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顾对比展望——六年来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汕头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溅波1999年起,广东省实行“ 3+X”高考科目改革,广东试题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回顾近六年广东历史试题,仔细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为 2005年高考备考提供借鉴。一、六年来广东历史试题对比1.题型结构对比从1999年起,历史高考卷在国家启动跨世纪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取消了多项选择题, 开始专用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至今,三大题型的结构已维持 6年未变。预计2005年《考试大纲》还将会把三大题型比例定为:选择题约 49%、材料解析题约 24%、问答题约27%。近6年广东高考历史卷三大题型比例数据请见表一:-年2广0东0卷4题型结构比较年份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口量分值比例口量分值比例口量分值比例1999377449.3口33624口34026.6口2000377449.3口33523.3口34127.3口2001307550口33422.6口4127.3口2002307550口33724.6口33825.3口2003257550口33422.6口34127.3口2004257550%33724.6%33825.3口从表一可见,2004年历史卷对 2003年三大题型的赋分值做了微调,基本恢复了 2002年的比例,即50:25:25。但总题量不变,主要是材料解析题增加了 3分,问答题减少 3分。可见,材料题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这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如 2004年上海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分值就是问答题的两倍。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量一直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从 1999年的37题减为 2003年的25题,减幅达 32.4%,2004年保持稳定,预计 2005、2006两年都会保持稳定。因第一部分选择题总分值没有变化,故每道选择题分值由 1999年的2分增至 2001年的2.5分,2003年再调升为 3分,所占分值已不少,故 2004年没有再增加。2.内容结构对比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 也可归纳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近6年历史试卷内容各板块和系列的赋分值比例见表二。表二:1999--年2广0东0卷4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内 容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中国古代史4026.7口3926口4026.704026.703825.303523.3%中国近现代史5939.3口6040口604005939.305939.306543.3%世界近现代史5134口5134口5033.30513405335.305033.3%政治史10670.7口8556.7口11073.308254.7010469.308053.3%经济史2718口5134口3523.303825.30362405838.7%文化史1711.3口149.3053.30302001O6.70128%99年以来, 《考试大纲》对三大板块的比例一般定为:中国古代史约 25%,中国近现代史约 40%,世界近现代史约 35%。前五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相对稳定在 40%左右,而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则互做微调。与前五年相比, 2004年中国古代史部分进一步减少 3—5分,将分值加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世界史部分也比 2003年减少了 3分,分值也是加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使全卷板块内容结构更为突出中国近现代史,这是一种新现象,是否合理,值得我们重视。2004年试卷实际分值的分布为:中国古代史 35分(选择题5题15分,材料解析题 1题10分,问答题1题10分)、中国近现代史 65分(选择题12题36分,材料解析题 l题15分,问答题 1题14分)、世界近现代史50分(选择题8题24分,材料解析题l题12分,问答题1题14分)。与2003年相比,客观题部分三大块比率没有改变,主观题部分赋分明显向中国近现代史倾斜。2004年试卷改变了2003年政治史内容过多的倾向,大幅增加了经济史分值,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搭配趋于合理,扭转了 2003年不合理的结构。政治史减少了 24分,比值下降了 16%,经济史增加了22分,比值上升了14.6%,为六年之最。文化史内容与 2003年相近,略增加了 2分。因《考试大纲》对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没有专门规定,所以在历年历史命题中,三大系列结构一直呈现交错波动状态。 从表二还可以看出, 六年来政治史考查比率呈现很明显的大年和小年现象,2004年政治史是小年, 2005年政治史是否是大年呢?值得我们思考。过渡教材新增加的政治文明、制度创新内容还考得不多, 我们要特别注意。 2002年以后, 文化史基本上未出大题, 考查比率一直不大, 这与2002年4月颁布的粉红色《教学大纲》删减了较多的文化史内容有关。但与文化史有关的二级标题仍有 10个,三级标题为 29个,尤其在思想史方面仍保留有很大的命题空间, 2004年江苏卷就出了一个“文艺复兴”的材料解析题, 2004年广东卷 4个文化史的选择题全部是思想史。看来, 《考试大纲》未删的文化史内容值得注意。经济史要注重农业文明时代农具的发明、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技术的进步、海外贸易等问题。3.主观题落点对比六年来,广东卷的主观题落点看似平常,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表四:19—99200年4广东历史试卷主观题对比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古口商鞅变法口口战国西汉的口人口迁移的口秦汉税负与口贞观之治的原口商鞅变法措代西汉至宋,南重农口商口水三种方式口北社会安定口两因施、影响史方经济的发展口的发展及原口的治国策略口外贸发达原口口中后期的社口口都长安口宋都因因会生活东京的商业繁荣状况近口洋务运动的口解放战争时口荣氏家族的口教育近代化口中国近代化历口红军第五次现评价期,民主党派民族企业比较程反围剿失败原代口邓小平 75年主张变化口八口建国初对待口建国初政口民族区域自治因史整顿大后主要矛盾私人资本主义治、经济的变政策口建国后所有变化的政策革制结构的变化及作用世口卢梭的主口资本主义世界口法国启蒙文口拿破仑战争口日本大陆政口19世纪中意大界张口学说体系初步形成原学(口加罗的与一战对比策利社会经济发展史口德国版图变因途径婚礼)口欧共体演进口美国成为世界落后原因化(三幅图)口二战后美欧口英法绥靖政及原因霸主的历程口美国加入国经济关系策联的争论从表四可以看出,六年来中国古代史主观题的考查点呈现一前一后(以五代十国为分界点)的规律。