________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闻一多《红烛》)②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cángēnglěngzhì_______________做奖赏。(鲁迅《拿来主义》)③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qiánchéng_______________地给他拭着身子。(茹志鹃《百合花》)【答案】①.慰藉②.残羹冷炙③.虔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①“wèijiè”应写作“慰藉”,注意“藉”的形近字,不能写成“籍”。慰藉:安慰、抚慰。②“cángēnglěngzhì”应写作“残羹冷炙”,注意“羹”“炙”的写法,“炙”不能写成“灸”。残羹冷炙:羹,有浓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泛指吃剩下的饭菜。③“qiánchéng”应写作“虔诚”,注意“虔”的写法。虔诚:是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2.默写填空。(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梦中仙人纷纷乘着特别的马、车而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诗词中“风”常被赋予各种复杂情感,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渲染了秋天悲凉气氛,而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却体现了秋天相遇的美好。(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赞美又尊敬,先后用了两次不同称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5)《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坚持、那么再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文才武略英雄气概,面对大江畅饮、横执长矛吟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涉江采芙蓉》描述了主人公渡江采撷香花美草情景,营造了一种清幽、高洁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青青子衿②.悠悠我心③.霓为衣兮风为马④.虎鼓瑟兮鸾回车⑤.风急天高猿啸哀⑥.金风玉露一相逢⑦.三国周郎赤壁⑧.遥想公瑾当年⑨.锲而舍之⑩.朽木不折⑪.酾酒临江⑫.横槊赋诗⑬.涉江采芙蓉⑭.兰泽多芳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衿”“霓”“鸾”“猿”“瑾”“锲”“酾”“槊”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启程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穿上了精心设计的衣服,①地想见到队友。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太空胜利“会师”后,6名航天员在“太空家园”中留下了一张②的合影。为了这一刻,56岁的邓清明等了近25年。一次次参加选拔,一次次与任务③,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①),有过泪水,但从没有彷徨,(②)。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训练,坚信“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邓清明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中国航天员,是精锐中的精锐。(③),越说明主份的强大。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4.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了邓清明的话,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3.①.迫不及待②.弥足珍贵③.失之交臂/擦肩而过4.①.有过失落②.更没有放弃③.备份越强大5.①忠实于邓清明的原话,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②彰显了邓清明一直为航天事业默默准备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横线处,结合后文“神舟十五号乘组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太空胜利‘会师’”可见,此处语境强调“会师”启程前想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故应填“迫不及待”。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急切之情。第②横线处,结合后文“为了这一刻,56岁的邓清明等了近25年”可见,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合影的珍贵,故应填“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形容某样非常珍贵的东西。第③横线处,结合后文“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作为备份一次次错失机会,故应填“失之交臂/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比喻当面错过机会。擦肩而过:两人肩膀挨着肩膀相向走过,多指两者靠的很近但最终没有碰上。【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括号内,结合前文“一次次作为备份为战友祝福、壮行”和后文“有过泪水”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一次次作为备份时的心情,故应填“有过失落”。第②括号内,结合前文“从没有彷徨”及后文“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训练,坚信‘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可知,此处语境强调的是在一次次作为备份的情况下,他从没有彷徨,一直坚持训练,故应填“更没有放弃”。第③括号内,结合后文“越说明主份的强大”可知,此处应填“备份越……”;再结合“而主份的梦想成真、为国出征,背后是一股强大的推力,这股力量也包括了备份们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可知,此处应填“备份越强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引用及分析其效果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了邓清明的话,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使读者感觉到内容真实可信,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有力地依据,同时也直接展示了邓清明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彰显了邓清明一直为航天事业默默准备矢志不渝的航天理想。