前面的大题有 4年落在战国秦汉,近两年落在隋唐,有 1年(人口迁移)是大专题,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有关。后面的大题前四年和 2004年基本落在两宋(水稻、南方经济专题也是以两宋为主) ,只有 2003年落在明清时期。 从宏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 1999—2002年以考查秦汉史、宋史为主, 2003年则转到隋唐史、 明清史,2004年又以考查秦汉史、唐宋史为主。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分析,我认为秦汉、唐宋、明清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以 1949年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近代史的大题基本上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2000年、2004年例外。前五年,考查的重点是中国的近代化(国际上称现代化) 。如99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000年的“民主党派主张”是政治的民主化; 2001年的“荣氏家族”是经济的工业化;2002年直接考“教育近代化” ;2003年直接考中国近代化历程。 2004年广东卷和全国文综卷都涉及到了长征精神,可见,近代史考查重点有向民族精神转移的迹象。现代史的大题近 4年都出在建国初期( 1949—1956),1999年出在文革时期, 2000年出在十年探索时期。前 4年侧重考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近年则从宏观上考查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制度、 土地政策、 民族政策、 外交政策的演变。 综上所述, 中国近代史的考查重点是 “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史的考查重点是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方面探索。世界近现代史基本以一战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考查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现代化主线,一条是全球化主线。如 99年的“卢梭”题、 2001年的“法国启蒙文学(费加罗的婚礼) ”题、 2003年“日本大陆政策”题、“美国霸主历程”题、 2004年意大利题的考查基本上是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的。 2000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题、 “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题、 2002年“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题、 “欧共体”题、 2004年“美国加入国联”题基本上是围绕全球化而展开的。可见,世界史的复习应以“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理论旗
帜,把这两条主线作为建构知识体系的总纲。当今史学界,已把“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研究世界历史发展的灵魂。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和钱乘旦在 2003年11月给中央政治局委员讲世界近现代历史时, 也是采用这两个观点。建议大家查阅《南风窗》 2003年年底转载的钱乘旦教授的讲课稿《 1500年,世界现代化的起步》 。从国别史角度分析,前 4年,法国史是考查热点,每年都有考法国史或部分内容涉及到法国史的题。刘宗绪先生仙逝后,近两年的考查热点则转到现代化转型比较成功,堪为我师的日本史、美国史, 2003年考了“美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程” ,2004年春季试题考了“ 1787年宪法” 、2004年又考到了美国与国联的关系。可见,法美英日德的考查频率是十分高的。4.广东历史试卷特色鲜明①六年来,试卷长度不断缩短,选择题题量逐年减少。 1999年、2000年有37道选择题,2001年、2002年减少到30道,2003年再次减少到25道,预计再缩减的空间没有了。口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在命题的科学性与试题的包容性、拓展性相结合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非选择题的设计,既源于教学重点,也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展示了学科内容综合程度加大和选材开放式的命题倾向, 既体现了对考生学科能力、 思维能力的考查, 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查。口适度控制了学科能力的深度,合理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多数题目难度适中,没有刁难性的怪题,易于考生作答,体现了较理想的难度搭配,有利于考生应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口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以2004年试题为例,题目设计兼顾了知识与素质、历史与时代的衔接,选材注意折射社会现实与素质教育。例如:第 13、16、30题折射三农问题;第 14题折射反腐败问题;第 22题纪念诺曼底登陆 60周年;第25题反映欧盟的扩大;第 27题纪念红军长征开始 70周年;第 20、31题反映大国的兴衰等,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容,突显了历史学科鉴史识今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特征。口2000年—2003年,广东试卷放弃了以往全国卷图、文、表并举的做法,连续四年未出现运用地图、表格提供思维意境的题目。但 2004年广东卷又出现了三幅图,全国几份卷都不约而同地增加了地图、图片、漫画等非文字资料,尤以上海卷最甚。这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口年年都存在超纲现象。 2004年明显超出《考试大纲》范围的有第 26题。我们应慎重对待考纲所删除的内容。二、200年4广东卷与江苏、北京、天津等分省命题试卷对比0年4江苏卷特点:2004年,首次分省命题的有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而北京卷、天津卷均是文科综合形式,参考意义不大。只有江苏卷是单科试题,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完全一样,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分析江苏卷,我们发现其特点是:(1)试卷结构稳中求变。稳定: ①试卷的题型和题量保持不变,仍是三种题型, 31个小题。 ②考查内容仍是学科主体知识,比例合理,难易得当,试卷长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口考查仍然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史实。继续体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原则。变化:口试卷中题型分值比例有变化。材料解析题由种题型,几乎不分上下,平分秋色。这与广东卷有惊人的相似。材料解析题的34变化:口试卷中题型分值比例有变化。材料解析题由种题型,几乎不分上下,平分秋色。这与广东卷有惊人的相似。材料解析题的34分上升为 36分,问答题由 41分下降为26题、27题和问答题的39分。两29题、30题都是老问题的推陈出新,在有效地降低试卷难度的同时,又坚持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口试卷考查内容上有变化。与广东卷一样, 2004年江苏试卷适当压缩了对政治史的考查比例,增加了对经济史的考查比例,从2003年的 12%上升为 24%。此外,因为南京是中华民国的发祥地,考查中华民国史的比重大大增加。江苏卷的10,11,12,13,27,30等题均考查中华民国史的内容,分值达 36分,占卷面总分值的 24%。③问答题的设问背景有变化。 2003年的问答题都是直接给出一组设问,并根据设问归纳有效信息来解答。而 2004年高考历史试卷 (江苏卷 )的29题,是把《春秋》 、《战国》和《秦疆域》三幅地图当作背景条件,要求从三幅地图的内容及相关对比中回答问题。(2)加强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史实的考查,永远是25个客观选择题“史实的考查,永远是25个客观选择题77%以上。难怪有人评价“ 2004年江苏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与广东卷对比,江苏卷尤其突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以题比会考题还简单”力的考查,试卷中第容。为例,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试题分值就达 57分,占此项总分值的题比会考题还简单”力的考查,试卷中第容。。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当然,江苏卷也注意了归纳、比较、概括、分析历史现象的能29题,命题者设计了三幅图片材料为新情境,要求考生对比、归纳、概括出相关知识内(3)关注现实,时代感强。与广东题对比,今年的江苏试题强烈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现实性和社会教育功能,透射出爱国、正义、社会改革精神的光辉。如第 12题是当今社会对“井冈山精神”的回照;第 5、29题揭示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真谛;第28题是对思想解放、国家统一的呼应;第 31题对当今农村改革有警世作用;第 24、25题体现了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第 30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积极回顾。这些题目不仅不回避时政热点,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当然,热点题并非急功近利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它的人文精神在热点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感受。 2004年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卷 )还注重江苏地域性特点,由于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立都于江苏南京,命题者既避开猜题、押题,又加大了对与江苏相关的中华民国史的史实的考查力度。200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卷 ),从整体上看命题是成功的。试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选择题来看,题目过分依托于教材,以主观题来看,缺少思维含量高的能力性题目。三道问答题的灵活性、综合性均欠缺 。2.200年4广东卷与江苏、北京、天津卷主观题落点对比(分省命题)虽然 2004年广东卷由全国高考命题组命制,但其主观题落点与江苏、北京、天津等分省命题试题有千丝万屡的联系,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表五:200年4广东卷与江苏、北京、天津卷主观题及串题落点对比表广东卷江苏卷北京卷天津卷古D商鞅变法D春秋口战国、秦朝政治特点及D皿口民皿与D民族关系与大一统;明代军事代史[唐』』一安』宋』』…京的』一业一繁一荣口况口图口]』』』』」』_口郑和下西洋口川经济中心南移与传统科技制度、中外科技史口列举古代破■■■■■■■■■■■■■■■■■LU…环境的农…业』.』』.□.,◎析乩因近现代史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叫国 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作』…D袁世凯独裁时期,政治口经济口文化三方面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努力145年至49年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演变口D中共皿皿发展马克思主义口A、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即中皿皿皿同结果D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川方大强国之路叫华民 族_的」』_上路口比世D19世纪中意大利社会经D文艺皿皿皿的D一战以来,美国与D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巴界济发展落后原因人文主义思想皿关系口皿皿系史口美国加入国联的争叩月皿皿皿联皿皿皿的口欧共体的目标及发展|LLLLU…!一的一口一变一经验教训从表五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命制的广东题,还是分省命制的江苏、天津、北京题,都从不同的视角涉及到了“地图的大量使用” 、“三农问题” 、“大国兴衰” 、“美欧关系” 、“国家的大一统”等方面。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默契?值得我们深思。3.200年4五份全国文综试卷看热点问题在高考中的地位DOOODD;皿代史里的城市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洋务运动)皿家学说的兴衰与社会政治发展变化。DOOODDDD口三农问题而学技术的发展而产力的促进作用。口中俄、中日关系(以史为鉴,和平共处)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口全球化问题。口振兴老工业基地东北。皿域文明,珠江流域文明,西北、西南、长江流域。皿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政治文明)W国关系(中美、中与欧洲,中法、美与欧洲口 口而争而而而而际联而而源问而W族问题,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口人才问题“以人为本”口皿代典籍了解历史。皿湾问题。