二、阅读理解(40分)(一)(13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参_____________(2)属_____________(3)如______________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童子,即童生,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B.句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C.壬戌,“壬”是天干,“戌”是地支;共十二个天干,十个地支。D.白露,文中是指“白茫茫的水汽”,现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答案】6.①.检验②.劝请③.往7.D8.(1)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因为火的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2)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参”,检验。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2)“属”,劝请。句意: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3)“如”,往。句意: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即童生,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错误。此处童子指未成年的人。B.“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错误,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C.“共十二个天干,十个地支”错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有”,通“又”,再次;“槁”,枯;“暴”,晒干;“挺”,直;“𫐓”,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2)“身”,自身、自己;“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惑”,糊涂。参考译文:(一)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二)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三)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选自《书林纪事》)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答案】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留宿石碑旁,三天三夜方才离去。“下马伫立”是连动短语,动作连接紧密,其后应断开;“及疲”作状语,用于句首表时间,其前后断开;“乃”是副词“于是”,用于句首,其前断开;“布裘坐观”“宿其旁”“三日方去”都有动词作谓语句,各自独立成句,“因”用于句首表顺承。参考译文: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留宿石碑旁,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二)(7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竹枝词》四首①[唐]白居易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②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③。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④诗。【注】①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形同谪居,此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加剧。②暗鸟:指归宿之鸟。③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自指。④通州司马:指元稹,遭遇类似白居易。10.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中,两种旋律交错出现,琵琶之声清脆圆润,以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以听众的反应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并利用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C.“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了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写江面上烟雾迷漫,营造一种朦胧之美,“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D.“红簇簇”“碧凄凄”体物入微,体现出巴楚一带雨景色彩浓郁的乡土特色;“冷花”“湿叶”融情于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冷寂。11.《竹枝词》中白居易通过“竹枝”歌声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0.C11.①羁旅多病之愁,“愁杀江楼病使君”;②贬谪流离之苦,“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③民生多艰之怨,“蛮儿巴女齐声唱”,竹枝之怨非一人之怨。结合注释中的国家动乱不安可以得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营造一种朦胧之美”说法错误,“水烟低”应为“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末句诗人喟叹云:“愁杀江楼病使君”,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表达了羁旅多病之愁。第四首三四句“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意思是难怪曲调苦只因为词语苦,所唱的多是通州司马的诗。通州司马“词苦”,寄寓了志士们流离迁谪之悲,抒发了贬谪流离之苦。第二首“蛮儿巴女齐声唱”,巴楚的青年男女齐声来歌唱,说明竹枝之怨非一人之怨,结合注释“此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加剧”可知国家动乱不安,抒发了民生多艰之怨。(三)(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材料二: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2.以下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A.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B.