口中东问题口朝鲜问题。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三、200年5高考备考建议.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关注史学研究前沿问题。(1)把握史学理论新变化,与时俱进。研究高中新课标,我们可以发现,史学理论也实现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认真把握以下几种史学理论的巨大变化。口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历史研究标准。打破以“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的旧史观,彻底清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史学观影响,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待历史的发展已成为主流的史学观。新编通史均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新课标和新教材也是遵循这个理论。人类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而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核心。按照新的史学观,现行教材中刻意区分社会形态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少讲或不讲了,在复习备考中,应以“人类文明演进”作为重构知识体系的标准。按此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口把“现代化”作为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现口把“现代化”作为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现代化”就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现代化”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中整合史实、构建知识结构的理论旗帜,中外史都如此。教材中的“近代化”概念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它和国际上通用的“现代化”概念是同一内涵。口“全球化”应成为世界历史教学的又一理论基石。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新航路开辟是全球化的起步,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步伐。二战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的而是“和平” 、“土地” 、出现了“制度化”趋势,如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国际协定、国际公约的制订等。“现代化”是指人类文明的而是“和平” 、“土地” 、纵向发展,是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而“全球化”是指人类文明的横向扩展。按此观点,我们复习国际共运史内容时可把有关事件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视角下去分析。以十月革命为例,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加快发展”问题,本质上是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即要“现代化” 。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并不是虚幻的主义,“面包”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废弃和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就是明证。列宁晚年对此有明确认识。因此,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现代化” 的新模式, 而非教材上所说的 “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2)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求真求实。以岳麓版教材为例,高中新教材不仅渗透着新理念,而且反映了最前沿的史学研究成果,它鼓励我们探究真理,尊重历史,追求真实。从复习备考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口历史评价应求真求实,尊重史实。如对秦始皇、口炀帝、李鸿章、袁世凯、陈独秀、清末新政、北洋政府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以客观史实为依据,而不要人云亦云,以本为本。口长城不是中华民族封闭、守成的象征,相反,它是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路标。如两汉的军队横扫西域之际,长城迅速向西延伸,同时丝绸之路也开辟出来了。长城既是军事堡垒,又是商旅驿道,还是边境贸易的集散地,是中华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地。古老的长城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荣辱兴衰,见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口忽视人类的再生产研究。生产包含物质生产、人的再生产、文化生产三种。传统史学过于注重研究“物质生产” ,而对“人的生产”产生偏失,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人的再生产” ,十分注重血缘关系。古代宗法制的实质就是以血缘为纽带,来建构社会秩序。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始皇扫荡母系氏族遗风的勇气与雄才大略,后来儒家强化了血缘关系在安邦治国、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中世纪的西方靠神权治国,而中国靠族权安邦,至今,祖宗崇拜仍是中国人的神圣大事。口过渡教材增加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是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如:口道路交通在古代历史上十分重要,谁控制了交通,口就在文化交流中占据优势。口郡县口对大一统和中华文明的扩展起了重大作用。口口辕犁是农耕技术发展的顶峰。口科举制对门口士族的衰败和庶族地位的上升起了重大作用。口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为什么还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因为宋朝的土地真正实现了私有化, 人口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身依附关系削弱,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口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育程度比同时期西欧要发达得多,身依附关系削弱,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口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育程度比同时期西欧要发达得多,城市化、 市民化、 世俗化趋势明显。全世界只有西欧才经历了封建社会。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比同时期西欧的封建庄园进步多了。实事求是地对比研究, 明清时期,GDP也居世界第一(嘉庆之前)是工业革命拉开了中西的差距,工业革命使西欧各国迅速崛起,他们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开了各国的国门,占据了世界市场,世界各地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法等西欧国家;而古老的中国,不但没有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而且还不适时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力图抗拒这股潮流。明清历史的复习应宏观一些,中西对比,放眼全球。口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崛起时期:口第一次崛起是秦汉时期。主要靠军事扩展和丝绸之路的影响,仅限于汉文化的扩张,对世界的政治影响不大。口第二次崛起是隋唐时期。口是胡汉文化融合历炼的产物,隋唐的皇帝均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本土化了的佛教传播广口,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世界影响。口第三次崛起是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影响到亚非各国,综合国力和GDP居世界第一(嘉庆之前) 。但未能及时拓展海外市场,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世界的影响有限。当前,我国面临第四次崛起的历史机遇, “和平崛起”的关键是要创造自己新的文化和新的制度文明,照搬西方文明和回归老式社会主义都不可能成功。 所以齐世荣教授和钱乘旦教授给中央政治局委员讲课的结论是中国要和平崛起,关键是‘制度创新“。口中国古代史应突出“政治文明”与“大一统”两大主题。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前进方向,韩非子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效地抵制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维护了中国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而西欧在中世纪后期才建立起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口中国近现代史应突出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主题。中国近现代史往往分成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在复习屈辱史时,我们应看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所谓“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应从表象看到本质问题。现阶段复习抗争史应突出民族精神。探索史应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展开思考。伟大复兴的本质含义就是跟上世界潮流,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化,全面实现现代化。口我们应该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追寻“热点” ,而非仅仅抓时政热点。如世界史研究专家倾向于把人类历史现代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口原初现代化阶段( 15—18世纪中期)。出现了手工工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但传统的农民、手工业者还占主体。口工业革命时代( 18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社会结构剧变,中产阶级崛起,社会阶层呈现橄榄型,全球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口大发展、大振荡、大调整时期( 20世纪上半期) 。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社会后,因种种的不适应, 而出现了大动荡。 如两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出现、 法西斯主义泛滥、 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土崩瓦解等。大振荡后是大调整,出现了三种现代化模式。口新经济(信息)时代(二战后至今)“冷战”是美苏两国用意识形态取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两国全球战略对立。美苏争霸本质上是争夺对全球市场的控制权。2.分析热点,恰当选取专题。热点问题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热点问题可分类为:政策理论性热点(有长实效);时事性热点(时效短);学术性热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免疫学基础》课件
- 《颠覆秒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美术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组织行为沟通》课件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水龙头专业知识》课件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河北县级卷)及答案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桑叶切碎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石墨炭精块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初二家校共育策略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 蜜雪冰城的分析
- 设备-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原理
- 文化翻译理论视域下的电影字幕汉译研究以电影《怦然心动》字幕翻译为例
-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
- 2023年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空乘人员生涯发展展示
- 项目风险评估与缓解措施
- 《美丽的颜色》核心素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