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喝口水吗?C.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去,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D.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的母亲早就死了的。13.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处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4.中国俗语有“一表三千里”,也有“一堂五百年”,请解释“表”和“堂”的含义并简述俗语缘由。【答案】12.C13.画线句将人比作一根柴,将团体比作一捆柴,柴堆“分扎得清楚不会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个体与个体之间平等、团体与团体之间界限分明”的特点。14.①在乡土男权社会里,旁系兄弟姐妹异姓的称“表”,同姓的称“堂”。②“表”与“堂”代表了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族谱只记录同姓的家族成员并代代传承,而同姓女子外嫁后,其后代又变成外姓的表亲。③“堂”与“表”会随着婚姻和生育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表亲会越来越疏远,因此“一表三千里”;堂亲则可以一直延续传承,所以“一堂五百年”。【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强调。B.表示话题的转换。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话语的中断。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中把“西洋的社会”单个的人比作一根“柴”,把几个人比作一把“柴”,把小的大的团体比作一扎“柴”、一捆“柴”,把整个“西洋的社会”比作一挑“柴”,结合后文的解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来看,此处的比喻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个体与个体之间平等、团体与团体之间界限分明”的特点,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在乡土男权社会里,旁系兄弟姐妹异姓的称“表”,表亲,“表”为外之意,一般意指舅舅、姨妈、姑妈三种至亲的后代,之所以说是表亲,因为不是同宗同姓,而且一般也不在同一地居住,而是分散于各地居住。在乡土男权社会里,同姓的兄弟姐妹称“堂”。堂亲,“堂”指家中正房,一般用来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是父亲弟弟或者哥哥的后代,是同宗同姓,有着共同祖父,虽然并非是嫡亲,但也不远,而且都是共同居住在一个地方。可见,“表”与“堂”代表了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族谱只记录同姓的家族成员并代代传承,女子外嫁之后的后代就是外形的表亲。可见,“堂”与“表”会随着婚姻和生育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一表三千里”,意思是表亲很远。这个“三千里”意指距离远,而在生活中大部分表亲不在同一地居住,随着上一辈至亲的陆续去世,下面一代随着距离和时间问题,走动会越来越少,甚至再下一代都互相不认识,关系会越来越疏远,渐渐的就会断了联系。“一堂五百年”,意思是堂亲之间的关系会一直持续很久。因为是同族,有共同的祖先,平常又在一个地方居住,有着这层血缘关系自然会互相帮忙,所以亲缘关系会一直延续传承。
(四)(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春蚕记苏沧桑凌晨四点,一个瘦小的女人驼着一大篓桑叶,低着头,腰弯成90度,右肩特别夸张地耸起,布编的篓绳紧勒在右肩上,像要将她整个人吊起来。长廊的顶灯照在她花白的头顶上,照不见她的脸。影子在地上蹒跚前行,被长廊外飘进来的阵阵春雨打湿。凌晨四点,我穿过雨,走进沈桂章家的院门时,听到了雨声,喘息声,桑叶摩擦墙壁发出的沙沙声。邵云凤将一篓篓桑叶驮到蚕房里,喂给十万条蚕。曾经养过十多张蚕种,三十万条蚕,楼下楼上七间蚕房。楼上的她驮不动,沈桂章和儿子驮。沈桂章驮一篓桑叶摸着墙壁走,她在后面帮他托着桑叶篓。将桑叶轻轻盖到十万条蚕上,像给一垄垄的庄稼施肥。空阔的蚕房地上,平铺着一垄垄稻草,稻草上爬满密密麻麻的蚕,像巨大的二维码图像。蚕太密集了,邵云凤就连同桑叶抓起来,挪开,弄匀,用的是巧劲,不会抓伤蚕。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料得今年收茧倍,冰丝雪缕可盈筐。耕织图诗时时浮现,不绝于耳,不绝于耳的,还有一个声音“宝宝,宝宝”,像对着怀里的婴儿呢喃。是邵云凤在用新市话跟我讲蚕,我听不懂,只听到频繁的两个字“宝宝”,她叫蚕“宝宝”,而不是“蚕宝宝”,像是略掉了人姓名中的姓,语气比屋外的雨丝更柔,比记忆里的烛光更柔。那蚕也听得懂邵云凤母亲般温柔的呢喃吧?我从身后的蚕匾上轻轻撮起一条眠着的蚕放在手心里。它正停留在一个梦里,一动不动,与我手心接触的,是它细嫩的腹足,凉凉的、极细微的痒顺着神经传至我头顶。蚕要经过四眠,才会成熟做茧,此刻,它已进入三眠,昂着头,尾部正在蜕皮,肢体透出淡淡的青紫色,像人的静脉,又像玉石,凝固在时间里,梦里。它会做梦吗?会做什么颜色的梦呢?梦里,它是游曳的丝绸?鱼的尾翼?溪中的云影?深潭的波光?半截月光?光年之外的星云?女人的腰肢?猎猎风中的旗?一段古老民族的传奇?一句诗里的泪滴?还是,剥去层层意义后最普通的一条虫?第一次,我觉得,虫是美的。四点五十分,蚕喂好了,天光慢慢放亮了,江南最后的养蚕人家要冒雨去采桑叶了。我说好辛苦啊。邵云凤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大袋鲜蚕豆递给我,笑着摇了摇头,说,不苦不苦,不养可惜。这是我自己种的,采桑叶顺便摘的,你拿去吃。我听懂了她的话,她把我当成相帮她的邻里,而不是添乱的外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心里一暖。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后妃应献茧,喜色开天颜。相传,种桑养蚕之法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自古后宫重蚕桑,女人,在蚕桑里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再过几天,这一间间蚕房将会变成耕织图中的“雪屋”和“银山”,微微的光会照亮女人的笑颜。十三年前,为蚕桑的未来,国家做出了“东桑西移”的抉择,千万户蚕农经历了或悲或喜的选择。渐渐地,“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养蚕缫丝已淡出村民们的生活。半个月前,新市最后一家“破破烂烂”的丝厂里,两条“勉强维持”的生产线冒着蒸腾的热气。我拜托老板娘沈玉琴,帮我用沈桂章家的蚕茧缫一束丝,留一个纪念。“再做几年就不做了。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技术的人越来越难找了,年轻人也不会到我们这种厂里来,到时候就没人做了,舍不得也没办法。”这个声音悦耳仪态温婉的女人,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晒丝、冒泡:“请原谅我每天的坚持出场,总有一天,你刚好需要,而我也正好在。我在用心做这个行业,这件事。”(节选自《十月》2020年第4期,有删改)15.本文两次引用“耕织图诗”,请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16.文中画线的部分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有什么效果?17.我对“蚕”的认识随着我对“江南蚕事”的深入了解逐步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15.①引用“耕织图诗”丰富了蚕事活动的过程;
②展现出“蚕事”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③起到了串联文本的作用。16.①连续的问句增强了语势,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②将蚕拟人化,并用一连串美丽浪漫的意象刻画蚕的梦境,丰富了蚕的形象;
③使偏于纪实的文本多了一份浪漫的想象,引发作者关于“蚕”蕴含意义的进一步思考。17.①开篇我看见了养蚕人用心养蚕时繁忙辛苦的具体过程,“蚕”是江南蚕事活动的主要对象。
②我听到养蚕人像母亲一样将蚕呼作“宝宝”,“蚕”承载了养蚕人劳作的心血成果与希望。
③将蚕放在手心仔细观察后,我第一次觉得“虫是美的”,这是我对蚕本真的肯定。
④结尾处虽然湖州地区的桑蚕农事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我意识到“蚕”里蕴藏着的匠心仍在传承。【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散文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题干问本文两次引用“耕织图诗”的好处。第一次引用在邵云凤一家三口在凌晨四点喂餐桑叶时,“蚕太密集了,邵云凤就连同桑叶抓起来,挪开,弄匀,用的是巧劲,不会抓伤蚕”,让作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耕织图,“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料得今年收茧倍,冰丝雪缕可盈筐”,写出了蚕家的辛劳和丰收的愿望。第二次引用在邵云凤“四点五十分,蚕喂好了,天光慢慢放亮了,江南最后的养蚕人家要冒雨去采桑叶了”,给了作者一大袋鲜蚕豆,“她把我当成相帮她的邻里……我心里一暖”,自然想起了耕织图诗“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后妃应献茧,喜色开天颜”,写出了蚕事的盛大和邻里的和谐关系,并联想到“后妃献茧”和“天颜”喜悦的历史场景。综上所述,可见引用耕织图诗,由现实的喂蚕、采桑、送蚕豆,自然联想到古代的耕织图诗,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引用耕织图诗,可见我国养蚕缫丝的历史之悠久,蚕文化之悠久。这两次引用耕织图诗,也串起了邵云凤的生活,使文本连接更紧密。根据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的能力。画线句连用十三个问句,以拟人的手法设想了蚕的梦,“它是游曳的丝绸?鱼的尾翼?溪中的云影?深潭的波光?半截月光?光年之外的星云?女人的腰肢?猎猎风中的旗?一段古老民族的传奇?一句诗里的泪滴?还是,剥去层层意义后最普通的一条虫”,“丝绸”“波光”等等意象的选择,表现了蚕的梦是浪漫而美好的;作者用了“是……还是……”的句式,把对蚕的梦的种种设想列举出来,有一气呵成之感;从文体上看,本文是散文,现实中的养蚕人是辛苦的,养蚕的事业也凋敝了,而蚕的梦却是美丽的,使文章在平实中多了浪漫的色彩,也引起读者的思考,蚕文化何去何从。综上所述,分条作答即可。【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思路和主题的能力。文章开头,写江南蚕家养蚕“凌晨四点,一个瘦小的女人驼着一大篓桑叶”,可见辛苦与繁忙,此时我对蚕的认识只是:它是劳作的对象;第六段写邵云凤叫蚕“宝宝”,而不是“蚕宝宝”,语气“比屋外的雨丝更柔,比记忆里的烛光更柔”,可见蚕家对蚕的深爱,我认识到“蚕”承载着百姓全家的衣食和希望;第七段到第九段写我“从身后的蚕匾上轻轻撮起一条眠着的蚕放在手心里”,凝视蚕时想象蚕的梦是“波光”“月光”等等,“第一次,我觉得,虫是美的”我也喜欢上了它;第十四段写随着时代的变迁“‘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养蚕缫丝已淡出村民们的生活”,结尾写“养蚕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总有一天,你刚好需要,而我也正好在。我在用心做这个行业,这件事”,可见我对蚕的认识上升到了哲理的程度,就是这些养蚕人也在作者蚕一样的工作,有着蚕一样的梦想。综上所述,分条作答即可。三、作文(40分)18.请以“何必当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答案】例文:何必当初拉着行李箱,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小何的泪水夺眶而出。倔强的他不让父母送出门,可是他知道身后有两双眼睛一直目送着他。田间初秋的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两行泪水更滚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年中考,头脑聪明但不太踏实的小何,比较顺利地考入市二中。虽然比不上一中,但到底是本市排名第二的高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何很满意。毕竟没有十分努力,七八年级信马游缰,只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结果居然也差强人意。“看来学习是件简单轻松的事,用不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一样可以有一个不错的结局!”小何心里这样想着,到了高中便照葫芦画瓢,想着高中学习大抵也如此,所以校园里整天都能看到小何悠闲的身影。殊不知,守株待兔是不可能有第二次幸运的。到了高一下学期,他在学习上如无头苍蝇般,完全找不着北。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查漏补缺,及时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数据中心消防系统安装合同2篇
- 2025版西瓜采摘体验园投资建设合同3篇
- 2025版许可使用合同(商业秘密)3篇
- 2024年盆栽买卖合同模板:观花盆栽交易准则
- 2025年度二零二五版1209金融科技合伙合作协议3篇
- 晋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 真空手套箱课程设计
- 2025版货物运送及国际物流代理服务合同2篇
- 素食减肥餐课程设计
- 2025年度安置就业与劳动关系协调协议3篇
- 2024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高处作业模拟考试100题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航天领域单位比较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健康与社会照护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
- 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 组织学与胚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中核华兴综合项目模拟股份制实施工作细则
- 物理化学英语词汇
- 山东省沂南县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